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拓丝绸之路的先驱——吐火罗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吐火罗语的发现与研究使人们普遍相信,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个操古印欧语的民族生活在远离欧洲的中亚沙漠。龟兹、焉耆、高昌等地的古代遗址及敦煌莫高窟中有这个民族留下的大批宗教、文学和医学文献。在回鹘文剧本《弥勒会见记》中,他们的语言被称为"Toγri(吐火罗)"。据比较语言学研究,吐火罗语属于印欧语系西支Centum,它与Hittite语的关系及其他古语特征,使其有可能成为目前所知最早的印欧语言之一。  相似文献   

2.
由于历史的变迁,民族的迁徙,古今语言的演化,人们对许多新疆地名的渊源和含义已经所知甚少,有些地名还成了争论的焦点。下面谈谈我对几个新疆地名的见解,谨供研究历史地理和方志学的同志参考。一、塔克拉玛干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中央的大沙漠,被称为“塔克拉玛干”。关于这个地名,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有人说,塔里木盆地的上古土著居民为吐火罗人,“塔克拉”为“吐火罗”的异译,该沙漠因当地的土著民族吐火罗人而得名;有人说,当地沙漠浩瀚无垠,上无飞鸟,下无走兽,人类难以在其中存活,要横越也非常困难,“塔克拉玛干”就是…  相似文献   

3.
延安新出入唐吐火罗人罗何含墓志记载了罗何含家族的世系和罗何含本人的仕宦经历。罗何含祖父祁斯作为吐火罗大首领,在安史之乱爆发后随吐火罗叶护入华援唐,乱平赴长安担任唐禁军将领。罗何含之父罗殷在河中的朔方军担任武将。罗何含作为朔方军子弟在河中成长,在唐廷削弱河中镇后转往延州安塞军发展,被出于朔方军的军使李如暹、李良僅父子重用,在安塞军中逐渐升为都级武将,参与防御吐蕃及调解党项部落矛盾,见证了中晚唐唐廷对于朔方军的肢解、吸纳和当时复杂的西北边境局势。  相似文献   

4.
杨共乐 《世界历史》2003,1(4):107-108
吐火罗 (Tochari)是中亚境内一个非常有名的古代国家。它兴起于公元前 2世纪末叶 ,大致居住于阿姆河以南、帕米尔高原以西、兴都库什山脉以北这一广大地区。在我国史书中最早记载吐火罗这一情况的是《魏书》。据《魏书·西域传》载 :“吐呼罗国 ,去代一万二千里。东至范阳国 ,西至悉万斤国 ,中间相去二千里 ;南至连山 ,不知名 ;北至波斯国 ,中间相去一万里。国中有薄提城 ,周六十里。城南有西流大水 ,名汉楼河。土宜五谷 ,有好马、驼、骡。其王曾遣使朝贡。”后来《隋书》、《北史》、《唐书》等皆有记载 ,将其译作吐火罗 ,《新唐书》将…  相似文献   

5.
林钧永 《新疆钱币》2005,(1):47-49,57
寄多罗人的早期历史尚不清楚,据说在四世纪中期,他们曾征服过索格底亚那(粟特),但他们在该地区统治的时间很短,大约在公元366—376年问被来自金山(今阿尔泰山)的(口厌)哒人赶出了索格底亚那,被迫南迁到巴克特里亚,并夺取贵霜一萨珊王国在吐火罗的领土(今阿富汗北部、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南部)。这时,他们的首领寄多罗已成为在吐火罗各部落中具有统治地位的人物,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郑玲博士的《弥勒会见记异本对勘研究——回鹘文(哈密本)与吐火罗A(焉耆)文本之比较》一书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弥勒会见记》是一部长达二十八幕的佛教说唱剧本,它不仅是我国古代维吾尔族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而且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剧本,在我国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存世  相似文献   

7.
各民族历史与现状,是方志记述的重要内容。《禹贡》、《越绝书》、《华阳国志》、《蛮书》、《桂海虞衡志》、《西南夷志》对有关民族社会结构、政治状况、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均有记述。汉代班勇撰《西域风土记》反映有关西域民族的情况,唐代许敬宗撰《西域图志》,记康国、吐火罗等地民族的风俗物产,清代修撰的《西陲总统事略》、《新疆图志》对民族事项都有较为详细的记述。本届修志十分重视对民族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正> 吐蕃一名出自两《唐书》,其名义近百年来中外学者多有论证,其中以西方学者把“吐”字认为是藏语(上部)字的译音一说颇为人所信从。我不同意此说,曾试作考察与推论,但亦迄未能得其实。近作《藏族源流与汉藏关系》一文,对此继作探索,以为吐蕃一名实沿自吐火罗,系从古读,《唐书》改译,沿  相似文献   

9.
张骞出使西域得《摩诃兜勒》一曲,李延年因之更进二十八解,乘舆以为武乐,对后世军乐有很大影响。然从后唐马缟《中华古今注》及宋郑樵《通志略》将其视为两曲的记载看,其时人们已不明该曲名之本意,后世学者亦有不少歧义。"摩诃兜勒"为一由"摩诃"和"兜勒"组成的梵语词,合为"大吐火罗"("大夏")之意。该曲或同西夏王朝《也葛倘兀》曲("大夏")一脉相承,其工尺谱在明清宫廷中可能依然流传。  相似文献   

10.
瓦罕走廊连接着西域通向中亚、南亚各国的道路,战略交通地位十分重要。在大食东扩的背景下,该地区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波斯复国运动的总后台为唐朝,而吐火罗等国的向背,以及中亚诸小国来唐朝贡,背后是诸大国在该地区的博弈。怛逻斯战役是唐朝与大食为争夺中间地带的宗主权和势力范围而长期竞争、对峙的结果;唐朝册封的目的就是在明确宣示中亚诸国与唐朝的宗藩关系,激励、支持他们与大食对抗。唐朝葱岭镇的设置意义极大,不仅控制了瓦罕走廊的进出口,而且切断了吐蕃经勃律道进入西域的通道。  相似文献   

11.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的历史是由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各民族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都曾作过重要的贡献,起过重要的作用。在缔造统一的多民族祖国的历史过程中,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又都是祖国历史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早在秦汉时期新疆就有塞种、月氏、汉、羌、匈奴、乌孙、吐火罗、丁零等众多部落和民族繁衍生息。他们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都曾创建了本民族的文化,同时又都影响并吸收了其它民族的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有的民族融合或部分融合了别的一些民族,有的民族又被别的民族所融合,组成新的民族共同体。无论新疆的古代  相似文献   

12.
彼得·彼德罗维奇·谢苗诺夫,俄国著名地理学家、植物学家、旅行家,是俄国中央亚细亚考察活动的先驱。他于1856-1857年组织开展了俄国首次天山考察,是欧洲进入天山中心地带的第一人。他是俄国第一个提出广义地理考察理论的学者,主张对未知地区进行地理考察的同时,对当地居民和以及历史遗迹进行调查和研究,这不仅创新了俄国地理考察的思路,更为俄国独具特色的内亚研究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外,作为帝俄时期领导地理学会时间最长的副主席,谢苗诺夫将人文地理考察理念传输给普尔热瓦尔斯基、波塔宁、佩夫佐夫、科兹洛夫等俄国著名考察探险家,促进俄国史地紧密结合的内亚研究风格的形成,对俄国跻身世界重要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的行列做出了贡献。同时,尽管谢苗诺夫的天山考察填补了当时俄国,乃至欧洲天山研究的多项空白,但是不能否认,其考察与研究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沙俄政府的侵略政策提供各种珍贵信息。  相似文献   

13.
《世界遗产》2015,(Z1):3
<正>2013年7月,新疆天山申遗成功。世界遗产杂志社推出《雪莲绽放——新疆天山申遗之路》。全书以25万字、100余幅图片,记录了新疆天山申遗的艰辛历程,介绍了天山的遗产价值。该书不仅是对新疆天山申遗历程的记述,也是一本申报世界遗产的重要参考资料。世界遗产杂志社为各遗产地量身定制申遗相关书籍,回顾申遗历程,总结申遗经验,汇报申遗成绩。  相似文献   

14.
夏虫 《旅游纵览》2016,(8):102-105
正新疆的地理特征是典型的"三山夹两盆",新疆最北部为阿尔泰山,中部为天山,最南部为昆仑山系。阿尔泰山和天山之间为准噶尔盆地,天山和昆仑山系之间为塔里木盆地。在地理意义上,天山以南,昆仑山系以北,称之为南疆。南疆是上天优待的宠儿,高耸的山脉在这里绵延,纯净的湖泊在这里缠  相似文献   

15.
董伊利  田婷 《神州》2012,(21):30-31
20世纪中叶,以罗伯格里耶为代表的新小说的出现为整个法国文坛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也实现了对传统小说的突破与创新。罗伯格里耶的小说,经历了从一开始读者寥寥,评论界反应冷淡到后来走俏法国和欧洲文坛,乃至在世界范围内竞相翻译的过程。就我国而言,对罗伯格里耶小说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本文将从国内译介情况,国内研究情况,对国内罗伯格里耶.的小说的研究现状做综合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突厥原居地"金山"考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认为两汉以迄宋代史籍中的西域"金山"(包括"金微山"、"金婆岭"、"金莎领"、"金娑山"、"金岭"、"金莎山")、"祁连山"、"白山"、"析(折、时、初)罗漫山"、"贪汗(汗)山"、"阿羯田山"、"天山"以及"阴山"等皆指天山山脉而不是指阿尔泰山脉.吐鲁番盆地及东部天山地区为乌古斯部族即前突厥汗国核心部族的发祥地.乌古斯便是汉代的姑师(车师),是后来崛起的柔然、高车、突厥和回鹘等政权核心集团的源头.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7月,新疆天山申遗成功。世界遗产杂志社推出《雪莲绽放——新疆天山申遗之路》。全书以25万字、100余幅图片,记录了新疆天山申遗的艰辛历程,介绍了天山的遗产价值。该书不仅是对新疆天山申遗历程的记述,也是一本申报世界遗产的重要参考资料。世界遗产杂志社为各遗产地量身定制申遗相关书籍.回顾申遗历程,总结申遗经验,汇报申遗成绩。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7月,新疆天山申遗成功。世界遗产杂志社推出《雪莲绽放——新疆天山申遗之路》。全书以25万字、100余幅图片,记录了新疆天山申遗的艰辛历程,介绍了天山的遗产价值。该书不仅是对新疆天山申遗历程的记述,也是一本申报世界遗产的重要参考资料。世界遗产杂志社为各遗产地量身定制申遗相关书籍,回顾申遗历程,总结申遗经验,汇报申遗成绩。  相似文献   

19.
刘学堂 《中原文物》2023,(1):62-70+136
亚洲彩陶分东、西方两大体系,天山彩陶是东方彩陶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天山彩陶系统兴起于公元前2100年前后,源于河西走廊马厂—西城驿文化的向西拓展。天山彩陶系统沿天山自东向西发展,形成了东天山哈密地区、环博格达地区、中部天山南麓地区、伊犁河谷地区五个前后相继、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彩陶分布小区。境外西天山费尔干纳盆地楚斯特文化彩陶,亦属于整个天山彩陶体系的范畴。天山彩陶系统揭示的是始源于黄河流域的彩陶文化对天山史前文化的整合,它在内陆欧亚史前文化格局形成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阳 《旅游纵览》2013,(10):203-204
世界遗产是对全人类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而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更是人类无法推卸的责任,研究世界遗产有利于更好的管理世界遗产。2013年6月21日上午,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式将中国"新疆天山"列入世界自然遗产,这有利于保护天山的整体性与完整性。文章在梳理中国世界遗产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世界遗产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天山保护与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