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武吉庆 《安徽史学》2008,8(3):55-59
"知命主义"是一道禁锢国人精神世界的枷锁,以至使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生活日趋贫乏,价值渐次失落.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一些知识分子在不同程度上强调,要想拯救自己,进而拯救民族和国家,既不能坐等命运的改变,更不能听凭环境的挤压,而应该愈挫愈奋,通过改变命运和境遇的不懈努力,使个人价值得以实现和提升.这一时期,一切价值来源于创造的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这些关于价值实现的论说,于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1979年12月,苏联入侵阿富汗,成为冷战时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长期以来,阿富汗战争被认为是苏联战略决策的重大失败,苏联为此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关于苏联出兵阿富汗的原因至今仍然扑朔迷离。就决策过程而言,苏联高层内部的分立和私心,对美国的错误判断;就现实因素而言,阿富汗糟糕的局势也让苏联焦头烂额,决心出手处理。  相似文献   

3.
王莽时期,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当时中国边境上还生活着诸如匈奴、羌、高句丽、乌桓、句町、焉耆等许许多多的非汉民族。王莽对这些民族实施了哪些特殊民族政策以及实施这些民族政策背后的原因,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花玲 《沧桑》2009,(4):13-14,33
城镇是区域的核心,而区域则是城镇的基础,城镇的盛衰与其区域社会背景和历史状况休戚相关。淮安河下镇从明代到清代中叶盛极一时,然而晚清以来逐渐趋于式微。本文试从晚清以来河、漕、盐三大政策的骤变来探析晚清淮安河下迅速走向衰落的原因,并期望对今天河下之地的振兴与发展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作认为:(1)当今志坛“厚古”倾向逐渐回归。即使改“略“、”为“明”。厚古势头依然不减。(2)急功近利思想的日益凸现,多着眼于眼前的经济利益。上述两种倾向是由于没有正确把握今与古的历史价值取向,地方志必须“详今”,只有“详今”,才能“覃古”,才能善待今人,为用后人;但“详今”不能“媚今”、“泥今”。  相似文献   

6.
海河水系以"清"为名的大清河其实只是相对于位居其南、其北著名浊流滹沱河与永定河而言的"清"河。历史时期,随着上游水土流失的日益加剧,大清河南系各河含沙量不断增高,干流段决徙逐渐频繁。本文利用历史文献,对先秦以来在自然与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下的大清河南系的变迁进行了探讨,揭示和总结了两千余年来水系格局变动的基本过程及主要特点。大清河南系又是白洋淀湖群地表径流补给最大的水源,上述研究结论还将是理解和分析这一著名湖群演变不可忽视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
据文献记载,至少在战国晚期,铜镜已经在我国广为流传,一直沿用至封建社会灭亡,延续4000多年。全国其他地区钱纹铜镜最早可追溯到五代,唯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一面钱纹铜镜时代最早,为东汉至魏晋时期,反映了东汉以降战乱纷飞年代普通民众对和平盛世的希冀。  相似文献   

8.
清代官员经济犯罪行为的背后一定存在着诱发其犯罪的原因,经济犯罪是各种不同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从清代的专制制度和官僚体制两个方面去探析清代官员经济犯罪的原因,以揭示在这种制度和体制下官员经济犯罪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时期,亦是江南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不仅表现在农业上的精耕细作,也表现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异常繁荣。本文从唐宋时期江南地区较长期的和平环境、政府的支持政策、大规模的南迁移民等方面对此时期的江南手工业发展原因进行探析,以希有助于江南经济史研究。  相似文献   

10.
1922年桑格夫人来华宣讲“科学节育法”,此后在上海、南京等地掀起了关于生育节制的讨论。优生节育问题的提出与近代中国城市新市民群体的兴起和生活方式的变迁密切相关,中国知识分子带着羡憎交织的情绪,围绕生育观、婚恋观与性观念、女性地位与权利等话题展开讨论。这次思想启蒙刚动员群众便阻力重重,事实上,单就思想启蒙的个体和国族两个层面的讨论就蕴含了理论与实践的诸多矛盾。节育论者与反节育论者之争反映出个体取向与国族取向两种话语体系在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启蒙与救亡、精英主导与民众动员等方面多相扞格,充分体现了思想启蒙转化为社会运动的内在逻辑困难。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历史经验表明,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恪守“执政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把党的先进性建设熔铸于维护发展人民群众利益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中,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跳出历史兴衰周期律的怪圈。  相似文献   

12.
五四时期,章士钊是新文化运动强有力的反对者,其文化学理论和历史观是导致他反对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原因。章士钊的文化学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历史(文化)调和论、文化心理论、文化精英论、文化具体论等,在这些文化学理论中也隐含着他的历史观。章士钊的文化学理论受西方文化学理论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3.
一贯道前期历史初探——兼谈一贯道与义和团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早期治义和团运动史的学者陈捷先生曾经写道:“义和拳本拳术之一种,继以习者日众,改名曰义和团。每传拳法,必集二十五人为一团。团有团首,团员聚散皆从其令。相传总首领李来中,陕西人;或谓总首领曰王觉一,居四川;天津人则谓祖  相似文献   

14.
萧巍 《丝绸之路》2011,(12):16-17
围棋活动是供人们养身,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培养综合、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的一项文体活动。本文对敦煌唐墓出土的围棋子及其发展历史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5.
有字瓦,指模印有文字的板瓦和筒瓦。这类瓦片在云南西部大理、巍山、姚安、楚雄等县南诏、大理时期的建筑遗址和砖瓦窑址中有不少发现。 1939年,前中央研究院吴金鼎等在大理调查和发掘古文化遗址时,曾收集和初步整理过此类瓦片,并将部分文字临摹附入发掘报告中。这是最早的关于有字瓦的著录。解放后,云南学术界讨论白族的形成及  相似文献   

16.
李喜宽 《南方文物》2015,(2):138-149
越窑是中国名窑之一,有近千年的悠久历史,并作为秘色瓷的生产窑场而闻名。然而,越窑在进入南宋时期以后,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本论文将在有关越窑消失相关的诸多问题中,就越窑的具体消失时期和原因进行研究。一直以来,在研究有关越窑的消失时期问题上,研究者们都关注了《云麓漫钞》和《坦斋笔衡》的有关越窑的记载。相信《云麓漫钞》真实性的研究者认为,越窑消失时期是南宋中期;而认为《坦斋笔衡》可信的研究者则主张越窑消失时期是在南宋初期。但仔细分析相关记载可以发现,这些资料对确认越窑的消失时期几乎起不到决定性作用。根据现有的考古学资料,越窑的消失时间在南宋中期的可能性较大。对于越窑的消失原因,学界存在很多不同观点,但多数观点局限在结果论的解释范畴。如果要准确地掌握越窑的消失原因,就必须从越窑瓷器的供需关系进行分析。同时,要铭记当时越窑与其它诸多窑场处于竞争关系这一背景。从以上两个角度来看,越窑消失的根本原因与越窑的釉料和胎土有密不可分的关联。即越窑的釉料有一个缺点,就是Ti O2含量较高,因此很难烧造当时人们喜欢的呈淡青绿色的青瓷。而且,越窑胎土,由于其Al2O3含量较低,所以有一个缺陷,那就是高温烧成时抗变形力也较弱。约至五代时期,越窑曾经通过改善装烧工艺和成型技法,弥补了这种釉料和胎土的缺点。但是,进入北宋时期以后,瓷业环境变化,由上述缺点引起的问题又逐渐呈现了出来。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开发没有相应缺陷的釉料和胎土,但因为制瓷原料与窑场周边的地质学特点有密切关联,所以是件难以解决的问题。因为越窑未能解决这些呈现出来的缺点,以至北宋后期以后,衰落到了难以恢复的地步,终于在南宋中期便消失了。  相似文献   

17.
在龙山文化时代,江淮地区河南龙山文化王油坊类型、山东龙山文化、江淮土著遗存以及环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对宁镇地区产生了影响。夏时期,二里头文化、岳石文化南下成为影响宁镇地区的重要历史事件,催生了本地土著文化因素,同时还传承了部分良渚文化传统,构成了点将台文化的主体。此外,点将台文化中还保留了龙山文化时代的部分遗存,从而表现出了宁镇地区夏时期复杂的考古学文化结构。  相似文献   

18.
邱树海 《神州》2012,(21):240
房屋外墙渗漏是普遍存在却又难以处理的工程实际问题,为了有效地克服在施工处出现的这一问题,通过多年观察分析,并综合近些年的数次大维修生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情况,现就造成房屋外墙渗水的原因及防治方法,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9.
太平天国时期,一场遍及江南、造成大量人口损失的社会恐慌风潮迅猛蔓延。民众迁徙避乱和自杀殉难是战时社会恐怖的两个重要表征,而战争、灾荒瘟疫和生产破坏等所致物价飞涨是社会恐慌的共同诱因。究其根源,还在于民众对太平军恐怖形象的巨大恐慌。民众对太平军的恐惧,既有先天立场和观念的排拒,也有在政治宣传、时人传述、匪盗栽赃、谶语谣言和太平天国社会战略弊端等多项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后天观念和利益对立,同时也存在求生求安和从众的心态。需要强调的是,既然社会恐慌和太平军恐怖形象的形成并非只是太平军主观作为所致,那么在区分咸同兵燹之责时,也不能完全归咎于太平军一身,除战争、灾疫等客观环境外,还应看到交战主体的其他方面,如清军、团练、外国雇佣军和土匪等的害民之举,这一点在评判太平天国功过是非时自须正视。  相似文献   

20.
在编绘《长江三峡历史地图集》的过程中,结合文字资料与田野考察,对以往史载模糊、定位不清晰或相关图集中标注不准确的武胜城、马鬃山、虎顶山、紫云城、虎头山、得汉城、南坪(平)关、望江关七处进行了考释。并认为田野考察作为历史地理研究辅证的功能虽然逐渐得到重视,但在学理层面上的内涵仍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从学理层面而言,田野考察作为获取"非文字资料"的重要方式,应将其视作"文献"的一种。在历史地理研究中,不仅要利用田野考察结合文字资料进行文献校勘、辩伪,亦不能脱离文字资料只言田野,且要注意提升田野考察的技术内涵以确保可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