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依据晚商王步卜辞规律推断,《合集》36501首辞所残之占卜地为"商",其地望大致是在今山东东平县接山镇鄣城村一带。首辞所涉及的田猎点则为殸,即字初文之一种,可读为祊,去汶水下游的东土商邑半日行程,属"汶阳之田"内的重要田猎点。卜辞习见之滳水,殆指商邑附近之水,或即汶水流经商邑段的专名,商人对东土的开拓往往需要凭借滳水而东进。滳水流域附近尚有兆、巛、壴、等地名与水名。其中兆即《春秋》经传中所记载的洮或桃,在今汶水以南山东宁阳县境内,大致与成地相毗邻。巛当读作淄,为汶水支流,殆即今之"柴汶"河。壴在今山东宁阳一带,地则坐落于"汶阳之田",亦属晚商重要田猎点。此外,东土商邑附近尚有一津渡,乃晚商汶水下游南北两岸交通的重要节点,且至少延续使用至东周时期。  相似文献   

2.
春秋早期铜器晋姜鼎铭文记载了晋国之人至繁阳■(■)以盐换取铜料这一事件。鼎铭"繁阳■"中的"■"字可隶定为"■",释为"榷"。根据文献记载和青铜器铭文来看,繁阳榷是周王设在繁阳地区的具有垄断性质交易场所,其历史可以追溯至西周时期。因此,晋姜鼎铭文"繁阳榷"的考释对于周代经济制度和相关史实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宜侯吴簋铭文本身提供的线索可知,周初宜国之封地,应该坐落在西周"东域"范围内。周代成康以后的"东域",其西界在河南安阳、洛阳一线以东,南界不可能越过淮水,所以宜地似应在以汶、淄流域为中心的"东土"区域范围内寻找。结合卜辞"義"地地望可知,宜侯的封地应该在今山东莱芜市境内,也即晚商戍甬鼎铭中的宜子之地。宜侯吴簋实乃东土礼器,与西周吴国开国史无涉。  相似文献   

4.
郑威 《江汉考古》2021,(5):115-118,69
新近披露的长沙走马楼西汉古井和益阳兔子山七号井所出简牍均属西汉长沙国.简牍所记载的地名中,临沩因临近沩水而得名,在今宁乡至望城一带;烝阳当在蒸水之阳,约位于今衡阳县西北;醴陵与高后四年受封的醴陵侯国应为一地,在今醴陵市一带;观川与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地形图》中的"观阳"县相关,都位于观水(今灌江)流域.  相似文献   

5.
殷墟花园庄东地所出子卜辞,所记载的地名体系以两条交通路线为核心,第一条交通线中所涉及的商、■、卲、觞、剟和索诸地,基本属于商末征人方的经由地,可见花东卜辞所牵涉的地理范围是在今山东境内,其中自然包括"伯或征卲"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卲"。"伯或征卲"也即是武丁王卜辞中的"沚或征召",经考证可知,召地在今山东莱芜一带,而沚族则盘踞在鲁中柴汶与嬴汶之间,也即今泰安、新泰与莱芜交界地带。"沚或征召"事件,显然是武丁时期实施于东土的"以夷制夷"政策的一个折射。沚地范围的卡定,则为殷商早期■、土二方之乱的重新梳理与商代民族史研究,提供了全新的地理依据。武丁王卜辞地名系统、花东子卜辞地名系统及商末王卜辞地名系统之间,存在大量的重叠现象,此于晚商政治地理的勾画复原以及商代古史的重建,具有重要学术价值。此外,卜辞地理的研究,亦有助于甲骨疑难文字的考释。  相似文献   

6.
知文明     
《大众考古》2023,(2):90-91
<正>班簋等器铭文所示西周中晚期“东土”边域之态势周公东征之后,周人在东国地区建侯立邦,形成了以齐、鲁等侯在此地为王朝戍守开拓的格局。西周王朝中晚期,“东土”边域的局势日趋紧张。班簋、史密簋、师簋等青铜器铭文,记载了这一时期“东土”边域时常受到属东夷、淮夷等族邦的侵伐,形势不甚稳固,甚至出现重大的军事危机。这些危机皆由王朝军为主力军队平定,表明整个西周时期中央军事力量始终强于地方,  相似文献   

7.
“格氏”即“葛乡城”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格氏”为古地名,今为春秋末至战国时期的一组印陶所证实。这批印陶的陶文有“格氏”、“格氏左司工”、“格氏右司工”,“公”……我在《<郑州、荥阳两地新出陶文印样介绍》一文中,曾作过简述,并提出“格氏”可能就是古文献所记的葛乡城。格氏在西周时为一诸侯国的所在地,鲜见于文献,其地域也不可知。与格氏有关的,过去仅见传世的西周铜器,有“格伯殷”及其近是者十六件(唐兰称其为“倗生簋”,对铭文内容的解释有新见,与郭沫若有别)。这些铜器的铭文,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中存有精拓本。另外是解放后从郑韩故城发现的一批战国兵器,兵器的铭文中曾出现“格氏”地名。以上材料  相似文献   

8.
《水经·夷水注》载“(廪君 )乃乘土舟 ,从夷水下至盐阳”(现刊各本皆同 )。这儿郦道元用了表示方位的趋向动词“下”,按其意 ,则廪君率领族人迁徙的路线为从武落钟离山出发 ,沿夷水而下 ,达于盐阳之地。考诸史籍 ,郦氏的记载似与史迹不符。要考察郦道元这段话的正误 ,必须对武落钟离山与盐阳的相对地理位置进行考察。夷水即今湖北清江 ,武落钟离山位于今湖北长阳境内的清江流域。通过对史籍的探索与实地考察不难发现 ,从武落钟离山至清江与长江汇合处之间并无产盐之处 ,也没有盐阳之类的地名或相关的痕迹。所以盐阳的地望不当于武落钟离山…  相似文献   

9.
西安市文物中心所藏青铜器中,有一件战国时期的铜釜甑,甑腹外壁上刻镌铭文两处。其中地名用字写法略同,一作,一作。原报告阙疑未释;或释“富春”合文,以为楚器。今按,参照两形合观,字应是,  相似文献   

10.
贵山今何在     
诗若 《贵阳文史》2003,(2):59-59
贵阳之名,得来于“贵山之阳”。这一点已属公认。何为“之阳”?古代地名之取名,常以城市所在地附近的山水阴阳向背取之,山之南为阳,山之北为阴。“贵山之阳”即贵山的南面。然而,贵山并非只有一处,历来有明代贵山、清代贵山之说,又有西北贵山与东北贵山之分。 明代贵山有二说,一是今之关刀岩,这是明  相似文献   

11.
冯时 《中原文物》2020,(1):63-70
西周霸伯铜器铭文显示,位于今山西翼城大河口的霸国伯主不仅有为西周王室治盐之责,而且兼有御戎守护盐池安全的使命。霸伯簋铭文记载了井叔专来霸国辨定盐卤的种类和等级,并命霸伯征伐,提供其美田一百井之井田中央百亩公田所产的两种谷物作为军粮,补其军资。文章结合相关铭文资料讨论了西周井田制和军賦,并就与井田相关的官制官氏等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2.
考古出土实物研究表明,商周青铜器铭文制作,通常是先雕刻正阴字铭文模,然后翻制反阳字铭文活块泥芯,镶嵌于主体泥芯合适位置组成复合泥芯,最后在浇铸青铜器时一并铸成于器物内壁上。复制具有151字铭文的西周晚期青铜颂鼎,整体采用失蜡铸造工艺,铭文制作借鉴商周青铜器陶范铸造的相关工艺,多次翻制制作一块铭文蜡片,嵌入模具型腔后翻制整体硅橡胶泥芯,获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柞伯簋是考古发现的西周早期重要有铭青铜器,因铭文记录了西周早期柞伯参加周王举行的一次大射礼而受到学界的重视,但各家看法不一,意见分歧较大。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一些关键字句作了新的考释,并对铭文所反映的大射礼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对目前条件下可能存有多种解说者,也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并论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河南周口市历年来出土西周和东周铜器有铜煎、铜簋、铜剑、铜戈等,作者选择有铭文的铜器作一介绍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作册般铜鼋所记史事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册般铜鼋是一件珍贵的商代末期青铜器。其铭文所记史事和器物造型所展现的史实是射礼,如果把它与田猎挂钩,则有许多疑窦;如果把它与射礼相联系,则颇能印证文献和西周金文的有关记载。可以说西周辟雍大池的水上射礼很有可能渊源于商代晚期的洹水水上射礼。周礼“三番射”中的某些仪节和必射四矢之寓意,在商代晚期就已经存在。射鱼也是当时常见的一种射礼,射鼋则是射鱼的一项重要射礼内容。本文还对鼋铭作了考释,并认定该器是铭功的庸器、再现商王射艺的实物模型。铜鼋的铭文与造型构思所反映的史事是商代末期王在洹水进行的一次水上射礼活动。  相似文献   

16.
陈光鑫 《文博》2022,(1):47-51
西周时期,“太保”是召公的生称,也用作召公家族的族名。山西北白鹅墓地出土铜器铭文中的“太保”是族名。与之类似,梁山七器之一的宪鼎铭文中的“太保”也应该是族名,不可与正文连读。  相似文献   

17.
陈颖飞 《江汉考古》2012,(1):100-106
清华简《祭公之顾命》所记祭公出自西周时期重要的世族祭氏,本文试从简本《祭公》切入,系统梳理与考辨西周祭氏材料,讨论西周祭氏的若干问题。主要包括:一、祭氏的来源及相关铭文。二、祭公谋父与西周金文中的其他祭氏。三、综合以上论证,排列祭氏世系谱。结果表明,清华简祭氏确系周公之后;第一代祭氏即祭季,官居太史;第二代祭氏有两位祭公,前者与昭王共没于汉水,后者即祭公谋父,他可能是穆王伐东夷某些战争的主帅,对某些东夷氏族进行了战前动员;金文中的祭俗父与伯俗父、师俗父并非同一人。  相似文献   

18.
由新出金文资料及相关事例可知西周金文中普遍存在异人同名现象。而望簋与师望诸器、师汤父鼎与仲柟父诸器这两个典型例证则显示了以往西周铜器断代研究中忽视异人同名现象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因此,在铜器断代研究中运用人名系联法时,应该充分重视异人同名的可能性,尽可能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19.
韩雪 《文博》2021,(1):53-57
本文认为陕西扶风所出西周铜器王盂,乃周王为"蒡京中寝"所作"馈盂"。中寝即西周王后居住的中宫。馈,则表明该盂为周王正配司掌馈食供养所专用。此篇铭文的重新解读,对探索西周王后之职以及相关礼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金文王称的研究始于王国维《古诸侯称王说》,其后张政烺作《■王簋簋跋——评王国维古诸侯称王说》,对王氏理论加以修正。本文在两位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检讨了金文中记录的殷代至战国各个时期的王称,将其归纳为“时王生称”、“时王美称”、“时王别称”、“在野王称”等四种。其中“时王别称”系由作者首次提出,该文具体考证了西周金文中的周王、成周王、豐王、畢王、幽王分别是文王、成王、西周早期某王、懿王、孝王的别称,它们都是以都城或重要驻地命名的。命名别称可能是西周诸王的一种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