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再论唐代秀才科的存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反驳唐代秀才科存在时间不止于永徽二年的观点,认为秀才科确停废于永徽二年,此后无一真正秀才及第者。唐代各种史志记载秀才科停废时间大体一致,下限都未超过永徽二年,这些记载是可信的;未停废论者的主要论据是永徽后仍有一些“秀才及第”者,其实这均是为文者依当时风习以秀才代指进士,不能作为秀才科存在的依据。秀才科停废并非因防范朋党之争等,及第难度太大,使人不抱希望及州长贡举不当则受连累是其衰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唐代酿酒业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代酿酒业初探王赛时一、唐代酒业的分布格局与生产规模我国的酿酒业始源甚早,但发展到唐朝,仍然停留在小规模生产的水平上,而且分布极为零散,大到专业酒坊,小至百姓家庭,均能自行酿酒。这种分布广、规模小、酿者众的生产模式,构成了唐代酿酒业的主体框架。虽然唐...  相似文献   

3.
龚延明 《历史研究》2012,(2):174-182
唐代科举,在中国科举史上,属初创阶段,制举与常科科目设置尚不稳定。有存汉察举遗风者,有沿隋制者,有创置者,科目名目众多。在科举考试取士的不断实践摸索过程中,一些科目被淘汰,一些符合王朝官僚政治用人要求的科目,如常科的进士、明经,制举的贤良方正、  相似文献   

4.
陕西唐墓壁画之研究(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古代壁画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唐代是我国古代壁画艺术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繁荣时期。在《历代名画记》、《唐朝名画录》、《寺塔记》等书所载206名唐代画家中,就有110人参加过壁画创作活动,他  相似文献   

5.
正《揭秘诗仙李白的六大谜团》科举制起自于隋,大行于唐,尤其是武则天和唐玄宗时期,参加科举已经日渐成为知识分子重要的仕途门径。唐代进士科科举考试主要是考经学和杂文。杂文即文学作品,李白文采甚高,考杂文对于他来说应该是优势。而且唐代科举不实行糊名,也就是说考卷上考生名字是不用遮掩的,考官对考生的信息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6.
陈飞 《文献》2002,(3):32-47
"秀才科"被《新唐书·选举志》等典籍列为常选科目之首,是唐代科举重要科目之一,同时也是起伏甚大、变化较多且不易详明的科目之一.过去学者们对此多有考论,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仍有未达或可商者.笔者近年致力唐代试策研究,于唐代科举各科之试制及其变迁,稍有所及,兹就有关文献记载,略作考辨如下.未当之处,尚祈方家指教.  相似文献   

7.
莆田,史称“兴化”,雅号“莆阳”,俗称“莆仙”。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美誉,是福建省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据史志记载,在莆田这块神奇的大地上,自唐代第一位进士林藻至清代末科进士张琴的一千多年间,共涌现出2375名文进士(含诸科、特奏名等)。  相似文献   

8.
论裴度     
《沧桑》1995,(1)
对于唐史研究者而言,裴度一名如雷贯耳,他在唐代后期的政治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影响深远。但对一般读者而言,裴度其人其事以及裴氏家族,仍有介绍论述的必要。  相似文献   

9.
唐代墓志是一个丰富的史料宝库,唐代墓志的史料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唐代墓志中有许多关于科举制度的史料,不仅可以补充《登科记考》中有关明经、进士科记载的不足,而且还提供了一些被文献忽略的科目,例如弘文和崇文明经、医举(医术科)、清白科、明法科等。  相似文献   

10.
唐代吏部宏词科考诗、赋和议论等"三篇",与进士科试诗、赋、策论的内容和评判标准十分相似,以致此科及第者几乎均为进士科出身。宏词科考官主要由吏部官员主导,皇帝临时选任尚书省其他五部侍郎、郎中、员外郎与吏部侍郎等同考,考官多为进士及第者。唐代宏词科设置之初是吏部为了解决"格限未至"的才能之士迁转问题,后来变为及第进士赖以解决释褐问题的最重要科目。唐后期宏词科考试为"士林华选",从及第进士中"优中选优",释褐校书正字、畿望县尉、两府参军等基层官中的清要官职,或入幕使府,重点培养,"以备将相之任"。其中释褐校书郎者最多,入幕使府者其次,释褐畿县尉最为清显;而释褐人数最少的两府参军者入相率却最高,释褐畿县尉者次之。唐后期及第进士再登宏词科者,其释褐官的品秩高低和职望清浊,往往决定其能否入仕清望官,与其问鼎相位的几率成正比。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唐代墓志层出不穷,尤其以唐两京地区(今陕西西安,河南洛阳地区)为特,出土数量甚巨,新刊者即数以千计,于治唐代文史之学多有裨益.2012年《秦晋豫新出墓志搜佚》一书所刊唐代墓志资料中即有许多唐代刺史相关资料,择其重要者,参以传世文献,可对《唐代刺史考全编》加以补正.  相似文献   

12.
“界画”是我国绘画中的一科,唐朝朱景玄曾将绘画分为十三科,其中就有“界画”。例如唐代著名画家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五代时期的卫贤、周文矩;北宋的郭忠恕、张择端;南宋的刘松年;元代的王振鹏;明代的仇十州;清代的肖晨、李寅以及  相似文献   

13.
根据历代酒文化书籍的记载,古代汾酒酿造需要杏仁,唐代由于酿酒需要,汾州酒坊广栽杏树,所以杏花村名约定俗成。杏花村之名起源于唐宋时期,与古汾酒工艺有关。后来随着汾酒工艺的改变,杏仁不再是酿酒原料,杏花村的杏树失去保护,逐渐消失,村名也渐渐讹传为绣花村,并且被明清时的里名取代,杏花村村名一直存在。解放后成立杏花村镇,杏花村由村名变为镇名。  相似文献   

14.
陶易 《文史天地》2023,(6):48-53
<正>“进士”是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及第者之称,也是君主专制时代的最高学位。它考中的概率极低而社会地位显赫,比如今的博士可要吃香多了。进士一科自隋朝创立,经过唐代近300年的奠基,到北宋时期基本达到制度的完善。三年大比,三级考试,每个能金榜题名的考生几乎都经历过“十年寒窗无人问”的苦读,以及落榜失意、屡败屡考的磨砺。  相似文献   

15.
唐代是中国花鸟画科的正式形成时期,据考证,当时擅长花鸟画的画家高手如云.但因年代久远,作品真迹早已遗失,今人已无从得知其庐山真面,通过唐代题画诗这扇窗口,对唐代花鸟画的审美价值取向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16.
唐朝社会历史近三百年(618—907),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国家局势稳定,社会经济发展,文教事业繁荣,对当时亚州各国及宋、元以后的历史发展,都产生过极为重要的影响。引人瞩目的唐代文化,在继承我国古老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唐代文化,内容丰富,绚丽多采,故而享名于中外,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唐代的文献典籍只是唐代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其数量之浩繁,体裁之齐备,内容之广博,却远远超过了前代。唐代文献典籍的门类极为广泛,主要包括有文学、历史、哲学、财经、政法、文教、科技、宗教以及知识密集型的字书、韵书和类书等等。  相似文献   

17.
刘儒 《文博》2013,(1):66-71,35
墓志撰人、书人、题额者是唐代墓志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撰人具有纯熟的文字遣运处理能力,书人、题额者拥有精湛的书法技能,三者联系紧密。唐代墓志暗含大量的撰人、书人、题额者信息,结合传世文献对墓志中职业撰人、书人、题额者进行勾稽,厘清撰文、书碑、篆额之关系,使唐代墓志之撰文、书碑、篆额工序的大体流程得以略窥,并对其中所涉及的问题考究补阙。  相似文献   

18.
最早,"学究"一词是专门名称,出于唐代的科举制度。唐代科举有进士、明经等科,其中明经这一科又分为五经、三经、二经和学究一经几种。经,指经书。五经就是《易》、《诗》、《书》、《礼》、《春秋》。应科举考试的人中可以应五经  相似文献   

19.
俊士科作为唐代的贡举科目,见载于《唐摭言》的有关卷目和《新唐书·选举志》中。与唐代贡举其他科目相考较,俊士一科的史料记载至为疏略,其考试内容、录取标准、及第定品规定、考生来源等均无翔实明确的记载,置废沿革的情况也难以诠定。后世史家在论及俊士科时,或统...  相似文献   

20.
唐代进士科考试一般分帖经、杂、策间三场,所谓“作诗赎帖”,就是指帖经不及格可以作诗赎救。由於资料缺乏,这一科举场中的变通制度至今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笔认为,“作诗赎帖”十分典型地反映了唐代科举取士的总体精神和基本倾向,它牵涉到唐代政治、学术、化、社会风尚及士人心态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本拟联系唐代进士科考试场次及内容的发展演变,对“作诗赎帖”这一现象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