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56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不少农村出现了"闹、退社"问题。本文通过对皖西北地区的研究发现,"闹、退社"现象出现的原因除了农民收入下降,还在于其难以适应社会主义改造提前结束后的乡村形势转变。文章认为,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提前完成,使乡村在技术经验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都存在着适应困难。技术经验障碍主要表现在干部匮乏和集体生产的管理经验不足;社会心理障碍则反映在乡村的利己主义思想与集体主义原则的矛盾。而政府在"反右"形势下以"辩论斗争"的方式应对适应难题,非但未见其效,反而催生了贯穿整个乡村集体化时代的"适应性行为"。  相似文献   

2.
冯健  赵楠 《人文地理》2016,31(6):19-28
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空心村已成为普遍现象。村庄空心化不仅造成用地浪费,也造成乡村社会失范,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本研究以河南省邓州市桑庄镇为研究区,采取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村庄空心化带来的乡村公共空间变迁入手,讨论空心村背景下通过公共空间重构实现乡村社会结构优化的途径。以社会结构与空间结构互动为核心建立研究的理论线索,提出"乡村社会结构通过关系逻辑体现"、"社会结构影响空间结构"、"空间结构反作用于社会结构"三个基本假设,并通过实证研究加以验证和补充。  相似文献   

3.
从民国时期乡村教师的生活体验和其他相关研究来看,乡村教师的生存现状是工作条件艰苦,工作繁难,待遇低下;同时还遭受到乡村民众的抵触和乡村士绅的排挤,事实上沦为乡村社会的边缘人;乡村教师普遍心情苦闷,状态低迷,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不高,对自身的社会角色定位比较游移。这种生存状况反映出,在国家教育体制、专家精英和乡村社会等外在规约中成长起来的乡村教师,其在乡村教育中的主体价值和主体意识是薄弱的,并没有发挥社会所期待的"中心"或"导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人民出版社2014年9月出版,38万字,60元无论是历史的中国还是现实的中国,乡村都是一个无法绕开的领域,因为它影响了无数人的命运,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华民族的走向。本书作者长期致力于中国近代乡村史研究,已出版《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经济探微》、《借贷关系与乡村变动——民国时期华北乡村借贷之研究》、《民国乡村借贷关系研究——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等著作。这部专著,是作者近些年来围绕"近代华北乡村的经济与社会"所进行的探讨。首先,以华北为中心,阐述了中国近代乡村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方法论,并检讨  相似文献   

5.
乡村地域多功能的内涵及其政策启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乡村地域多功能分异及其价值提升已成为地理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乡村地域多功能具有空间异质、时间变异等属性,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基础、区域文化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推动乡村地域功能的演进。在承载力范围内,乡村地域多功能间沿着"兼容性-拮抗作用-兼容性-协同作用"的路径演进。乡村地域多功能处于动态演化中,功能位"态"与"势"的差异将其演进过程划分为成长、兴盛、稳定和衰退四个阶段。乡村组成要素的分化整合是转型期乡村社会发展与功能演进的根本动力,导致了地域主导功能的变迁。本文通过深入剖析乡村地域多功能的内涵,以期为指导乡村"特质化"发展实践、有效提升乡村地域价值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正>近十余年来,宋代乡村社会史研究十分活跃,许多学者从不同视角进行了研究,出版和发表了大量的著作和文章,成果丰富。本文拟对"富民"研究的学术史展开回溯,以便更好地把握宋代乡村社会的运行脉络。一、中国古代社会"中间层"研究概述针对中国古代社会"中间层"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尤以唐宋及以前为著,如许倬云对西汉基层社会的分析(《许倬云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相似文献   

7.
文章研究了我国乡村的蜕变趋势及原因,以及乡村蜕变下乡村建筑的变异因应及方式,通过对传统乡村建筑特征的总结与价值评价,以及影响乡村建筑变异的因素分析,探讨了应对乡村建筑变化趋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而较为均衡的利益分配模式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与此同时,社会创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创业形式,逐渐成为解决乡村贫困、振兴乡村经济的有效方式。在鲁中地区中郝峪村乡村旅游的不同发展阶段,社会创业的社会价值创造属性、经济价值创造属性及创新属性,都在乡村旅游利益分配模式的均衡构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村落精英的操持下,乡村旅游利益分配模式较好地诠释了社会创业的"初心",而社会创业也为乡村旅游利益分配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了动力源。在当今乡村旅游开发的大背景下,这一个案研究具有普遍意义,既有助于探索社会创业对乡村旅游利益分配模式的影响机理,也可进一步丰富社会创业理论体系内容及应用情境。  相似文献   

9.
张研  钱蓉 《安徽史学》2010,(3):13-22
本文以清代广东三位知县的剿匪故事为中心,揭示了清代基层社会"匪"、"绅"、"官"的关系,为深入认识清代上层政权控制基层社会的实况、深入认识清代基层社会控制体系——上层政权控制与乡村社会自身控制的连接,做出了有益的研究和贡献。  相似文献   

10.
苏南乡村社会生活空间特点及机制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姜爱萍 《人文地理》2003,18(6):11-15
江苏以其文化、历史与经济闻名于中国与世界,苏南是它的一个典型代表。开放的苏南乡村以其丰富的文化、悠久的历史和发达的经济而在全国乡村处举足轻重地位。研究其社会生活空间有它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文章将基于自然生活空间并由村民的各种行为活动轨迹组成的苏南乡村社会生活空间划分为五种类型,它们分别是市场贸易生活空间、生产劳动生活空间、文化教育生活空间、家庭婚姻生活空间、社会交往生活空间。通过对各种生活空间特点分析,进而探索了促使苏南乡村社会生活空间形成机制,得出了"人的观点的转变是最重要的因素"这样的结论,为苏中、苏北乃至全国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王先明     
《文史博览》2015,(2):2
王先明,1957年生,山西省屯留县人,博士,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社会史、文化史。在国家权威历史学杂志《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世界历史》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学术著作多部。主持并完成国家和省级研究项目5项,现主持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励"资助项目"20世纪前期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乡绅与乡村社会结构变迁——1901至1937年的中国乡村"、教育部中国社会史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近500年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异"等课题。获人事部、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优秀教师奖章",获教育部"第三届全国高校青年教  相似文献   

12.
正谈乡村问题,其实是一个挺有难度的话题。尽管我自视为是一个研究中国乡村社会史的知识人,尤其关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农业合作化问题,但每次当我实地进入乡村,试图去探究和琢磨某一问题的来龙去脉时,却常常会有一种"纸上得来终觉浅"的隔膜感。尤其是看到那些动不动就用一些抽象的概念、繁琐的数据模型、外来的理论话语就乡村问题高谈阔论时,我就更是觉得他们的研究已经严重脱离了乡村社会的固有样态,变成纯粹的"文字游戏"了。  相似文献   

13.
李华胤 《民俗研究》2020,(1):128-137,159
在已有研究中,协商往往在价值范式下去理解,与民主高度关联,这一界定容易陷入西方话语语境,而忽视了中国本土所不一样的协商事实。在中国乡村社会,协商是一种治理工具,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这种工具范式下的协商与治理高度关联,在中国乡村有着深厚的社会土壤。以余家桥村"说公"为研究对象,发现在"国法不下乡"的传统时期,矛盾纠纷通过协商自治的方式得以调解。协商表现为一种"授权"的逻辑,具体体现为一种"授权式协商"。欠缺平等协商能力和对话能力的农民主体,授权有能力、有权威的主体代表自己协商,通过公开、公共的讨论,形成一致的共识,有效解决问题,以维系秩序。中国乡村社会具有深厚的协商土壤,并孕育出多种形式的协商机制。这种"协商基因"并没有因历史变迁而消逝,而是扎根于乡村社会土壤。挖掘并激活农村社会的"协商基因",对实现新时代乡村有效治理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14.
王奇 《旅游纵览》2013,(9):71-72
近年来,国内乡村旅游的迅猛发展引起了社会的厂泛关注,对其社区参与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国内学术研究的焦点问题。2004以来国内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研究文献的统研分析,了解到国内学术界对其的研究卞要在概念与综述、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模式与机制研究、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发展现状研究、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参与卞体研究、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5个方面。一、研究文献概况为了了解近年来国内对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研究进展,本文选择通过中国知网(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2004/01—2013/09)以"乡村旅游社区参与"为主题进行搜索并精心整  相似文献   

15.
《变动时代的乡绅》首次较系统地考察了清末以来尤其是民国时期的乡制变革和乡绅变迁,以乡绅为切入点,分析了近代乡村权力结构从保甲—自治—保甲—"村选"政治的历史过程,民国时期的乡村绅士也在权力变动的过程中蜕变、分化以至消亡,随着绅士的离村和基层政权日益痞化,乡村社会陷入日趋崩溃的境地,并成为酝酿社会革命的温床。同时,该著作在历史研究的方法论与认识论方面给予读者一定的启迪,包括区域性案例研究后的宏观解释,实证研究中的思辨追求和历史研究的现实关怀,而该书呈现出来的共性问题也有助于继续拓展乡村社会结构变迁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6.
传统中国乡村具有一定的"自治"色彩,乡村自治体现为"皇权、族权和绅权的结合",是基于当时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基本状况寻求国家与社会的平衡、实现官治与自治的良性互动的现实选择。但总体上看传统中国乡村自治是低水平和维持性的。民国时期,国家权力不断渗透到乡土社会,国家与社会之间此消彼长、各有进退,乡村治理格局呈现出复杂和多样化的特征;然而,由于国家整合乏力和国家权力渗透有限,传统乡村自治的基础和根基并未被打破。新中国成立后,压力型政治体制形成,国家权力下沉至底层社会,彻底打破了传统乡村的秩序和格局,特别是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终结了"乡村自治"的历史。改革大幕开启后,"人民公社"体制被乡政村治体制所取代,村民自治是国家寻求行政权与自治权平衡、实现乡村善治的制度创新。但是,当下村民自治的困境表明,现代乡村建设必须创新体制和机制,实现国家与社会的平衡,建构农村社区自治体制,走真正的乡村自治之路。  相似文献   

17.
正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对传统乡村社会有一些解释性概念,如"差序格局""熟人社会""无讼"等,在国内外学界影响广泛,已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经典话语。由此,大大促进了我们对传统中国乡村演进的历史脉动和运行机制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8.
乡村吸引力是表征乡村地域系统整体功能的新指标,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新领域.提升乡村吸引力是应对乡村衰退、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开展乡村吸引力理论与实证研究意义重大.基于相关成果的逻辑关联性,从乡村吸引力综合研究、分类研究及相关内容研究三个方面进行文献梳理,并进行简要述评.总体上看,以乡村吸引力为主题的综合性研究尚处于起...  相似文献   

19.
华南宗族是科大卫教授的重要研究领域。他以历史学为本位,借鉴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走进乡村社会广泛收集民间文献和口述资料,并将之与田野调查相结合,形成了历史人类学的研究路径。"口述历史计划"堪称其进入传统乡村社会史研究的开始,"入住权"理论更是对宗族研究的重要贡献,补充了弗里德曼研究中宗族与地域社会关系的论点。在明清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宗族研究中,他从地方社会与王朝互动和整合的独特视角,以"礼仪"作为分析工具,展现了宗族制度的历史演变。正是这种路径,形成了有别于传统中国宗族研究的特殊风格。  相似文献   

20.
人类学关注仪式的结构过程、象征与功能,也关注乡村社会中由仪式的礼俗信仰和文化表征所建构的社会秩序。作为线性时间葬礼以及多维空间葬礼,丧葬仪式在时空、文化、制度等面向上呈现出"差序化"特点。通过对皖南福村一次丧葬仪式的田野考察,以费孝通"差序格局"理论为基本视角,对丧葬仪式时空过程进行了全面描述,分析了丧葬仪式在时空面向呈现的"差序化"特点,提出了乡村社会的"差序"秩序概念与"时空—文化—制度"(TSCS)平衡框架模型。这一文化模型,在四重关系(时空、内外、历史感和地方感、中心与边缘)上均呈现"差序"化特点,实现了乡村"差序"社会秩序的重建与再生产。基于"时空"维度上的乡村丧礼仪式所建构的"差序"秩序,成为研究我国乡村秩序重建的一个缩影和观察点,值得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