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道天台山     
陶渊明说:"寻佛。"谢灵运说:"问道。"其实是一回事。要问,自然先得寻到; 不过寻着了之后怎么问,问什么,为什么要问,却是一连串的欲言又止。这个"问"字,还真不容易明白: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含含糊糊地用"问,讯也。讯,问也"六个字敷衍; 王力在《训诂学》里底气不足地说"问、闻同音同义";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问"是"疑的概括"——那么,"疑问"又是什么?不过我一点都不怀疑古人的智慧:拿这个神秘兮兮的"问"字,搭配追求清虚出尘的道教,常常真能问出点有意思的调调来。比如:问道天台山。  相似文献   

2.
刘绍义 《文史月刊》2013,(10):74-74
"章"、"竟"这两个字,都有一个音乐的"音"字,说明这两个字都与音乐有关,所以我们在口头介绍"章"的结构时,为了怕它与也是姓氏的同音字"张"字混淆,常常说"立""早"章。说"立""早"章是不对的,应该说"音""十"章才对。  相似文献   

3.
中国少数民族连名制刀小平在中国的一些少数民族中,有一种"连名制"的取名方式。大体说来,有这样三种连名制:"父子连名制"."父子、母女分别连名制","姓氏双轨制"。"父子连名制",在川、滇大小梁山的彝族和云南的哈尼族中盛行,可以分为二字、三字、四字连名...  相似文献   

4.
邱俊峰 《神州》2013,(33):1-2
巨著《榴花梦》,字数有多少?综述比较数种说法,字数相差300万。作者痴心考证,历时年余辛苦,前后校核三次,终于得出巨著《榴花梦》字数的准确答案:"面"计:5941884字";行"计:5624224字";字"计:5563609字。现将有关考证方法及成果公布于世,以正视听,以此为《榴花梦》的基础研究尽点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5.
一竹《中国历代货币大系·先秦货币》(以下简称"货币大系")315-317著录了三枚平肩弧足空首布,铭文释"竹"。关于空首布"竹"的地望现略作考证:《包山楚简》237简有一个字■。释文:"亯(享)祭■(竹)之高■岳(丘)、下■(丘)各一全豢。"  相似文献   

6.
《广韵》反切与韵字归部混误郑明友二、收字归的不当1、上平二十八山:获顽切、鳏古顽切、窀坠顽切、力顽切,跪顽切,五字的切下字同用"顽",本韵委鳏切,又用"鳏"为下字,则以上六字相系联,但下字"顽"却收入删韵,而删韵"阻顽切"也用"顽"为下宇,山、删两韵...  相似文献   

7.
史密簋“”字说张世超安康出土的史密簋铭文曰:"率族人、白、周伐长必。"其中的"白"诸家读为"菜伯",已无异议字,张懋等据郭沫若师震簋铭文的考释释为,①师震簋铭曰:"今余肇令女齐币(师)、左右虎臣正(征)淮尸(夷)",将史密、师震二器铭文读,是同一字...  相似文献   

8.
黄碧波 《神州》2013,(32):218-218
写意画最不同于工笔画的就是一个"写"字,另外还有一个"意"字。写意人物画的写生虽然是一个艰辛的艺术创作过程,但是只要作画者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其实是一个很享受的过程,而其中的乐趣只有作画者本人才能体会。  相似文献   

9.
曾天凤 《神州》2013,(36):254-254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教学"已成为广大教师积极追求的目标。如今我们很欣喜地看到:追求表面形式的"热闹"、"好看"的课堂不多见了,越来越多的数学课堂更加"理性"、"耐看"。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收获并拥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在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注重于学生素质的积淀,缔造有效、甚至高效的课堂教学?下面我就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字探源张涌泉俗字有""字,用与"卷"同。明杨慎《谭苑醒醐》卷四云:"道书以一卷为.与轴同,陶九成《说郛》用之。"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内篇·篇卷》:"道书称,即卷之别名也。元人《说郛》用之。"字又作""。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字》条:"即卷宇。...  相似文献   

11.
易读错的姓氏李碧宝在我国众多的姓氏中,有些姓氏由于所姓的人数很少,加之汉字的多音读法和有的字写法上有些相近,所以经常被人错读。下面试举几例:一是,有些汉字一字多音。如:仇,读"求",不读仇恨的"仇"。区,读"欧",不读地区的"区"。召,读"哨",不读...  相似文献   

12.
提案古今谈     
沙平 《文史月刊》2014,(7):43-44
提案,这一提法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最著名的提案是1938年秋在国民参政会议上,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提出的"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可谓字字千钧,被著名的新闻记者邹韬奋评论为:"寥寥11个字是几万字的提案所不及其分毫的,是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古今中外都有提案。我国的提案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察诸史籍,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已经有了,但那时不叫提案,而叫"奏疏"。  相似文献   

13.
李雪 《丝绸之路》2012,(7):28-31
从来没有听说过白云寺这个地方,直到一个温暖的春日,大理州弥渡县的文友邀约说:"春天来了,一起去白云寺看牡丹。"我这才糊里糊涂地跟着前往。既是寺庙,心里的想法大致都差不多,无非就是庙宇楼台、大殿菩萨,气氛一定慎紧,规矩一定森严,所以没有把"牡丹"二字听得真切。  相似文献   

14.
江艳 《神州》2012,(30):86-86
我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个教师,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让孩子始终喜欢学习语文,让课堂充满生命力,让他们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呢?概况起来就一个字“趣”。一位语文教师要善于设计课堂,让学生在每个四十分钟内兴趣盎然,这样才能演奏出一个又一个动人的难忘的乐章!  相似文献   

15.
不用查字典,无需翻辞书,但凡喝过点墨水的人,都能随口说出"挺"、"锋"两字的一解:挺,挺身而出;锋,勇为前锋。远行已七年又几个月,我的老领导、良师益友李挺锋同志,生前正是这样一个名符其实的人。他,无论是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还是在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无论是在"文革"劫难中邓小平复出雷厉风行地进行整顿的时候,还是在充满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的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总是挺身潮头,冲锋在前。  相似文献   

16.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不管男女和物的第三人称,都是用"他"来通称。"五四"新文化运动后,著名语言学家、诗人刘半农与周作人在闲谈时,提出创建一个"她"字,来表示女性第三人称的想法。1920年9月4日,刘半农创作了一首"教我如何不想她"的情诗,将"她"字入诗。该诗初始标题为《情歌》,1923年9月16日刊发于北京《晨报》的《副刊》。  相似文献   

17.
《史记》标点商榷孙愫婷中华书局出版的标点本《史记》,在标点方面尚有问题。今偶拾数条如下:1.其土涂泥。《集解》:马融曰:"渐,洳也。"(《夏本纪》60页)按:正文无渐字,如按此处标点,《集解》这条注好象是衍文。但实际上,马融注的是"涂"字,即。涂,渐...  相似文献   

18.
张昌华 《江淮文史》2012,(2):113-123
2010年2月21日,台北世界新闻大学举行了一场别致或曰"另类"的追思会,追思一个"另类"人物:卓尔不群者成露茜。会场既不肃穆也不哀伤,大礼堂入口处悬挂一幅手书的巨幅"侠"字,彰显逝者"有学有术有胆识,亦儒亦侠亦慧黠"。祭坛上悬挂着逝者的大幅照片,下端写着"再见,LuCie"。简洁不乏隆重,庄重不乏温馨。  相似文献   

19.
胡适在谈及自己生平为人时,说过这样一句话":不降志,不辱身,不追赶时髦,也不回避危险。"王元化先生说他最欣赏胡适这句话。一个知识分子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这一步,也就无愧于自己的责任与使命了。胡适是"五四"一代人物中,唯一在思想上始终保持一致,一以贯之,而没有太大改变的人。他晚年在纽约向唐德刚口述自传,谈到"白话文运动"时,所持观点和三十年前几乎一字不差。直到逝世前,他谈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时,仍旧是他在"五四"后不久提出的那十五个字:"拿出证据来,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胡适终其一生没说过太违心的话、没做过太违心的事,这在那个狂飙突进的年代是很不容易的。  相似文献   

20.
名物词语考辨九则马振亚,王惠莲近数年来在研习文化史过程中接触到诸多关于名物之词语,发现词书在解释上存在着不少偏颇失当之处,现撮其要者列示成文,以期作为读者与辞书编纂者之参考、借鉴。[淡巴菰]《辞源》释云:"即烟草。原产西印度群岛,我国据西班牙名译为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