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明高僧传》的撰者释如惺是明代著名的佛教史学家,在我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释如惺重校刻了释心泰《佛法金汤编》十六卷,编撰了《得遇龙华修证忏仪》四卷和《大明高僧传》八卷,但生平事迹却湮没无闻.通过对释如惺的法名、法号,可知生平时限,住寺,业师和著述等进行考论,我们对他的生平事迹有所了解.释如惺以僧人史家之使命,为高僧存史和正法永续,勤于著述,续佛慧命,值得后人景仰和关注.  相似文献   

2.
《沧桑》1996,(6)
山西地方志据记载共编有800余种,现存世的有400余种。据李裕民、刘纬毅所编《山西方志佚书考》记载:“遍阅文献典籍,得知散失的方志,多达329种,其中尚有佚文可见的200种。”笔者近日整理馆藏古籍,在著录清人吕履恒《冶古堂文集》时,发现其卷二有《赵城别纪序》一文,是其为康熙时赵城知县吕维檊所著《赵城别纪》一书所作的。《赵城县志》据祁明《山西地方志综录》著录现存有4种,分别是:清顺治十六年安锡祚、刘复鼎所纂修八卷本;乾隆二十五年李升阶所纂修二十四卷首一卷本;道光七年杨延亮纂修三十七卷首一卷本  相似文献   

3.
《文献》2016,(1)
孟森断定《斩蛟记》为陈继儒作,至今袭为定论。但孟文所弓材料没有任何明确证据可以证明《斩蛟记》不是袁了凡作,而是陈继儒作,孟文中所说的袁了凡头巾气重、王衡对了凡不满等,皆与事实不符。更重要的是,孟文漏引了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的一条重要材料,这条材料恰恰有力证明了袁了凡是《斩蛟记》的作者。  相似文献   

4.
《夷坚志》的版本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夷坚志》是南宋洪迈用六十年编纂的中国最大的言志怪小说集,是宋代言小说的代表,因其卷帙浩繁,随编随印,版记及其流传情况异常复杂,本对宋以后所能见到的版本以及选本主要分三个部分,即宋刻元修《夷坚初志》八十卷本部分,明胡应麟从京师所得的《夷坚支志》《三志》的百卷本部分,《分类夷坚志》五十卷本部分进行了清理,对前人未能关注的明祝允明手抄《夷坚丁志》,明万历王光祖的选本《感应汇征夷坚志纂》,万历间题名钟惺评点的《新订增补夷坚志》以及作为《夷坚志》重要选本的 《分类夷坚志》分类上的独到之处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六合山,最早见于史籍是在南朝刘宋时期。据僧祐《出三藏记集》记载,刘宋文帝时,西行求法僧、佛经翻译家宝云曾在六合山寺幽居①,并翻译出《新无量寿经》二卷,《佛所行赞》五卷。②但书中未注明六合山在何处。《宋书·孝武帝纪》在叙述孝武帝北巡南兖、南豫州时,方交待了六合山的位置所在:  相似文献   

6.
杨雨蕾 《文献》2002,47(4):273-280
《两仪玄览图》(简称《玄图》)是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李应试在北京刊刻的利玛窦世界地图.李应试,又名李葆禄(PaoloLi)、李省勿,天主教徒.根据《明史》卷二百三十八《李如松传》和卷三百二十《朝鲜传》的记载,他在明代曾以参谋(参军)身份随明军入朝鲜抗倭①.  相似文献   

7.
《太平寰宇记》卷九一苏州吴县之下 ,有皋亭山、明圣湖、粟山、定山、富阳浦、严濑六条内容。常见版本如万廷兰本、《四库全书》本、乐氏祠堂本、金陵书局均如此 ,中华书局新近影印之《宋本太平寰宇记》亦同。按 :此六条非苏州内容 ,而应属杭州 ,考辨如下 :1 皋亭山。最早见于《新唐书·地理志》著录 ,属杭州钱塘县。《淳临安志》卷九、《咸淳临安志》卷二四均著录了皋亭山 ,属仁和县。今仍名皋亭山 ,海拔 36 1米 ,位于今杭州市东北拱墅区、江干区与余杭区交界处 ,不在苏州甚明。 2 明圣湖。最早见于郦道元《水经注》。《水经·渐江水注…  相似文献   

8.
刘明 《收藏家》2020,(3):107-110
日本宫内厅书陵部所藏北宋本《通典》,行款版式为15行28字左右,小字双行36字左右,白口、左右双边,版心或不刻鱼尾,中镌册序、卷次及叶次,下镌刻工姓名。或刻单鱼尾,鱼尾下镌册序、卷次及叶次。卷端题"通典卷第一",次行低14格题"京兆杜佑字君卿纂"。卷首有贞元十年杜佑《进通典表》,次李翰《通典序》。全书200卷,而此北宋本仅存179卷,其余21卷乃据朝鲜活字本《通典》抄补。  相似文献   

9.
《槐院誊录》是朝鲜承文院编纂对明清朝贡关系文书与外交相关事务的誊录,编纂目的在于运用所誊写的文书,即依照前例,处理当下的对华外交事务,是朝鲜外事交涉的重要参考性文献。辑录文书的《槐院誊录》,仅存藏书阁本12卷,编纂于朝鲜对清关系时期,收录了1403年至1637年间1075件朝鲜对明朝贡文书,是研究朝鲜与明朝关系史,特别是16世纪后期至17世纪上半叶朝鲜与明朝、后金以及日本关系史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0.
祝允明诗文集版本考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些史志目录录祝允明有《祝氏集略》三十卷,《怀星堂集》三十卷。本考查了目前所见此二集的内容及版本,发现二集实为一书,都应称为《祝氏集略》。而《枝山集》虽为历来的史志目录所忽略,但其本身确有相当的版本献价值。  相似文献   

11.
兜率,为梵文译音,亦作兜术,谓知足或喜足。考古之以兜率名寺者,四川有二:一为大邑县西十五里之高堂山;一乃梓潼县北四十里之明月山。前者系文同宦地,后者为文同家乡。两处兜率寺,均有诗人题咏。唐杜甫游梓州时,有《上兜率寺》、《望兜率寺》二诗,载《杜诗详注》卷十;北宋文同官大邑时,有《高堂山兜率寺》、《题兜率寺》两律,载《丹渊集》卷八和拾遗上。千馀年来,杜诗  相似文献   

12.
《遗山文集》与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遗山文集》40卷,收录金元之际著名文史大家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的各种体裁的诗文。从文史两方面展示了元氏的高深造诣与成就。本文就所辑文涉及史学部分,探讨《遗山文集》的史学内容、特点、价值及其与《金史》的关系,进而阐明《遗山文集》在金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一、乐山大佛名称的演变乐山大佛是今人对大佛的称呼,大佛最早的名称并不是这样。从目前所掌握的材料看,最早的名称产生于大佛尚未完工的贞元十五年之前。清嘉庆《乐山县志·卷15·金石》载:“唐敕放生碑,县东凌云山足。碑久亡,明人重立石,亦多泐。记其存者云:凌云寺灵山大像前(缺)敕禁断采捕(缺)者贞元十五年九月(缺)曰。”明确记载当时大佛名称为“凌云寺灵山大像”。凌云寺创自开元年间(见王渔洋《蜀道驿程记》)。到贞元年间,大佛名称中有“凌云寺”当属正常。称灵山当是因凌云山此时名“灵山”。那么,凌云山为什么叫“灵山”呢?这有两种可能: 一是因蜀王鳖灵。《太平寰宇记·卷86》载:“仙穴山在(阆中)县东北十里。《周地图记》云:“灵山峰多杂树,昔蜀王鳖灵登此,因名灵山。”《舆地纪胜·卷185》载:“灵山,一名仙穴,在阆中之东十余里,宋江上有古丛帝开明氏鳖灵庙存焉。”均说明阆中县灵山是因鳖灵得名。乐山大佛所在的凌云山处于青衣江、岷江交汇处,此地恰好也与鳖灵有密切关系。《水经注·卷33·江  相似文献   

14.
李先耕 《文献》2007,(4):108-110
《四库禁毁书丛刊》第160册收录了上海图书馆所藏清人抄本《钟惺文钞》(下文简称《文钞》),此书不分卷,仅存寥寥十五叶.  相似文献   

15.
丹棱县唐代道教摩崖造像主要分布在县北距城7.5公里处的龙鹄山山腰上。龙鹄山,唐代原名龙鹤山,厥后宋孝宗赵眘手书“龙鹄山”三字赐李焘(南宋著名史学家、有《续资治通鉴长编》巨著传世,丹棱县龙鹄山人),才更名为龙鹄山。据《蜀中名胜记·卷十二》说“《本志》云:‘县北十五里,龙鹄山三大字,宋孝宗书也。’有《松柏  相似文献   

16.
《魏书·倭人传》“住七八十年”解──“倭国乱”之年代考述李纯蛟据陈寿《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倭人》记载,当中国汉朝时,在今日本列岛上有分立的“百余国”。到了公元2世纪,其中的倭国发生内乱,从而开始了女王统治的时代。关于日本古史这一重大...  相似文献   

17.
旧题钟惺所作的《诗经图史合考》是晚明时期掇拾诸家注解,杂考《诗经》名物的著作,亦是科举生态下的《诗》类应试之书。清代以来围绕其作者及真伪,形成了“钟惺说”“质疑钟惺说”两大派,而以前者为主流。梳理清代吴骞增补的《千顷堂书目》和以《四库全书总目》等为主的清代官方目录,辨析《诗经图史合考》“钟惺说”的来源和诸家之说中需要进一步考证之处。结合拥万堂书坊标榜名人、剽剥他书等商业化出版特点,考察《诗经图史合考》与托名蔡清《四书图史合考》、冯复京《六家诗名物疏》在编法体例与内容上的承袭关系,从而证实《诗经图史合考》是拥万堂书坊托名钟惺的伪作,并进一步探讨晚明《诗》学与商业出版和科举文化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8.
<正> 《汉书·地理志》南阳郡平氏县下载:“《禹贡》桐桕大复山在东南,淮水所出,东南至淮浦入海,过郡四,行三千二百四十里。”吴卓信《汉书地理志补注》卷一四,钱坫、徐松《新校注地理志集释》卷五和洪颐煊《汉志水道疏证》卷二俱认为淮水当过南阳、江夏、汝南、庐江、九江、  相似文献   

19.
正1974年,韩国汉城亚细亚文化社影印出版了朝鲜方志《北路纪略》。全书四卷:卷1为"山川总要"和"关防",卷2为"圣迹"和"州郡志",卷3为"故实",卷4为"附录"。但该书既无序跋、著者姓氏,也没有目录、刊行版本等信息,似为一本未定稿。卷首刊载韩国学者李离和的解题,指出该书是朝鲜王朝后期编纂专门记述朝鲜东北部咸镜道(1)的历史地理状况的方志,内容广泛,  相似文献   

20.
《建康实录》记刘宋史事全据裴子野《宋略》为蓝本之说,首倡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后为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卷一八、张忱石《建康实录·点校说明》全盘接受,几乎成为不易的确论,迄今未见有专文予以质疑。《建康实录》引用《宋略》之处确实所在多有,此则蒙文通《宋略》存于《建康实录》考——附《〈宋略总论〉校记》一文论之甚详。其中可以确认者,有“裴子野曰”十六则分见卷一一、卷一二,又有佚文四条见卷一三小字夹注。此外,虽为该书所采录但未曾说明引自《宋略》者也为数不少,如卷一四末所录文字其实就是《宋略·总论》。但即便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