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1947年8月25日至1948年2月23日,在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邓小平(时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晋冀鲁豫野战军政委)在大别山的息县、光山、新县、商城、潢川等地留下了光辉的足迹。邓小平在大别山长达半年时间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带头弘扬党的优良作风,特别注重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仅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关于群众工作思想与实践的工作作风,而且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转折点始于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中原、跃进大别山。40多年前,刘伯承、邓小平率领近13万大军以排山倒海之势,以义无反顾的决心,把红旗插上大别山,硬是在国民党统治最敏感的地方站稳了脚跟,从而揭开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  相似文献   

3.
1947年8月,刘伯承、邓小平率四个纵队12万人马,一路夺关斩将,出奇制胜,将人民解放战争的车轮向前推进了一千里。毛泽东说:“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变一经发生,必将走向全国的胜利。”蒋介石如是说:“大别山决战,是根绝赤祸,振兴党国之根本大计。”大别山又一次成为国共双方你争我夺  相似文献   

4.
一九四七年夏季,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战略决策,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由内线作战转入外线作战,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大别山雄峙于国民党首都南京与长江中游重镇武汉之间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是敌人战略上最敏感而又最薄弱的地区,我军占据大别山,就可以东慑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北制中原,成为插入敌人心脏的一把利剑。蒋介石必然要拼死同我们争  相似文献   

5.
正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大别山的辉煌历史与一代伟人邓小平密切相关,这就是在解放战争的关键时刻,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实现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伟大历史转折。在致力于实现这个伟大历史转折的过程中,邓小平以"我们在大别山背重些"的伟大风格和顾全大局、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亲自率领大别山党政军民英勇奋斗,勇当战略反攻的前锋,使大别山成为中国革命走向全面胜利的战略转折地,为新中国的诞生  相似文献   

6.
正1947年6月30日夜,奉中共中央军委电令,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即后来的中原野战军),一举突破国民党军黄河防线,千里跃进大别山;尔后,陈毅、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挺进豫皖苏;陈赓、谢富治兵团挺进豫西,人民解放军三路大军成"品"字杀向蒋管区,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逐鹿中原"之战。经过近半年的艰苦作战,至1947年底,人民解放军三路大军在中原战场上像三把利剑刺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是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70周年。1947年6月30日,遵照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战略部署,在刘伯承、邓小平的率领下,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刘邓大军在晋冀鲁豫太岳兵团和华东野战军的配合  相似文献   

8.
(一)大局已定 直逼武汉早在1947年7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后称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遵照毛主席战略计划,强渡黄河天险,发动鲁西南战役,揭开了战略进攻序幕.8月底,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恰如一把尖刀插入腹地,直逼武汉之势已见端倪.1948年9月至1949年初,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已取得全国决定性胜利.国民党反动派又玩弄起“和谈”花招却拒不在协议上签字.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号令全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一切敢于抵抗之敌,解放全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随即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的一千余里战线上强渡长江.4月23日占领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南京解放后沿江两个战略重点:一是中国最  相似文献   

9.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战略意义文/段铁安今年8月,是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同时也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50周年。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的大喜日子里,回顾50年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伯承、邓小平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强渡黄...  相似文献   

10.
应山县是湖北省北部与河南省信阳县接壤的一个县,她背靠桐柏山、大别山,在古代是中原与南方的重要交通孔道之一。特别是在桐柏山与大别山的山梁上有三座重要的关隘,这就是古书上记载的“冥阨(以下代以字母e)之塞”,也就是后世所说的“楚北三关”即“大隧、(现属大悟县)直辕,冥e”三要塞,因此这块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相似文献   

11.
我于1947年参加人民解放军,在刘、邓首长领导下的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三纵七旅二十团一营机炮连当战士。1947年秋,我刘、邓大军突破黄河天险,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我军占据大别山地区,可以东慑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瞰制中原,对蒋介石集团形成重要威胁  相似文献   

12.
千里跃进逐鹿中原邓小平政委在豫南的历史功绩文/罗高松解放战争的第二年,党中央、毛主席向人民解放军提出了主力打到外线去,举行全国性的反攻的作战任务,并决定由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挺进大别山,实施中央突破;陈赓、谢富治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太岳兵团...  相似文献   

13.
1947年盛夏,在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行列中,只要战斗情况稍一缓和,你就会在六纵十八旅的队伍里,听到这样热情而急切的啦啦声:“小连喜,”“来一个!”“来什么?”“吕蒙正赶斋。”  相似文献   

14.
周瑞金  井韦 《世界》2007,(2):10-11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15周年,也是他逝世10周年。如果再往前回溯,一幅有趣的历史机缘映现在我们面前: 60年前——1947年,邓小平与刘伯承挥师挺进大别山,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两年后,中国共产党打败蒋介石,建立了新中国。40年前——1967年,“一月革命风暴”肆虐,邓小平  相似文献   

15.
1948年上半年,针对新解放区土地改革中出现的“左”倾偏向,中共中央决定在新区停止土改。实行减租减息的政策。在这一决策的出台过程中,时为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的邓小平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初进大别山的刘邓大军1947年7月,人民解放战争经过一年的战略防御,开始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刘伯承、邓小平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第一、二、三、六4个纵队共12万人,奉命实行战略上的"中央突破"部署,强渡黄河,在鲁西南地区歼敌九个半旅后,实行了长达千里的战略跃进。经过近一个月的艰难跋涉,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于9月初进入大别山地区。大别山雄峙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西至平汉路,东至淮南路,  相似文献   

17.
徐海东的绰号非常多,有“窑将军”、“徐老虎”、“老病号”之称。有这样一个传说:三十年代大别山闹起了红军,有一次国民党一个团把几百名妇女儿童包围在一个树林里,架着机枪逼迫他们说出“共党”下落。眼看敌人要开枪屠杀,妇女中有人放声大叫:“徐老虎来了!徐老虎来了!”敌人顿时一片慌乱,争相逃命去了。  相似文献   

18.
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原支队张婵,李福昌,郏永安中原支队成立于1948年初,他们为中原解放区的开辟和建设作出了贡献。1947年秋,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陈(赓)谢(富治)三路大军分别在大别山、豫皖苏和豫陕鄂作战战略展开之后,歼灭了国民党军...  相似文献   

19.
杨秋峰同志在一九八一年《中原文物》第一期对《大别山春雷》一文提出三个问题,本文对此和杨秋峰同志商榷。一、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是“左”还是右的问题。杨秋峰同志认为“张国焘是带着‘左’倾路线指导思想到鄂豫皖苏区来的”,所以,第四次反“围剿”的失败应该是“左”而不是右。我认为并非如此,执行“左”倾路线的人,未必不犯右的错误,我党历史上不乏其例。请看以下事实。  相似文献   

20.
《百年潮》2017,(10)
正1946年,李达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参谋长,于1947年协助刘伯承、邓小平指挥部队发起豫北攻势和鲁西南战役后,战胜敌人多次追堵,率部挺进大别山。晋冀鲁豫野战军初到大别山时,部队缺吃少穿,非常艰苦,连李达一向重视、由司令部值班参谋坚持记了10多年的《阵中日记》,也因为找不到纸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