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牛博鸶 《神州》2013,(4):10-10
电影《人在圃途之泰圃》在2012年年底彻底火了一把,打破了许多华语电影的记录。电影作为我们获取精神食粮的途径之一,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泰囤》的热映,我们也应该来反思一下近几年来华语电影的发展情况,并从中找出当下适合我们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
杨迪 《沧桑》2010,(4):187-188,199
随着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消费主导的时代,消费不再简单地只是经济学意义上的需要满足的活动,消费也不再仅仅是消费物品的使用价值,而是更加注重物品的符号价值。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消费的现状,对"消费社会"、"符号消费"作出特有论述,以实现其对当代西方社会消费的解析。这对于我们认识当今世界的消费倾向、消费文化以及消费在当今具有的社会功能,对于发展经济,促进经济增长,规定社会秩序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丽 《沧桑》2010,(3):245-246,255
《日本考》是明代李言恭和郝杰在抗击倭寇的形势下写的一本书。这本书大量介绍了日本的社会风俗,如染牙、内俗、征粮、法度、官出巡、风俗男子、妇人、婚姻、便宜婚姻、生育、丧事等等,本文将针对这些社会风俗来探讨一下其中所隐藏的中日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采访冯小刚是在2009年,《非诚勿扰2》的宣传期。采访前,电影宣传告诉我,他最近接受的采访太多,尽置不要问重复的问题,他会没兴趣回答。可我怎么知道他感兴趣哪些问题,我只会问我该问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北京大学藏秦代木牍《泰原有死者》是近年公布的一份珍贵出土资料,它以复生者口吻讲述了死人的好恶及地府冥界中的价值取向。对於研究秦代的婚俗、丧葬、祭祀、死後世界及鬼神观念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着重分析了如下内容:死而复生者的身份认定及女子的婚姻归宿,死人的财富观念及黄圈的象徵含义,古人的魂魄观念及形“魄”拘闭地府的认知,鬼神亦须饮食的祭祀理念及後世道教的天厨、地厨观念,强调以故衣殓葬及其背後隐藏的薄葬用意,以揭示秦汉时人的宗教信仰和民间习俗,期望有助於理解这篇牍文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6.
《古事记》神话舞台的构造,有天界、人界、冥界、仙界等,这与中国神话舞台的构造大致相同。但《古事记》神话各界的名称多有不同,且《古事记》神话各界之间的通道更具象化。"根之坚州国"则是日本神话中所独有的。《古事记》神话世界中可看出中国道教宇宙观的投射。《古事记》神话舞台的构造反映了中日文化接触所导致的受容和变异。  相似文献   

7.
木粲成 《黑龙江史志》2013,(13):142-143
神话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人类学关注的重要话题。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于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便专门罗列章节对神话进行了探讨。本文基于对《原始文化》之中神话研究的解读,试图展现在古典进化论范式之下神话研究的理论根基与核心议题。并认为,理解泰勒对于神话的认识与分析,明确其问题意识与解释路径,对理解后世人类学的神话与信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春晓 《神州》2013,(19):129-130
鲍德里亚与法兰克福学派之间存在某些观点上的共同性和继承性,本文试就两者有交集的理论进行阐述并试着加以比较。探讨法兰克福的文化工业及单维概念对于鲍德里亚的影响。鲍德里亚对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有所承接,其社会批判更加的具体深刻。  相似文献   

9.
王浚波 《沧桑》2009,(6):224-226
吴承恩的《西游记》和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是16世纪至18世纪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两部经典作品。二者具有通过讲述神话或童话故事,来抨击各自国家的社会弊端,表达作者政治理想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0.
《天问》文本释读历来歧义丛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者不了解《天问》产生和流传的语境,想当然地以其为屈原个人的文学创作,甚至将其中所涉的神话历史视为屈原个人境遇的曲折表达。对《天问》语境的忽视,源自对先秦知识传统和体系的隔阂。通过《天问》的文本分析,可以发现,《天问》全文呈现出逻辑清晰、结构严整的创世神话特征,可见它并非屈原的个人创作,而是源于上古集体性的口头知识传统。  相似文献   

11.
刘洋 《神州》2012,(2):18-19
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新《公司法》中,引入了公司应承担社会责任的制度。这要求公司在承担其相应的职责中,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本文对《公司法》与现有特点和它与时俱进的特性进行描述,继而概述公司的社会责任是“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及实施这个理念的必然性。试图分析在新《公司法》下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2.
刘秋香 《世界历史》2005,(5):132-134
许洁明先生新近出版的《17世纪的英国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3月版),是一部难得的有助于我们了解17世纪英国社会的学术专。此书通过对17世纪英国的社会结构、社会管理、社会纽带、社会细胞和社会观念的再现,梳理出17世纪英国社会最为本质的特征,加深了我们对英国革命和英国通史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田昌林 《黑龙江史志》2013,(15):149-150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总结和凝练,其朴素的军事思维和军事哲学影响了甚至支配了我国2000多年的军事发展,乃至在世界上的影响也是极其巨大的。研究学习《孙子兵法》中的战斗文化,不仅可以提升官兵的思想觉悟、提高官兵的品味修养、锻炼官兵的心理素质,更能砥砺官兵的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吴越春秋》、《越绝书》中的神话为线索,进行分析和比较,发现《吴越春秋》与《越绝书》两书的材料来源基本同一,《吴越春秋》广泛地运用了先秦以来的资料,《越绝书》是其参考书之一。因此《吴越春秋》具有整合之功,内容更为丰富。《吴越春秋》对汉代神话传说的记录,体现出政治思想对神话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两书在风物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明清消费文化愈来愈成为历史学所重视的一个研究方向,与此同时又受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影响,使其研究呈现丰富多元的面向,本文所要讨论的巫仁恕的《品味奢华》便是这样一种研究视角的代表作,该书透过细致具体的实证研究,展示了晚明消费社会背景下士大夫阶层的消费文化及其背后所反映的士大夫阶层对自我群体身份认同的建构。  相似文献   

16.
社会生活史作为近几十年来唐代文化研究的一个热点,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优秀论著层出不穷。近年新出的一本力作是张雁南博士的《唐代消费经济研究》,由齐鲁书社于2009年出版。该书之意义,正如郭绍林先生在序言中所说,是迄今为止海内外研究李唐300间消费现象的唯一专著,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17.
《刘子》中的文句引用和套用前代典籍旧语者居多,其中22章43处引用或套用《吕氏春秋》文句凡涉25篇.在套引过程中,多是改为通假字、同义字、今字、异体字、他字以及双音字变为单音字,亦有添字、减字或不改而径用等方式;另有部分取《吕氏春秋》文意而概括之.这些语料对于研究《刘子》和《吕氏春秋》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穆冉 《南方人物周刊》2011,(42):104-104
现在不会再有人质疑《失恋33天》(以下简称《失恋》)的行业标杆地位了:面对《猩球崛起》和《铁甲钢拳》两部大片的左右夹击,该片持续强劲。  相似文献   

19.
一面是好口碑,一面是渗淡的票房,在看似蓬勃的中国电影市场里,这就是许多“诚意之作”的宿命  相似文献   

20.
赵亮 《神州》2010,(7):70-71
《神州》:在今年上半年公映的华语片中,《叶问2》也成为唯一一部票房破两亿的电影。而随着叶问系列的火爆,《叶问前传》已经进入紧锣密鼓的筹备阶段,为什么这种沉寂多年的香港功夫片,再度得到观众的认可?贾:说真的很久没有在电影院里感受到那激情澎湃的掌声和情不自禁的喝彩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