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晓葳 《神州》2013,(9):17-17
读懂诗题和利用好诗后注也不失为快速懂得诗歌的好方法。标题即诗文之眼睛,题目往往有点明诗歌内容,奠定感情基调的作用,因此,透视诗题,有时就可以知道诗的内容,甚至洞悉诗歌主旨。  相似文献   

2.
好诗何来?     
“人间要好诗!”秦似先生在动荡年代里一声低沉的呐唤,为人们道出了需要好诗的期盼与希冀,同时也对好诗太少甚至了无诗兴的现实发出了深长的叹息和愤懑。  相似文献   

3.
街头诗的涵义《中国抗战文艺史》(蓝海编著,山东文艺出版社)一书中指出:"街头诗也称为传单诗、墙头诗、岩头诗等,即这些诗以人民大众为对象,以具体的战争及政治事件为题材,采用简捷的短诗体式;写好诗歌后,或张贴在街头、墙头、岩石上,或印成传单加以散发。这是一种紧密配合政治斗争,直接发挥教育作用的诗的战斗形式。"从这个含义来看,  相似文献   

4.
我的朋友说我总是能很快到达一个境界,比如写诗,写成了一个现象,也写到了课本里;写书法,居然写成了国礼;作曲,作品被收人中国音乐学院的教材。有人说我的诗不好,我就要证明,我不仅诗写得好,在其他领域我也是可以的  相似文献   

5.
余治《诗经》偶有所得,现录以呈上,聊供好此者一览并同为探究。 一、《东山》作者辨议。 《诗经·东山》一诗的作者,历来众说不一,《诗序》谓“劳归士,大夫美之,故作是诗也”。《郑笺》、《孔疏》至清代一些说诗者都从此说。对比,王先谦、崔述提出了异议。《诗三家义集疏》纠正了《诗序》的说法,认为“代归士述室家想望之情,大夫不能如此立言也。”《丰镐考信录》说:“此篇毫无称美周公一语,其非大夫所作显然;然亦非周公劳士之诗也。细玩其词,乃归士自叙其离合之情耳。”然而现当代的说《诗》者,不  相似文献   

6.
我认识王新民是在1982年。那年武汉作家协会举办诗歌评奖,参选的诗歌很多。从大量的作品中评委们忽然发现一首诗。老诗人曾卓、莎蕻都是评委,他们惊呼:“好诗,好诗!”诗的题目是《我是纤夫,我拉纤》。诗作如一座厚重而凝练的雕像,树立在评委们眼前,使他们感到惊讶与兴奋。  相似文献   

7.
明末清初江南昆山人吴乔(字修龄)因曾著有《围炉诗话》而名噪一时,在中国诗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清代康熙、乾隆年间浙江山阴人吴修龄(字予延,号好山)曾撰有《好山诗》四卷,诗风清丽可喜。因山阴吴修龄之名与昆山吴乔之字(修龄)重合,且其本人后出,名气亦逊于吴乔,不少文献著述或索引资料遂误将山阴吴修龄所撰《好山诗》置于吴乔名下,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应予注意并改正。吴修龄所撰《好山诗》现存各藏本有诸多不同。关于《好山诗》刻本,有的著录者仅仅根据诗集中有鲁曾煜于乾隆十六年所作的序文就武断地将其版刻时间定为该年,而没有注意到该诗集卷四中出现了四首明显晚于该年的诗作,造成一些误会,是应予注意并改正的。在现存诸藏本中,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本应当出现得较早,也较好地保存了该诗集的原貌。  相似文献   

8.
田汉先生的一首佚诗劳造多年前,我曾听到几位耆宿津津乐道田汉先生的一首诗。诗曰:亚公痛哭辞漓水,闻道蔚湘更可伤。此去越城林壑险,好凭三户赶豺狼。田汉此诗是赠给李瑞熙的。关于诗的本事,其大略是:1944年,侵华日军作垂死挣扎,为打通中国大陆南北交通线,以...  相似文献   

9.
济济一堂共论诗臧克家人,是有国界的。诗,是无国界的。真正的好诗,是属于全人类的。英国的拜伦、雪莱,俄国的普希金、马雅可夫斯基,智利的聂鲁达,为中国人民所喜爱;中国的杜甫、李白,为外国人民所景仰,特别是赢得了一个新中国的伟大诗人毛泽东的诗词,像一声春雷...  相似文献   

10.
杨绛与苏州     
“苦爱君家好苍坊,无多岁月已沧桑。绿槐恰在朱栏外,想发浓荫覆旧房。”这首诗是上个世纪30年代钱钟书寄给杨绛的家书中所赋。诗中提到的“君家好苍坊”即是杨绛在苏州的故居——安徐堂。杨绛的少女时代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相似文献   

11.
<正>敬读《一诗一境一文章·李商隐篇》有感李雁红武、阎二老:近好!多谢送来《一诗一境一文章·李商隐》篇。时过立夏,又闻雨声。因疫情及家事繁杂故延至今日才细读武、阎二老的诗文,如饮甘露,怡情大美。这是对中华瑰宝最好的传承,更是对情圣诗人最好的告慰,顿时让我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12.
一般人常认为诗和画是截然不同的两个艺术形式,而二者联系在一起的时代则是唐宋以后。其实不然。据考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诗与画已经密切联系在一起了。孔子就认为“绘事后素……其可以言诗已矣”,也就是说要在白底子上画好画,进一步再谈诵诗经。屈原好环沙》“章画志墨兮,前图未改”,也就是在他的诗中说到画。  相似文献   

13.
诗译得好,写得好,亲聆过法兰西文学大师瓦雷里、罗曼&#183;罗兰的教诲,也得到过胡乔木这样的中共高官的关顾;从北大到中大,从大陆到台湾,桃李芬芳,余音绕梁,梁宗岱的一生够耀眼辉煌的了。不独如此,他那浪漫传奇的爱情、不拘一格的行止和曾遭缧绁之灾的困顿,更使这位中国近当代文坛才子、学者兼诗人,  相似文献   

14.
正心累时最宜于读诗,尤其一身疲劳,回到家里,拿起本薄薄的小册子,读上两首诗,最为惬意。好诗如月,心就如月下的荷花,袅娜开放,散发着丝丝缕缕香味。好诗如雨,心就如一片荷叶,在雨水滋润下,青绿水嫩,通灵洁净。读诗,可以是古诗,也可以是现代诗。读古诗,最好是王维的。王维半官半隐的诗,已接近佛境,已除掉人间烟火味,失去了红尘烦恼,有的是一种沉静,一种大彻大悟后的空灵透明。"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这样美好洁净的诗歌,不是一个羼杂在红尘里的人  相似文献   

15.
郘亭诗论略     
莫友芝,晚清诗坛宋诗派主将,郘亭诗近千首。述怀诗,塑造了一位晚清诗坛上具有进步思想、不慕荣利、不求爵禄的诗人形象;纪游诗,表现了时局的动荡,社会的黑暗,人生的艰辛;赠答诗,表达了朋辈友谊,真挚深诚的感情;山水诗,郘亭诗之精萃,以平淡的情态表现强烈的情感;记实诗,再现了清末社会生活,记载了农民起义的史实。  相似文献   

16.
初惊鹤瘦不可识,旋觉云归无处寻。三过门间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存亡惯见浑无泪,乡井难忘尚有心。欲向钱塘访圆泽,葛洪川畔待秋深。这是苏轼悼念亡友文长老的一首七律。从深情这一点来看,说它是东坡的第一七律,丝毫不为过。苏轼的文章比诗好,而诗又比词好。苏词在俗世中知名度最高,但论影响力则远远不如苏诗。  相似文献   

17.
传统《诗经》研究,由于局限于材料,往往在名物训诂、义理文意等问题上各持一端,纠缠不清。但随着考古学与古文字学的发展,将新出土材料与传统文献结合,进行整合性研究的条件已经具备。在此基础上,运用“二重证据法”,分别针对《诗·叔于田》的诗序;《诗·大叔于田》的成诗年代;以及《诗·大叔于田》、《诗·小戎》等诗篇中的具体问题,结合历史背景,驳斥前论谬说,梳理诗中名物,还原诗旨文意,以求做到实物与诗互证、诗与史相映。  相似文献   

18.
唐时,长安城郊一位姓李的人家里得了一个女儿,父亲为之取名幼薇,并着意调教,精雕细琢,女童7岁学诗,11岁时,其习作就传进了长安城,人们称李幼薇为女诗童。父亲病故后,母女二人离乡进城,搬进了当时的妓女聚集地——平康里,做些浆洗家务,维持生活,用以糊口。因为幼薇的诗写得好,仕途不甚得意而好游平康青楼的诗词高手温庭筠找到了这个女诗童,先进行试探,让她以“江边柳”为题赋诗一首,小姑娘不慌不忙,吟道:年岁轻轻,用笔如此老到。温庭筠折服其才华,主动作了她的老师。不久温庭筠离开了长安,师生两地,以诗为系。懿宗年间,温庭筠又回到了长安,有…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文人创作的大量咏养诗,是古代诗海中重的要组成部份。这些咏养待反映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揭示了他们的心态,确实值得我们重视。一、展示古代文人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出世思想。“诗言志”,古代文人内心深处的欢愉与哀伤,往往以诗的形式来表达他们多以奔来表达消极的或出世的思想。如唐代许浑《送来外士归山》云:“卖药修琴归去迟,山风吹尽桂花枝。世间甲子须臾事,逢着仙人莫看棋。”宋代林通触中寄把叶秀才》云;“夜鹤晓猿时复闻,寥寥长似耿离群。月中未要很丹桂,岭上且来看白云。棋子不妨临水着,诗题兼好共僧分。新优他日荣名…  相似文献   

20.
天水印象     
四安 《丝绸之路》2012,(15):43-45
天上有天河,地上有天水。天水,是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天水如诗如歌,如画如梦。 诗是好诗,“诗仙”歌过,“诗圣”写过,无数天水的诗人行吟过,而今雕刻着桃花的唇印,依然盛开在秦州的山峦水畔,流传在天水的街头巷陌。画是古画,水墨流香,古韵悠悠,伏羲文化是灵魂,秦汉文明是底色,三国风云是故事,民俗民风是背景,虽流经千年,一怀风骨却仍不改当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