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勇  那孝伟 《炎黄春秋》2002,(12):66-67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6月在广州举行的国民党中执全会决定将广州大元帅府改组为国民政府。在选举国府主席的会议上,与会11名委员(国府委员共16人)全票选举汪精卫为第一任国民政府主席。7月1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成立。在随后成立的国民政府军  相似文献   

2.
多年出任行政院参事的陈克文是汪精卫的下属,也是坚定的改组派成员之一,汪精卫对他有提携推举之恩,他也一直将汪精卫视为领袖和导师。然而,1938年12月汪精卫突然出走,并发出向日本求和的"艳电",甚至进而组织伪政府,彻底投靠日本人,成为民族罪人。陈克文作为汪的亲信,对汪此举感到非常吃惊,更是无法理解,然而内心中仍有一种惋惜或是痛心的旧情;直到汪精卫最终降日的行径暴露无遗,他才对汪彻底绝望,将其行为斥之"无耻勾当","真可谓不知人间有羞耻事",早已沦为"日本人的工具",并断言汪之结局"非根本失败,身败名裂不止"。新近出版的《陈克文日记》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对汪精卫如何从敬仰、崇拜,到不理解、彷徨,进而为其行为感到痛苦、惋惜,但最终还是站在民族大义的立场上,与汪彻底决裂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从国民党改组到孙中山逝世前后的汪精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2年9月,为救国而孜孜以求的孙中山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帮助下,作出了一生中最伟大的决策,和共产党人合作,以俄为师,重新改组国民党。9月初,以陈独秀、李大钊为首的几位中共主要领导人先后参加了国民党,孙中山还邀请共产党人帮助改组国民党。孙中山确立新政策之初,作为得力亲信之一的汪精卫是有疑虑的。著名的《孙越宣言》公开发表后,有一次孙中山召集胡汉民、廖仲恺、汪精卫征求他们对允许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政策的意见,廖仲恺表示完全赞成,胡汉民表示有条件的赞成,只有汪精卫持反对态度,他认为共产党加入国民党后,“本党的生命定要危险。譬如西游记上说:孙行者跳入猪精的腹内打跟斗,使金箍棒,猪精如何受得了。”  相似文献   

4.
1934年2月蒋介石在南昌发起新生活运动,并推行于全国,而时任行政院院长的汪精卫虽然在总体上支持新生活运动,但在新运的纲领目标、推行方式、组织结构等方面都与蒋介石有分歧。与蒋介石依赖国家机器推行新运、提倡生活军事化、恢复传统道德等观念相比,汪主张先动员知识精英通过改良自身影响社会,使民众生活现代化,并抵制蒋以新运名义干涉私人生活的举措。同年7月全国新运会改组,在内容和组织上受蒋介石统一领导,但也吸收了汪精卫不少意见。汪蒋分歧解释了新生活运动早期政策的内在张力,更可见1930年代中期汪精卫对蒋介石权力扩张的遏制作用,以及汪偏重社会建设而蒋偏重国家集权的不同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5.
1934年2月蒋介石在南昌发起新生活运动,并推行于全国,而时任行政院院长的汪精卫虽然在总体上支持新生活运动,但在新运的纲领目标、推行方式、组织结构等方面都与蒋介石有分歧。与蒋介石依赖国家机器推行新运、提倡生活军事化、恢复传统道德等观念相比,汪主张先动员知识精英通过改良自身影响社会,使民众生活现代化,并抵制蒋以新运名义干涉私人生活的举措。同年7月全国新运会改组,在内容和组织上受蒋介石统一领导,但也吸收了汪精卫不少意见。汪蒋分歧解释了新生活运动早期政策的内在张力,更可见1930年代中期汪精卫对蒋介石权力扩张的遏制作用,以及汪偏重社会建设而蒋偏重国家集权的不同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期间,重庆作为国民政府的战时陪都,是冯玉祥当年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留下他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事迹和趣闻轶事。痛斥汪精卫1938年12月18日,陪都重庆发生了轰动全国的汪精卫叛逃事件。这天国民党副总裁、国民党参政会议长汪精卫在日本帝国主义的精心策划下携带妻子陈璧君以及同僚曾仲鸣、周佛海等潜离重庆,经昆明逃往越南河内。12月29日,汪精卫发表卖国宣言“艳电”,积极响应日本首相近卫的声明,公开投入日本帝国主义的怀抱。次日(12月30日),汪精卫在记者招待会上提出“四点希望”,公开劝国民党与日本侵略军谈判,共同反共。在谈话中,…  相似文献   

7.
九一八事变后 ,面对日本不断加紧的侵华步伐 ,汪精卫开始形成“一面抵抗 ,一面交涉”的对日外交思想。一·二八事变后 ,汪精卫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这一思想 ,并将之作为汪、蒋合作的南京政府对日外交的指导方针。这一对日外交方针对当时中国政局的发展和中日关系的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也为后来汪精卫的叛国投日埋下了祸根。  相似文献   

8.
郭绪印主编的《国民党派系斗争史》1992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从分析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的角度研究国民党史。书中分别论述西山派、改组派、汪精卫、胡汉民、李济深、陈济棠、冯玉祥、阎锡山、桂系、云南实力派、川康实力派、张(学良)杨(虎城)、韩  相似文献   

9.
早期的汪精卫在时代潮流的裹挟下,投入了孙中山领导的推翻清朝帝制和反对帝国主义与军阀的斗争.其间汪精卫对日本的政治心态有一个渐进变化的过程.孙中山的引导、知识结构的变化及实践活动,与汪精卫对日认知和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早期的汪精卫在时代潮流的裹挟下,投入了孙中山领导的推翻清朝帝制和反对帝国主义与军阀的斗争。其间汪精卫对日本的政治心态有一个渐进变化的过程。孙中山的引导、知识结构的变化及实践活动,与汪精卫对日认知和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汪精卫走上叛国降日之歧途,是特定人物在特殊历史时期的必然,本文将从以下方面浅析这种必然性的原因,首先,汪精卫在个人性格影响下产生的民族失败主义情绪是内因;再次,周佛海、陈璧君等的影响,与蒋介石权利之争,日本的"诱降政策"等条件是外因。汪精卫叛国降日正是以上几个方面合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与溥仪的恩怨情仇1935年3月18日,汪精卫出现在《时代》封面上。这一年,汪精卫任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兼外交部长,年届52岁,已是暮年。《时代》封面选用了汪精卫近期的一幅肖像素描,脸上虽透出干练,但神情略显疲惫。曾以风度  相似文献   

13.
1930年4月1日,阎锡山联合冯玉祥、李宗仁,通电就任中华民国陆海军总司令,公开向蒋介石宣战。阎、冯并于5月4日在郑州召开军事会议,布置反蒋各军沿津浦、陇海、平汉、粤汉诸线进击徐州、武汉。蒋介石亲往徐州、武汉坐镇部署。双方交战以后,蒋军在陇海、津浦线上连连受挫。8月,阎、冯联络汪精卫改组派,在北平另立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抗衡。但晋军与西北军之间不能协同作战,被蒋军各个击破。8月15日,蒋军占领济南后,战局逆转。9月18日,张学良在蒋介石的拉拢下,以调停为名,出兵平津。晋军与西北军兵败如山倒,…  相似文献   

14.
大汉奸汪精卫投靠日本人后,另起炉灶拼凑起一个汪记国民党。本文记述的就是此事的大体经过。由此人们可以看到汪清卫、周佛海之流在同日本人做着肮脏交易的同时,又是怎样各怀鬼胎争权夺利的。汪精卫偷偷脱离重庆由于汪精卫与蒋介石之间勾心斗角,争权夺利,趋向尖锐化,使汪感到在重庆的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遂与私党陈公博、周佛海密谋策划,先后偷偷脱离重庆。他们先到昆明,再经河内、香港到上海,住进愚谷新村。经梅思平等与日本代表影佐桢昭、今井武夫多次密谋,于1938年12月30日签定了“中日调整新关系”的上海协议书,汪精卫接受了日方诱降的各项条件,而日  相似文献   

15.
汪精卫之死     
正1944年11月9日上午,同盟军派出多架轰炸机,空袭日本名城——名古屋。在一片火海与哭喊声中,有一群人惊慌失措地抬着一个奄奄一息的病人转入地下室避难,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惊恐和不安,而担架上的病人就是中国头号汉奸——汪精卫。11月10日下午4时许,病入膏肓的汪精卫结束了其罪恶的一生。关于汪精卫的死一直是民国一大疑案,对于他的死因,也是众说纷纭,其  相似文献   

16.
秦立海 《湖南文史》2010,(11):32-33
陈嘉庚不仅是一位成绩卓著的华侨实业家,更是一位坚定的爱国者。1938年10月,陈嘉庚针对汪精卫的对日妥协投降活动,曾通过电报形式在国民参政会上提出了一份怒斥汪精卫对日求和的著名提案,被邹韬奋称为"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  相似文献   

17.
陈嘉庚不仅是一位成绩卓著的华侨实业家,更是一位坚定的爱国者。1938年10月,陈嘉庚针对汪精卫的对日妥协投降活动,曾通过电报形式在国民参政会上提出了一份怒斥汪精卫对日求和的著名提案,被邹韬奋称为"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  相似文献   

18.
随汪投日 抗日战争爆发后,以汪精卫为首的投降派,一面和蒋商谈和战问题;一面准备离开重庆投敌。陈公博当时任四川省党部主任委员。 1938年11月初,陈公博正在成都四川省党部筹划训练国民党员的工作时,汪精卫来电要陈公博在参政会召开前,提早一两天到重庆。陈公博一到重庆,汪精卫便告诉他  相似文献   

19.
胡兰成,浙江省嵊县人。早年在广西省与王公度等人在一起,后去香港,办过《自由评论》等杂志。1938年12月,汪精卫投日赴河内转上海,胡在此时投靠汪精卫。1945年日本投降,胡销声匿迹。汪精卫离重庆,班底不齐,搞舆论的人,更感不足。那时,重庆中央社与《中央日报》,迭次播发吴稚  相似文献   

20.
正1938年12月,汪精卫等一行乘蒋介石赴陕西召开军事会议之机,自重庆出逃,经昆明飞往越南河内,叛国投日。在此过程中,汪精卫等人得到云南省主席龙云的充分支持和帮助。事后,龙云多方掩饰,企图遮盖相关史实。当时,蒋介石为团结龙云抗日,未予深究;史学界由于种种原因,也未深入探讨。此前,我曾著《汪精卫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