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钴蓝颜料(Smalt)在故宫建福宫彩画中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勇  曲亮  成小林  杨红  王时伟 《文博》2009,(6):276-279
钴蓝颜料(Smalt)是一种产自欧洲的进口蓝色颜料,是一种经过研磨的钴玻璃粉末,从十五世纪中叶开始广泛用于欧洲油画与壁画中。在故宫的建福宫中发现有这种钴蓝颜料(Smalt)。但在明清文献中,钴蓝颜料(Smalt)尚无明确记载。本文主要对始建于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的建福宫内檐脊枋彩画进行了调查和采样,采用显微镜分析和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蓝色颜料的种类和彩画结构,特别是钴蓝颜料(Smalt)使用的时代和分布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建福宫建造时,靛蓝是一种经常使用的蓝色颜料,故宫建福宫钴蓝(Smalt)颜料的使用时代晚于建筑的建成年代(公元1742年),而且一般与颗粒大小接近的石青混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历史上的钴显色材料有颜料、玻璃、陶瓷釉。花绀青、钴蓝属历史颜料;钴显色蓝色玻璃可能始于西汉;钴显色蓝色陶瓷釉始于战国陶胎釉珠,唐朝唐三彩陶瓷釉发展成多个品种。钴显色材料有国产钴土矿类和进口Smalt类。原料矿中带入的锰、铁、镍、砷、铋等杂质对色彩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常熟彩衣堂建筑彩画是江南地区古建筑彩画中的杰出代表,可一直存在彩画的部分色彩与传统图案用色难以对应的问题。为明确彩衣堂彩画蓝色颜料的使用情况,在前期研究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对采集的样品采用光学显微镜、激光显微拉曼光谱仪、X射线荧光分析仪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彩衣堂彩画使用了蓝色有机颜料花青和矿物颜料石青,蓝色纹样处一般只有作为底色的花青残留,从而使得显现的颜色与传统图案用色无法匹配。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天水伏羲庙壁画颜料显微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甘肃省天水伏羲庙壁画的制作工艺和颜料成分,采用偏光显微镜、显微拉曼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潜分析对6个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使用的颜料为矿物质颜料,多为绿,白、红、蓝色等。其绿色颜料为人造碱式氯化铜,白色颜料碳酸钙,红色为朱砂和铅丹,蓝色颜料为青金石。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阿尔寨石窟壁画的制作工艺和颜料成分,采用偏光显微镜分析、剖面分析,并结合X射线衍射分析对6个洞窟的23个样品进行了分析。为了进一步研究阿尔寨石窟壁画颜料,还通过偏光显微法对其他地区和年代的壁画颜料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其绘制方法是先用加有麦秸的粘土将洞窟壁面抹平,然后用石灰涂白。再施以彩绘。所使用的颜料为矿物质颜料,多为绿、白、红、蓝色等。其绿色颜料为氯铜矿,白色颜料为碳酸钙,红色颜料为朱砂和铅丹,蓝色颜料为石青。  相似文献   

6.
水陆庵位于陕西蓝田王顺山下,庵内现存三百余平方米精美绝伦的明代彩绘泥塑,是我国泥塑保存最多、最完整的明代彩绘泥塑群之一。为明确水陆庵彩绘泥塑的颜料使用情况,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能谱仪和显微拉曼光谱仪对颜料样品进行科学分析。结果表明,除中隔壁背面重妆区域的蓝色颜料主要成分是普鲁士蓝之外,水陆庵彩塑使用的颜料大多为矿物颜料,包括铅丹、朱砂、铁红、氯铜矿、雌黄和云母等。研究结果将为水陆庵后续保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并为丰富关中地区明代彩绘泥塑颜料类型补充科学信息。  相似文献   

7.
山东危山西汉墓出土陶器彩绘颜料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研究山东危山西汉墓出土彩绘陶器颜料成分,采用偏光显微镜、显微拉曼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危山汉墓陶器彩绘颜料有朱砂、铅丹、中国紫(汉紫BaCuSi2O6)、铁红、铁黑、白土等。中国紫颜料首次在山东省的发现,扩大了该颜料的使用区域,具有重要的考古学意义。另外,还在紫色颜料中分析出了BaCu2Si2O7蓝色晶体,这是继中国蓝中国紫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清代外销油画《镇海楼》颜料成分及颜料层状况,利用数码显微镜、傅立叶红外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并结合扫描电镜能谱技术对其进行观察和检测。研究表明,此幅清代油画中红色颜料分别为朱砂和赭石,蓝色颜料为普鲁士蓝,黄色颜料则为雄黄和铁黄,白色颜料为铅白。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画中部分颜料层有开裂和局部剥落现象。本研究分析为中国清代油画的材料技法、保护修复及美术史研究提供了极具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文博》2016,(1)
现场利用光学照相、走访调查出土的永泰公主墓出土彩绘陶器颜料进行了初步筛查,并结合紫外照相技术、色度仪、便携x射线荧光仪进行了现场无损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未完全弄清楚的颜料进行极微量的采样以做拉曼光谱分析。综合现场和室内分析得出永泰公主墓出土的彩绘陶器颜料,红色有朱砂和赤铁矿,存在章丹打底朱砂盖面的工艺,以提高颜料的稳定性和保持色度;黄色颜料有黄赭石和密陀僧;蓝色和绿色颜料分别为石青和石绿,并和铅白混合使用以调色,或用铅白打底;白色颜料为铅白,黑色颜料为炭黑。上述结果与唐代其他墓葬出土的壁画和彩绘陶器颜料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采用原位无损的分析检测手段对一件15世纪藏文写本《松赞干布遗训》插图部分进行检测,通过联合使用三维视频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仪(Raman)三种仪器,在不对文物进行破坏取样的前提下得到藏文古籍手绘插图所用颜料的化学结构、颜色调制方法等信息。检测结果表明:手绘插图主色颜料红色为朱砂,黄色为雌黄,蓝色为靛蓝,黑色炭黑,白色推测为高岭土;副色颜料绿色由蓝色靛蓝和黄色雌黄调和而成,橘色由红色朱砂和黄色雌黄调和而成,粉色由白色高岭土和红色朱砂调和而成。检测结果为研究西藏传统颜料化学成分、使用方法、变色脱落等病害产生的原因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达玛沟佛寺是新疆和田地区重要的佛教遗址,具有极高的佛教及艺术价值,对我国乃至东亚的佛教艺术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为研究新疆达玛沟佛寺遗址出土壁画颜料成分及工艺,以壁画文物残块为研究对象,利用体视显微镜、X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拉曼光谱仪、偏光显微镜等多种仪器对其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达玛沟佛寺所使用的颜料全部为矿物颜料,其中蓝色颜料为青金石,绿色颜料为氯铜矿,白色颜料为石膏,红色颜料为朱砂,褐色颜料为铁红,赭黄色颜料为铁黄。该研究为探索中国西域佛教史、美术工艺史及后期修复保护材料、工艺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徐显秀墓壁画的颜料成分和制作工艺,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墓葬壁画颜料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颜料均为无机颜料,红色颜料主要有铁红和朱砂;黄色颜料为密陀僧;黑色颜料为炭黑;灰色为碳酸钙和炭黑的混合物;白色颜料有碳酸钙和含砷铅矿物,其中碳酸钙既为地仗层,又做颜料层,另外墓道白灰层则主要为石膏。分析结果为了解北齐时期墓葬壁画颜料的时代和技术特征提供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13.
临溪亭是慈宁宫花园南部的中心景观建筑,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后代屡有重修。亭内保存了相对完整的软天花及彩画,历经明清两代多次修缮,保留了多个历史时期的彩绘层与重修痕迹。在近年的修缮揭裱过程中,作者对临溪亭软天花进行了样品采集和实验室分析,通过光学显微分析、XRD、SEM等多种分析手段,初步厘清了现存各彩绘层的历史分期,揭示了不同历史时期所使用的颜料种类及工艺做法特征,并首次在古代建筑彩画中发现了作为蓝色颜料的青金石。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石窟壁画制作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壁画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即绘在壁上的画。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在洞壁上刻画各种图形以记事,便形成了最早的壁画。按其表现形式,壁画可分为宫廷壁画、墓葬壁画、古建壁画、石窟壁画等,其中石窟壁画以表达宗教内容为主。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拉曼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多个地区的石窟壁画样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采用的颜料包括无机矿物颜料和现代颜料,地仗层主要使用石膏、石灰、泥层等,使用的胶结材料为动物胶中的皮胶、骨胶和植物胶中的桃胶。  相似文献   

15.
《文博》2014,(5)
壁画是人类历史上较早的绘画形式之一,顾名思义即绘在壁上的画。按其表现形式,壁画可分为宫廷壁画、墓葬壁画、古建壁画、石窟壁画等。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拉曼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多个地区的墓室壁画样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墓葬壁画采用的颜料包括无机矿物颜料和植物颜料,特别在秦汉的墓葬壁画中使用了中国紫,其他时代的墓葬壁画中未见紫色颜料的使用;地仗层主要使用草拌泥地仗层,部分墓葬壁画没有地仗层,工匠直接在凿磨过的石板上涂刷粉底层,粉底层一般为白色,成分为石膏或白灰,也有些壁画没有粉底层。  相似文献   

16.
陕西安康紫阳北五省会馆壁画颜料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陕西安康紫阳北五省会馆壁画是目前陕西省境内发现的最大的一处建筑壁画,为了解其颜料组成,本工作采用X射线荧光、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激光显微拉曼光谱及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颜料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五省会馆壁画除正殿发现一处红色染料外,其他均为无机颜料;红色颜料主要是铅丹、朱砂、铁红;绿色颜料为氯铜矿、石绿、斜氯铜矿;蓝色颜料的主要成分是普鲁士蓝、smalt、石青;黄色颜料为雌黄、铁黄;褐色颜料的主要成分是铁红及铅丹的变色产物二氧化铅;黑色为炭黑;白色颜料主要是铅白,且多使用铅白作为调色颜料。研究结果对于了解清代民间壁画的制作工艺,丰富对陕西建筑壁画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美岱召位于内蒙古包头市土默特右旗,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传入内蒙后建立的第一座黄教寺庙,其壁画绘制时间集中在明清时期。利用超景深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X射线衍射、激光拉曼光谱及黏土粒度分析等方法分别对美岱召壁画颜料、地仗样品及当地土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壁画颜料多为无机矿物颜料,其中红色颜料为朱砂、铅丹、铁红,蓝色颜料为群青,绿色颜料为氯铜矿,白色颜料为铅白、立德粉、碳酸钙,黄色颜料为铅黄、雌黄。地仗主要成分为石英,伴有少量长石及方解石。壁画绘制时在墙体分别涂麦草泥粗泥地仗、掺加麻纤维的细泥地仗,然后进行绘画,存在有白粉层和无白粉层两种工艺。  相似文献   

18.
花山岩画是研究我国百越民族古代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岩画颜料中胶结材料分析是判断岩画制作工艺、岩画颜料脱落、褪色原因以及岩画病害治理的重要依据。本工作利用三维视频显微镜和材料显微镜、红外光谱仪、激光拉曼光谱仪、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等,主要分析了花山岩画颜料胶结物成分。结果表明,岩画颜料胶结材料为植物性粘合剂;颜料样品中含有分布均匀的草酸钙,草酸钙的形成与颜料使用植物性粘合剂有关。  相似文献   

19.
《文博》2017,(4)
本文通过粉末偏光显微和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对西安周至胡家堡关帝庙壁画的颜料进行科学分析。结果表明,关帝庙壁画颜料包括天然无机颜料和人工合成颜料共10种。其中红色为朱砂、铅丹和铁红;黄色为铁黄;黑色为炭黑;蓝色为人造群青、有机蓝和钴蓝;绿色为人造氯铜矿和巴黎绿。推测光绪七年建献殿时绘制献殿壁画,同时重绘正殿壁画。壁画中的关公形象为典型关公造型,具有戏曲化特点。蓝色颜料的使用应为突显特征服饰和兵器,也与人造群青的大量使用有关。关帝庙壁画颜料分析结果为壁画保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并为丰富关中地区清代壁画颜料研究提供补充资料。  相似文献   

20.
利用超景深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X光照相等分析手段对长安区唐墓新出土两件罕见的彩绘鎏金青铜佛教造像的本体表面成分、内部结构及颜料成分进行了科学分析。两尊造像经过铸造、打磨、鎏金、彩绘等制作工序。分析检测显示两尊造像均以铅锡青铜一次性浇铸而成,经打磨修整后以金汞齐在外表通体鎏镀金层,表面彩绘蓝色颜料为蓝铜矿,红色颜料含朱砂和铅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