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20年12月30日,南京博物院(以下简称"南博")推出了"以碑破帖尚古出新——清代碑学书法作品展(上辑)",首次大规模展示了清代碑学书法,超过三分之二展品为首次公开展出。为全面展示南博藏明清时期的书法作品,南博已分期推出了"江左流韵——明代中期书法作品展""风神超逸——明代晚期书法作品展"和"气格俊迈——明末清初书法作品展"三个明代书法展览。关于清代书法展览,南博按照"帖学"和"碑学"两大脉络,  相似文献   

2.
明代考据学是在明中叶"黜虚崇实"思潮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直接或间接启迪和影响了清初及乾嘉考据学的发展。清代学者在继承和发扬明中叶以来求实学风和考据学成就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摒弃了明代考据学中存在的不良风气。他们强调"博学"、"博证",但多不炫奇。尤其是清初几位大师无不把"求实"与"经世致用"紧密结合起来。这是与明代考据学的根本区别。乾嘉考据学则与明代考据学有着较多的相同点,但在治学的范围、方法及研究的广度、深度上大大超过了前代。  相似文献   

3.
清朝之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边疆问题的解决上,今人,尤其是"新清史"对此研究颇多。但其关注多在满、蒙、藏及统治者与上述人群之关联,于回人和回疆着墨较少。本文基于清代满汉档案所载涉及回人的刑案,探讨了回疆地方法律回例在司法中的应用,以及清政府对回例适用范围的不断调整,并指出回疆动乱与统治阶层和其他群体间的文化隔阂,最终导致清政府的回疆统治理念由因俗而治转向了制度趋同。  相似文献   

4.
《文物》1979,(4)
在我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明代和清代都出现了一种风格特殊的楷书书体。习惯上,明代的这种楷书被称作"台阁体",清代的则被称作"馆阁体"。 "台阁体"本是对那些御用文人专为皇帝服务的官样文章而称的,其后也用来称官样书派。它和"馆阁体"书法的形成,与我国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密切相关。当时,应进士试的考生必须用工整匀称的楷书答卷,由于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台阁体"和"馆阁体"书法便在热中功名的书  相似文献   

5.
刘晓静 《文献》2005,(3):281-287
一 清代小曲在某些地区又称时调、小曲子、小唱等,它是由明代时兴小曲发展而来的民间流行歌曲.明代中叶后,时兴小曲已经流行南北各地,以其真纯、泼辣的内容和不拘一格的音乐形式猛烈地冲击着正统文坛,被明代文人称作"我明一绝"(明卓人月语).清代小曲的发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清代法律在对侵害妇女罪行的拟罪中将"犯奸妇女"与"良家妇女"区别开来,侵犯"犯奸妇女"罪量刑低于侵犯"良家妇女"。这一原则可追溯到明末王肯堂之《王仪部先生笺释》,顺治初年修律时采用,乾隆年间已应用于实际的案件审拟中,嘉庆时经刑部确认奏准皇帝后列入条例。其后十数年间,又形成强奸及因奸致死和抢夺犯奸妇女罪量刑的系列相关条例。分析现存的清代强奸、抢夺、买卖妇女案例可知,妇女在被侵犯前是否失贞是清代司法实践中渐趋郑重的量刑尺度之一。  相似文献   

7.
闫玉光  吕慧琴 《文物春秋》2012,(3):69-70,1,81
本文介绍了11件张家口市博物馆近年收藏的明清玉器,有明代巧作人物纹玉坠、明代龙首浮雕螭纹玉带钩、清代龙首委角素面白玉带扣、清代透雕双龙寿字纹玉佩饰等。  相似文献   

8.
从明清山西碑刻资料,可以看出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山西乡村社会存在的乡约形态。明代山西乡约主要出现在万历时太原、平阳二府与泽州,主要属于官方倡导的乡约制度,不过乡约也承担了宣讲以外的事务。清代山西的乡约更加深入基层,普及民间。本来作为宣讲制度、教化制度的乡约,在基层社会随着里甲赋役制度的变革,成为一级乡村行政组织。乡约与地方连用,简化为"乡地",共同维护村社秩序是其核心。乡约与保正也连用,出现了"乡保"一词,地方与保也连用,于是出现"地保"一词。这些用法表明,乡约与地方、保在清代山西乡村是最基本的行政组织。  相似文献   

9.
在佛教中国化与世俗化的进程中,"替僧"是一个比较独特的文化现象,它首先出现于明代皇室的信仰习俗中。从现存资料看,清代帝室也存在同样的"替僧"现象,只是由于传世的可靠材料少,兼之皇室中的这种佛事活动也"并非雅制",因此,想要完整勾勒清代帝室这一信仰习俗还是有相当的难度。  相似文献   

10.
如今,在全国各地打出"古民居"牌子的旅游景点并不少见。但在我看来,其中建于清代乃至清末民国初期的多,真正建于明代的少;而在明代的古民居中残损破败,被反复修葺过的多,至今还能保持完好,原汁原味的少;此外,单座住宅多,大规模的建筑群少。至于像福建泰宁明代兵部尚书兼太子太师李春烨的住宅"尚书第"这样,连同周围民居、古巷、古井一起完整保存下来的更是少而又少。何况尚书第与泰宁美不胜收的大金湖、神秘奇特的丹霞洞穴交相辉映,又岂是一般意义上的"古民居"所能相比?  相似文献   

11.
清代衙门病     
林乾 《文史博览》2007,(9):58-60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清代防范官员的法律、条例相当严密,为了少受处分,许多官员无所作为,整日为逃避"文法"而绞尽脑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也就成了最普遍而又最无奈的官场风气了。  相似文献   

12.
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将《永宁寺记》碑的女真碑文对译为与明代女真语相近的清代建州地区满语,试图将二者联系,回译碑文中并未识别出的女真文;进而探究明代女真语与清代建州地区满语的关系;揭示永宁寺建立的职能与性质。  相似文献   

13.
《收藏家》2014,(1)
<正>山东博物馆收藏有一批珍贵的孔府旧藏服饰。由于织物面料的有机特质,明代以前服饰存世极少,且多为墓葬出土,像山东博物馆收藏的这批明代服饰这样系统、品类繁多、色彩鲜艳、保存完好者,绝无仅有,堪称"半部中国明代服饰史"。这批明清服饰,体现了当时的舆服制度和服饰制作高超的水平,也是研究清代以前中国传统服饰的活化石,对于东方服饰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明代的政治、经济方面都出现了新特点,文化领域内的变化尤为突出,至明代的中后期出现了转型。本文从多个方面论述明代中后期的文化转型及原因,明代的文化上承宋元,下启清代,地位举足轻重,对明代中后期文化转型的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蒋金星 《史学月刊》2008,(3):129-131
科举取士是清代最基本、最重要的选官方式.<清史稿·选举志一>云:"有清一沿明制,二百余年,虽有以他途进者,终不得与科举出身者相比."清代基本承袭了明代的科举制度,实行乡、会、殿试三级考试制度,全国各地童生经县、府、院试,合格者为生员.生员参加各直省举行的乡试,录取者为举人.  相似文献   

16.
王汉民 《文献》2002,(3):141-143
傅惜华的《元代杂剧全目》、《明代杂剧全目》、《清代杂剧全目》、《明代传奇全目》与庄一拂的《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对古典戏曲存目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整理,给戏曲研究者提供了诸多便利.  相似文献   

17.
清代南部县衙档案中的差票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三十年来,国内外学人在清代法制史的领域中,对州县司法审判程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对于这些司法程序中所涉及的具体档案资料,如状纸格式、戳记、状式条例、差票、堂审记录、保状、具结状等方面的个案研究则仍显不足.故本文拟对清代四川南部县衙门档案(以下简称<南部档案>)中的一则"差票"加以考释,以期有助于深刻认识清代地方法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阿风 《安徽史学》2018,(4):16-25
明代史料中经常出现的"白牌"是指白色的木质"信牌",其作为一种官文书,广泛用于催督公事、拘提人犯、传递政令,同时也是使用驿递的凭证。明代中后期,随着纸牌、信票及火牌、火票的广泛使用,"白牌"的使用范围逐渐减少。入清代以后,"白牌"退出了历史舞台,在行政事务中,"白牌"被纸质的信票、宪牌取代;在驿递中,"白牌"被"火牌(票)"取代。  相似文献   

19.
<正>由于明代佛学兴盛,广建寺院,为满足朝廷布施及民间供奉的需要,金铜佛像迅速发展,形成了永乐、宣德年间最高造像水平的"永宣金铜佛像"。此时的造像面相丰满、造型优美、金水充足,艺术水平极高。清代造像继承明代风气,使汉藏金铜佛像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些佛像不仅是佛教徒膜拜崇奉的对象,也是珍贵的民族艺术遗产,受到中外收  相似文献   

20.
《文物》1956,(5)
本市杨宗安同志损赠故宫博物院珍贵瓷器故宫博物院最近接收本市杨宗安同志损献的明末和清代的民窑等瓷器共百余件,其中明末瓷器有"大明天启年办"款青花鼓式砚和"崇祯八年"款天衣寺青花炉,为研究明代民间瓷器的稀有资料。其余大部分是清代堂名款的瓷器,如康熙壬子中和堂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