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澍和包世臣是近代中国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核心骨干,嘉道年间经世致用思潮的主要代表。包世臣是陶澍的主要幕僚,他们开始突破“重农轻商”的传统观念,提出了“利商”的思想和政策;并共同设计了对漕运、盐务等有关国计民生大政的改革,他们所推行的海运、票盐更是改革派的主要成果。同时,他们对当时货币危机的原因、对禁烟运动和抗击外国侵略者,都有共同的认识,是中国近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  相似文献   

2.
走进两江总督署西花园(煦园),众多清朝旧址遗物、碑题刻扑面而来。沿雨花石径,过鸳鸯亭,掠不系舟,绕荷花池,在园之西南角,即有一望楼式亭台:印心石屋碑亭。入园向北,越六角亭、枫桥夜泊诗碑,在桐音馆之后,花厅之前,棕榈亭之旁,又有巨大石匾一块。碑亭和石匾历经风雨,饱经沧桑,关于它们的来历,还要从两江总督陶澍说起。  相似文献   

3.
陶澍和被称为"湘军三杰"的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关系十分密切,并在理学经世思想、改革思想、吏治思想、人才思想、爱国主义思想等方面,对"湘军三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没有陶澍,就没有"湘军三杰";也可以说,"湘军三杰"是陶澍思想与事业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相似文献   

4.
祖远 《文史博览》2010,(9):67-68
<正>陶澍(1779-1839),字子霖,清嘉庆七年(1802)中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后升御史。曾先后调任山西、四川、福建、安徽等省布政使和巡抚,后官至两江总督加太子少保,道光皇帝曾亲书"印  相似文献   

5.
祖远 《湖南文史》2010,(9):67-68
陶澍(1779—1839),字子霖,清嘉庆七年(1802)中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后升御史。曾先后调任山西、四川、福建、安徽等省布政使和巡抚,后官至两江总督加太子少保,道光皇帝曾亲书“印心石屋”匾赐之。1839年6月病逝于南京。  相似文献   

6.
陶澍是清末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曾倡修《安徽通志》,参与编修过多部县志,并为多部志书撰写序言,在方志理论方面有所建树。陶澍与司马光和章学诚的观点相近,认为“邦国之志”和“四方之志”都是方志源头;方志是历史书,属于历史学范畴;方志三大功能中,“资治”十分重要。陶澍还对资料的采集和甄别,修志人员的素质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刘红红 《满族研究》2022,(3):100-105
本文对清代蒙古族文学家族汉文创作的研究历程进行了梳理总结,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在清代蒙古族文学汉文文献整理、清代蒙古族汉文创作、清代蒙古族文学家族研究三个方面。成果虽丰,但从总体来看,笔者认为还可在对清代蒙古族文学家族的游记文学、清代蒙古族文学家族的文论及清代蒙古族文学家族的文学接受等方面作深入研究,进一步挖掘清代蒙古族文学家族汉文创作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清代戏曲评点在中国戏曲批评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近百年来,清代戏曲评点研究蔚为大观:金批《西厢》专题研究一领风骚,研究者从人物性格论、戏剧情节结构论、价值论、创作论等视角深入挖掘金批《西厢》中所蕴含的戏曲理论遗产,为建构有民族特色的戏曲批评体系提供重要借鉴。其它清代戏曲评点本之研究也在尴尬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凸显出三个重要研究视角:女性批评、学科交叉研究和社会一文化批评。  相似文献   

9.
溺婴弃婴,尤其溺弃女婴是旧中国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之一。在宋代和清代,溺婴问题更加突出,形成的社会影响更加巨大。本文从现象、原因、所造成的社会问题和解决措施四个角度进行分析,通过比较揭示这两个朝代溺婴问题的异同,从溺婴问题这一特殊的视角了解宋、清两代的社会情况,从而全面地认识处于这两个时代人民的生活境遇、心理状态和社会背景,丰富了社会史研究的内涵,这也对解决当今存在的社会问题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余支政  张二平 《史学月刊》2000,22(2):146-152
经过百年的历史沉淀和几代史学工作的艰辛努力,进入90年代以后,义和团研究无论其深度还是广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笔根据90年代以来义和团运动研究的特点,归纳收集整理了近百篇章的主要论点,将其分为以下六个方面作以概述。  相似文献   

11.
王聪  姚敏 《黑龙江史志》2013,(17):69-70
黑龙江是个移民大省,而清代则是黑龙江移民史上波澜壮阔的一页。移民活动造就了移民文化,移民社会下的宗教信仰问题又是移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就对国内清代黑龙江移民相关问题的研究做一综述,以供学者们批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吴永材 《满族研究》2022,(4):101-104
福建省长乐市的琴江村,是一座具有浓郁满族文化特色的村庄,也是我国唯一保留比较完整的清代八旗水师旗营。近年来,对琴江村的研究逐渐增多,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满族文化传承、社会经济发展、文化旅游开发、建筑风格、民族认同等。本文以琴江村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参与观察法、比较法和总结分析法,对该研究领域在一定时期内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述。  相似文献   

13.
贾春晖 《丝绸之路》2012,(18):55-57
州县这一清代政权中的基层政权,是一切政事的开始。了解清代州县制度,可以透视清代甚至中国历代政权体制的运作情况。自20世纪以来,研究与清代州县有关的著述已有不少,本文对此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4.
陶澍(1779—1839)孤零零从一个偏远的贫瘠山乡——湖南安化走出来.通过科举,踏入仁途.最后面对辽阔的大海,在熙攘的江南显达,于道光初、中期,初任安徽、江苏巡抚.后升任两江总督(辖江苏、安徽、江西),授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衔,总督江南、江西军务,节制巡抚、都督、总兵,总理两江粮储,操江南河务,兼理两淮盐政,前后为官30余年.在江南19载,集江南政、财、军权于一身,成就了一方封建大业,留芳后世.这是为什么?寻求其个人素质及其时代的文化轨迹的“来龙”,着意窥测其“去脉”,研究这“来龙”与“去脉”的  相似文献   

15.
陈锋 《史学月刊》2004,(1):113-122
20世纪的清代财政史研究,按照其研究进程,可划分为20世纪上半叶和20世纪下半叶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总体研究情况,反映了20世纪清代财政史研究的特点与得失。  相似文献   

16.
端方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方是清末满族权贵中较有才干的封疆大吏,一生历仕南北,在清末政坛显赫一时.迄今研究端方的论著约有论文二十余篇,研究专著一本,主要围绕通论研究、改革实践研究、文化研究、社会关系研究四个方面.虽然,端方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总体上,学界对于端方的研究仍较为薄弱,与同时代地方大员的研究相比,尚处于起步阶段,一些领域乏人问津,研究空间仍需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17.
黄玉林私盐案是清代发生在两淮地区最大的盐枭案。盐业走私犯黄玉林虽然一度被清廷招安,但并未真心悔过,一有机会便想重操旧业。经过道光帝的坚持,黄玉林最终被两江总督陶澍处决。清代私盐案的屡禁不止,实由于清代盐业管理体制的弊端所引发。陶澍在淮北地区推行票盐改革,从根本上杜绝了原有盐商垄断的体制,两淮地区的私盐问题迅速消失。  相似文献   

18.
清代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历史上横跨中国古代和近代两个历史时期并且最后奠定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时期。清代的新疆也面临着近现代各民族的融合以及区域民族特点形成的关键时刻,因此这一时期成为中外学者关注与研究的热点。近年来我国许多学者发表了比较厚实的专著与论文,尤其是从2005至2007年发表的论文更为具体且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下面将近三年的相关成果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吴紫荩 《神州》2013,(17):40-42
桂剧研究发表的论文笔者通过中国知网平台,以"桂剧"为标题、主题、关键词分别搜索,下载1953——2011年期间发表于期刊报纸的论文127篇。完成以上资料的搜集、甄选、研读后,按照研究内容将其中内容直接与广西桂剧相关的72篇分为桂剧溯源研究、桂剧传承与发展研究、桂剧剧目研究、桂剧表演艺术家研究四个部分作分点论述。  相似文献   

20.
桂剧研究发表的论文笔者通过中国知网平台,以“桂剧”为标题、主题、关键词分别搜索,下载1953——2011年期间发表于期刊报纸的论文127篇。完成以上资料的搜集、甄选、研读后,按照研究内容将其中内容直接与广西桂剧相关的72篇分为桂剧溯源研究、桂剧传承与发展研究、桂剧剧目研究、桂剧表演艺术家研究四个部分作分点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