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辉 《沧桑》2013,(5):15-17
宦官外交是明朝尤其是明朝初年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这一独特的外交形式在明代的历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纵向的时间差异来看,明初特别是永乐和仁宣时期是宦官出使的鼎盛时期;从横向的区域差别来看,朝鲜是明代宦官出使最为频繁的区域。  相似文献   

2.
宦官专权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独特的政治现象,并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而不断膨胀,直至明朝中后期时达到顶峰。本文将以明代宦官的家庭组织关系为着眼点,对其家庭主要成员的构成进行探究,分析宦官背后的家庭力量和宦官专权之间的关系,进而试图展现宦官家庭这一特殊群体对明朝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明代,一些地方志的修纂与宦官有密切的联系。同时,明代地方志中存有大量明朝宦官史料,对于研究明代宦官以及宦官在地方管理制度中的角色及影响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李文玉 《史学集刊》2023,(4):113-124
明清之际有关宦官话题的讨论,既是对明朝灭亡原因的反思,也构成了对明代宦官政治,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宦官制度的集中检讨。在明朝灭亡后,人们虽然指出宦官参政的种种弊病,但“宦官亡国论”并不是当时的唯一声音,甚至难以构成主流观点,更多人并没有将明末宦官视为亡国的全部责任者。将视角扩展至有明一代,时人思考宦官政治的落脚点也不只在于其对国祚久暂之影响,而是更多关注宦官合法、长期、广泛的参政所带来的对于明代士大夫精神意气的摧折,从而使得有明一代难以建立理想的政治生态。在此基础上,王夫之、黄宗羲等人对整个中国古代宦官政治的总体检讨,是将宦官制度视为君主“以一人之疑敌天下”的必然产物,从而最终推演至对君主专制政体的批判。  相似文献   

5.
有明一代,宦官的势力遍及帝国中枢和地方要塞,对明朝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等各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就军事上来说,自明中期以来,宦官不仅提督京营、监军统兵、镇守地方,而且还在皇城大内演兵习武,同时也为皇帝举行军事体育娱乐活动,史称"内操"。本文主要根据《明实录》、《明史》以及明清历史笔记等相关史料梳理出明代宦官内操的兴衰历程,并分析其不同时期的阶段性特点,力求对明宦官史、宫廷史研究有所增益。  相似文献   

6.
明代宦官在东宫教育和帝王日讲、经筵乃至日常生活和政治实践中发挥了重要影响,明人亦强调宦官对于帝王历史教育不可或缺的作用。明代宦官经由内书堂和自我学习接受历史教育,其在历史教育实践中与帝王之间表现出某种趋同性特征,并转而影响君主。受中国古代"明君德政"历史教育模式的影响,明代儒臣透过"贤宦良政"和"恶宦劣政"的历史举说或历史书写,推行宦官历史教育,既于内书堂教育中注入历史训诫,又编纂以古今类型化宦官传记史事为内容的专门史鉴书籍。历史教育成为明代儒臣、宦官与帝王三者之间交互沟通和影响的纽带,以历史教育为中心的史学经世致用取向构成明代中后期史学史的时代性内容。  相似文献   

7.
明代是我国历史上宦官专权极为严重的朝代之一,宦官作为一股独特的势力,他们除了承担传统的内廷杂务之外,还广泛地参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的活动,进而对明代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作为社会意识的文化不可避免的也要受到宦官政治的影响,宦官专权产生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士风——谄媚依附之风和刚正不阿之气节,也对文学创作风格和方式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司礼监作为明朝内廷管理宦官与宫内事务的"十二监"之首,明初并没有太大的权力,而且受到限制。明中叶以后,皇帝多深居后宫,荒嬉享乐,不理国政,常常由司礼监秉笔太监代行"批红"大权。可以说,司礼监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明朝中后期的兴衰。  相似文献   

9.
唐代宦官专权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的,始于唐玄宗对宦官的重用,安史之乱促使宦官专权局面的正式形成。宦官通过控制禁军和出任监军干预军权,通过担任枢密使和其他大量使职干涉政权,最终形成宦官全面专权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北京西郊,一片多达163座的明朝太监墓葬群揭开了太监身后事的一角。这个虽背负劣名、实际上却面目模糊的人群,其生存状况却仍是个谜。要探究中国千年帝王文化衍生出的宦官现象,我们不妨就从明朝太监的那些事儿说起。  相似文献   

11.
北京西郊,一片多达163座的明朝太监墓葬群揭开了太监身后事的一角。这个虽背负劣名、实际上却面目模糊的人群,其生存状况却仍是个谜。要探究中国千年帝王文化衍生出的宦官现象,我们不妨就从明朝太监的那些事儿说起。  相似文献   

12.
太监在历史上又称寺人、宦官、阉宦、宦者、内官、内监等,是以皇权为核心的封建专制制度的产物。早在战国时期就有“赵有宦者令”的记载:秦、汉时的太监属少府;隋、唐、宋各朝管理太监的机构皆是内侍省;明朝设立十二监、四司、八局,合称“二十四衙门”,均由太监提领。清朝鉴于明朝太监干预朝政的弊端,结合满族社会刚从奴隶制转为封建制的历史特征,对太监的管理进行了改革,建立了符合本朝特点的太监制度。  相似文献   

13.
马屁的尺度     
正明朝的宦官专权,是空前绝后的。历代都有宦官专权,宦官混到封王的有,甚至操纵换皇帝的也有。但像魏忠贤这样,做代理皇帝,圣旨就是他的旨意,他走到哪儿,奏章和内阁的票拟就跟到哪儿,人称九千岁,遍地给他建生祠的宦官,还真就没有过。不过,魏忠贤并没有三头六臂,也没有韬略深机,甚至智商不过平平。能做到这个份儿上,除了那个顽童皇帝明熹宗(朱由校)的无限信任,关键是有人捧臭脚。魏忠贤的党羽,人称"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  相似文献   

14.
宋代宗室、外戚与宦官任用制度述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宋代宗室、外戚与宦官任用制度述论苗书梅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宗室、外戚和宦官是集于专制君主周围的特殊阶层,他们的权势和地位来源于皇权,又能对皇权产生较大的影响,由宗室内乱、外戚擅权、宦官专政而引起王朝衰微的现象屡见不鲜,但是,继唐末五代割据混战局面...  相似文献   

15.
时下热播的一些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中,经常会出现“谅他一个小小太监有何能为,自古宦官无成事”之类的台词,将宦官与太监混为一谈。很多人误认为宦官和太监是一回事,其实,宦官与太监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16.
论南汉宦官专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起宦官专政,稍通历史者,莫不以为汉、唐、明三代宦官为害最酷烈。其实,五代时期,中原王朝(如后唐)及周边一些小国(如前蜀、南汉等)都曾出现过宦官专政,造成严重危害的局面。尤其是南汉,僻处岭南一隅,地广人稀,宦官却占了南汉人口的较大比例,而且地位崇高,掌握军政大权;宦官专政成为南汉历史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17.
宦官是中国皇权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历来受研究者重视。中国历史上的汉、唐、明三代,宦官广泛参政,他们在维护皇权的同时,对国家权力的正常运转也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相较于以上三代,宋代宦官除了童贯、梁师成之外,大多隐而不显。  相似文献   

18.
本文引证史料,从历史学的角度考订了明朝末年的两枚钱币,认为"泰昌天启"合号合背钱是熹宗为纪念其父光宗而补铸的,"天启通宝"背"十年"钱则是思宗在继位三年之际,为悼念亡兄熹宗而铸的纪念币。这两枚钱币诠释了光宗、熹宗、思宗之间的父子、兄弟亲情,同时也折射出明亡前后神宗怠政与宦官肆虐的历史片段。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物画自出现起至明朝,历经传承与发展,诞生了无数的优秀画作。一般说来,明朝绘画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早期、中期和晚期,这三个时间节点是根据明朝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来划分的——早期为洪武至弘治,中期为正德至万历,晚期为万历至崇祯。不同的历史阶段形成了不同的社会风貌,不同的政治经济催生了不同的文化,各个历史阶段也对人物画带来了不同的影响。本文将结合社会风貌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来分析明朝各个历史阶段对人物画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刘哲  陈文源 《史学月刊》2023,(12):16-26
明朝将因违反律例罚处充军服役的阉宦称为净军。净军出现于洪武年间,最初由犯罪宦官充军而来。正统以后,因私阉之风兴起,为遏制民间自宫恶习,明廷参照阉宦犯禁律令,将大量自宫者发配充军,使净军群体迅速扩大。净军主要被发往上林苑南海子、南京孝陵及边地卫所应役,并由宦官机构负责管辖,其或耕种,或戍守,晚明时更有充任禁军者。由于身份特殊,净军在经济上较一般杂役户略享优待,个别者还有投机进取之门路,不过大多数仍是过着备受盘剥的生活。由于明廷对净军缺乏明确的制度性安排,使得这一群体游移于国家与社会之间,并最终成为宫廷政争的工具,其在宦官政治中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