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位于颐和园万寿山南、长廊东端,坐落着一处大型四合院—乐寿堂,当年慈禧太后就住在这里。乐寿堂精美华丽有余但绝无庄严宏伟可言,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因了慈禧的缘故,晚清时京师及各省大员呈递的奏折、章本都要送到乐寿堂,由  相似文献   

2.
朱批是清代皇帝对奏折给出的处理意见,具备行政命令之效,也是皇帝大权独揽的直接表征。按理,只有在位且亲政的皇帝方有为奏折进行朱批之权。然现存清宫档案显示,光绪帝在亲政前5年,就开始用朱笔批示奏折。比对《随手登记档》、《清实录》、《军机处录副奏折》等档案文献可知,这些朱批并非如之前学者推断的那样,是慈禧太后的手迹,它们出自少年光绪皇帝之手。然而,这些朱批并无行政效力,它们是光绪帝在翁同龢、孙家鼐等帝师的指导下,为成年后亲政进行的所谓"习批折"的政务训练。这种训练起自光绪八年(1882),直到光绪十三年(1887)光绪帝亲政为止。奏折内容,包罗官制、农业、外交、教育等诸多方面,在难度上由浅入深,朱批内容,反映了光绪帝早年的教育实况,也提示着日后他思想的部分源头。  相似文献   

3.
尸谏孤忠吴可读张兵清光绪五年(1879)三月二十二日,一位小京官身怀一纸奏折,自缢于河北马伸桥三义庙。他的死,是以生命与最高当权者抗争,矛头直指慈禧太后,在当时曹使朝野震动。一时间,朝廷大臣为之争辩不休,山林逸士也为之愤愤不严。这位小京官就是清末陇上...  相似文献   

4.
咸丰帝去世后,清朝原有的由皇帝独揽大权的局面不复存在,国家政务依靠咸丰帝遗命的"赞襄政务大臣"制度来维持,内外奏折、大小国事由八位政务大臣赞襄处理,交两宫皇太后钤印确认。这一权力格局因"辛酉政变"而改变,并由此而衍生出垂帘听政及议政王、军机大臣辅佐制度:内外奏折,由两宫皇太后先阅,并授意议政王军机大臣拟批。同治帝亲政后,政务与文书程序"归复旧制",同治帝恢复一切权力。光绪帝登基,垂帘听政再次举行。待到光绪帝成年,其生父奕先是创造皇帝亲政同时皇太后训政的特殊体制,光绪帝完全处于文书和政务"训练"之中;后来又创造一种有限度的皇太后"归政"模式,光绪帝的奏折处理、上谕拟定之权大打折扣,无限期接受慈禧太后监督,为此后宫廷争权和晚清政局的走向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 今年适逢闰八月。忆起慈禧太后的贴身宫女荣儿在我家帮佣期间,多次谈到庚子西逃时宫里一行人在路上过了三个中秋节的情况,现仍以宫女口述形式,连缀成篇,是为前文之补遗。 算起来,慈禧銮驾离开宫里已经一个多月了。听老太后念叨,满想赶到太原府过中秋节,据说山西巡抚毓贤有奏折来,预备好中秋节在太原府接驾。大家都喜滋滋的。万没想到天不作美,连续的秋雨不晴天。没法子上路,  相似文献   

6.
奏折作为官员的上行文书为清代所独创。顺治帝有感于题奏本章存在的缺陷,在小范围内试用了奏折,康熙帝在位期间将其推广到地方及中央高级官员,雍正帝全面继承并发展了奏折,清代奏折制度在雍正朝基本确立。  相似文献   

7.
<正>有关清代奏折的研究,学界已经比较深入,主要关注奏折的起源及奏折制度的演变及内容、特点、作用及评价1,但仍有未尽之义,比如奏折的进呈与传递,奏折的批阅,就还有值得深入探讨的地方。通常所知的奏折处理程序并不能涵盖全部奏折的处理方式,京内奏折与外折的处理方式就很不一样。本文拟对京内奏折(内折)及其处理作一探讨,并由此引申分析,论述朱批奏折、录副奏折的构成——即内折与外折的数量及比例,兼及军机处在奏折处理中的位置与地位  相似文献   

8.
庚子事变后.清王朝在经济、政治等各方面陷入更深的危机.为了扭转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慈禧太后痛下决心.实施新政。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下罪己诏.揭开新政的序幕。新政涉及到经济、教育、军事等方面,虽进程缓慢.但仍然显示出了一派新的气象。而其实质性的改革则从立宪开始.而立宪的突破性进程则以各省谘议局的设立为标志。[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奏折是臣工向皇帝报告政务的一种文书,中间不经任何人开拆直达皇帝。清初奏事,本公事用题,私事用奏,后因奏折既机密又能速达,故而改题为奏。奏折经过皇帝用朱砂调色之红笔批示后,称朱批奏折。光绪朝奏折现存于世的约计18万件,其中2.3万件保存在台湾,已于1973年影印出版,全套16开本26册;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汉文光绪朝奏折约15万件,其中朱批奏折约10万件。这些朱批奏折经过4年左右的编辑,采用了较先进的影印方式出版,名为《光绪朝朱批奏折》,全书共120册,是反映光绪朝历史状况的第一手材料,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李莲英自9岁入宫当差,到暮年出宫养老,在宫中度过了55个不同凡响的岁月。历经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朝。同、光年间,权欲熏心的慈禧太后,前后三次“垂帘听政”,独揽朝纲国政,统治中国长达47年之久。一生诡计多端的李莲英,紧紧依靠慈禧太后,为其出谋划策,效尽犬马之劳,极尽阿谀谄媚之能事,因而取得了慈禧太后的宠信。李莲英从迎合慈禧太后取得宠信到协助慈禧太后出谋划策,参与朝政,而进一步得到慈禧太后的赏识和垂爱,终于成为清末一代权监。  相似文献   

11.
《田中奏折》问题不仅和中日两国有关,也引起了在中国有着巨大利益的英国的关注,因此在英国的档案文献中保存着不少与之有关的资料。这些资料,既有对《田中奏折》真实性的质疑,也有对其内容可信度的某种肯定。在九一八事变前后,英国人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将《田中奏折》放在远东国际关系中进行考察,比较重视《田中奏折》所反映的日本政策与现实的联系,试图通过《田中奏折》来分析日本对华政策的走向,显示出《田中奏折》对第三国影响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2.
康熙朝奏折是研究清史特别是研究清代奏折的珍贵史料。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组织有关专家学者 ,对之加以系统整理并对其满文奏折进行翻译注释 ,分别以《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为名刊印行世 ,无疑是对清史研究的重要贡献。但是 ,由于种种原因 ,两书中的翻译错误 ,拟题不确及目录排列错误 ,编年错误 ,对于内容重复条目、衍文、脱文未作处理及注释错误 ,非康熙朝奏折、朱批而误行收录 ,本属康熙朝奏折而脱漏或窜入《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者亦所在多有。于此试为论列 ,以与翻译、整理、编辑上述两书的专家学者商榷 ,并求其是  相似文献   

13.
史宗义 《文史天地》2010,(11):63-66
说到晚清的历史,不能不说到慈禧太后;而说到慈禧太后,又不能不说到荣禄。荣禄的确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一生追随慈禧太后,阴险狡诈,心狠手辣,是慈禧太后的一条忠实走狗,也是晚清一只凶狠的鹰。  相似文献   

14.
奏折制度,是清代特有的一种官文书制度。奏折,亦称密折、折子、奏帖,作为臣工直接上奏给皇帝的上行文书,虽与清代以前各朝代臣工上呈给皇帝的奏章、奏疏等有一定的联系,但学界普遍认为它是清朝特有的。清朝灭亡后,奏折制度也被废弃。随着大量密藏深宫的奏折公诸于世,奏折特有的史料价值很快为学术界所认知,并被用于对清代社会历史的研究中。近50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清代的奏折制度及相关问题,展开了相当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许多问题上,仍存有很大的分歧。因此,就近50年来的有关研究进行评述,对我们总体上认识清代的奏折制度,继…  相似文献   

15.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时候,慈禧太后早已撤帘归政。照理说,慈禧太后与中日甲午战争不应该有什么关系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慈禧太后不仅与中日甲午战争有关,而且在某些方面发生了较大甚至极大的影响。本文仅就慈禧后修颐和园,慈禧太后六旬庆典,慈禧太后对中日甲午战争的态度三个问题作一些考察。长期以来,有一种非常流行的说法: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修建颐和园,影响了海军的建设,导致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此说的代表人物,就是康有为。康有为在《康南海自编年谱》中写道:“时西后以游乐为事,目光绪九年经营海军,筹款三千万,所…  相似文献   

16.
《文史天地》2014,(8):94-94
正1901年,慈禧太后过66岁大寿,袁世凯为了讨好慈禧太后,用1万两白银从国外买了一辆奔驰敞篷式小轿车,作为寿礼送给慈禧太后。该车最高时速可以达到每小时19公里。当时,中国还没有会开汽车的人,就下令招纳司机。最后,一个名叫孙富龄的人成功入选,他曾经为皇家贵族赶过马车,为人机敏,很会来事。慈禧太后非常中意,于是就选中了他,让他去学开车。孙富龄学会开车后,慈禧太后便坐着车在皇宫里兜风。有一次,她从颐和园回紫禁  相似文献   

17.
正袁世凯是慈禧太后在李鸿章之后最为信赖的汉大臣,在慈禧太后最后几年掌握着相当的权力,对当时的一系列政治改革作出过重要贡献。当然他也得罪过不少人,多年来弹劾他的奏章一直不断。但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对袁世凯信任有加,所以,袁世凯并没有因受到弹劾而受到任何处罚,反而步步高升。但是,1908年下半年,随着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相继去世,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反对袁世凯的潜流一直不断,在慈禧太后活着的  相似文献   

18.
郑磊 《文史月刊》2009,(12):72-72
1901年,慈禧太后66岁大寿来临之际,袁世凯花了1万两白银,从香港购置了一辆由美国人杜里埃兄弟设计制造的轿车,献给了慈禧太后。  相似文献   

19.
无论在世界现代史,或是中国现代史的教学中当讲到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时,少不了都要提到“田中奏折”。“奏折”中关于“要征服全世界,就必须征服中国,要征服中国,就必须征服满蒙”的话,是日本实行对外侵略的大纲。正是按照这个纲领实施侵略,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一个时期以来,国外史学界以“奏折”某些文字上的差错为实,否认这个“奏折”的存在,说它是伪造之作。我以为,说清“田中奏折”一事,可以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何谓“田中奏折”?要全面而确切地回答这个问题,只有从“奏折”的产生过程和实行的实际情形才能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20.
许多人都以为,慈禧太后是天下第一女人,她不仅执掌了整个大清王朝的命运,而且身边又有那么多伺候她奉承她的人,于是人们猜想慈禧太后的宫中生活一定非常满足。然而,近读叶赫那拉·根正著的《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慈禧曾孙口述实录》一书,方知慈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