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收藏历史     
正时间是历史的母体,但并非所有的时间都能与历史并行。当历史因价值观以及审美趣味抑或生活方式对时间进行选择时,时间才会获得有意味的历史存在的形式,历史是对时间有选择性的一种收藏。就像无法收藏生命一样,我们也无法收藏时间。幸亏人类有了历史意识,将生命划过时  相似文献   

2.
智慧书续集     
生命的最高点我们并非生来就是完美的。我们的品格,我们的事业,每天都在发展,直至我们登上生命的最高点,事业有成,功德圆满。趣味的纯洁,思想的明净,判断力的成熟,意志力的坚定,这些,标志着你达到了生命的最高点。有些人永远无法臻至完美,总有所缺;而有些人不断自我雕琢,则大器晚成,终成善果。  相似文献   

3.
生命活动竞争和挑战日趋激烈,困难和问题无所不在,而且无法回避,必须面对。加深对生命活动问题性和困难性的理性认识,已成为为人为事之急需,是使人减少困惑和忧虑的良方。提高问题元认知水平,是生命活动的动因;认知生命活动的问题性,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认知生命活动的问题解决过程本质、问题解决能力本质、问题解决目的本质,是理解和有效开展生命活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遇见     
如果没有时间的概念,那么生命本身就是一个渐渐流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说,我们遇见什么,什么就是我们的人生。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旅行也是一路滋养身心的风景。  相似文献   

5.
逝者2007     
写下一长串的名单,作别2007。还有更多逝去的人没有被书写。有人客死他乡,虽然无法纪念,但被启蒙的一代,已经大踏步地走向未来;还有一些,譬如黑砖窑里的死难者,譬如凤凰桥下的亡魂,譬如家乐福门口被践踏的生命,譬如济南暴雨里被卷走的市民……我们无法一一知晓他们的故事,我们甚至无法穷尽他们的姓名,然而记住他们,这个社会才足以保持痛感,才足以有资格等待救赎。  相似文献   

6.
野生星球     
<正>2002年,摄影师Laurent Baheux前往地球边缘一个珍贵的野生动物保护区拍摄动物。从那之后,他渐渐放下了自己一直从事的体育和新闻摄影,转而全身心投入自然摄影。在这13年中,他一次次探访地球上最后的保护区,带回震撼人心的野生地球影像。"每一只动物就像我们每个人,有自己的个性、情感,也有家庭,我们人类的存在只是这星球奇迹中的一小部分,我们得留更多的空间给其他物种和生命,因为没有了它们,我们也无法独活。"  相似文献   

7.
人,终究会老。人老应像一杯陈酒,冽而绵;一瓶老抽,醇而香;一棵苍松,郁而翠。人老并不可怕,怕的是不能正确面对,错过了美丽的夕阳。我们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努力延长它的“有效期”。就像行军打仗,除了必要的物品,该舍弃的一定要舍弃,轻装上阵。换句话说,到一定年龄,要做减法了。  相似文献   

8.
珊阑 《旅游纵览》2014,(12):46-47
<正>生命,是一条艰难的峡谷,只有勇敢的心才能通过。生态学把生命看作是生物圈中物质循环过程的中心环节。换言之,有了生命,就有了一切。生命是鲜活的,也是强大的。在旅途中,我们会领略迷人风光,会感叹自然的伟大,但总会有那么一两眼景色直敲我们心底,震撼我们的心灵。生命,便是这样一种奇观。当你还在感叹生命为何如此脆弱时,不妨看一下这些在逆境中依然傲放的生命。美国西部的犹他州沙漠一向以干  相似文献   

9.
粟明 《神州》2012,(22):86-86
语文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要从培养一个真正的人的角度来进行。如果我们只顾眼前的单一的目标,就没有时间去展望、塑造整个的生命。我们培养的是人,是生命全程中处于起跑阶段的人,是生理、认知、情感等整体发展的人,因此,我们就必须在每一门学科、每一节课、每一个教育细节中体现我们关怀生命、塑造完人这一教育理念,而不应该让求知成为惟一。在充满活力的生命个体中堆砌理智知识,并以此来评判人的发展,这样做,只会泯灭孩子的灵性,抑制纯真的童心,  相似文献   

10.
正诗人泰戈尔"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诗句广为流传,他为人生描绘了纯美的境界。他的一生都在探求、歌唱生命的真谛;其作品凝结着人生的哲学和智慧,慰藉了无数读者的心灵。他告诉我们:人生的意义就是爱。语文作为与生命结合非常紧密的学科,也要为学生的生命发展提供爱的养分,不仅要关注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提升,还要注重学生个性生命的成长与精神世界的建构;我们不能只培养标准的"知识人",却忽视"人"的培养。老师温和  相似文献   

11.
梁凤美 《神州》2013,(8):162-162,164
无论你是一位哲学家还是一个普通百姓,你都无法逃避思索自己的人生问题,都会产生诸如人究竟应该怎样生活,人生目的、人生意义何在等种种人生困惑,然后不断求解,直到生命走到尽头我们停止了思考,也许这种疑问的声音才会最终淹没。如何才能收获一个有意义、幸福的人生是人世间永恒的话题,本文也在做着这样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正>从人类文明诞生开始,“生命”与“死亡”这两个问题便开始困惑着人类的先民。人的生命从何而来?为什么会有死亡?死亡及灵魂的去向何在?这些完全由自然演变诞生出的问题在他们的眼中无法解答,知识水平与认知能力的匮乏阻碍了他们对于生命和死亡的认知,也加剧了他们对于生命的敬畏与对死亡的恐惧。这种敬畏与恐惧促使他们在自己的已有的认知能力之上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因此,  相似文献   

13.
感谢艰难     
艰难是一所最好的大学。——题记星期天有朋友来访。我们聊了一阵,末了朋友感叹:生活太艰难了,有时真想了结生命。听朋友轻言"死"字,我告诉他,其实,人应该感谢艰难,因为艰难,人才会发挥潜能,学会生存;因为艰难,人才会明白许多在安逸中永远无法明白的道理。  相似文献   

14.
行云何处去?     
<正>记录,是一种行走在路上的态度;记忆,是一张碎片拼接的地图。我们都是在路上的人,时间与空间的切换,让我们不断离开熟悉进入陌生。当我们渐行渐远,现在与过去、此地与彼处、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事之间就是一份相互牵挂的记忆。试与问,朝朝暮暮,行云何处去?路途或许很远,但毫无疑问这是一次精神之旅,起点,就在脚下。一样的山河岁月,不一样的视野。生命的历程就像蒲公英,那么,属  相似文献   

15.
肖依斐 《神州》2014,(10):70-72
<正>或许,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个爱过却错过的人。从不懂爱、挥霍爱到自责和遗憾,TA的幸福与我们无关,只是注定我们患上一种叫做怀念的单曲循环病。某一日突然发现很少听歌的朋友们纷纷在自己的个人主页上分享了一首名为《与我无关》的MV,分享的理由是"当季最值得听的一首新歌。"信手点开,这一听便是300多遍。在接下来的这几个月的时间里,从一有时间就单曲循环到每天限定自己"最多只能听三遍",再到封存一个月后再听,那种新鲜与熟悉感依然未曾消弭。有些感情是无法抑制的,有些人是无法强迫自己不去怀念的,也许,  相似文献   

16.
颜荻  王铭铭 《南方文物》2024,(1):118-121
<正>人从何而来?世界的起源是怎样的?诸如此类的问题不仅自远古时代便回响于各文明深处,时至今日,也继续深刻影响着我们对自身以及对世界的理解。从个体层面上讲,起源是一个生命的诞生,是它“来到-世界-之中”的过程。这天然是一个存在论难题,从“不存在”到“存在”,生命只有经历一次谜一般的突破性跨越,才能从空洞的无变为实存的有。从世界或宇宙层面上讲,  相似文献   

17.
回顾陈星国     
写作缘起1997年7月25日,随着一声枪响,一条生命在极其具有传奇色彩的古城─—遵义市结束了。生与死,在我们这个宇宙之中,悠悠万事,唯此唯大;生与死,又是普通得再普通不过的事。在充满了芸芸众生的这个世界上,每一天,每一小时,甚至是每一秒,不知有多少生命降生,也不知有多少生命死去。诚所谓司空见惯,这生与死之于我们,也就平常得如我们的呼吸。世间万事万物,无论巨细,总存在着差异。生,对于一般人说来,也就是母亲的剧痛,临世时惊恐的啼哭,虽也各有区别,但那区别是不大的;但据说圣人、伟人、乃至名人们则不同。明末清…  相似文献   

18.
单车游世界     
米兰 《风景名胜》2011,(10):33-35
米兰·昆德拉说:旅程无非两种,一种只是为了到达终点,那样生命便只剩下生与死的亮点;另一种则把视线和心灵投入到沿途的风景和遭遇中,那么他的生命将会丰富无比我想喜欢以自行车为出游工具的人,大多应该属于第二种他们不单单是为了去向远方,更享受的是去远方的过程。通过骑行,他们在让自己的眼睛得到感观上的愉悦的同时,也让身心同步感受到了旅行的惊喜和无奈。所以,本期的"超级攻略",我们要与您分享的是三个人的单车旅行  相似文献   

19.
敬畏生命     
正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们应当恭敬与珍爱地对待生命。古人说,人必须有三畏:畏天,畏地,畏己。畏天就是要顺应天道与自然;畏地则是心怀感恩,珍惜我们的生存空间和环境中的万物;畏己就是敬畏自己,珍惜自己的生命。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敬畏之心,古人如此,今人亦然。只有我们拥有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勃勃生机,呈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漠视生命,肆意践踏人类性命的暴行,必将受到人民的审判、正义的严  相似文献   

20.
选择伴侣这个生命中最特殊的人往往花费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种需求催生了一个市场容量达到数十亿美元的行业,包括婚介企业和网络征婚等。然而我们并不满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