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噶玛噶孜画派噶玛噶孜画派简称“噶孜”或“噶派”,是我国藏区三大著名画派(门孜、钦孜、噶孜)之一,大约形成于15世纪,由大画师南喀扎西以“门孜”为基础,结合当时的响铜雕塑,“丝唐”的艺术风格而开创。后来由他的得意门生曲扎西、朶学噶玛扎巴、扎西扎巴、弥觉多吉等继承,特别是弥觉多吉以先师理论为基础,结合实践,撰写了《线准太阳明镜》,为噶孜派的形成和发展总结出系统理论。 16世纪,噶孜派在藏区的影响越来越大,先后涌现出达波果巴、噶玛森哲、噶玛仁钦等一批著名画师。17世纪又相继出现爱巴古巴、霍尔·巴冲和却英多吉等,将噶孜派  相似文献   

2.
《如梦之梦》下半场开场前30分钟,五号病人已经“睡”在了舞台上。在他的梦中,第一个观众进场,然后足第二个、第三个……不多时,观众席便几乎坐满了。胡歌说:“然后,我的梦结束了,观众的梦开始了”——那部话剧中,他是“五号病人”。  相似文献   

3.
曾立平 《神州民俗》2007,(11):76-77
丹珍多吉虽是科班出身,但他学的是陶瓷设计,属于装潢美术,却也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此后,他有很长一段时间从事行政工作,远离了美术创作。但15岁起就师从国画家李亚新,油画家胡善余、林达川先生,亲受过美术大师刘海粟艺术熏陶的多吉,艺术之梦却从没有中断。终于在不惑之年,毅然舍弃了舒适的工作,南下西双版纳,深入傣族村寨,体验多彩生活,获取人生感悟。安宁祥和的傣家村寨,使他消除了城市生活带来的烦躁不安;  相似文献   

4.
噶玛噶孜画派简称“噶孜”或“噶派”,是我国藏区三大著名画派(门孜、钦孜,噶孜)之一,大约形成于15世纪,由大画师南喀扎西以“门孜”为基础,结合当时的响铜雕塑、“丝唐”的艺术风格而开创。后来由他的得意门生曲扎西、尕学噶玛扎巴,扎西扎巴、弥觉多吉等继承,特别是弥觉多吉以先师理论为基础,结合实践,撰写了《线准太阳明镜》,为噶孜派的形成和发展总结出系统理论。噶派历史上出过许多名画师,通拉泽翁是当代  相似文献   

5.
吴萌 《南京史志》2010,(1):20-20
我的家乡被称为“水乡”。 在我童年的梦中,家乡到处是水。如今,填河、砌房、造路,家乡已经很难找到水乡的痕迹了。 不过,我还时常梦到古老的水乡。梦中的水乡,自然是美的。  相似文献   

6.
名号金刚手菩萨(Vajradhara),藏语称“恰那多吉”,又称“执金刚”、“持金刚”、“金刚勇识”、“普贤”或“金刚手大势至”等。菩萨以手持金刚杵而得名。金刚是梵文Vajri的意译。金刚本为吠陀和印度教神话中的粗棒、狼牙棒,是众神之王因陀罗的武器,在佛教中有  相似文献   

7.
按照藏族人名的称呼习惯,他们通常被简称为旺加和多吉。因此,被人误称为“旺加多吉”先生,对扎西旺加和次仁多吉两人来说早已见怪不惊。毕竟他俩的名字并列出现在纪录片字幕摄影栏的次数太多,连读起来还真顺口得像一个藏族人的名字。但事实上,两人的名字并列在一起的时间远远超出字幕的范畴。从1975年小学三年级起,这种并列、共存甚至互生的关系。就一路伴随他们从家乡日喀则到拉萨到北京,再一起重踏《郑和下西洋》的航线,《走进非洲》,《极地跨越》,进入到《文明之路》中。用超过和父母、老婆相处的时间在一起,本身就是旺加和多吉——这对中国纪录片摄影界内绝无仅有的藏族“双子星”——的真实写照之一。  相似文献   

8.
“五.一”长假去远行.是我心中一直企盼的梦,在遥遥远远的日子里就为之编织了太多的如梦行程.最后却不料被《旅游黄金线》栏目组派往云南随一支特殊的队伍拍摄“三江并流——香格里拉自驾车之旅。”  相似文献   

9.
说唱艺人仁孜多吉有着属于他自己的独特而奇幻的说唱艺术世界。迄今为止,仅他能够说唱的格萨尔史诗分部本《墨日器宗》《日巴器宗》《日朗器宗》《木雅器宗》构筑了他的说唱艺术地位。美国美学家布·洛克说:“艺术品不等于从一扇透明窗子看到的外部世界的景象,而是一种独特的人类观看世界的方式。”(1)对于仁孜多吉而言,这种独特的人类观就表现在他对史诗艺术审美意识的把握上。进入新时期以来,尽管仁孜多吉说唱的三十多部分部本中仅有《墨日器宗》被抢救整理以外,其余各部均流散于民间,但是,他说唱的一部部风格独异、空灵的史诗分部本在众多的听众中掀起阵阵波澜,他的说唱以其丰厚的文化意蕴获得了世人的认同。仁孜多吉历经痛苦  相似文献   

10.
对于朗东·多吉卓嘎来说,中国及海外还有很多藏医药古籍待收集,她期望,有生之年能看到西藏藏医药大学成为世界藏医药资料最全的资料库,也希望年轻人能加入收集整理古籍的队伍。作为中国“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新一批的30册《中国藏医药影印古籍珍本》正在陆续出版,这让朗东·多吉卓嘎非常欣慰。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口     
去年12月的一个深夜,我从梦中惊醒。 梦中我回到了老家,院子里没有一个人,窑洞的门栓挂着没有上锁,家里也没有一个人。锅碗瓢盆一切都在,但显然人都不在了。走出院子往村里一望,一片寂静,全村没有一个人,见此情景我跪倒在地嚎啕大哭:“妈啊,爸啊……我的亲人们你们都到哪里去了,我回来看你们来了……”就这样我一直哭醒。醒来之后,我长久地陷于悲恸之中,因为我以前曾经做过情景一样的梦,只是那次梦中我没有哭。  相似文献   

12.
“西藏有了第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一消息一经传出,雪域高原为之振奋。多吉,一个普通藏族农民的后代,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是许多年轻女性心中的“白马王子”和“梦中情人”;如今,息影20年的他,又在影片《我的长征》中出现  相似文献   

14.
广元千佛崖石窟群中的“藏佛洞”,有造像一尊,作考证认为是西藏三世章嘉呼图克图若必多吉之像,并对开窟造像由来作了探析。  相似文献   

15.
我的博士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我的梦做得很晚,那是一个迟到的博土梦。话得从头说起。与同代人相比,我始终认为自己是个幸运儿。这幸运,不是指发过什么邪财,我的头上不曾掉过馅饼;在大马路上,也从未拣过金条。我之所谓“幸运”,是说人生机遇似乎总是同代人中最好的。因而对社会、对周围的同事和朋友,心中总是充满感激。当  相似文献   

16.
新编志书的阶段性代表作──评《广陵区志》天津市志办公室郭凤歧“我梦扬州”,这个梦由来已久。从学李白的诗时起,就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烟花三月下扬州”。1986年5月,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了。我带领《书剑恩仇录》影片摄制组,从杭州西湖转场到扬州瘦西湖,借瘦西...  相似文献   

17.
我是当年上海市杨浦区重点中学吴淞中学67届初中毕业生,说是67届初中毕业,其实,因为1966年就开始“文化大革命”,实际只读到初中二年级。在学校“逍遥”了两年,1968年到农村当了农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与几乎所有的知青一样,此时我的“大学梦”早就烟消云散。  相似文献   

18.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香格里拉,每个人的梦中都有一处“香巴拉”.位于巴拉格宗的巴拉村,就是“香巴拉”的发源地,巴拉村是每个人都在寻觅的地方,在这里或温暖、或明亮、或质朴、或浪漫,如果你知道这个小村落的故事,一定会被它的历史所感动. 所谓香巴拉,或香格里拉,也就是“极乐园”或天堂的意思,是佛教所说的神话世界,时轮佛法的发源地.佛学界认为,香巴拉是一个虚构的世外桃源,是藏传佛教徒向往追求的理想净土,亦即“极乐世界”、“人间仙境”或“坛城”. 巴拉格宗堪称与世隔绝的一片净土.这里不仅有动人的传说、险峻深幽的峡谷、气势磅礴的雪山和绿草如茵的牧场,更有民风淳朴的巴拉村和勇敢热情能歌善舞的巴拉人.传说很久以前,巴塘的斯那多吉土司厌倦了常年征战,亲率20个部下去寻找一片祥和安宁的净土,历经三年的艰苦磨难,他们来到了巴拉格宗峡谷尽头的雪山脚下.  相似文献   

19.
大次老师全名次丹多吉,是觉木隆藏戏团仅存的传人。 大次出生在转经道上。因为他的父母就是觉木隆的成员,所以他8岁开始学唱藏戏.至今已有60多年了。作为一个在藏区巡回演出的藏戏班子,剧团每年雪顿节期间回拉萨演出.这属于政府的命令.是没有报酬的。来到拉萨.“我一个住的家都没有”。剧团上下都要租房子住。  相似文献   

20.
佟海林 《神州》2014,(15):137-137
在人类近代现代发展曾有“英国梦”“俄国梦”“日本梦”的提出,但是今天能够吸引世界人类的目光的是:“中国梦”“美国梦”。“中国梦”以自己的路径去实现"两个百年"目标是朝着同一个既定的方向和目标在不断执着的努力。与“美国梦”突出是以个人主义,把个人主义作为理想的基石"中国梦"强调个人的发展与命运和国家的发展能够相互联系发展起来。“美国梦”强调追求单极世界的强大以自己的法律秩序为中心。"中国梦"不仅属于中国人民的,更是是属于世界人民的。“美国梦”正变得黯然失色。“中国梦”将为探索人类文明多样化发展开辟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