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三彩是一种施以多种彩釉的陶器制品。它的釉彩有黄、赭黄、绿、翠绿、褐红、天蓝、加紫等色,而以黄、绿、白3种颜色为主调,所以人们习惯上简称为“唐三彩”,三彩是多彩的意思。唐三彩是唐代陶瓷工艺中的独特产品,它在造型、装饰、色釉和烧制等工艺方面所取得的惊人成就,在中国陶瓷史上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唐三彩的雄浑绚烂,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代早、中期典型的艺术风格。它像一  相似文献   

2.
唐三彩是一种施以多种彩釉的陶器制品.它的釉彩有黄、绿、褐、蓝、黑等色,而以黄、绿、白三种颜色为主调,所以人们习惯上简称它为唐三彩.唐三彩是在汉代低温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蜡染,见于史载称之为“蜡缬”,是中国古代著名三大印染(蜡缬、绞缬、夹缬)工艺之一。它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从古至今,在世界上都享有盛名。这一历史传统工艺,究竟起源于何时?尚无定论。但从战国秦汉时期始至今日,其传统工艺及图案纹样,始终处在不断的更...  相似文献   

4.
唐代耀州窑的素胎黑彩瓷始于盛唐,终于唐末五代之际,是唐代耀州窑最主要的彩绘瓷类。其工艺是以黑釉彩直接在素胎或施化妆土的胎体上点绘、描抹构图,有的还进行蘸釉构图。笔者认为,素胎黑彩的工艺渊源是在耀州窑制瓷的基础上借鉴了唐三彩、长沙窑彩瓷的某些工艺技法。素胎黑彩瓷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感染了周边窑场,宋代河南宝丰、登封等窑,河北观台磁州窑及山西宋元时期窑场皆有仿制。宋末金初,位于长沙窑近旁的白梅窑烧制的"粉地黑彩釉绘花",也应是素胎黑彩工艺在宋金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邢窑遗址发现的唐三彩标本和邢台墓葬出土的唐三彩器物,就邢窑唐三彩的工艺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邢窑唐三彩、河南唐三彩和陕西唐三彩的同异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苍南夹缬     
苍南夹缬历史悠久,传承有序,是中国古代夹缬的活态遗存。本文从版式、题材、图案内容、构图特征、表现方式等几个方面,对苍南地区民间流传的夹缬作了较全面的概述。  相似文献   

7.
《收藏家》2016,(9)
正唐三彩实际上是唐代彩色釉陶的总称,"三"在古汉语中又有"多"之意。这些陶塑属唐代制品,又因色彩丰富,有翠绿、浅绿、蓝、黄、褐、白等多种色彩,故其称作"唐三彩"。也有观点认为早期出土的彩釉雕塑多呈红、绿、白三色,而有"三彩"之名。建国以来,唐三彩之名长期沿用至今,专业研究者则多以"唐彩色釉陶"之名称呼。唐三彩在唐代的盛行并予以大量制作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唐朝  相似文献   

8.
在古代汉语里,"缬"字是指在丝织品物上印染图案花样.绞缬指扎染,蜡缬指蜡染,在今天的西南民间,扎染和蜡染仍在流传.夹缬在唐代极为盛行,敦煌莫高窟唐彩塑菩萨身上穿的多是夹缬织物,但宋代以后逐新从复色趋向于单色,然后便湮没了.  相似文献   

9.
<正>蜡染是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始于西周,盛于隋唐,流传至今。蜡染与扎染(绞缬)、镂空印花(夹缬)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蜡染属于织染工艺,《礼记》等文献均有记载。蜡染古时候称为蜡缬,蜡染工艺是用蜡刀点蘸熔蜡描绘花卉或其他图案在麻、丝、棉、毛等织物上放入染料缸中浸染,涂有蜡汁的织物在浸染时,搓揉导致蜡的不规则龟裂,使颜色在布面呈现特殊的裂纹,着色后去蜡,布面上的蓝底白花、  相似文献   

10.
束家平 《东南文化》2001,(12):42-49
唐三彩是唐代三彩陶器的简称,实际是一种多彩器,它包涵单彩、二彩、三彩及三彩以上的彩釉品种,它是唐代陶瓷业繁荣发达的重要标志,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一席。唐三彩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有出土,国外亦有不少出土。国内以生产三彩的窑址所在地,西安、洛阳的古墓葬中出土数量最多,扬州次之。扬州地区的三彩器物在唐三彩的研究中占有着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扬州出土的三彩物中,可窥唐代三彩器之一斑。  相似文献   

11.
在古代汉语里,“缬”字是指在丝织品物上印染图案花样。绞缬指扎染,蜡缬指蜡染,在今天的西南民间,扎染和蜡染仍在流传。夹缬在唐代极为盛行,敦煌莫高窟唐彩塑菩萨身上穿的多是夹缬织物,但宋代以后逐渐从复色趋向于单色,然后便湮没了。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邢窑唐三彩的出土情况,并与目前已发现的其它烧制三彩器的窑址进行对照,同时借助中子活化分析数据,对邢窑唐三彩的工艺及特点做了分析研究,认为邢窑是烧制唐三彩的一个重要窑口,但其烧制范围较小,也没有形成规模和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3.
蜡染,古人曰“蜡缬”,是中国著名三大印染(蜡缬、绞缬、夹缬)工艺之一。它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古始至今日在世界上都享有盛名。其传统工艺和图案纹饰,始终处在不断更新、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但究竟起源于何时,尚无定论。从目前已掌握的考古发掘出土的蜡染实物资料,和贵州少数民族民间蜡染的继承发展状况,为研究古代蜡染的产生及继承发展,提供了可信的证据。现浅论如下:一、西南出土蜡染概述据考古资料报道,迄至目前为止.出土蜡染实物的有四川、贵州、新疆、甘肃等地,共有蜡染织品三十余件。现只就四川、贵州出土的蜡染织品简述…  相似文献   

14.
高阿申  钱伟君 《收藏家》2005,(11):21-26
一、前言人们对唐绞胎器的研究,与唐三彩几乎是同步的。而对唐三彩的认识,至今不足百年。20世纪初,陇海铁路修筑到河南洛阳时,于邙山脚下的古墓中出土了很多唐三彩。这些以黄、绿、白三色为主的釉陶,虽然古老得逾千年,却色彩斑驳、润泽晶莹,运抵北京后中外藏家竞相购买,于是,唐三彩之名一夜之间传遍天下。唐绞胎器的发现不比唐三彩早,1954年,傅振伦先生于《全国各地发现的古代重要陶瓷器》一文中说:“唐人墓和遗址中出土了不少名瓷……绞胎瓷器的出土,有陕县刘家渠的瓷枕,纹如木理。宁波出土褐地双耳黄釉瓶,同时发现了绞胎黄釉枕,农安辽朝八…  相似文献   

15.
中国陶器通过数千年的发展,到唐朝出现了划时代的一笔——唐三彩。唐三彩是唐代陶器中的精品,也是中国古代陶器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唐三彩釉色五彩斑斓、造型丰富多样、形体饱满圆润,艺术风格独特而极具魅力。而唐三彩独特而极富魅力的艺术风格折射着唐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具体来看,唐三彩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唐代陶器制造工艺的成熟、频繁的中外文化交流与自由开放的社会风气、华丽壮美的审美风尚以及唐代独有的盛世气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肖依斐 《神州》2014,(4):32-35
<正>唐三彩,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唐代艺术的精华,更是陶、瓷之间的多彩拱带。唐三彩因其釉彩艳丽、工艺复杂,成为唐代最具代表性的陶器。而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朝阳镇南石山村是唐三彩文物的发现地,也有多年修复、生产唐三彩的历史。近日,记者有幸在洛阳孟津见到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唐三彩工艺美术大师高水旺先生,他向记者讲述了唐三彩从古至今的一些有趣故事。  相似文献   

17.
唐恭陵哀妃墓出土唐三彩的中子活化分析和产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仪器中子活化分析对河南恭陵哀妃墓出土唐三彩胎进行了分析, 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将所得到的数据与目前已发现的四个主要的唐三彩窑址 (河南巩义黄冶窑、陕西西安西郊老机场 (礼泉坊) 窑、陕西铜川黄堡窑、河北内丘邢窑唐三彩窑址 ) 出土唐三彩胎的分析数据进行比较研究, 得出了哀妃墓出土唐三彩的可能产地。研究结果表明, 哀妃墓唐三彩与河南黄冶窑出土唐三彩胎的分析数据接近, 哀妃墓唐三彩采用了和黄冶窟唐三彩成分接近的制胎原料。结合考古资料, 我们认为在目前已发现的唐三彩窑址中, 巩义唐三彩窑有可能为哀妃墓提供唐三彩葬品, 而已发现的其他三个唐三彩窑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18.
最近,笔者在中科院左崇新老师的指导下,用拣拾到的唐京城醴泉坊三彩窑的残陶范,制作了几件泥坯,不仅亲身体验了唐三彩的制作工艺,而且深深地感受到唐代精湛的制陶技艺。用残范制作的泥坯栩栩如生,在西安举办的首届民间研讨会展出时,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一致赞叹。 唐三彩的制作,从选泥、雕模、制范,到做坯、素烧、上釉,二次烧造、开相等,许多专家都作过介绍和论述。本文只想谈谈我们在用残范制作泥坯中的一些工艺细节。 一、压泥要均匀。我们从长安县采集到可塑性很强的红泥,反复揉好后,再根据范的大小,用手拍成0.5~1厘米…  相似文献   

19.
《文物》1979,(8)
"夹缬"一词屡见于唐代文献,如《唐语林》卷四有"因使工镂板为杂花,象之而为夹结";白居易诗有"成都新夹缬"。吐鲁番出土唐代文书中亦记有夹缬被子。然而"夹缬"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使用什么样的花版,怎样进行操作,却没有记述。近人偶有论及,或语焉不详,或将印花工艺与印花设备及操作方法混为一谈,依然莫明其究竟。印花工艺与印花工具设备及操作法虽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同一概念。按印花工艺分,有直接印花、拔染印花、防染(防印)  相似文献   

20.
1915年斯坦因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一座十六国时期的墓葬中发现了两件侍女木俑,均保存完好,其上所绘的服装样式和图案清晰可见。文章通过对同时期出土实物的分析和比较,认为女佣穿着服饰为晋十六国时期的典型款式,并推断出女俑上衣、裙装的形制以及面料染缬图案的制作,并对此进行了图像上的复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