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霍布思 《世界》2006,(12):74-75
那时我还小,不能理解那沧桑之后的妩媚,不会欣赏凋零之余的风情,不懂得苍老背后的甜美,不知道历尽劫难的雍容,只是觉得诧异.觉得可惜。(一)我第一次看见梅兰芳,是小时候在一本戏曲画报上。他正在做出《贵妃醉酒》里的种种姿态,其一是“卧  相似文献   

2.
梅兰芳轶事追录刘龙光我已年逾80,自幼就是一个京剧戏迷,一向崇拜梅派艺术。我与梅兰芳先生交往不算太早,那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姚玉芙先生(梅先生最亲密的同事,梅兰芳剧团经理)为我引见,在上海马斯南路(后改名思南路)梅宅相识,成为梅先生刮鬓后第一...  相似文献   

3.
齐如山是我国著名的戏曲理论家。他自民国初年结识梅兰芳起的二三十年间,与梅兰芳结成亲密无间的师友关系,对辅助梅兰芳确立梅派艺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947年,齐如山在上海和梅兰芳见了最后一面,并作了长谈。这次会晤后,  相似文献   

4.
来信     
后无来者梅兰芳喜欢彭苏撰写的这一期封面文章,笔下的梅兰芳是鲜活的,付出了心血,写出了精彩伶人的命是长在舞台上的,但很少有一位伶人可以享受梅兰芳如此崇高的历史地位他的难得之处不在有绝世天才,而在肯下笨功夫。更难得的是,他总是夸人,总觉得任何人都谋生不易,总是不厌其烦地倾囊相授,对前辈与晚辈一视同仁。这  相似文献   

5.
梅兰芳入党     
赵光  李伶伶 《文史精华》2013,(11):60-61
新中国成立后,受火热战斗生活的感染,梅兰芳萌生了向党靠拢的意愿。而梅兰芳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更直接的动因来自弟子程砚秋的入党。其实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周恩来、陈毅、周扬等党政领导和文艺界负责入就十分关心梅兰芳的入党问题。陈毅是做梅兰芳入党思想工作的第一人,他多次找梅兰芳谈话,周恩来更是积极表示愿意做梅兰芳的入党介绍人。当时,梅兰芳觉得自己刚刚从旧时代走进新时代,很多方面还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政治上更欠火候,因而他谦虚地说:“我们做演员的,生活有些散漫,我还要努力。”  相似文献   

6.
张南云  冯绍霆 《世纪》2023,(2):46-51
张南云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原名张兰云,曾拜师梅兰芳,艺兼荀、梅两派,也是京剧名家、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童祥苓的妻子。1935年,张南云出生于辽宁鞍山,上有一个姐姐张延林,工评剧。受姐姐影响,张南云对京剧产生兴趣,16岁已经在辽北地区颇有名气,活跃在戏曲舞台。1956年,张南云与同岁的童祥苓在鞍山工人剧场举行婚礼,步入婚姻殿堂;六十余载梨园伉俪情,志同道合,相濡以沫,令人钦佩。本期刊发由张南云口述的《我与童祥苓相伴的艺术人生》一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1930年初,梅兰芳大师率剧团赴美访问演出,5月的一天,到电影城洛杉矶。晚上,剧场经理举行欢迎酒会,宾主刚刚入席,一位神采奕奕的中年人迎面走来,梅兰芳觉得似曾相识(卓别林的电影早在1915年就开始在上海公演),正在思索之中,剧场经理站起来介绍道“:这位是卓别林先生!”卓别林紧紧握住梅兰芳的手热情洋溢地说“:我早就听说你的名字,今日可算幸会。啊,你原来这么年轻就享有这样的大名,真可算是世界上第一个可羡慕的人啦!”当时梅兰芳才36岁,卓别林也只有41岁。虽然卓别林正在紧张地拍摄电影《城市之光》,他还是抽空参加好莱坞为梅兰芳举行的盛…  相似文献   

8.
正上世纪20年代,京剧《霸王别姬》红遍中国,梅兰芳饰演的虞姬惟妙惟肖,赢得很多人的喜爱。一次,梅兰芳演出时,有位老者在台下喝起倒彩:"什么名角,舞剑都走了样,还敢登台!"随后,便起身离开了。演出结束后,梅兰芳问起此事,有人劝解道:"一个老头胡言乱语,您何必在意!"梅兰芳没再多言,而是托人打听到了老者的住处。这天,梅兰芳来到老者住处,一见面便鞠躬说:"我戏演得不好,特来向您求教。"老者却一口回绝:"你可是名角,我哪敢指教。"梅兰芳又鞠了一躬,说:"晚辈一心想弘扬国粹,希望能得到您的指点。"老者还是摇摇头,梅兰芳继续鞠躬恳求。  相似文献   

9.
梅绍武 《百年潮》2003,(3):63-65
《天女散花》中梅兰芳饰天女英国汉学家施高德教授(A.C.Scott)1956年曾由香港来京考察中国戏剧并访问我的父亲梅兰芳。父亲在北京国际俱乐部接待了他,跟他交谈了两个多小时。施高德当时是研究中日两国戏剧的专家,已发表《中国古典戏剧》和《日本歌舞伎》两部著作。他返回香港后,在1959年又由香港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部英文专著《梨园魁首梅兰芳》,这大概是西方人士所写的第一部梅兰芳传,全书132页,内容尚属详实。最近我从书架上取下他当年赠送的这本书,重读一遍,发现其中记载了父亲当年访美演出时的不少情况,对我很有启发。其中有些事我未曾在拙作《我的父亲梅兰芳》(1984)第  相似文献   

10.
已故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在京剧表演方面的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同时他还在诗词、绘画等领域也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峰。与吴昌硕结得丹青缘 梅兰芳学习写诗,是在民国初年,当时北京城的诗文大家王湘绮和易哭庵(号实甫)结识了梅兰芳,二人对梅兰芳说,"当一个艺人是容易的,但当一个  相似文献   

11.
正说起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名字,几乎是家喻户晓,许多人都知道他在京剧艺术上的深厚造诣。但是,梅兰芳和电影还有着一段不解之缘。梅兰芳在年轻时就是一个电影迷。1905年,北京的丰泰照相馆拍摄了我国京剧名演员谭鑫培表演的京剧《定军山》片断。这一年,梅兰芳已经开始登台演出,并逐渐成了一位颇有名气的戏剧演员。梅兰芳是电影院的常客,他看电影不仅为了娱乐,而且注重从电影表演艺术中汲取营养。后来,梅兰芳萌发了拍电影的念头,他想,电影演员可以在银幕上看到自己的表演,而戏剧演员在舞台上演出,永远看不到自己的  相似文献   

12.
有一次,在一个饭局上,张大千被安排在梅兰芳的旁边,尽管两人都是艺术界鼎鼎有名的大师,彼此也都神往已久,但由于是第一次见面,再加上一个是搞绘画艺术的,一个是搞表演艺术的,都显得有些拘束。为了打破沉闷的气氛,张大千微笑着对梅兰芳说:"梅先生,我们俩被安排在一起,实在是一个错误啊!"梅兰芳听后,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好奇地问:"张先生,这是为何呢?"张大千故作严肃地说:"因为你是君子,我是小人呀!"梅兰芳更加迷惑,虽然张大  相似文献   

13.
梅馨远流樱花国──1924年日本《演剧新潮》邀请著名戏剧家为梅兰芳举行座谈会(速记稿)金凤吉译[梅绍武按语]:1990年我随中国戏剧代表团访问日本,在参观东京桐朋学园大学时,该校图书馆伊藤绰彦先生赠送给我一批他多年费心收集的有关先父梅兰芳三次访日时报...  相似文献   

14.
梅兰芳与胡蝶在香港的爱国对话当时在沦陷后的香港任日本侵略军报道部艺能班班长的中国通—和久田幸助,得知中国文艺界的名人梅兰芳、胡蝶都在香港时,便将他们列入其怀柔政策所想笼络的对象名单上。但因梅兰芳的蓄须而坚辞不出,致使和久田幸助在恼火中又转向了影星胡蝶...  相似文献   

15.
上个世纪60年代初,我所服役的部队驻在泰州,泰州是驰名中外的人民艺术家梅兰芳大师的故里。我在政治部群工科任干事,常接触、走访当地的各界人士,这样就结识了梅兰芳大师的族兄长梅庵臣先生。梅老先生不仅是个悬壶济世、德高望重的老中医,而且还是一位有名的京剧票友。彼时正逢梅兰芳大师逝世不久,我们的话题便很自然地扯到梅兰芳的舞台生涯。  相似文献   

16.
我希望在我知名度越来越高时,做一个有使命感的演员。原来以为娱乐圈就是世界了,其实它太小了《梅兰芳》上映前,约孙红雷的采访3年,一直被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直到《梅兰芳》宣传期,他才答应了。有这样经历的,  相似文献   

17.
ASIA  GAIA 《旅游》2012,(6):30-33
我异常喜欢在路上的感觉,那些未知的、有趣的、不同的、事与愿违的、甚至是危险的,都能让我觉得活着是那么那么有趣的事情,都能让我觉得,有空气。有水、可以呼吸……是多么好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三见梅兰芳     
正1956年2月,梅兰芳到江苏演出。泰州市各界闻讯辗转找到了先生,并发出来自故乡的邀请。梅兰芳爽快接受了邀请,并再三嘱托代为查找在泰州的梅氏亲人,以实现多年的寻根省亲心愿。当时泰州市政府受先生委托,整理出了梅氏的族谱,并找到与梅兰芳关系最近的族兄梅秀冬。是年3月7日,梅兰芳毅然决定改变行程,带着妻子福芝芳、小儿子梅葆玖和剧团艺人,乘上了开往泰州的汽车。这是梅兰芳一生之中唯一一次踏上祖籍地——江苏泰州并连演6场,当时真正是轰动全城。在八天七夜的时间里,我有幸三次见到了梅兰芳先生,并留下了一张弥足珍贵的照片。  相似文献   

19.
李小琼 《神州》2011,(7S):113-113
刚上学时,我就告诉父母,毕业后想做一名老师。大学毕业后,我最终将人生的支点定格子“三尺讲台”,来到了离家六十余公里的伏虎小学。当我把参加教育工作的好消息告诉分享时,得到的却是他们的责备,他们都笑我老土,特没出息。可我觉得,当老师,能使我的人生充实,能使我精神愉悦,更能使我感到高尚。因为这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相似文献   

20.
中国戏曲与茶园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茶园的发展促进了戏曲的繁荣;戏曲的繁荣又刺激了茶园的发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戏曲以茶园为载体,茶园以戏曲为依托,相辅相成,同步发展.汉口茶园与楚剧的关系则更为密切.特别是楚剧在花鼓戏阶段,二者之间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我离不开你,你离不开我.可以这样说,楚剧是在汉口茶园中发展起来的,汉口茶园则是楚剧生长的摇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