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黎标 《古今谈》2006,(1):75-77
如今的影视里,常出现私塾和私塾先生。不过就连70多岁的老弟,怕也弄不清那里头演的究竟是真是假了。我老家住在浙江的一个县城里,家里人认为私塾的基础打得扎实。于是决定让我上私塾。现将当时私塾的情况回忆出来,大家可能会感兴趣。  相似文献   

2.
漫话私塾     
如今的影视里,常出现私塾和私塾先生,不过就连70多岁的人,怕也弄不清那里头演的究竟是真是假了。我老家住在浙江的一个县城里,家里人认为私塾的基础能打得扎实,于是决定让我上私塾。现将当时私塾的情况回忆出来,大家可能会感兴趣。私塾的教书先生也称塾师,最受欢迎的是“禀贡生  相似文献   

3.
我看着私塾变成了洋学堂,从留辫子到剪发;看着家里从原来点洋灯变成点电灯,用上了电脑;还有手机,万里之外的人跑到耳朵旁边了。不是过上神仙生活了吗?  相似文献   

4.
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我想起了我的爷爷——一位曾参加远征军人缅作战的国民党抗战老兵. “你应该当兵去” 爷爷原名叶学贤,后改名叶筱清.1920年出生在湖南平江县安定镇小田村一个比较殷实的家庭. 爷爷5岁开始读私塾,由于聪明,深得老师的喜爱.爷爷读了9年私塾,能吟诗作对,练得一手好毛笔字,深得乡邻夸奖.  相似文献   

5.
民国三十五年。先父能梁应聘到这里来教私塾,我和母亲也从倒岩搬到这里居住。我当时虽然才几岁,但对这堂农村私塾,还有些清楚的记忆。60多年过去了,大坡及其私塾的人和事,在我心中,有如一首歌,一酋遥远而又亲切的挽歌。  相似文献   

6.
评书不能继续听了 1937年7月的一个下午,天上的红日已经斜挂一边,不大一会儿功夫,大街小巷就已笼罩在一片烟雾暮色之中。正是这个时候,我才最得意。私塾里的先生好不容易合上了书本,我立即像箭一样飞向了菜市口。  相似文献   

7.
我于1918年冬出生在毕节县城内沙石牌坊一个贫民的家里。6岁时,家里把我送到威宁街吴老夫子的私塾启蒙读书。先生收了父亲用红纸包起的“贽敬”(小洋十元),行礼如仪之后,开始了我的求学生活。第二年,我转到号称“神童”、“才子”的燕贻谋先生设在大横街“少白楼”(餐馆名)的私塾,读《诗经》、《左传》,第三年仍在那里读《古文观止》、《唐诗》,开始作文。第四年,燕先生不来了,我转到水东门内水沟边车绍轩先生的家塾里读了两年。  相似文献   

8.
正私塾改良的主要目的是祛除"科举时代教育"的旧形式(陈东原:《中国科举时代之教育》,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47页),在私塾管理、私塾课程、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良。20世纪前半叶,私塾改良活动因受政府更迭影响,时断时续,总体来看,可分1905~1911、1915~1920、1930~1937年三个主要时段。在这三个时段里,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加强了对私塾的管理,如浙江在行政管辖、私塾设置条件、塾师培训等方面进行改进(寿价藩:《私塾指导》,世界书局1932年版,第  相似文献   

9.
上了年纪的,也许还能知道"私塾"这个概念,中青年人可能就对"私塾"不甚了了了。"私塾"是新中国成立前,旧社会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私塾"一般只有一名教师,采用个别教学方法,没有一定教材和学习年限。新中国成立前,即使是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华东地区,如江苏、浙江等省的乡村地区,小学也是凤毛麟角,只有大的集镇才有一所公立小学,因此大多数农民子弟求学读书都是在“私塾”。我就读过两年多“私塾”,下面就“私塾”的具体情况作一回忆。  相似文献   

10.
徐懿 《巴蜀史志》2008,(4):44-46
私塾作为一种民间传统教育机构,在传统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一般民众眼中是读书识字的最佳去处。随着近代教育的兴起,官方对私塾按照学校教育理念、教育方式进行改良。然而受社会习俗、传统心理和新式学校存在的问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民众对私塾的认知长时间停留在过去。造成官方和民间对私塾认知的分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民众逐渐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这就使在近代中国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新旧两种观念同时并存。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已过去,我年欣逢满八十; 五分之四年月里,国事家事不胜记。 人生岁月终苦短,历史长河只瞬息; 择其要者作纪要,于公于私皆裨益。 我幼读私塾四年,而后入新学,初小二年级,学唱音乐: 二十世纪新中国,皇皇童子军, 喇叭铜鼓声,谁云孺子不知兵。  相似文献   

12.
我原名王金奎,在敌占区做党的隐蔽工作时,曾用名王华民。我于1920年11月17日出生在获嘉县城内小东街的一个贫困家庭里。父亲王国城是辉县(今辉县市)峪河镇一家私人粮店的雇员。我7岁上学,读过3年私塾,后就读于获嘉县第一高等小学。小学毕业后,我考人本县4年制简易乡村师范学校,在读3年级时爆发了抗日战争。  相似文献   

13.
我开始读书时已经是民国成立二十好几年了,但我们村里仍没有进“洋学堂”的,一般都进私塾读书.私塾有大户人家独立办的,有合族办的,也有几家合起来办的. 我读的私塾属于第三种情况.当时村上和我年龄相差不大的孩子有上十个,村里几户条件稍好的家长们就商量,得让他们读点书,于是就决定合办一个私塾,并决定由我们家免费提供两间房子,大的一间做学生读书之用,小点的一间给聘请的教书先生住.  相似文献   

14.
1934年11月10日,我父亲桂遇秋出生于黄梅县今杉木乡桂畈村一个农民家庭。他自幼天资聪颖,刻苦勤奋,过目成诵。由于家境贫寒,他的三年私塾是靠祖母编织妇女发网和父亲收荒支撑读出来的。“一去二三里,村村湾湾都唱戏”的农家生活,赛歌、对歌、  相似文献   

15.
戴笠的母亲在戴笠7岁时替他在当时的私塾里报了名。9岁时,私塾老师毛逢乙指点他通读了“四书”,次年戴笠便开始了习作。到11岁时,母亲的鼓励和教导使他进了当地的小学,也使他养成了忠孝之心。  相似文献   

16.
私塾·塾师     
塾师,就是旧时的私塾先生,说得更“新潮”些,就是往日民办教育机构里的老师。塾师是旧时教育体系中执掌教鞭者之一,在整个教育体系的师资队伍里,应该算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相似文献   

17.
往事回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 一、共产党给了我政治生命 一八九八年,我出生在一个下中农的家庭里。幼年时因母亡父病,家中即破产变成了赤贫户。我小时候只读过两年私塾,后来因家庭贫困,便给人家当了两年放牛娃。十三、四岁又在煤窑上做了两年工,以后回到家中耕地。 一九一二年,当地农业歉收,再加上地主逼租逼债,多数农民发生饥馑。由于穷人们不甘心饿死,自发地闹籴吃大户。我当  相似文献   

18.
《科学家》2015,(1)
<正>"1907年9月16日我生于天津东马路南斜街一个没落的商人家庭里。庚子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京津沦陷,家道没落,大家庭解体。在幼年有记忆的时候,我已随祖父、父母等迁居天津西头大伙巷沿河二大街王家胡同,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我就读的私塾、小学、中学及大学都在天津,就连留学德国,也是考取了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 ,我在农村私塾里读书 ,那位私塾先生是从西梁山小学聘来为我们教书的。那位老先生他不仅教我们国文、千家诗、四书 ,还教算术、珠算、唱歌。当时 ,各地学校都在教唱《苏武牧羊》这首悲壮的流行歌曲 ,他也教唱我们这首歌。记得歌词唱道 :“苏武 ,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 ,苦忍十九年 ,饥吞毡 ,渴饮雪 ,牧羊北海边……”这段歌词的大意是 :苏武是我国西汉人 ,出使胡 (匈奴 )被留 ,威其降 ,武不屈 ,而被迁至北海边牧羊。那里冰天雪地 ,肚子饿吞毡 ,口里渴饮雪 ,坚持牧羊十九年……。那时 ,我们小学生对于歌词里“吞毡”二字 ,不很…  相似文献   

20.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私塾在中国城乡依然大量存在.新政权从1949年10月到1952年底,积极实施改造私塾的政策,到1952年底农村私塾基本绝迹,私塾改造取得了很大成效.建国初期的私塾改造与清末以来的私塾改良一脉相承,符合小学教育现代化的趋势.新政权在改造私塾方面取得不俗的成绩同时,也出现了忽视私塾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普及文化知识、不利于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