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绛彩瓷画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咸丰年间,景德镇民窑开始出现一些特殊的粉彩瓷器,施彩浅淡,以赭彩(淡赭或赭褐色)为主要或重要着色剂,淡泊温和,有别于普通意义的粉彩。同治、光绪年间,这类釉上彩瓷又衍出以水绿、草绿等浅绿彩为主、佐配赭彩的品种。以上釉上彩瓷器被称之为“浅绛彩”瓷。它在同治、光绪时期很流行,至民国初期逐渐被以景德镇珠山八友作品为代表的“新粉彩”瓷所取代。  相似文献   

2.
张名 《文物春秋》2010,(3):75-77
民国时期的制瓷业进入了一个发展变革的特殊时期,一批瓷绘艺术家致力于粉彩人物的研究与探索,他们立足于传统粉彩工艺,借鉴并吸收中国画的风格与韵致,逐步形成了具有写意风骨的人物粉彩,在题材、瓷绘技艺、粉彩调配运用等方面均有了创新发展,从而迎来了粉彩瓷器的烧造高峰。  相似文献   

3.
徐明岐 《收藏家》2008,(2):70-74
民国时期景德镇著名瓷绘家王步,是中国景德镇艺术家最优秀的代表之一,是20世纪景德镇陶瓷艺术改革的先驱,也是当代陶瓷绘画各种艺术流派的宗师。无论绘制青花、新粉彩,还是釉里红等皆艺术面貌独秀,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4.
杨郦 《丝绸之路》2010,(16):29-31
陇西县作为陇中地区的文物大县,博物馆内共有三级以上文物藏品400多件,其中,福、禄、寿三星粉彩瓷像为一组精品。福、禄、寿体现了古往今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加之粉彩这一瓷器奇葩与之配合,明快的色调、适中的比例、富有亲和力的人物形象,通过鉴赏,可以让我们对民国瓷器有所认识。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研究出土脆弱粉彩陶俑的保护方法,采用偏光显微粉末法(PS-PLM)对11种颜色颜料进行了分析鉴定。用X一射线衍射对文物表面土壤溶盐的成分及含量进行了测试,测得干土含盐量高达2.5%。先用WO-WO2型有机硅对粉彩进行预加固,再用8%Na2[Na4(Po3)6]溶液多层纸张贴敷法对粉彩俑进行了脱盐处理,然后进行保色,拼对粘接,再加固和表面保护,保护后的粉彩俑色彩鲜艳,无炫光,触摸弹击粉彩不掉色,保持了器物的原貌。达到理想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清宣统朝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处于新旧交替的时代,这一时期的瓷器既有前朝烧造制作风格,又具有现代瓷的特征。清宣统民窑粉彩器物中有许多不署款识的器物,因宣统一朝为期较短,民窑粉彩器特征与光绪或民国时无太大的区别,因此在鉴定这类无款瓷时,人们易把它们归入光绪或民国器物中。清宣统历史虽短,却仍在烧制官窑瓷器,据《清档》载,  相似文献   

7.
要想客观地完成对粉彩瓷技术史的分析,需要进行相应的测试分析并获得数据支撑。为此,通过景德镇早市购买和收集到的不同时期的粉彩瓷样品,采用美国EDAX公司生产的EagleⅢ型EDXRF测试分析其主次量化学组成,同时借助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探讨各时期粉彩瓷化学组成的异同点。讨论结果验证了景德镇粉彩始于康熙,精于雍正,盛于乾隆,而后逐渐衰落的考古学观点,并作出了清三代时期官窑与民窑粉彩配方存在差异,民国时期粉彩颜料发展在前朝基础上有所传承创新,以及早期粉彩中紫彩是由红彩和蓝、绿彩调配而成的推论。  相似文献   

8.
粉彩瓷器是清代瓷业生产的主流陶瓷品种之一,御窑粉彩瓷器的烧造在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本文从粉彩瓷的起源发展、工艺技法出发,通过对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藏乾隆御窑粉彩瓷的题材、造型、工艺方面的分析,展现出此时期繁缛华丽的审美追求和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文化内涵。并通过对乾隆御窑粉彩瓷的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希望更多的艺术爱好者去传承和发扬这一艺术瑰宝。  相似文献   

9.
陈明良 《收藏家》2016,(8):78-80
浅绛彩是清末出现的一种粉彩瓷器,相当一段时间内,大家并不关注。与标准粉彩瓷器相比,它不用玻璃白打底,而是直接在胎釉上墨色勾绘或加彩绘,配带绛色的多色彩染的工艺形式,用低温烧成。由着工艺技术上的特性,非常容易磨损,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发生色衰现象,暴露出浅绛瓷器的弱点。此后出现的新粉彩,与青花、五彩、单色釉替代了浅绛瓷。近二十年来,  相似文献   

10.
清朝是瓷器制作的高峰期,粉彩瓷器在彩瓷领域的地位逐渐提升,涌现了一大批粉彩瓷器精品。文章简单介绍了清代粉彩瓷器,叙述了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粉彩瓷器的发展特点,并结合现存粉彩瓷器精品提出几点鉴赏技巧。  相似文献   

11.
毛晓沪 《收藏家》2012,(12):49-56
六.粉彩为什么在清代宫廷档案中没有"粉彩"一词?其实很简单,清朝人并没有将粉彩瓷作为单一品种从洋彩画珐琅中提炼出来。在他们看来,它只是画珐琅中的一员,就像铜胎画珐琅器至今也没有人叫它铜胎粉彩器一样。纵观清代釉上彩瓷器的演变历史,粉彩应当是画珐琅的衍生品,属画珐琅瓷器的一种。  相似文献   

12.
安勇 《收藏家》2000,(11):18-18
谈到粉彩瓷器的收藏,当首推雍正、乾隆粉彩瓷器。因雍正、乾隆粉彩瓷器一向以其细腻的胎质,莹润的白釉,典雅的图案,艳丽的色彩而倍受收藏家的青睐,成为中外历次中国古典艺术品拍卖的聚焦点,价格更是直线上扬,居高不下。2000年在香港拍卖会中,一件乾隆粉彩花蝶纹如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廖纪墓出土彩陶粉彩脱落原因和颜料成分分析,在多次实验的基础上,筛选出适宜的固色剂。经使用PEG增加颜料致密性后再固色的保护方式,使固色后的粉彩层表面不泛光泽,平滑,触摸不掉色,保持了器物色泽的原貌,达到了保护粉彩层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4.
《收藏家》2017,(6)
<正>说到清代彩瓷,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具有代表性的康熙五彩、雍正粉彩和乾隆珐琅彩瓷。雍正粉彩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历史地位,素以精细、淡雅、柔丽著称于世,具有艳而不俗,细而不繁的美感,达到粉彩瓷器的最高峰。粉彩最早在康熙晚期已出现,初创时期的粉彩瓷,与五彩相近,吸收了珐琅彩的制作工艺,其它色彩大多仍沿用五彩的做法。至雍正时期,粉彩瓷有了进一  相似文献   

15.
李莹 《神州》2011,(23):170
漆艺术以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融入现代的审美情趣,成为现代绘画与工艺完美结合的绘画表现语言;本文通过对美术教学展现状的探析与研究,力图传承与发展,提高当代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和现代工艺的理解,拓展漆艺应用的新范围。  相似文献   

16.
粉彩属釉上彩装饰,低温烧成,以料性稳定、色调丰富鲜丽著称。这一方面增加了瓷绘和烧造的可控性,便于准确传情达意,塑造精致的画面;另一方面也对瓷画者的才情提出了更高要求,当陶瓷的料性规律和烧造气氛易于把握时,也许就只剩瓷画家用自己的想象力对精致画面的塑造了,瓷画因此可能变得更加纯粹。  相似文献   

17.
清代的粉彩瓷器,造型精美,色彩艳丽,是继珐琅彩之后,彩瓷的又一个高峰。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不同时期的粉彩瓷器有不同的特点。从康熙晚年创烧,到雍正、乾隆时期到达巅峰,之后逐渐衰落,但每个时期都有为皇帝专供的精品。通过辨析赤峰博物馆馆藏清乾隆款粉彩过枝福寿纹盘、清同治粉彩蝴蝶纹折腹瓷杯、清光绪粉彩弥勒佛,从胎质、釉色及绘画工艺,找出清代中晚期粉彩瓷器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8.
李莹 《神州》2011,(10):170-170
漆艺术以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融入现代的审美情趣,成为现代绘画与工艺完美结合的绘画表现语言;本文通过对美术教学展现状的探折与研究,力图传承与发展,提高当代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和现代工艺的理解,拓展漆艺应用的新范围。  相似文献   

19.
粉彩瓷器创烧于清代康熙末期,雍正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珊瑚红地粉彩牡丹纹双耳穿带瓶(图版贰),可说是这一时期粉彩瓷器的代表作品之一。什么是"粉彩"?它与"五彩"的区别是什么? 粉彩与五彩都是在经窑火烧成的素釉瓷器上进行彩绘,再经700℃至800℃左右的炉火烘烧而成的"釉上彩"瓷。近人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一书中说:"康熙硬彩,雍正软彩。硬彩者,谓彩色甚浓,釉傅其上,微微凸起也。软彩又名粉彩,谓彩色稍深,有粉匀之也。"这段话就把五彩与粉彩的所谓硬、软之别,说得比较具体了。五彩瓷器,彩绘不施铅粉(氧化铅),烘烧温度较高(800℃以上),其特点是,色彩对比强烈,光艳夺目,线条雄健有力。  相似文献   

20.
“粉彩”是清代景德镇御器厂在发展中创新的工艺品种,自康熙中晚期出现而盛于雍乾时期。“粉彩”有着特殊的艺术风格,是富有活力的一种釉上彩传统工艺。“粉彩”的特色有别于光彩强烈的“五彩”,而是以柔和细腻见长,景德镇称其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