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文明起源于文字,而文字的起源与我国早期的祭祀密不可分。《说文》的示部字共同体现了古代祭祀神袛的宗教行为,通过对《说文·示部》解读,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多神崇拜的宗教观念,古人通过祭祀的方式来表达对神的敬畏及得到神的赐福的目的,以此,我们可以看到"宗教"一词的真正含义:即神与人相契的"联系之物",古人就是通过对宗教的实践来获得超越生命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2.
正目次一卜辞"尸"字补释二"选尸"、"延尸"与祭尸礼的准备三"延尸"地点的选择四"为宾"、"乍宾"与选择"尸"的傧相五一类特殊的祭尸卜辞六"王宾"卜辞再探讨七对《合集》1402卜辞的探讨八关于祭尸礼上某些仪节的占卜九小结"尸"在商周祭礼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正如孔子所云:"祭祀之有尸也,宗庙之有主也,示民有事也。"~([1])神尸和神主一样,都是祭祀时人们所尊事的对象~([2])。祭礼必设神尸的  相似文献   

3.
祖先崇拜是中国古代极为普遍的宗教现象,是常规性的祭祀活动。在祭祀祖先的过程中,一般会以"尸"为"像",即以活人来扮演祖先并接受祭拜。因此,"扮演"是"尸祭"的核心特点。本文通过对《仪礼》中《少牢馈食礼》和《有司徹》中祭祖仪式的分析,揭示了"尸祭"仪式的"演出"过程,俨然就是一场"祭祀仪式剧",具有强烈的戏剧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文物》2016,(9)
正在古代,俎和豆是祭祀或宴飨时常用的两种器具。《说文》:"俎,礼俎也";"豆,古食肉器也"[1]。后世常将这两类器物并称,用来泛指各种祭祀场所使用的礼器,并几成祭祀礼仪行为的代名词。《论语·卫灵公》:"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注:"俎豆,礼器。"[2]《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张守节正义:"俎豆以木为之,受四升,高尺二寸。大夫以上赤云  相似文献   

5.
在周礼之中,"馈食"作为祭法,既是天子及诸侯宗庙人鬼祭祀中之杀礼,如《周礼·春官·大宗伯》所云"以馈食享先王",又是大夫、士祭祀祖祢之正札,即《仪礼·少牢馈食礼》、《特牲馈食礼》所记。在战国天星观一号楚墓、新蔡葛陵楚墓、包山二号楚墓与望山一号楚墓出土的卜筮祈祷简文中,存在"馈食礼",并且其中的"大牢馈食礼"与"特牲馈食礼"可与典籍记载相互参证。同时,此"馈食礼"中体现出明显的等级差别。  相似文献   

6.
《诗经》有大量反映西周春秋时期"籍田礼"的诗歌。透过这些诗歌,我们可以比较清晰梳理出:"籍田礼"的起源、"籍田礼"的功能、"籍田礼"仪式的程序及"籍田礼"蕴含的宗教观念。这对《诗经》的深入研究、探讨古人的宗教观念、古代的农耕生活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谈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礼是什么 礼是什么呢?《说文》说:“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我认为《说文》以礼履二字音同,因用履,即践履来解释礼的本义,是对的,但不全面,不能作为礼这个概念的界说;至说“所以事神致福也”,则是画蛇添足,因为礼之为用,主要是对人的而不是对神的;说“致福”尤陋,殊不似出自“五经无双许叔重”的手笔。  相似文献   

8.
学术界普遍认为,《字林》继承并发展了《说文》,在字书发展史上有重要贡献,分析《字林》的贡献,则必须对其具体的释义进行细致的梳理与解读。《文选》李善注引《字林》共138条,通过这138条引文,可以详细了解《字林》对《说文》继承和发展的具体情况:《字林》释义义的继承体现在继承《说文》释字义的同时,对《说文》的脱字有所补充,且加反切音注;《字林》补充《说文》未释之字形。总之,《字林》对《说文》的发展体现在对释义的发展、对释字词的增加、补《说文》音注之不足、纠正《说文》释义之失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22,(1):F0002-F0002
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代表的文化经典"六经"的形成,带动了中国古典时代的哲学与文学繁荣,实现了古典时代的思想和艺术飞跃,也决定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趋向。因此,"六经"的研究是学术研究无法回避的课题。本书作者几十年来一直关注和研究文学与经学的关系,在现代学术背景下,从"六经"与"轴心时代"的思想和文学突破、周代礼乐歌诗与雅颂诗篇的艺术形态、"变风变雅"与春秋文学的精神转向、礼典仪式与《尚书》"六体"的文学性书写、《月令》模式的思想意义与中国文学的四时结构、"乐经不缺"与周代音乐经典的体系性构成、《周易》的诗体结构形式与诗性智慧、《左传》与"春秋笔法"的文学超越等方面对"六经"进行了全面的文学解读。  相似文献   

10.
《南方文物》2002,(4):48-55
1、祭孔沿革 祭孔礼制是从周代的祭祀之礼演变而来的。最初的祭祀包括“礼”和“乐”两个组成部分。礼,指礼仪、等级。乐,指音乐、乐舞。南宋大史学家郑樵在《通典》中说:“礼乐相须为用,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 祭祀在我国古代社会政治领域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每当改朝换代、帝王登基或国家大事必祭祀,以求社会稳定,国富民强。因此,它成了一种制度,世代相袭,直至清末。  相似文献   

11.
西周籍田礼包括天子亲耕的仪式以及农业神祇的祭祀。周天子的亲耕蕴含着劝民与媚神的双重含义。从籍田礼前的准备活动及礼毕之后的分享祭品,可知籍田礼中存在祭神活动,所祀上帝及社稷都是具有极强农业神格的农业神。籍田礼的祭祀乐歌可概括为籍田祭祀类乐歌、籍田仪式类乐歌和籍田描述类乐歌三种类型,三类祭祀乐歌又都可在《诗经》的颂、雅部分找到相关诗篇。秦汉以来,籍田礼的祭祀取向演变为祭先农,在出土秦简及传世文献中均得到印证,这种祭祀取向的转变根源于春秋之后稷神地位的下降,但所祀神祇的农业神格、劝民耕种的政治目的及媚神祈福的宗教目的则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2.
郑玄《鲁礼志》据《春秋》记载,鲁国君三年丧毕,行祭于太祖庙,明年行祭于各庙;三年后再行祭,五年再行祭。如是更迭而行,所谓“五年再殷祭”,“三年,五年谛”。鲁行天子礼,故天子礼同。本文从三个方面说明郑氏说不可信。一、先秦古籍唯《礼记》三处有“”字,均作祭祀方式讲,不是祭祀名称,根本无祭。二、郑氏云“某年某月”、“某年某月”,多数为推测之辞,不见于《春秋》。即《春秋》所载七次祭事,也只有二次为祭,其余为四时祭及有所祈祷之祭。三、“五年再殷祭”,“三年,五年”,为《公羊传》及何休注采用汉《礼纬》之说。经考证鲁国君三年丧毕,只行一次祭,或在太祖庙,或在己庙,以定昭穆之位。郑氏之误,由于信纬书之说。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东北史研究专家、吉林大学历史系程妮娜《古代东北民族朝贡制度史》(以下简称《朝贡史》)一书,已由中华书局于2016年3月出版。该成果曾被立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东北古代民族朝贡制度研究"),并成功入选了2015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认真拜读之余,笔者认为,这部长达70余万字的大部头著作,是一部有较高见地与深厚学养的研究成果。一、宏大的学术视野。东北民族朝贡制度作为边疆民族服属中原王朝政治关系的  相似文献   

14.
一、孔子的“述而不作”六经的整理中国历史文献,始于甲骨文字。中国历史文献学,由孔子发其端。孔子对六经的整理,就是对后来有重大影响的历史文献学的实践活动。六经,即《诗》《书》《易》《礼》《乐》《春秋》,是孔子讲学的基本内容。孔子选定六经,是各有其用意的,他说: 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礼记·经解》) 可见,每一经,孔子都强调一个重点,都有一个明确的教育目标。《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上自西周初年,下至春秋中期大约五百多年的诗  相似文献   

15.
《礼记》是一部儒家经典著作,其中包含许多儒家的文学理论与批评思想,尤其是其中的《乐记》,可以说是一篇专门阐述儒家文学理论与批评思想的专章。《乐记》中的儒家文学理论与批评思想主要包括:乐感论,即关于音乐应感的思想。这一思想一方面表现为音乐是由人心感物而生的;另一方面是音乐的感物作用;乐礼论,即乐与礼的关系。乐与礼的关系,实际上也就是文艺与社会伦理道德的关系。《乐记》中对乐与礼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乐准论,即音乐的评价标准,也即文艺批评的标准。音乐评价的标准包括“和”、“正”、“真”等。  相似文献   

16.
刘行 《神州》2012,(28):6-6
雨果说过:"天生的万物中,放出最大光明的是人心;不幸的是,制造最深黑暗的也是人心。"喜欢雨果的作品,不仅因为作品中优美的语言,更是因为作品中对社会现实和人物内心的描写总是那么具有深刻的代表性。《巴黎圣母院》与《悲惨世界》两部作品描写的都是宗教气氛弥漫下的悲剧,宗教是社会状况的真实反应,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决定社会现状。作者就是要通过作品揭露社会现实,唤醒人们心底的意识,改变社会现实。在《<克伦威尔>序》中,雨果提出了美与丑、善与恶、优美与畸形、崇高与粗俗、光明与黑暗的艺术对照原则。他的作品中,常常运用这种对照方式:《巴黎圣母院》与《悲惨世界》两部  相似文献   

17.
汉晋解除文与道家方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古代的解除活动是避除祸殃的方术。《论衡·解除》云:“世信祭祀,谓祭把必有福,又然解除,谓解除必去凶。”解除与祭祀并举,祭祀为了求福,解除为了去灾。相传解除起源于古代的滩。《论衡·解除》云:“解除之法,缘古逐疫之礼也。”《吕氏春秋·季冬》云:“命有司大滩。”高注:“大滩,逐尽阴气为阳导也。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是也。”而此项活动相传始自商代先王上甲微,太平御览》卷五二九礼仪部“五把”引《世本》曰:“微作五祀。”雷学淇校辑本作“微作五祀。”《礼记·郊特程》云:“乡人。”郑注:“,疆鬼也;谓时…  相似文献   

18.
<正>这些年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使我对孟子的"四端之说"有了更深的理解。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孟子·公孙丑上》)。作为"礼"的起始点,这种"辞让之心"就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善意,是人作为社会动物的"乐群"的一面。而在中国的儒释道三教以及基督教等宗教里,都倡导"谦逊"的价值观。这个  相似文献   

19.
高西省 《文物》2022,(9):36-45
<正>在早期中国社会,“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在古人看来,祭祀是非常神圣的活动。中国古代文明同世界其他古文明一样,是典型的农业文明,农业生产处于“靠天吃饭”的局面,因而古代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处处都想通过各种独有的行为和手段敬奉、愉悦众神,如在祭祀天地、祖先、自然神等活动中进行的宴飨、舞蹈、乐器伴奏等,以得到众神的惠顾和保佑。此即《说文》所云:“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礼乐文明就是人们在这种祭祀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相似文献   

20.
《说文·皿部》:"(古缶皿),器也,从缶皿,古声。"过去研究《说文》的学者,对此字只标切音,不加注释,从未说明所指究竟是什么器物。只是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中作了七个字的推测:"疑即瑚琏之本字。"所谓"瑚琏",过去根据经传记载和古代注疏,皆认为瑚就是铜器中的簠,琏是铜器中的簋。迄至今日,旧说仍在继续流传。其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