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词语活用是古汉语中常见的现象。词语在活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形象性的特征。本文拟从抽象语义的形成、修辞手法的运用、内外语境的烘托等方面来探讨古汉语词语活用的形象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古汉语词类活用中存在大量的误用现象。本文拟从不明引申义这一角度来分析词类活用的误用现象。  相似文献   

3.
前三文谈了汉代注释书对句法关系、句型、句式、语义关系的表现,本文谈词类活用的表现.首先说明,“词类活用”是用的旧提法.汉语语法科学发展到现在,较为一致的认识,汉语词类跟句子结构成分没有简单的对应关系,如动词、形容词做谓语外,还可做主语、宾语,名词做主语、宾语之外,还可做谓语.可过去汉语语法研究中长期受西方语言语法的影响,认为动词、形容词的职能是做谓语,做主语、宾语是“活用”;名词的职能是做主语、宾语,做谓语是“活用”(有的更认为是词类“转化”,说这种用法的动词、形容词转成了名词,名词转成了动词).笔者称“活用”,不是肯定这一名称,而是用此名称指名词、形容词做主语、宾语,名词做谓语这些语言现象.在古汉语里,动词,形容词做了主语、宾语,尤其名词做了谓语,意义就发生明显的变化;对此,汉代注释书也作了注释,清楚的表现出其产生的新的意义特点.  相似文献   

4.
“以”字在古汉语中作介词被视为常态,但作名词用,往往被历来学者所忽略,导致语言解释中的诸多错误。本文主要通过对《孟子》书中“无以”的分析。兼及其它语言材料,证明了“以”的名词用法,并对古汉语语法学界所谓传统的“无以”、“有以”结构提出了质疑。本文认为,名词“以”来源于介词“以”,但这种变化,不是由于词义因素所导致的,而是因为“语法因素”造成的词语异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张建军 《神州》2013,(19):205-205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活用教学方法、营造课堂氛围、适用教学手段、精炼教学语言、精心设计问题、适时全面评价,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有效教学,努力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让学生从学习中学会学习,从尝试中学会探索,从探索中学会发现。从参与中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6.
1 .志书词语缩写的作用。志书作为大容量的资料性工具书 ,要以最简短的篇幅 ,最精炼的文字 ,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多、更新的知识、信息和资料 ,对同一段文章中反复出现的冗长的词句、短语进行缩写 ,也可取得叙述简洁的效果。随着社会发展 ,新的词语、短语层出不穷 ,甚至称谓很长 ,在记述时 ,适当运用缩写 ,将较长的词语、短语用简短的几个字来记述 ,以便使志书记述简单、明快 ,一目了然 ,增强志书的可读性和实用性。2 .志书词语缩写的运用。志书有较高的存史价值 ,其中记述的事件 ,不仅要使当代人能看懂 ,还要让世世代代的人都能看懂。有些词语…  相似文献   

7.
李贤王 《神州》2013,(13):151-151
白语即白族人民使用的语言,历史悠久,但却没有专门的文字记载。历史上的白文都是用汉字来记音,读汉字音,表白语义。不仅如此,白语中有一些词语本身就是古汉语词,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基本相同。因此白语和汉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关系彼此互见,不容分割。本文将对白语中的一些古汉语词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其语音语义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鲍洪玲 《神州》2014,(13):34-36
<正>具有中国风的曲目,其词风注重语言的简洁,精炼及语境的意用,化用一些诗词古文,通过汉语的一些修辞手法,表现曲的意境,展现了古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虽然节目时长从3分钟缩减到2分钟,霍尊还是成为被马年春晚捧红的为数不多的几名新人之一。凭借一首中国韵味十足的《卷珠帘》登上春晚舞台后,霍尊一夜间被观众捧为“中国风新掌门”。《卷珠帘》卷起中国风  相似文献   

9.
释“肚皮”     
正元代政府公文书中"有一大批词语奇特,句法乖戾的公牍,既不能用古汉语书面语常规训释,又与纯粹的元代汉语口语不同"~((1))。在《元典章》《通制条格》和《至正条格》等书中存留的元朝公文书中,"肚皮"就是那些奇特的词语之一。《元典章》等书中多次出现"要肚皮",还有"吃肚皮""使肚皮"等,例子不胜枚举。"肚皮"有脏贿之意。这令哈佛大学已故的杨联陞先生困惑不解。1956年,杨联陞在《哈佛亚洲学志》发表《元典章札记》,其中一节专门讨论了"肚皮"。  相似文献   

10.
体育比赛的解说评论中,零句的使用是其一个特色。由于画面等语境因素的制约,解说评论的零句更多地表现为对"动词性词语作为陈述句"、"名词性词语作为谓语"和"叹词"使用上。  相似文献   

11.
从年鉴条目标题的命名说开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 《沧桑》2001,(Z1)
文章从增强年鉴条目标题信息量、精炼性和文采三个方面谈了关于年鉴条目标题命名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2.
笔者曾对古汉语判断词“是”及“是”字判断句的起源与发展作过一些研究,发表过几篇论文。1998年曾撰文认为汉语语法界讨论古汉语判断词“是”有元问题的论著较多,讨论古汉语判断词“是”及“是”字判断句语法功能特点的论著较少;纵向抽取例子  相似文献   

13.
朱丽 《神州》2012,(15):25
做为一种语言文学,古汉语不像现代汉语这样的直观,直白,文字晦涩难懂,教师难教,学生难学,课堂气氛不活跃,我在具体分析大学古汉语学习现状的同时,提出几点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共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4.
敦煌文献作品很多误校例是由于人们不识古汉语文法所致,本文拟就"参互现义"、"错综成文"、"因此及彼"、"倒装"等四种古汉语文法谈谈它们在校释中如何避免误校,引导确解的。  相似文献   

15.
王恺龙 《神州》2020,(4):73-75
本文通过对古汉语同义词辨析方法的探讨,旨在寻求扩大和正确区分古汉语词汇的方法,并达到准确阅读和理解古典文献、提高古汉语阅读水平的目的。汉语同义词探究的重要途径主要两个:一是“识其同”,二是“辨其异”。“识其同”主要从同义词对举规律、共时和历时同义词、社会因素(封建等级制度、方言等)造成的同义词、由结构对称或并列而成的同义词等几个方面,结合大量古籍中的例证进行了论述。在“辨其异”上,主要从词义使用范围大小、轻重程度、感情色彩、侧重点(所指对象)、语法功能、性质性状和用途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要学好古代汉语,必须充分积累大量古汉语词汇,并掌握辨析同义词的方法,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阅读古书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孙剑艺 《民俗研究》2005,4(1):195-209
语词具有社会性,民众的生产生活,民间的风俗习惯,都有可能在语词上得到反映。有些词语本身就是社会民俗词语,对其意义的阐释或推求,当然须结合社会民俗进行;有些词语的现行通用意义虽然看不出明显的民俗性来了,但它的形成及其本义却是从社会民俗那儿来的,当然也须向社会民俗方面进行追溯和考索。基于这样一种观念,本文由几组词语出发,着重在其社会民俗语源和流变方面进行一些探索和开发。  相似文献   

17.
王力先生主编的《王力古汉语字典》是一部独具特色、功能齐全的古汉语字典,面世以来,一直受到各个层面古汉语爱好者的喜爱。但与历代辞书一样,该字典难免有美中不足之处。从书证引文角度来看,该字典主要涉及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书证引文句读有误,二是书证引文标点符号使用有误。前者主要归纳了书证引文句读错误的四种情况,从中不难看出,由于句读处理错误,直接影响到对文意的准确理解;后者主要涉及书证引文标点使用上的错误,容易使读者对书证原文的整体性产生误解。明确这两方面的问题有助于读者更好地利用这本字典。  相似文献   

18.
“儿女子”、“不起病”与“不起”是古汉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对于它们的意义和用法,最近几年有学者作出过探讨。其中“儿女子”或释为“妇人小子”。或释为“坏女人”;“不起病”和“不起”则释为“病死”和“死”的婉辞。论文对上述诸说提出了商榷,认为“儿女子”当释为“妇道人家”,是对女人的蔑称;“不起病”与“不起”中的“起”都是“愈”的意思,“不起病”当释为不能治愈疾病。“不起”当释为不愈。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家庭以及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当中都蕴含着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作为有效课堂教学的支撑,课程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生成性资源、文化资源、生活资源以及教材资源等。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对语文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活用,从而有效的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广西通志·旅游志》评议稿的实际,提出《旅游志》编纂要写出特点、提高实用价值.认为写出特点还要写足深厚的旅游文化积淀,突出拳头景点;提高实用价值还需增强篇目和旅游线路的实用性,增设主要景区景点导游图,增加纽带性记述.文章并建议《旅游志》增加故事性内容,活用记实性形容词,设置有特色和存史价值的配文图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