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媒体时代的少数民族题材的剪纸艺术,承载了传统艺术对于审美的新追求,民族文化内涵与数字媒介的结合,传统文化地域分布的区域传播,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题材的剪纸符号语言的深入研究,都深受其影响呈现多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这也是审美对于现代艺术特征的新界定。  相似文献   

2.
乔新生 《攀登》2001,20(4):95-97
审美感受是人们对于美的事物的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并以此所获得的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它带有较大的主观性,由此决定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审美个体,或同一时代、同一民族、同一阶级的审美个体审美感受的异同性。  相似文献   

3.
邹云源 《东方收藏》2022,(11):107-109
建盏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宋代最为流行的茶器之一,用它来“斗茶”“点茶”是当时文人墨客的风雅之事。建盏之所以声名远扬,主要是因其釉色和肌理变幻莫测,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再加上其造型优美典雅,兼具实用功能与美学价值,因此备受人们的喜爱。尽管流传至今的宋代建盏珍品并不多见,但我们还是能够从中清晰地看到宋人的审美高度。时代在发展,当代对于建盏的审美和鉴赏观念也发生了改变,为此,本文在此结合笔者的个人实践经验,来谈一谈建盏的当代审美与鉴赏。  相似文献   

4.
梳妆用具是人类崇尚美的物证之一,也是一个时代审美趋向的局部反映。本文通过对马王堆汉墓出土梳妆用具制作装饰艺术的分析,找寻汉初人们审美活动的踪迹,并从中揭示其所呈现的审美趋向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妆扮风尚。  相似文献   

5.
晚唐的李商隐写了不少的咏物诗,无独有偶,盛唐时代杜甫也有不少咏物诗。笔者研究发现,从李商隐的咏物诗窥视其学杜之痕迹,也是一个很好的角度。通过杜甫,李商隐二人咏物诗的比较,可以看到两人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的差异,也可看到从盛唐到晚唐诗风的走向。  相似文献   

6.
唐代女子服饰具有丰满华丽的审美特点,或许是一种特殊的时代烙印。今天,若要思考群众文化的审美特质,亦不防先来思考现代人的生活。现今的群众文化审美是开放、繁华的社会呈现出的交流与包容。群众文化审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程度,也是对社会意识形态的阐释。服装特别是女子服装,作为最群众化的审美表现,体现了拥有物质基础后凝成的大众的、社会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7.
晚唐的李商隐写了不少的咏物诗,无独有偶,盛唐时代杜甫也有不少咏物诗。笔者研究发现,从李商隐的咏物诗窥视其学杜之痕迹,也是一个很好的角度。通过杜甫,李商隐二人咏物诗的比较,可以看到两人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的差异,也可看到从盛唐到晚唐诗风的走向。  相似文献   

8.
李亚祺 《丝绸之路》2013,(2):119-121
文学批评在社会文化领域地位与形态的转变是媒介时代不可避免的文化现象,因为任何一个范式只具有历史的相对性。在大众传播时代,语言场的不同,使传统文学评论的言说方式受到了莫大冲击,而价值冲突造成的审美娱乐化的隐忧,也是需要审视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李友谊 《神州》2020,(6):24-24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国的传统艺术之一,它常常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它代表着民族的审美情趣和美好愿望。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多元文化的融入,大众审美发生了变化,给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同时也迎来了传承和发展的新际遇。我国作为文化强国,应该创新民族民间舞蹈,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现代际遇,希望民间舞蹈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得到更好地传承。  相似文献   

10.
苟聃 《神州》2012,(17):49-49
美术课程资源对于课堂教学具有重要影响。新课程理念提倡教师不断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丰富学生视野。因此,美术教师应紧跟时代潮流,以美术教材为基础,开发和利用新的课程资源课程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  相似文献   

11.
惹格阿合  费星华 《神州》2012,(22):91-91
语文教学主要是文章教学,而仞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都具有美的特征,语文的教学就是审美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已经成为当代语文教学的迫切要求和时代使命。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就是按照美的规律,用美的信息去激发、诱导学生的审美心理和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习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2.
邱明 《神州》2013,(34):248-248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国园林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无论是园林的服务对象、表现形式还是人们的审美要求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对于石头的喜爱,依然没有改变,对石的理解:“石为永恒不老的介质,不受时间限制的,汇聚历史的,令过去与现在相连的主题。”园林中对于石材的应用形式也在不断的发展,加之我国古典园林注重以塑山为主的纵向叠山工艺,现代园林出现更多的是以组石为景的横向置石艺术。  相似文献   

13.
李宏 《沧桑》2013,(5):210-211
文化遗产保护是文化传承的关键环节。画家孙海峰用绘画的形式,再现了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他的作品充满工业文明时代的意味和韵律,激发人们对于这一工业文化遗存的热爱和情感。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离不开像孙海峰这样的具有超前意识的艺术家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4.
袁佩凤 《神州》2013,(33):42-42
民族精神是传统的积淀,也是时代的精华。而盛世民谣,不无体现出内涵非常丰富的民族精神。其鲜明的特色及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歌唱艺术的星空中大放异彩。本文从民歌、民谣是时代变迁的见证;民歌、民谣的传统审美精神;现代民歌、民谣是现代艺术的符号三方面谈谈自己不成熟的观点,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东晋越窑鸡首壶相关出土资料的整理与收集,并实地考察了江浙两地的多家博物馆馆藏,从鸡首壶鸡首的造型艺术角度进行归纳与总结,整理出包括影响东晋越窑鸡首壶鸡首造型的直接与间接影响因素、造型艺术特点以及艺术审美特征,得出东晋越窑鸡首壶作为当时的典型器物,其造型集中体现了时代审美对于器物的影响,而鸡首作为鸡首壶身上独具特色的部分,更是实现了实用与审美的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16.
《收藏家》2020,(5)
正首饰,随着人类文明进程更迭而发展,在每个时期,人类对于美的标准都会有所不同,所谓燕瘦环肥,各有其美,首饰的发展变化映射了人类审美特征的转变,同时也是时代社会面貌与文化氛围的真实写照。金银首饰作为财富与艺术的结合,它的兴盛衰落更是反映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时代特征。发饰,中国古代首饰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发饰种类体现了独特的设  相似文献   

17.
包括大足石刻在内的中国古代石窟艺术,是为宗教目的而产生的,它们的审美理想和审美形式,是为其宗教内容服务的。所谓石窟艺术,也就是佛教艺术。佛教在古代被称作“象教”,它利用形象方式宣传教义,树立偶像,“且以形象彩饰,将谐常人耳目”。石窟造像作为信仰和崇拜的对象,它是一种宗教宣传品;另一方面,它作为审美和欣赏的对象,也同其它艺术一样,是人们按照美的尺度创造的艺术品。随着时代的进步,佛教逐渐走向衰微,直至最后湮灭,石窟艺术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失去了它的宗教色彩,只有在这时,它才被真正当作审美的对象,显示出不朽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袁晓璐  顾恒 《神州》2011,(11):120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博物馆事业空前发展的时代来临了。在中国当代艺术形态中,博物馆展览已经成为当代艺术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作为社会教育功能的重要承担者。这不仅仅是时代所赋予的责任同时也是博物馆自身发展的需要。博物馆在提高国民审美水平对国民进行爱国教育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博物馆的作用、价值以及对儿童成长的作用等方面来谈一下我国的博物馆的事业。  相似文献   

19.
袁晓璐  顾恒 《神州》2011,(6):120-120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博物馆事业空前发展的时代来临了。在中国当代艺术形态中,博物馆展览已经成为当代艺术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作为社会教育功能的重要承担者。这不仅仅是时代所赋予的责任同时也是博物馆自身发展的需要。博物馆在提高国民审美水平对国民进行爱国教育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博物馆的作用、价值以及对儿童成长的作用等方面来谈一下我国的博物馆的事业。  相似文献   

20.
宋瑞英 《神州》2012,(9):156-156
中学语文教学内容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多要素的美学系统。它荟革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蕴含着极其丰富,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美学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