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华面佛     
自合肥驱车南下过铜陵经贵池九华山怦如一尊凸肚大佛芙脸相迎。九华山古称九子山唐天宝年间诗仙李白游此留下“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的佳句遂改名九华山。九华山与鬼斧神工的黄山遥遥相望其峰也雄峻水也秀丽加之地藏王卓锡于此香火绵盛鸟语伴钟鼓。云实现佛寺自然景色和社会风情无不引人入胜。车行盘山道两旁深山幽谷怪石奇松溪长水击石林暗草惊风。峰回路转之间忽然开朗。山间盆地托出7名闻通边的九华街。街道依山造势一色的徽式建筑白墙黑瓦小桥流水。沿街所见多与宗教有关。更有意思的是这里的店堂大都备有录音机成天播放梵言佛语馨响…  相似文献   

2.
丘桓兴 《旅游》2004,(6):28-39
在中国的各大名山中,山西五台山曾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四川峨眉山曾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浙江普陀山曾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安徽九华山曾是地藏菩萨的道场,故称之为“佛教四大名山”,明代起就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说。  相似文献   

3.
《西藏人文地理》2013,(6):24-29
《文成公主》大型实景剧以文成公室与松赞千布联姻。在进藏途中克服艰难险阻,促进经济和民族文仡互榻交流为故事主线,配以藏戏、歌舞、把1300年前的一段历史搬上了舞台。这是世界首倒藏地星空奇观实景剧,也是目前国内海拔位置最高,规模最大、舞台场面最壮观的实景剧。  相似文献   

4.
灵山开九华     
九华山位於安徽西部青阳县城西南,方圆约百公里,号称九十九峰、十八景,鼎盛时期,寺庵一百五、僧尼三四千。九华山群峰争峙,却玲珑秀丽。佛教兴起迟於洛阳白马寺六百多年,之所以成名,除了它得天独厚的优美环境外,应归功於诗仙李白和高僧金乔觉。李白应邀游山,远眺九峰如天赐九莲,触景生情,诗赞"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引来了历代文人雅士,於是"九华名遂闻於天下"。稍后,朝鲜半岛新罗国高僧金乔觉,  相似文献   

5.
胡迟 《江淮文史》2013,(3):146-155
九华山庙会源于何时,至今难以定论。据旧志载,清中叶后,九华山庙会活动进入了常态化,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地藏菩萨金乔觉圆寂的那一天,四方信徒、香客云集九华朝山进香、拜塔、朝拜天台,许多山民和手工艺者趁此机会互做买卖,民间艺人也趁此献艺,逐步形成了传统的九华山庙会。  相似文献   

6.
《禹贡》东陵 ,为九华山区初名。《楚辞·九章·哀郢》的陵阳 ,即东陵之阳地区的泛称 ,屈原居此“九年而不复”。秦汉置陵阳县 ,山又以县为名称陵阳山。早期道教代表人物陵阳子明相传得仙于此山。由于县治的迁移及道士的附会 ,陵阳山名亦随之而有移动和扩散。东晋南北朝之际 ,本山已因山势之特色而有九子之称。盛唐之世 ,已为天下名山 ,名人学士畅游于此者日益众多。李白就是在如此情势下 ,受邀来游 ,并在与学士联句中 ,高唱“妙有分二气 ,灵山开九华”,为九华定名。  相似文献   

7.
刘翼飞 《旅游纵览》2023,(11):151-153
中国实景演艺是重要的旅游资源。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物质水平的提高,旅游者的审美标准已不满足于感官的享受,亟须与审美对象的文化内涵产生共鸣。本文从旅游美学视角出发,通过对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的现状分析,提出发展中国旅游实景演艺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刘翼飞 《旅游纵览》2023,(6):151-153
中国实景演艺是重要的旅游资源。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物质水平的提高,旅游者的审美标准已不满足于感官的享受,亟须与审美对象的文化内涵产生共鸣。本文从旅游美学视角出发,通过对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的现状分析,提出发展中国旅游实景演艺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编导大型活报剧《十年内战》1937年4月间,红一军团政治部驻在甘肃省邑县共和镇王家禄村,邓小平同志当时任政治部主任。他亲自编写了一个十幕大型活报剧《十年内战》,在“五·一”节全军团运动大会上演出。该剧时间跨度,从第一次国共合作写到第二次国共合作...  相似文献   

10.
2003年大获成功的《印象·刘三姐》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当中,我们很少听到梅帅元的名字,他作为总制作人被名声响亮的张艺谋铁三角所遮盖,尽管正是他从1999年开始为了自己的一个创想四处找钱筹备演出.  相似文献   

11.
《风景名胜》2010,(3):24-24
1月22日中午,在某论坛出现了一则题为《张艺谋不是救世主,不要盲目造“印象”》的帖文,发帖人自称湖南省临湘市副市长姜宗福,观看了各地“超大规模投资、表现手法老套、一哄而上的印象派山水实景演出”,得出“‘印象’搞乱中国”的论点,并详细阐述了理由,还提出了景区建设应因地制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占浩珍 《旅游纵览》2023,(3):125-127
旅游演艺是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是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以及传承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以《文成公主》实景剧为例,探寻《文成公主》实景剧这一创新性演艺产品对于当地社区发展的支持作用。最后根据《文成公主》实景剧旅游演艺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改善社区生态环境、加强社区文化环境保护、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性等针对性的参考建议,从而促进实景剧旅游演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印象”系列实景演出因为张艺谋而出名,但真正的操盘手却是文艺女青年王潮歌,站在张艺谋的背后,她将文艺和商业用最华丽的方式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吴若峰 《旅游》2005,(6):62-71
说实话,五台山、峨嵋山、普陀山、九华山这四大佛教圣地我只去过九华山,且不止一次地踏上这中国惟一有“木乃伊”的地藏菩萨圆寂之地。我是凡人俗子,对佛教并无太多研究,也并非去“大愿之地”许愿还愿,除去游山玩水,每次九华山之行都能使我感悟出一种坚定信念的精神。  相似文献   

15.
山西芮城县境内的古戏台,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据《史记·魏世家》注:“魏,姬姓之国,武王伐纣而封焉。”魏即今芮城县城北5华里之古魏城,为西周古城。魏国宫禁在今涧西村北方圆约180亩地的范围被称为“紫城地”,城东之柴村为魏国的柴市。位于魏城南之令花村,传为魏侯之花园,当时人们曾在此教练歌舞,被后人称为“梨园”,并在此村建有琵琶亭。琵琶亭当为古戏台之雏形,只不过当时不为老百姓娱乐,而只为魏侯专门演出而已。  相似文献   

16.
人们习惯以“某剧目中的某某角色眼的有血有肉”“把剧中的角色演活了”“给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等词句来对演员塑造人物的的成功进行评论。然而,这“有血有肉”、“难以忘怀”又是如何塑造出来的呢?1986年本人参加新编越剧《范进中举》的演出,在演绎胡翠英这一角色的过程所得到的启示,虽已过去近30年,但至今仍难以忘怀。《范》剧是描写范进屡试不成、一生坎坷的生活道路。作为剧中的主要配角范妻这一角色演出的成功与否,对整个剧  相似文献   

17.
“九华一千寺,撒在云雾中”,在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中,九华山风光旖旎,独领风骚,以“香火甲天下”、“东南第一山”双重桂冠名扬天下,中外朝拜者络绎不绝。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相似文献   

18.
速览     
《神州》2010,(11):6-9
谭盾制作建筑音乐,庆祝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 9月28日,上海青浦朱家角落成的水乐堂将上演“水乐堂·天顶上的一滴水”。这是谭盾为第十二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而特别制作的一场建筑音乐演出。而9月29日,水乐堂将正式对外公演,预计在国庆黄金周前后演出约20场。音乐人谭盾说,“天顶上的一滴水”既是一场行为音乐、行为艺术的演出,也是将视听艺术与弦乐四重奏、琵琶、女声和六人打击水乐组合的一场音乐会。  相似文献   

19.
吴昭谦 《江淮文史》2006,(3):151-154
在当今一部部刀光剑影、神奇莫测的武侠影视盛行,各种拳技武术又二度梅开、百花盛放之际,我不禁又联想起我们枞阳的“东乡武术”来。1947年前,我就读的高甸初级中学,原属桐城县南乡(今枞阳县)。在校同学中有一部分是东乡(周家潭、横埠河、孙家畈一带)人,他们大部分都会一点武术,课余时也教我们一两套,常津津有味地叙谈着过去的拳技棍术、江湖故事,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三十六教头九华山大战“花和尚”自清初到咸丰的200年之间,是“东乡武术”的兴盛时期。其间英才辈出,民间流传的三十六教头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大战“花和尚”,扬威长江…  相似文献   

20.
胡迟 《江淮文史》2012,(4):128-142
在采录池州傩戏前,我们又看了.一遍非遗申报文本,简介上开宗明义:池州傩戏源于原始宗教意识和图腾崇拜意识,主要流传于中国佛教圣地九华山麓方圆百公里的贵池、石台和青阳等县(区),尤其集中于池州市贵池区的刘街、梅街、茅坦等乡镇几十个大姓家族,史载“无傩不成村”。她无职业班社和专业艺人,至今仍以宗族为演出单位,演员由本宗族男丁担任。以请神祭祖、驱邪纳福和娱神娱祖娱人为目的,以戴面具为表演特征的古老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