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闻宇 《丝绸之路》2008,(10):62-63
出生于江苏盐城的赛金花,幼年随父离乡去苏州谋生,14岁时父亲病殁,衣食无着,沦为稚妓。数年之后,原籍安徽歙县的苏州状元洪钧奉旨出使德、俄、荷兰、奥地利诸国,他的原配夫人何氏不愿随行。50岁的洪钧便将20岁的赛金花买来做妾,充当公使夫人,并聘请老师,教以英、法、德语。  相似文献   

2.
王丽 《史学集刊》2016,(1):29-35
宋代公使库负责收贮、管理和经营地方官府的公使钱物、招待过往官员及本地方官员宴饮,是重要的地方财政机构。王安石变法中的役法、财政及禁榷制度改革给公使库的管理体制、钱物来源渠道等带来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引起地方公使库职能扩张,在北宋后期至南宋中央与地方的财政角力中,公使库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实际成为地方财政的"小金库"。  相似文献   

3.
自1875年起,中国开始向国外相关国家陆续派出驻外公使。为及时沟通政府与驻外公使的联络和文函传递,驻英公使郭嵩焘上书要求设立文报局。1876年12月,清廷批准文报局在沪成立。局址在外滩招商局(现中山东一路9号),专事传递驻英公使公文及其人员的信函和物件与国内的往来。  相似文献   

4.
宋代公使库负责收贮、管理和经营地方官府的公使钱物、招待过往官员及本地方官员宴饮,是重要的地方财政机构。王安石变法中的役法、财政及禁榷制度改革给公使库的管理体制、钱物来源渠道等带来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引起地方公使库职能扩张,在北宋后期至南宋中央与地方的财政角力中,公使库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实际成为地方财政的"小金库"。  相似文献   

5.
一黎庶昌(1837~1898)是清代末叶也即日本明治时期中国和日本国正式建交互派公使后的早期驻日公使。他在先后两任驻日公使的6个年头中,在外交事务之外,以中国学者文人的特长,开展了大量的“文字之交”,  相似文献   

6.
北京颐和园的排云殿中,存有一幅叶赫那拉氏(即所谓慈禧太后)的油画像。这是那拉氏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通过美国驻华公使康格的夫人,特请当时正在上海旅避的美国女画家卡尔绘制的。卡尔回国后还专门写了一本书,叫《慈禧写照记》(注),叙述她和那拉氏互相勾结利用的经过。今天,那拉氏的像连同卡尔的书都值得我们重新看一看,读一读,这对于进一步认识那拉氏之类的野心家、卖国贼的嘴脸是很  相似文献   

7.
口译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具有ICC强调的实时性,实践性,动态性。当今学术界本身就对口译理论的探讨相对笔译而言较少,而在将跨文化交际理论引入到口译实践中更是罕见。笔者希望通过跨文化交际和口译活动的共性进行简要概括,并以口译活动中常见的失误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进行浅析,希望能是读者,译者以及学者认识到跨文化交际学理论对口译实践和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駐外公使館從1876年設立之後,便成爲清政府與各國外交部之間重要的通信渠道。公使館作爲清政府官僚系統的一部分,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用人政策使其在外得以較靈活地履行外交職能,包括外交談判、搜集整合情報、管轄及保護華民、照料政府派出的海軍學員等等。公使也可以代表清政府,對於總理衙門和外國駐華公使之間爭執不下、無法解決的外交問題,向各國外交部提出交涉的請求。本文以晚清駐英公使館爲例,考察了收藏於英國國家檔案館FO 17檔案號下的雙語照會,對公使館如何利用國際法代表"中國國家"做出了初步的分析與評估。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终于实现公使驻京的目的。公使驻京的实现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折射出晚清外交的屈辱历程,也反映了清政府对外认知的被动、迟缓和顽冥不化。  相似文献   

10.
外国使节派驻北京,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的事。当时列强驻华外交代表的等级,是大使级别之下的公使。法、英、俄、美四国驻华公使先后于1861年3月至1862年7月抵京到任,并相继在京设立公使馆。此后,其它列强纷纷效尤,提出相同要求。到19世纪60年代末,中国与一系列西方国家陆续签约,建立了外交关系,驻华公使因而日见增多。  相似文献   

11.
梁建 《黑龙江史志》2010,(19):19-20
杨儒是晚清时期著名的外交官,担任驻美公使是其外交生涯的重要履历。在担任公使的几年间,杨儒一直思考美国排华的原因,分析杨儒在解决美国排华问题上的认识有助于厘清其外交思想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在19世纪以降的中美关系史上,同时拥有学者、外交官和跨文化者三种身份经历者不乏其人,如卫三畏、柔克义和司徒雷登等人。由于时代的差异,芮恩施的三种身份经历显得与众不同。在中美关系史上,他的跨界经历是进步主义时代美国学者从政的缩影。作为学者,芮恩施的学术思想为20世纪初美国远东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而且他利用美国政治学会对中美关系施加学术影响;他利用学者和外交官的双重身份,来处理一战时期处于危机中的中美关系,并因此陷入身份认同困境;作为跨文化者,芮恩施虽有促进中美沟通的良好愿望,但他是以美国强势文化的姿态来"帮助"中国的弱势文化,结果适得其反。在担任驻华公使前后,以芮恩施为代表的美国政治学会学者群体活跃于中美外交舞台上,并致力于建构一种带有浓厚学者气息的中美关系。需要指出的是,芮恩施鼓吹的"平等"与"自由"等道德价值,实质上仍是代表美国强势文化的西方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用今人的眼光看,民国时期的外交官职位,无疑是不少人艳羡、垂涎并为之争逐的大肥缺:驻外使领馆官员自然都很潇洒、神气,手头阔绰,居处奢华,赚足了外币:尤其是驻欧美使领馆官员,更是充分享受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物质文明。事实如何呢?翻阅了民国著名外交家蒋作宾(曾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陆军部次长,驻德、奥公使,驻日公使和大使)的日记,方知也不尽然。蒋作宾于1928年10月被任命为中国驻德国公使兼驻奥地利王国全权公使。同年12月12日从上海乘船启程赴德国柏林就任。蒋  相似文献   

14.
义和团运动时期驻外公使们处境尴尬,他们力主镇压义和团运动,对八国联军入侵一味妥协;同时,也为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付出了巨大努力.另外,驻外公使们与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等洋务派官员、清朝中央政府以及驻在国的交涉往来中,反映了其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5.
浅谈韩语学习中的跨文化交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琳 《丝绸之路》2010,(18):70-72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减少交流过程中的失误,要求在外语学习的同时加强跨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跨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在韩语语音学习,词汇的理解、记忆,惯用语、俗语的掌握,语法的运用,习题练习等方面都有所体现。因此,韩语学习者一定要加强跨文化知识的学习,在韩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对比学习中提升自己的韩语水平。  相似文献   

16.
1919年的巴黎和会,是一次帝国主义国家的分脏会议。列强拿中国的主权作交易,议决日本继承德国在我山东的一切权利。消息传至北京,群情激愤,由此掀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波澜壮阔的“五四”爱国运动,中国近代历史也从此展开新篇章。在和会上,中国代表顾维钧,力挫日本代表,与美、英、法三国首脑进行抗辩等种种往事,值得回顾。1918年4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2月1日,北京政府外交总长陆征祥为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首席代表启程赴欧,行前命驻美公使顾维钧迅赴巴黎。同时电告驻英公使施肇基、驻法公使胡维德、驻德兼驻丹麦公使颜…  相似文献   

17.
1929年11月,日本新任驻中国公使佐分利贞男在箱根旅馆中饮弹自杀,此事在朝野引起极大的震动。一个堂堂的公使为什么要自杀呢?一时众说纷纭,扑朔迷离,成为一大谜案。据有关史料记载,佐分利贞男之死和蒋介石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李想  李婷婷 《丝绸之路》2023,(1):184-192
本文从时间脉络、动作特点、服饰型制出发,运用图像研究、文献分析等多种方法,对敦煌莫高窟第156窟《宋国夫人出行图》中的高句丽乐舞图像遗存进行综合考释,剖析出高句丽乐舞的风格特征与美学特质。而根据敦煌壁画、墓室壁画与古代诗词中的高句丽乐舞形象,运用舞蹈编导学空间理论进行实践转化,又可最终形成活态舞姿,突出敦煌壁画之实践价值,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传承。  相似文献   

19.
广告作为一种文化产物,其语言表达必然反映该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本文以关联理论为依据,对中英广告语言的差异进行跨文化解读,以期提高读者对跨文化广告的理解和撰写能力。  相似文献   

20.
许冠亭 《民国档案》2000,(2):109-110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以下简称《汇编》)第三辑“外交”,正如编者所言,“其中不少史料是未公开发表的,是研究北洋政府外交活动的重要资料”,①为史学工作者提供了很大方便。但笔者在研究巴黎和会期间中国外交时,在运用其中某些资料时也发现一些问题,如不注意会给资料的使用者产生误导。本着知无不言的宗旨,在此就“陆军部关于派赴巴黎和会代表陆征祥等赴欧致驻日公使章宗祥电”作一辨析,缺点和错误,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该件档案原文为:“东京章公使鉴:陆总长赴欧,政府决定派梁少将上栋、吴少将振南为军事委员,并有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