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补遗     
<正>《黑龙江史志》2014年15期(总第328期)第337-338页,文章题目《历史上锦州地区基督教、天主教的传播发展及教堂分布》。补遗下列内容。[基金项目]辽宁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辽宁省城市基督教、天主教活动现状和趋势研究"(课题号:L12AMZ001)作者简介:郭文深,男,1969年生,辽宁义县人,渤海大学政历学院副教授,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  相似文献   

2.
彭静  朱竑 《人文地理》2007,22(4):113-118
本文以天主教在广西沿北部湾地区的传播、扩散为例,试图揭示其传播、扩散的地理学规律。研究表明,天主教在环北部湾地区的传播分布基本上符合清末年间传教士先从沿海港口登陆,渐次沿交通干道向内陆地区扩散的点轴扩散模式。需要强调的是,涠洲岛以其地理上的闭合性特征在天主教进入广西初期扮演了弹跳板和插转台的角色,进而直接影响到广西沿北部湾地区天主教分布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广东是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最先传播的地区之一。自从16世纪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天主教徒和基督教徒在殖民者炮舰的掩护下,以不平等条约作护符,开始大批涌入广东。由于他们有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力量作后盾,因而天主教和基督教能以其它任何宗教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速度和规模,渗透到广东广大城乡、各行各业,传教活动从而一浪高过一浪。  相似文献   

4.
一基督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它产生于公元一世纪古罗马奴隶制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小亚细亚一带,并很快在帝国境内得到传播。基督教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分化为希腊语地区的东派和拉丁语地区的西派。1054年东西两派正式分裂,以罗马教皇为首的西部教会自称为“公教”(我国译作“天主教”),以君士坦丁堡为  相似文献   

5.
明代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及其文化效应黄启臣天主教(Sacerdotes)、正教、新教并称为基督教(Christianty)的三大教派。而基督教传入中国共有三次。第一次是唐贞观九年(635年),由基督教聂斯脱里派(Nsetorian)主教、叙利亚人阿罗本...  相似文献   

6.
晚清教民研究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敏 《清史研究》2005,(2):109-117
自唐代的景教、元代的十字教、明清之际的天主教在中国的断续传播到晚清的天主教、(基督)新教和东正教的全面入华,基督教与中国结缘已有1360余年的历史。纵观这段历史,基督教每进入一个地区,都相当注重发展信徒。但基督教民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的真正确立则是晚清以后的事情。此起彼伏、纷至沓来的教案纷争更是使得教民问题成为晚清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个热点,甚至焦点。与其在晚清社会引起的广泛关注形成鲜明对比,在学术界,教民研究却长期处于“边缘化”的状态,散轶在中国基督教史、晚清民众意识史、反洋教斗争史、义和团运动史以及近代…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后,在基督教和天主教内开展了“自治”、“自养”、“自传”的改革运动。1950年5月基督教“三自”改革首先发起,而后及于天主教。与基督教“三自”改革运动相比,南京的天主教“三自”改革运动要更复杂曲折。笔者从南京天主教的渊源人手,以期还原60年前进行的那场疾风暴雨式的宗教改革。  相似文献   

8.
十九世纪中期,随着西方殖民主义势力的入侵,越来越多西方传教士到中国传播基督教,但列强却以此作为侵华的工具,加强对中国思想文化的侵略破坏。黔北地区主要受法国天主教势力影响,凸显了中西方的政治差异、矛盾及遵义地区人民群众反洋教斗争的正义性和民族性,折射出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具有吸收外来思想文化的现实意义和内涵。  相似文献   

9.
彭静 《岭南文史》2011,(2):45-48
天主教在中国沿海以及内陆地区的大规模传播可以上溯到明万历年间,天主教耶稣会士到达澳门,以澳门为基地向内地传教,历时200余年。这次天主教在中国传播的时间较长,范围较广,从广东沿海向直隶、山西、湖北、江西、贵州、广西等内陆地区辐射开去,直接影响到天主教在中国分布格局的形成。广西位于中西海上丝绸之路的最前沿,又与东南亚地区...  相似文献   

10.
190 0年夏天 ,华北某些地区的基督教社群组织了教会武装 ,与义和团发生了多次武装冲突。从某种意义上看 ,他们的武装活动是这一地区历史悠久的集体性暴力活动的组成部分。外国传教士利用不平等条约赋予的特权地位 ,领导基督教社群最大化地获取并控制各种资源。作为乡村精英的传教士 ,在天主教社群面临危难的时刻 ,组织教徒武装 ,度过了义和团的风暴。义和团高潮时期天主教社群的武装防御活动 ,是内部环境和外部因素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贵州地处西南边陲,山川险峻,是典型的边远山区。明清之际,贵州的交通虽然非常闭塞,但并没有阻隔外来化的传入,基督教在贵州的传播就是一个实例。明末的永历王朝最先接受了天主教,使之传入贵州;鸦片战争之后,贵州发生了一连串的“教案”;清末基督教传入少数民族地区,出现了“苗族最高化区——石门坎”。这三件事在国内外有相当影响,值得深入研究,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2.
柳若梅 《文献》2020,(2):67-77
19世纪上半叶,天主教传教士遭到清政府的驱逐。北京天主教传教士在末路之际,只好把在华三百年间积累的图书即北堂藏书委托给经中俄两国政府协议规定常驻北京的俄国东正教使团。俄国东正教使团接收图书后逐一整理,并安排使团成员戈什克维奇为这批图书登记编目,这是北堂藏书在历史上的第一次编目,该目录现收藏于俄联邦外交部沙俄对外政策档案馆。1860年俄国特使伊格纳季耶夫在北京将这批图书交付法国特使葛罗,归还给北京天主教团。1861-1862年间北京天主教狄仁吉神父整理天主教藏书并编目,1949年北京天主教惠泽霖神父再次整理编目并出版《北堂图书馆藏西文善本目录》。俄藏北堂西文藏书目录揭示了19世纪天主教传教士在北京被驱逐时的藏书情况,折射出天主教入华传教士在华近三百年间传播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孔维烨 《神州》2011,(20):27
东正教是基督教的一个教派,它与天主教和新教并列为基督教的三大派系。1054年,基督教正式分裂为东西两派。西部教会自称"罗马天主教"。东部教会强调自己的"正统性",自称"东正教"。公元988年,基辅罗斯的弗拉基米尔大公将东正教宣布为国教,并强制国民信仰东正教。  相似文献   

14.
孔维烨 《神州》2011,(9):27-27
东正教是基督教的一个教派。它与天主教和新教并列为基督教的三大派系。1054年。基督教正式分裂为东西两派。西部教会自称“罗马天主教”。东部教会强调自己的“正统性”,自称“东正教”。公元988年。基辅罗斯的弗拉基米尔大公将东正教宣布为国教,并强制国民信仰东正教。  相似文献   

15.
正新中国成立后,在基督教和天主教内开展了"自治"、"自养"、"自传"的改革运动。1950年5月基督教"三自"改革首先发起,而后及于天主教。与基督教"三自"改革运动相比,南京的天主教"三自"改革运动要更复杂曲折。笔者从南京天主教的渊源入手,以期还原60年前进行的那场疾风暴雨式的宗教改革。1921年,梵蒂冈教廷成立天主教南京教区。教区的主教堂是1870年建成的"圣母无染原罪始胎堂",因教堂门前的马路叫石鼓路,所以该堂被教友们戏称为石鼓路堂,简称石堂。1933年南京教区被划为中国籍神职班传教区,1936年7月7日,梵蒂冈教廷任命中国籍司铎于斌为南京教区主教,成为南京教区  相似文献   

16.
滕松梅 《史学月刊》2007,(11):131-134
广义的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基督教,均以信奉耶稣基督是救世主为主要教义。据在西安出土的大秦景教碑记载,早在公元635年,基督教已由波斯传入中国。但由于未能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社会与文化,基督教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甚至几度消失。19世纪,基督教从西方重新传入,由于传教活动受到列强不平等条约保护,教会受差会控制,直接或间接参与了对我国殖民侵略和掠夺,因而从根本上看,在我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的背景下,基督教的传入和传播,基督教会的活动,严重阻碍了我国近代的历史发展。但是也要看到基督教的传入和在我国的发展,开阔了国人…  相似文献   

17.
1990—1996年间明清天主教在华传播史研究概述①张先清1990~1996年间,我国大陆学者在明清天主教传华史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此期间,大陆学者先后出版了22部有关的书籍,在各级刊物上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约有150多篇。现...  相似文献   

18.
1822年和1823年分别在印度和中国出版了历史上最早的基督教<圣经>汉语完整译本--马士曼译本和马礼逊译本(统称"二马译本"),开启了基督教新教翻译出版多达30余种汉语文言、白话和方言版本圣经的历史.在新约翻译上,二马译本都受到了天主教白日升译本的奠基性影响,其中马士曼译本还参考了马礼逊译本;在旧约翻译上,因其他事务产生的纠纷,导致了两人的各自独立翻译.在参考天主教译本的基础上,两个译本还开始了剥离天主教话语系统、创建基督教汉语圣经话语系统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论文运用非洲华人报刊以及当地资料,分析了华人皈依天主教、基督教的过程和原因,认为华人教会的设立、华人神父的努力、克里奥家庭、实用主义和种族歧视是华人皈依的主要原因。非洲华人的多种宗教信仰同时并存。这些信仰不仅没有产生冲突,反而互相渗透。非洲华人一方面逐渐皈依基督教、天主教,另一方面仍然保留着中国人长期形成的传统文化与宗教习俗,同时华人的传统宗教——佛教在非洲的传播也表现出强劲的生命力。因此,华人在宗教信仰和典礼礼式上互相融合,表现出很强的杂糅性,宗教信仰与文化价值观相通甚至等同是华人信仰的一个特点。华人中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价值观两者互相融合的情况有各种表现,宗教信仰与价值观可以等同的现象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20.
青岩古镇.以其保存较完好、相对集中的古建筑群而闻名。在这些古建筑群中,佛教的寺院.道教的庙阁,天主教、基督教的修院教堂,与汉族的词堂、会馆、玄檐街房、琼林故居,以及少数民族的石板房、吊脚楼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于城堡内外、梯次街旁和曲席幽巷之中。佛塔、道坊、十字架屋顶与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的楼台亭阁,交相辉映、构成了古镇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内涵的建筑风貌。佛教寺院佛教传入青岩已有40O多年的历史。据有关史志记载.自明万历年间(1573-1619)起.至清道光年间(1821——1850)的200多年中.佛教在青岩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