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行的《论语集注》主要有中华书局《四书章句集注》本和上海古籍出版社与安徽教育出版社共同出版的《朱子全书》本,前者流行广,后者校勘精。本文参考《四书大全》以及日本刻本校勘出讹字、倒文、衍文、脱文、标点错误、避讳字等两个本子共同存在的讹误数条,校勘出中华书局本讹误数条。  相似文献   

2.
叶昌炽为晚清至民国间著名学者,其诗文集向来没有整理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点校本《叶昌炽诗集》,为叶诗的首次整理出版。但该整理本讹误、脱漏、增衍等错误均较多,几乎每页都有错误,至原文无法卒读。笔者从文字校勘、标点使用等方面指出整理本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更正,以期研究者能更好地利用叶诗。  相似文献   

3.
唐修《晋书》中记载的一些地名有讹误,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晋书》未有相关校勘记,这些错误至今仍未见辨正。对《晋书》中的七处地名错误加以考辨,以期探讨造成这类错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指出《左传》中的“祁奚荐仇”是后世类书中不同荐仇故事的源头,而战国至西汉是该故事发生讹变的时期。此外,文章还对有关的文字讹误进行了校勘。  相似文献   

5.
俞樾是晚清著名经学家、语言学家,一生校释了大量典籍,在校勘学上取得了较大成就。他校勘的内容丰富,在校勘过程中重视分析古书讹误的原因,系统总结古书讹误的条例,科学运用各种校勘方法,对我国的古籍整理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王溥《唐会要》是在苏冕《会要》和崔铉《续会要》的基础上,重新编次厘定,又采集宣宗朝以后的史事编纂而成。其编纂历经唐、五代至宋初几个阶段,屡经传抄翻刻,故文字错讹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书的使用价值。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06年出版《唐会要》点校本,虽较旧本更为精审,但《前言》明确表示对记时错误不作校改,官职、年号等方面也仍存舛误。本文即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为底本,校勘并归纳有代表性的讹误十余条,撰成校勘记。  相似文献   

7.
《宋史·礼志》的主要缺陷可归纳为13类:沿袭旧史致误;改元不统一;人名错误;时间错误;混淆史事;史事重复;脱字、衍字、错字;史料错误;不明史事而致误;避讳未改回;记事自相矛盾;文字颠倒致误;删改、概括错误。对这些问题应当予以充分重视,要仔细查找史源,以便真正弄清史料原意而不致产生讹误。  相似文献   

8.
本认为,一、因为网路版本的实际存在,应该修正古籍“版本”的定义。二、指出目前网路古籍在版本校勘上存在的六个方面的问题。1、无版本依据;2、录不完备或错误;3、无编辑说明;4、页面庞大;5、没有上网形成网本的日期;6、字讹误。最后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明史》是明史研究的重要史料,该书《河渠志·黄河》对于研究黄河在明代的相关情况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其中存有较多讹误,以往学者对这些讹误已有所校正,但仍存留有一些讹误。本文将"明实录"、地理类志书、政书、笔记、诏令奏议、地方志等官修、私修史书与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明史·河渠志·黄河》加以对比,在前人已纠正的错误的基础上,对仍存在的讹误进行了校勘。  相似文献   

10.
近几十年来新修方志和整理校点出版的古旧方志中收录的近体诗,存在许多文字讹误。这些讹误可以运用格律知识予以辨识,并通过相关文献进一步查证落实。本文从平仄、押韵、对仗等方面试作举例和归纳,以期为第二轮修志的编辑及审读工作提供一些借鉴,也为旧志整理校勘和使用提供点滴助益。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2月以前陆续出版的《全宋诗》26—72册中江西籍诗作的韵字做了穷尽式的考察研究,发现可以利用韵字校勘《全宋诗》中的讹误,从而使它更完美,文中按有讹误得到校勘印证者、虽未被校勘印证但笔者认为有误者、未校勘到但笔者认为有误者、《全宋诗》已知有误但仍未改者四种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十三经注疏》,根据世界书局本,并参考清江西书局重修阮本及点石斋印本,是一个非常可靠的善本。但《十三经注疏》毕竟规模庞大,虽屡经校勘,但文字讹误仍时有所现。本文以中华本《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为底本,参考《毛诗正义》的各种版本,撰成校勘记若干则,希望有助于对《毛诗正义》的进一步整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由季羡林光生等著名专家学者点校注释、中华书局出版的《大唐西域记校注》,以其丰富的材料、精审的注释赢得了学术界的一致赞誉。这样一部“非常专门甚至有些冷僻的学术著作”(该书《重印后记》语)不仅多次获奖,而且印数也已突破11000册,足见其影响之深广。校注者在校勘时曾参考了唐释慧琳的“一切经音义”(以下简称《慧琳音义》)。近来,我们在研读《慧琳音义》时,将其中的卷八二(《大唐西域记》音义)与《大唐西域记校注》进行比勘,发现《大唐西域记校注》尚有可商之处。一是文字讹误。校勘者引用《慧琳音义》,但文字有讹误。…  相似文献   

14.
岑仲勉先生是20世纪对《隋书》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学者。岑先生首次以一人之力通校了《隋书》并补编了《隋书州郡牧守编年表》,通过系统的校勘、文字正讹,订正了传世诸本《隋书》的讹误;通过史实考订,补表,弥补了前人研究之不足,为《隋书》的整理及隋史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论语》是研究孔子与儒家思想的基本文献。然而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其文字产生了许多讹误;前人注释,也存在大量误说。黄怀信先生的新著《论语新校释》,在文本校勘与文义诠释方面,提出了为数众多的新说;在章节分合以及义理阐释方面,也有不少独到的见解;解开了许多长期困扰学界的疑团,其在《论语》研究中的创新与贡献是空前的。  相似文献   

16.
《后汉书》李贤注是流传至今的《后汉书》最古的注本,也是十分著名的史注之一。从内容上来看,除了文字的注音、释义、校勘以及一些相关史实的考补外,注中还包含着不少唐代的州县等地名信息。然而,通过资料的汇总与考证,这些州县名称并不完全准确,有些州县存在着沿用旧地名、文字讹误以及州县隶属关系混乱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大唐新语》是中唐一部重要的史料笔记,它的素材主要采自早已遗佚的唐国史,同时参取了当时流传的一些私家著作的记载,其史源与两《唐书》、《资治通鉴》相当而成书更早,对于研究唐代史事以及校勘史籍有不可低估的价值。然而《大唐新语》的历代传本,包括今日通行的中华书局点校本,文字讹误之处不少,影响了研究者对该书的充分利用。本文以中华书局1984年版为底本,广参众本,在通校全书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讹误数十条,按类编排,汇为一编,尝试提供一个较为近真的《大唐新语》文本。  相似文献   

18.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21,(5):32-36,104
《元史氏族表》是清儒钱大昕补《元史》的力作,但现有的标点本存在底本择取不当、未出校勘记等诸多问题。以史源文献为基础进行他校,及运用历史比较语言学相关方法进行理校,是校勘《氏族表》行之有效的方法;经校勘共得校勘记70余条,有形近而误、声近而误、涉上下文而误、人名断句之误、表格串行、整行脱漏与竖线缺失等讹误类型。  相似文献   

19.
清代诸多学者在方言材料的辑佚工作上用力尤勤,无论在方法上还是材料的可信度上均较其前代取得了较大突破。但依然存在一些诸如辑录材料尚多遗漏,往往随得随录;未审源书体例,考订不精,以致往往误辑;版本未必尽善,多见文字舛夺讹误;对引书来源和卷次的信息交代不够完整准确等不足。对此建立充分认知是更好地利用清人方言辑佚遗产的重要前提。在此基础上,对前人成果充分借鉴,全面校勘,详尽补苴,科学编次,是新时期方言材料辑佚工作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0.
朝鲜活字本《王荆文公诗李壁注》虽然已被学界关注并陆续点校出版,但仍有大量漏校的内容,讹、脱、倒、衍时有发生。有些讹误是在版本流传中产生的,与李壁本人无关;但也有一些讹误是李壁个人造成的。总之,这些讹误影响了读者的阅读和研究,笔者现以《王荆文公诗李壁注》前五卷为例,对李壁注重新进行校勘,并将其中尤为重要的讹误列举出来,共89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