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观瀑图 立轴     
《收藏家》2021,(3)
正纸本设色尺寸51×28.5厘米钤印:抱石之印、杨启霖所藏书画款识:一九六三年五月,傅抱石南京并记。鉴藏印:杨启霖所藏书画(秀海楼旧藏)  相似文献   

2.
《收藏家》2016,(3)
正慈禧(1835一1908年)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元年(1851年)入宫被封为贵人。同治帝的生母,同治元年(1862年)尊为太后;光绪元年(1875年)尊为皇太后。于成丰、同治两朝"垂帘听政",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在她统治的47年里,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位女主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书画墨宝。一.慈禧书画代笔及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慈禧绘画作品在慈禧当权的晚清,大清朝统治摇摇欲坠,慈禧也想通过一些手段笼络大臣,赏赐书画既是其中一个办法。她本人并不擅长书画,为此,年老的慈禧太后是不是要找人来代笔?慈禧又是从  相似文献   

3.
2010年6月3~10日,上海博物馆邀请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王菊华高级工程师来馆进行中国古代造纸技术史、书画用纸形貌及纸张纤维鉴定、书画用纸原料及生产工艺分析甄别的研讨并作技术培训。上海博物馆书画部、实验室、裱画室、工艺部、保管部、图书馆、出版部相关研究人员和复旦大学研究生近40人参加了研讨培训活动。  相似文献   

4.
李汝南(1827~1884年),字湘石,四川温江维新乡(今温江天府镇)人。一生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以书画名闻当时;终年仅57岁,乃晚清名书画家。  相似文献   

5.
正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有一册清代盛惇大(1754~1825年)、朱鹤年(1760~1844年)、伊秉绶(1754~1815年)合璧《山水图》册,共计八开,前四开为盛惇大所绘,后四开为朱鹤年与伊秉绶合作,殊为难得。此册由四川军阀王缵绪(1886~1960年)于1951年捐献给西南博物院(中国三峡博物馆前身),1964年被国家文物局全国古书画鉴定小组定为一级文物。而由册中鉴藏印章来看,流传有序,其中"冬读书斋"是清代著名文学家李兆洛(1769~1841年)之室名,他与盛惇大是同乡,曾为盛的藏书作《南墅书目序》。  相似文献   

6.
<正>巢菊初(1930—2016),江苏武进人,生于天津。其父巢章甫,名章,以字行,擅书画,精鉴赏,为张大千弟子。菊初受父亲熏陶,自幼喜爱书法绘画。1947年耀华学校毕业后,考入北平京华美术专科学校。1948年10月作梅花一帧,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大风堂同门画展("大风堂"为张大千室名)。作家雁声在《菊初书画》一文中称赞:"老梅秀石,着墨无多,可是玲珑峭拔的神韵直扑纸上。"1949年1月北平解放后,考入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当年8月毕业时,组织上考虑她  相似文献   

7.
<正>常州的绘事在南朝的齐、梁之际,即已盛极一时,进入第一个高峰期。南齐时,太祖萧道成(晋陵武进人)博学善文,雅好书画,使江南一带的书画风气大增。南朝梁武帝萧衍及其子萧纲、萧绎更是对诗文书画情有独钟,其中以元帝萧绎成就最大。上行下效,一时品评、庋藏书画蔚然成风,梁内府所藏金帙玉轴更是汗牛充栋。此时常州历史上的绘画名家较多,但可惜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天  相似文献   

8.
栖禽图 立轴     
《收藏家》2021,(3)
正纸本尺寸:65×36厘米款识:星明同志鉴可,六一年深秋寿钤印:阿寿(朱)潘天寿(白)鉴藏印:杨启霖所藏书画(秀海楼旧藏)说明:2012法国卢浮宫中国书画特展及凤凰卫视视频印鉴款识:《近现代书画家款印综汇》P1148、P1149,上海书画出版社;  相似文献   

9.
刘如仲  赵榆 《收藏家》2004,(5):57-60
《新罗山人画册》共十页,每页纵19、横38.5厘米,纸本设色。原藏潘季彤“听帆楼”。后流失在外,又被季彤之孙潘宝鐄购回,藏潘宝鐄“望琼仙馆”。“听帆楼”为潘季彤藏书画楼。潘正炜,字季彤,以字行名,清嘉道间广东番禺人,曾任观察使。一生酷爱书画收藏,著有《听帆楼书画记》五卷及续二卷。孙潘宝鐄,光绪二年(1876年)二甲进士,仍喜书画收藏,藏画楼日“望琼仙馆”。  相似文献   

10.
谢明山杭州人,癸巳生,字夐父、兄甫,室名“舟斋”。自幼爱好书画艺术。戊午春始从江南名家余任天先生学习书画及书画鉴别。尔后又从谢稚柳、唐云、杨仁恺、钱君匋等大师学艺,获益匪浅。善书,兼四体,尤精草书。间作画。书作多次在国内外荣获大  相似文献   

11.
徐恕致陈乃乾信札十八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虞坤林 《文献》2007,(3):155-164
徐恕(1890-1959),湖北武昌人.原名急,字行可(亦以字行),号强誃,室名知论物斋、箕志堂、藏楼斋、藏棱斋.收藏古书近十万册,又收藏书画、印章、铜镜等文物七千馀件.新中国成立后尽数捐献国家.  相似文献   

12.
高凤翰,字西园,号南村,晚号南阜老人,山东胶州人,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卒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67岁。雍正五年(1727年),以诸生举贤良,得安徽歙县县丞、绩溪县令等职,后为泰州巡盐分司。乾隆二年(1737年)曾因卢见曾案被诬入狱。又右臂病残,致以左手书画,以至病殁。高风翰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画家。诗、书、画、印俱佳,尤以书画为精。善山水,  相似文献   

13.
项圣谟,字孔彰,号易庵,又号胥山樵,浙江秀水人,生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卒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项圣谟的祖父项元汴(字子京)是明代著名的书画收藏家,父亲项德新(字又新)亦是有名的画家,他从小受到家庭的熏染,有机会直接观摩学习古代书画大师们的作品,而又善于从生中活摄取素材来进行创作。项圣谟的画与当时各种流派不同,具有  相似文献   

14.
刘琼 《文物世界》2001,(1):25-25
柯璜(1867—1963年),宁定础,号绿天野人,浙江黄岩人。现代名书画家、教育家。年少时资质聪颖而体弱多病,后游居山东、河北、山西等地,潜于书画,终得修身养性之道,年过耳顺,童颜鹤发,精冲矍铄,不辍书画,常与朋辈谈笑于高堂,言珠语玑,启人冲智。  相似文献   

15.
《文博》2017,(2)
在初唐至高宗、武周时期,统治者上层鉴赏书画成风。当时书画的立轴,称为障(包括画障、图障、软障等)。统治者上层在鉴赏立轴(挂轴)书画时,其展示方式最少有三种:一是让人用"丁"字形竿或鸦叉(丫叉)悬挑立轴书画直接展示;二是在曲江盛会或贵族的宴会上,以"丁"字形竿或鸦叉悬挑立轴书画挂于架子上来展示;三是让侍女用"丁"字形竿或鸦叉把书画立轴悬挑起来挂在庑殿的横梁上来展示,这在公主墓或高等级墓壁画中多有反映。  相似文献   

16.
《收藏家》2014,(5)
<正>说明:从1983年至1990年,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对全国(除台港澳外)各文博单位收藏的古代书画进行了巡回鉴定。作为鉴定组专家成员之一,杨仁恺先生全程参加并做了鉴定笔记60册计170万字(辽宁人民出版社将于2014年9月出版)。在鉴定工作之余,先生对每日所过目的一些重点作品又写出评论,记于笔记的背页。每条评论短者几十字,长则数百字,表达了对一些书画作品的见解,可视为先生古代书画研究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今从笔记中摘出这些评论,稍加整理并标有《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编号,陆续刊出,以飨读者。本文为先生于1989年5月参加安徽地区鉴定工作时所记的整理稿。  相似文献   

17.
蔡含,字女萝,号园玉,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是清代初期一位颇为著名的女画家。她生于清顺治四年(1647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享年四十岁。 蔡含与金钥(1611—1693年,江苏昆山人,字晓珠)同为明末四公子之一冒襄之妾。(冒襄,1611—1693年,字辟疆,江苏如皋人,能诗,工书画,颇有名气)这两位才女皆善书画,被称为“冒氏两画史”。 蔡含擅长画山水、人物、花草、禽鱼,尤以乔松、墨凤见奇。《国朝画征续录》对蔡含的画风这样记述:“好画,兼善山水花草禽鱼,长于临摹。”《图绘宝鉴续纂》说  相似文献   

18.
那荣利  戴立强 《收藏家》2014,(10):62-69
<正>说明:1983年至1990年,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对全国(除台港澳)各文博单位收藏的古代书画进行了巡回鉴定。作为鉴定组专家成员之一,杨仁恺先生参加了全过程并做了鉴定笔记60册计170万字(辽宁人民出版社将于2014年10月出版)。在鉴定工作之余,先生对每日所过目的一些重点作品又写出评论,记于笔记的背页。每条评论短者几十字,长则数百字,表达了对一些书画作品的见解,可视为先生中国古代书画研究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今从笔记中摘出这些评论,稍加整理,按时代编排,并标出《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编号。本文为先生1987年3月至5月在浙江地区鉴定时所记。  相似文献   

19.
2008年,中华书局出版了张剑点校的《宋元旧本书经眼录郘亭书画经眼录》(以下称张剑校本).这是莫友芝撰《郘亭书画经眼录》首次成书.此书是张剑在仔细校勘了分别藏于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善本室、国家图书馆、台湾地区"国家图书馆"的四部稿钞本后整理出的最完善版本.据张剑考证,社科院所藏两册本是莫友芝亲笔草稿本;台湾藏本潦草、多涂改、且不全,是莫友芝次子莫绳孙的首次整理本;国图有两种钞本,一种三册,一种四册.三册本系台湾藏本的誊钞本;四册本则最完备,为光绪戊申(1908)年前后莫绳孙删定完成的"誊钞待印本".张剑校本就是以它为底本.  相似文献   

20.
李湜 《收藏家》2000,(4):60-64
慈禧(1835-1908年),即民间百姓俗称之“西太后”,是妇孺皆知的人物。她于咸丰元年(1851年)入守封为贵人;同治元年(1862年)尊为太后,徽号“慈禧”;光绪元年(1875年)尊为皇太后;曾于同治、咸丰两朝“垂帘听政”,统治中国长达半个纪纪。慈禧除善弄权术、热衷政治外,于生活中喜爱书画,尤其爱以“自己所作的”书画赏赐群臣,以示恩宠,笼络人心。实际上,慈禧本无艺术才华,其书画多由人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