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文化是本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性符号。因此,民族文化认同研究,已经成为民族文化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从新疆的历史民族文化变迁角度出发,分析当今新疆民族文化认同的现状,并提出新疆民族文化认同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徐静 《沧桑》2010,(5):56-57
全球化的一维性掩盖了多元性的民族认同,追求西方现代化的先进性移动了中华民族认同的重心性。伴随着全球化的普遍性和中国大发展、快发展要求的不断凸显,中华民族认同危机显现,华夏民族文化的特性被忽视甚至被移除。其根本原因是民族认同的元认知意识——文化政治思维的缺失。因此,加强民族认同,确立明确的文化政治思维是实事之必需,更是华夏教育的根本任务,对中华民族的振兴与强大具有关键意义。  相似文献   

3.
纵观辛亥革命前后"中华民族"概念的演变过程,始终与当时的民族主义革命和政治革命的运行轨迹相联系。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要任务是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现代民主国家,因而构建了"中华民族"概念,从当时的形势看,是必要的。改良派也把"中华民族"构建成汉族概念,并试图抹杀满、汉差异,目的是证明满族贵族封建统治的合法性。但无论是改良派还是革命派,其国家认同的基础都是"生物性的民族",然而从人类发展的趋势看,只有构建"超民族性"的公民国家,才能建立起牢固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4.
美国国家认同的形成及其对美国外交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美国的国家认同建立在新英格兰的历史经验、共同的革命经历以及对普世自由主义价值观和理想的信奉基础之上。这种独特的国家认同模式使美国人相信美国具有一种独特的国家身份———“自由的捍卫者” ,注定要在世界上发挥独一无二的作用 ,并因此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两方面的影响 :其一是把捍卫和实现普世自由作为重要的国家目标 ,为美国外交注入了强烈的道义色彩 ,在一些特定的历史时期有助于捍卫国际正义和传播自由、平等的人类理想 ;其二是乐于在对外关系中不断寻找“他者” ,即所谓“自由的敌人”并加以消灭 ,导致美国外交中的干涉主义和滥用自身巨大的力量 ,给其他国家和国际事务带来灾难。  相似文献   

5.
民族主义的基本前提是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这是民族主义研究领域的学者们已经达到的最重要的共识。但是许久以来,绝大多数学者只是把它作为一个不证自明的公理性预设,认定每一个民族成员对于本民族的同胞和本民族的文化都有一种天然的认同感;民族意识觉醒于殖民主义时代,其结果表现为民族主义。而很少有人对此进行理论考察。事实上,要想厘清民族主义的来龙去脉,特别是要想认请民族主义的基本属性,就不能回避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问题,因为它们决定了民族主义的基本特性。本文所要探讨的正是这一重要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6.
刘超 《安徽史学》2007,(5):63-68
现代意义的中华民族观念开始形成于1930年代."中华民族"一词在清末出现时,主要有三种表述:一是指中国境内独立的各民族,二是指以汉族为主体的集合,三是指汉族.清末对中华民族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汉、蒙、满并列"到"汉族"的变化,各族间的关系主要表述为斗争和冲突.民国成立后,中华民族为"各民族总体"的含义被重视,民族关系表述上,有"民族一元说"和"民族同化说"等方式,强调中国各民族起源上的一致性和外族与汉族的同化.1930年代后,"民族融合"成为主要表述方式,注重中国各民族历史上的融合以及现实中的平等关系,他们互相影响,共同创造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华民族"成为全民族的认同.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中国民族认识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何树 《史学月刊》2002,(2):79-83
16、17世纪,在不列颠和爱尔兰群岛这个大的历史语境中,爱尔兰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民族认同:天主教盖尔民族认同、新教英爱民族认同和长老会一苏格兰民族认同。在后来的历史中,这三种民族认同一直用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政治权力观念和财产神话表现出来,成为爱尔兰内乱和分裂的主要原因。正确认识爱尔兰多元民族认同的影响,对于彻底解决爱尔兰问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格局,即它既具有多元性,又具有一体性。根据中华民族从多元起源到一体格局结构的理论演进、各民族相互关系及其瞻望三方面进行论述,保持中华民族的多元性,增加中华民族凝聚力,积极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一个动态的精神力量,是促进中华民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将从历史角度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和发展作出分析,使读者明了中华民族凝聚力是怎样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分析蒙古族、锡伯族、纳西族、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朝鲜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家谱记载的大量史实,说明中国各民族之间历经数千年的经济文化交流,已经结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难解的特殊关系。无论是在中国境内发展形成的少数民族的家谱,还是由境外迁来中国的少数民族的家谱,都为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形成提供了生动、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们要谈民族复兴,首先必须了解作为民族复兴主体的中华民族的自我意识是怎样形成的。所谓中华民族自我意识,说通俗点,就是人们能意识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用梁启超的话说,"谓对他而自觉为我,‘彼,日本人;我,中国人',凡遇一他族而立刻有‘我中国人'之一观念浮于其脑际者,此人即中华民族之一员也。"①中华民族形成虽然很早,但自我意识十分淡薄。中华民族自我意识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尤其是1895年甲午战争后,随着中华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而逐渐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需要其继承者在实践基础上科学而大胆的理论创新。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邓小平同志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与时俱进,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的新境界,表现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政治胆识和理论才能。本文主要论述了邓小平创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四个特点及三点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史学蕴含着丰富厚重的历史理论遗产。近年来,史学工作者尤其是中国史学史研究者,在发掘、梳理、阐释中国古代历史理论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学术成果。本刊作为历史理论、历史教育、历史文献学、历史编纂学的专门刊物,始终关注上述领域研究的新进展。为了推进这方面的研究,促进历史学在理论建设方面进一步发展,我们约请了几位专业研究者就有关中国古代史家的通识与智慧问题、中国古代民族史观问题、中国历史上的历史文化认同问题以及中国古代国家起源论等问题,撰写了一组文章,希望能够引起史学界同行更多的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认同研究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近十多年来,社会心理学家把社会认同理论运用于少数民族心理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族群认同涉及到民族心理学研究的方方面面,成为民族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族群关系,族群文化适应,族群之间的偏见、歧视和冲突,都与族群认同的发展有关。本文综述西方学者近年来对族群认同、族群认同发展、族群认同测定等方面的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的新进展,旨在对我国的民族心理学研究提供某种借鉴。  相似文献   

15.
华夏民族与国家的演进和互动走着一条与西方不同的发展道路,由此形成古代中国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同一性传统及民族意识中的民族与国家认同相一致的深层价值结构,同时也导致古代中国独特的政治地缘与民族地缘的特征。它使中国在国家与民族认同上呈现重要特点:即族别上的兼容性、民族统一与国家安全的一致性、文化的开放性。近代以降,传统家天下的国家与民族意识受到严峻挑战,其认同观念面临断裂和重新阐释、再塑的问题。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近代仁人志士积极探索民族国家的重建途径,创造性地提出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相统一的思想,并以此为核心构建近代中华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新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原创性论断提出以后,青海各族人民倍感振奋、衷心拥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纵观数千年中华民族由自在到自觉的历史进程,借鉴世界范围民族形成发展的经验,深刻把握党的民族工作的规律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金钥匙,标志着我们党对民族问题的认识把握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何成学  朱新玲 《攀登》2009,28(6):15-21
中国共产党在88年的奋斗历程中,创立了两个特色理论:中国特色革命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两大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既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又有一个逐步形成的历史过程。两个特色理论,不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富有中国特色,而且赋予我们深刻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以人的需要为内在动力的实践过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推动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和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生动实践。中国共产党通过政治上赋“权”、经济上赋“利”、精神上赋“能”,不断满足各族人民多层次的现实需要,以此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19.
《史记》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表现出了强烈的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意识。它提出的“圣王同祖“的思想,以及在此基础上所精心编排的历史王朝的统系,反映了对中国古代政治统绪的认同意识;它宣扬华夷各民族同源共祖的民族一体性,强调夷夏民族一统,是对中国古代夷夏观念和民族认同意识的重大发展;它通过对中国历代地理沿革的历史考察和对汉皇朝大一统政治格局的反映与颂扬,体现了对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地理的认同意识。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始终引领着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方向。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当局,在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精神形成过程中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国民党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国民党当局旨在振奋民族精神的政策措施部分地取得了积极效果;国民党爱国将士在正面战场浴血奋战,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