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与画》杂志2001年第4、5、6期连续发表了沃兴华先生三篇章。其内容姑且不论。所附的7幅字(真不敢称其为书法,因其无“法”)像是一个懒散的人在瞌困时写出来的,整个儿散了架,不但不能使我产生美感,反使我感到恶心。这是有生以来看过的最丑的字了。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沃先生为什么要堂而皇之地展示这样奇丑的字呢?难道他连“字如其人”、“书如其人”的古训都不知道?!难道他走  相似文献   

2.
幼承庭训长遇名师1934年9月,我出生于河南开封,按原籍,我是福州人。当时先父王世富(字善赏)为河南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在我刚懂事时,父亲就严肃地对我说:我们家族称西清王氏,在福州算是一个名门世家,又称王贻书堂。之所以给你起名敦书,是因为在王家你这一辈排行“敦”字,而“书”字是希望你好好读书,王家号贻书堂明确说明无产业留给后人,只以书为传家宝。这就是我的名字的来历。父亲对我的影响至关重要。他极重视家庭教 育,对我寄希望最殷,要求亦最严。从我呀呀学语开始,父亲就十五年如一日,手把手地教我认字读书,学古文,背《四书》,…  相似文献   

3.
《光明日报》离休干部殷毅,与我曾为同事,在70岁之际,学会了使用电脑,在键盘上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出了10余万字的《回首残阳已含山》一书,书中叙述了自己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这是一个老记者的故事,也是55万人的故事。而它的牵涉面,却广及55万个家庭及几百万亲友。这就  相似文献   

4.
傅德宝 《百年潮》2012,(9):29-34
正20世纪80年代初到本世纪初,我主要是从事中国合作社历史研究工作,和几位老同志一起收集了1万多份、近4亿字的历史资料;出版了10多本、共1000多万字的史料书,填补了中国合作社历史的空白,为合作社事业做了一点事情,深感欣慰。这期间,我亲历了三件对我影响大,记忆深刻的大事:一是参与编辑出版《刘少奇论合作社经济》一书;二是见证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加入国际合作社联盟;三是恢复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相似文献   

5.
前几天,热闹的市区出了几家书摊,摆了很多的书。我有逛书市的“陋习”,在书摊上忽然看到一本《性爱技巧》,我不知道这样的书是不是允许出版的,但书的封面上却印着某某出版社的字样,印刷也极讲究,据说卖得不错。说实话,我买了一本《性爱技巧》。看了里边的内容,感觉没什么,就是教人如何做爱更加“有趣”和快乐。但今天又看到这个书名,却是忽然想到了中国的教育。我不知道,由一本性爱技巧的书想到中国教育,是我的错,还是中国教育的错,抑或两者都没有错,纯粹是我自己杞人忧天罢了。我之所以会由一本性爱技巧的书想到中国教育,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相似文献   

6.
黄今言先生的新著《秦汉商品经济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一书,已于2005年3月人民出版社发行,此书是作者经过十余年的研究且在发表六七篇系列论文基础上完成的。全书33万余字,全面系统地研究了秦汉时期的商品经济,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社会价值。我觉得该书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7.
初春正午刺眼的阳光下,当孙老师气喘吁吁小跑着到小区门上将一本厚重的个人散文集《这些字,那些事》送到我手中让我写几句评论时,接过书一眼扫去书名中的"字"字像一颗闪耀的明珠格外吸引我的眼球,我似乎看到了一个个欢快的跳动着的方块字带着文雅质朴的舞姿迎面而来,这些朴素的文字正如面前的作者一样丝毫没有矫揉造作之感,是那么的自然而富含  相似文献   

8.
冯凌琦 《神州》2012,(34):52-53
翻开书籍《师道:为师亦有道》,一行娟秀的字映入眼帘:审视教育本身,倾听教师忧思,分享成长策略,明晰教师立场,重塑教师信仰。噢,原来在这本书里沉淀着教师的"道"。在书中,谈永康教授的《教育就该是平淡无奇的》深深地吸引着我,文中说台大教授傅斯年先生谈到自己的教育的理想,其中之一竟是"一个理想的大学,平淡无奇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一一字轩是我兰山寓所中的一方乐土。寓所湫隘,一间所谓工作室,我要读书,妻子要备课,孩子要写作业,常常不免发生矛盾。我在困境中想起了“穷则思变”的伟大哲理,于是便动手把那长条形的阳台改造成了一个专供我读书的斗室。其室状如“一”字,上不沾天,下不着地,面对兰山,阳光允足,居于其中飘飘然有临仙之感。每当夜深人静,马路上的汽车停止了奔驰,商贩们正在作着黄金梦,雄壮粗犷的皋兰山也沉睡了。我在沉睡着的兰山阴影的拥抱中立刻静了下来,随手打开了桌上的书……这时我往往感到兴奋,兴奋的不只是我读出了书的滋味,而且也同时感受到了这“一”字形小屋的奥秘。好象有一位美学家说过:“一”是大自然的光辉。你想,坐在大自然的光辉里读书,乐何如之! 于是,我便给这个阳台改造成的长条形斗室起了很“雅”的名字:一字轩。  相似文献   

10.
徐州云龙湖畔、铜山无名山下,有一座松柏拥翠、幽兰芬芳的玲珑庭院,黛瓦粉墙,大门悬一红底金匾“王学仲艺术展览馆”,徐悲鸿夫人廖静文手书;门左巨石上,有国学大师文怀沙题写的馆名,显示着此馆极高的艺术品位。大门右侧墙壁,挂有中共徐州市委宣传部命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标明其时代价值。步入大门,是一四合小院,迎面映入眼帘的,是我国当代艺术大师王学仲先生手书“扬我国风,励我民魂,求我时尚,写我怀抱”的题刻,笔力千钧,庄严雄浑,使人精神为之一振。北侧二门,上悬一黑地绿字篆书“黾学书院”,为日本友人梅舒适所书。其侧有徐悲鸿先生…  相似文献   

11.
记得,还是牙牙学语的时候,书,似是一个不知所措的孩子,就这样闯入了我的生命。开始,用秀气的蓝色圆珠笔字,我的生活里,从此留下一串纷飞的音符,一段心的旅程。  相似文献   

12.
孙海芳,我只见过一面。印象很简单:一个朴素的女人,30多岁,小学教师,新近出版了一本书——《这些字,那些事》。这本书很特别,序言和小标题是一个个的汉字,书中的插图大多是一幅幅西北人的生活画面和西北特有的景观,是一张张小学生的课堂作业和稚嫩的蜡笔画。这一切足以吸引我。虽然身处一个盛产论著的时代,但我还是掩饰不住内心的好奇。曾经是中学教师的我,问现在还是小学教师的她,为什么要出书,回答只有一句话:"教了十年书,为了给  相似文献   

13.
谈起修志工作,我不得不要借用佛家常讲的“缘”字了。前不久,中国人民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给我来函,谓他们要编一部《恰同学少年》的书,要我写一篇回忆学校生活的稿子。我在文章中写了两件事,其中一件是写当年在学校上《文献编纂学》课,老师讲到地方志,讲到章学诚,我对此发生兴趣,于是,四年级在北京档案馆实习的时候,  相似文献   

14.
七十年代初,正处在“文化大革命”没有书读的岁月。有一次,我通过朋友辗转借到一本王纯一编撰的《西洋史要》。这本20多万字的书是1930年上海南强书店出版,简明扼要地叙述了欧洲的历史,从古代一直讲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尽管今天看来此书  相似文献   

15.
在阅读《史记》的《纪》、《表》、《世家》等部分时 ,常能看到诸如“秦伐我”、“魏败我于……”之类的句子。我们都知道“我”字是代表的某一诸侯国 ,但称“我”应是春秋战国当时人的语气 ,司马迁作为后人写《史记》 ,理应直呼国名 ,但他用“我”字 ,显然不合逻辑。不少学者以“我”字为司马迁作书时所依据的旧史原文来解释这一现象 ,其实这一说法很难成立。本文即是对此现象作出另一种解释 ,并进而对《史记》的部分资料来源作出一种推测  相似文献   

16.
韩锋 《纵横》2003,(12)
叶楚伧字小凤,笔名“叶叶”,有时写作“东江一叶”。辛亥北伐,叶在姚雨平幕下任秘书,驻上海龙华寺时,我和叶住在一处。那时天气寒冷,又没有火盆设备,因此大家都早寻黑甜好梦。叶独自燃洋烛,在烛下观书不辍。我从远望他看的什么书,原为《三国演义》,不期失声笑起来。叶已觉得,问我为什么发笑?并说:“您大概不懂得这书的好处。这书是典籍中的珍珠,是令大人先生、樵夫牧竖一齐俯首下拜的好书啊。您看,叙赤壁之战时,看‘周郎今夜成大功也’八个字,皆天声人语。接着‘再不能临阵讨贼矣’一句,我以为胜读前后《出师表》万倍。”我听了,也点头表示…  相似文献   

17.
王大庆 《湖南文史》2013,(12):65-65
20世纪60年代末,我响应号召到“广阔天地”插队落户。临行之际。我找了一些包装箱板钉了一个小木箱,将平时爱看的书一股脑全装了进去。其中有我上小学时看的小人书,更多的是上中学时读的外国小说。当时带这些书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是冒一定风险的,因为其中有不少小人书是“四旧”书,外国的那些小说大多是“黄色”书,都属于“禁读”之列。但是这些书在我“扎根”农村时却帮我消除了不少寂寞。  相似文献   

18.
说“至”     
《殷契粹编》一五九○片辞云:"贞(?)三(?)"。(?)字郭沫若同志隶定为(?),无释。今得三证知是至字的倒书。一、《殷虚文字甲编》一七九○片"贞至□(?),吉"。此片至字的箭头向下,下一横略残,字作(?),是"至"字的正书,内容与《粹编》一五九○片完全相同。二、卜辞习见"雉((?))众"或作"雄((?))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50年代,国学大师季羡林在北大教授语言学。一天,有个叫陶汉清的学生来办公室找他,想借一本重要的语言学著作。季羡林看到陶汉清恳切的目光,犹豫了一下说:“这本书我在看,下周借给你行吗?”陶汉清高兴地离开了。一周后,陶汉清来取书。可季羡林递给他的却是一叠厚厚的信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陶汉清仔细一看,原来是那本书的手抄本。他疑惑地问:“您为何不把书借我,还花这么多功夫抄书?”季羡林笑着说:“我也很喜欢这本书,这两  相似文献   

20.
春在我心头     
正老师,只是一个神圣的名词,它代表一群以教育为己任的人,而真正对得起这个称呼的人,就是书人的石老师。——题记那是我四年级的时候,在书人时间也不短了,教了我两年的夏老师调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位姓石的老师,她一米六几的个头,很胖,说话时唾液横飞,还喜欢指指点点,因为这些"坏习惯",我对她的第一印象并不好。夏老师还在时,我是天之骄子,论知识,我当仁不让,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