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洪武元年 (戊申 ,至正二十八年 ,13 68) ,明北伐大军平定山东、河南。七月 ,征虏大将军徐达和副将军常遇春 ,会诸将于山东临清 ,率马步舟师至通州 ,占元大都 ,元亡。八月 ,改大都路为北平府。背有“北平”字样的大中纪地钱 ,出自改称地名之后。大中通宝背北平钱 ,是元朝灭亡后朱元璋铸行的最后一种大中纪地钱。大中通宝 ,除北平外 ,其它还有八种纪地钱。既有洪武元年三月颁洪武新钱前铸的大中背京、背鄂、背浙纪地钱 ;又有洪武元年正月 ( 2月中旬 )平福建、三月甲申 ( 4 1)平山东、四月 ( 4月中旬 )平广东、同月 ( 4月下旬 )河南降、六月 (…  相似文献   

2.
大中通宝广五钱的发现与考辨屠燕治大中通宝广五钱(附拓图并见彩插照片),1993年4、5月间浙江雷甸镇出土。雷甸镇*属德清县,南距杭州30公里。这枚大中广五钱,生坑,厚锈、红绿锈色斑驳相间。铜质黄中偏红,俗称水红铜。面文“大中通宝”四字,楷书对读,背右...  相似文献   

3.
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七月,朱元璋据应天(今南京),称吴国公。“置江南行中书省。自总省事,置僚佐。”同时,“初置宝源局于应天,铸‘大中通宝’钱,与历代钱兼行”。至正二十四年正月,朱元璋在平定陈友谅后,即吴王位。“命江西行省置货泉局。颁大中通宝钱,大小五等钱式。”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即皇帝位.国号明,建元洪武。  相似文献   

4.
朱元璋的大中、洪武通宝铜钱,版别繁多,珍品叠出。既令泉人赞叹不已,又让许多藏家望而止步。作为明初铸量最大的货币,它为当时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大中、洪武钱的铸造情况,由于史料记载不完备,又与所见实物资料多有差异,加上集藏困难,极少见到专题研究文章,  相似文献   

5.
<正>拙著《明皇陵出土砖瓦雕古钱》在《安徽钱币》2003年第三期上发表后,笔者又整理了出土于朱元璋故乡的一组砖雕古钱:"大中通宝""洪武通宝""弘光通宝""永历通宝"等。这一系列砖雕古钱,与明代所有钱相对应。这组砖雕古钱所有材料均为明皇陵之残砖碎瓦,或青灰或土红。这批砖瓦雕古钱除大而厚重外,其他均与实物钱一致,甚至连面文字形都与实物钱一样。不过,这批砖瓦钱中有"洪武通宝""弘光通宝"等背分别刻有繁体字"凤阳卫"、"凤""孤村汪记","皇陵卫"、"祠祭署"  相似文献   

6.
咸丰通宝背满汉文浙字小平样钱辨郭若愚1992年第四期《中国钱币》发表张宏林《咸丰通宝背满汉文浙字小平样钱》一文,我读了之后,觉得此钱是一枚臆造伪钱,因陈说理由,和同志们共同商讨。一、此钱(指咸丰通宝背满汉文浙字小平样钱,以下同)面“咸丰通宝”隶书四字对读,其文字风格和“咸丰通宝”背满文宝福局的小平钱完全一样。“咸丰通宝”满文宝福局小平钱一般径为2.5厘米,较此钱略小。但咸丰通宝满文宝福局有小平铁钱,也有铁母,钱径为2.7厘米,较此钱为大(图版见马批《历代古钱图说》2508枚)。今举铁母实物为例:(如图)面“咸丰通宝”隶书四字对读,背穿左右满文宝福。径2.72,面穿0.57,背穿0.72,厚0.21厘米,重8.8克。和此钱比较(见附表),两者文字风格和制造规格完全相同,铁母钱径较此钱略大。但铁母钱厚0.21厘米,重8.8克,而此钱厚0.31厘米,重8.2克,此钱较铁母钱厚三分之一却反而较母钱轻0.6克,这是不对的,可能该文报导的重量测得不够准确。二、此钱和咸丰通宝满文宝福局小平铁母线的文字风格及制作规格完全相同,而背文却为满汉文宝浙局,这是不可能的。宝浙局的咸丰钱有宝浙局的风格,其满汉文浙字的版式有当十、二十  相似文献   

7.
苦泉 《安徽钱币》2007,(4):38-39
近几年来,笔者从本地出土古钱中,发现多枚明代背“京”大中、洪武、天启、崇祯通宝钱。兹介绍于下,供泉友同赏。[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清代宝巩局年号重宝套子钱得斋,泉源我们在《中国钱币》1993年第三期上,曾发表过一篇《也谈咸丰通宝背满汉文浙字小平钱》的文章,指出该钱应属于背满汉文局名小平咸丰套子钱系列,并根据其钱文书体特征,认定是宝福局所铸的仿康熙时局名的套子钱。在我们协助马定祥...  相似文献   

9.
笔者日前幸得一枚“裕民通宝”背“浙一钱”大钱,现就该钱结合历史背景,浅陋陈述,以飨同好。  相似文献   

10.
1998年底 ,湖州发现一枚元末农民起义军徐天启折三钱。此钱为生坑 ,品相极佳(如图 )。  徐天启为元末起义军徐寿辉所部天启年铸 ,故名。有小平、折二、折三三种 ,折三又有篆书钱 ,背皆无文。湖州地处苏、浙、皖三省边缘和太湖流域 ,地理位置重要 ,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也是主要的商业流通城市 ,元末湖州为起义军张士诚部所据。此枚折三徐天启的发现为元末农民起义军钱币增添了可贵的实物资料浙江湖州发现徐天启折三钱@刘健平  相似文献   

11.
笔身为广东人,一直以收集本地古代历史货币为已任。朱元璋在广东省铸的大中洪武大小五钱钱,传世极为稀少,即便在本省亦难得一见。二OO一年春,经泉友从中作缘,笔从某藏家手中得到一枚洪武通宝十广大钱(见图)。此泉为早年出土的传世品,黄褐色包浆,色泽深沉柔和。地章及笔划间残存的坚硬泥锈,即便用刻刀亦难剔落。此钱正面钱较好,唯背面“广”字因笔划繁多以及长时间流通磨损而不甚清晰。  相似文献   

12.
近年,在浙江瑞安县废品收购站发现两枚阔廓"金钱义记"钱。一枚钱面金字从"人"字,钱背两方胜,穿上首有一"雕"字。钱径4.7厘米(图一)。一枚钱面金字从"入"字,钱背两方胜。钱径4厘米(图二)。  相似文献   

13.
也谈咸丰通宝背满汉文浙字小平钱得斋,泉源ALSOTALKONTHEPERCOINSOFXIANFENGTONGBAOWITHMANCHUANDCHINESECHARACTERS“ZHE”ONTHEREVERSE¥DeZhai,QuanYuanThecoinswhichwaswritteninthearticle"TalkaboutthepercoinofXianFengTongBaobearedwithManchuandChinesecharacters'Zhe'onthereverse"inthe4thissueof1992isnotbelongtotheBaoZheBureaucoinsseriesbearedwithManchuandChinesecharacters,buttothesetcoinsofXianFengTongBaoPercoinseriescastbyBaoFuBureau.《中国钱币》1992年第4期叫“出土与发现”栏刊有张宏林《成丰通宝背满汉文浙字小平样钱》一文,披露一枚背满汉文浙字的咸丰通宝小平钱,称其为钱局之“上呈样钱”,并认为,“咸丰背满汉文浙字版式钱只见当十、二十、三十  相似文献   

14.
<正>众所周知,顺治通宝满汉文钱已经发现有江、蓟、陕、昌、河、同、宣、浙、原、宁、临、东12种,每种存世量都很大,而唯独缺少了满汉文福。《清(皇)朝通志·食货略九》记载:"(顺治)六年开浙江、福建、山东各省铸局。"从钱币实物看:福建局光背钱(顺治六至八年铸)、背上福(顺治八至十年铸)、背福-厘钱(顺治十至十三年铸)都大量存在,但唯独没有"满汉福"。但是,史料对顺治满汉福确有着非常详实的记载,如:《清朝通志·  相似文献   

15.
明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其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货币制度亦相应变革。纵观包括朱元璋建明前的铸行大中钱时期和有明一代的货币制度演革过程.除明前期曾实施的纯纸币流通外,铜钱一直作为朝廷的法定货币之一,与纸钞、白银构成其时的流通货币结构。因此钱法、钞法与银两制度同属明代货币流通制度的基本组成内容。  相似文献   

16.
笔者离休后爱好古钱币收藏,从铜匠亲戚处发现了两枚背铸“台”字的康熙钱,还有一枚铸有 “台”字的花钱。这些不但丰富了我的收藏,还都与台湾有关,更引发了我探究的兴趣。 1.康熙通宝背“台”字钱(图1)清初顺治、康熙朝铸行了一种背有满、汉文钱局名的钱币,称套子钱,藏家无不以集全为快。其中顺治通宝套子钱有陕、临、宣、蓟、原、同、河、昌、宁、江、浙、东等十二局;康熙通宝套子钱除了设户部宝泉、工部宝源二局外,各地钱局也增至二十余,背满、汉文“台”字钱便是当中一种,它是三百多年前康熙帝统一台湾的历史见证。 明末…  相似文献   

17.
我收藏有一枚“咸丰通宝”背满汉文“浙”字小平钱,直径2.68、内穿0.58、缘宽0.33、厚0.31厘米、重8.2克。该钱形制规整、片型厚重、铜质精良、色泽金黄、书体凝重,文字深峻,堪称钱中上品。我曾持该钱求教于钱界先辈戴葆湘先生。戴先生认为该钱肉质厚重、书体严谨,与所见该版式之母钱、样钱风格相似,当为上呈样钱。  相似文献   

18.
2005年8月6日,宿州西关某工地上挖出一罐古钱。现场位于“隋堤”遗址,距地表约2m。根据民工提供的信息和流人市场的钱币情况判断,总量约十几斤,其中大钱近百枚,除张士诚背“五”天佑通宝1枚外,主要为明代背“十”、“鄂十”和折五光背大中通宝,以及背“十豫”洪武通宝(封三)。此外,发现北宋折三元丰通宝行书铁范铜一枚,余皆历朝平钱。因置罐内,未受水气直接侵蚀,故这批古钱品相完好,通体呈孔雀蓝或蓝绿锈。  相似文献   

19.
古钱     
洪武通宝《明史·食贷志》:"(明太祖)即位,颁‘洪武通宝’钱,其制五等:当十、当五、当三、当二、当一。当十钱重一两,余递降至一钱止。"钱文楷书。背文纪重:一钱、二钱、三钱、五钱、一两;纪值:一、二、三、五、十;纪局:京、北平、鄂、浙、济、桂、福、豫、广。实测当十大钱径4.6厘米,重34.4—37克;当一钱径2.45厘米,重3.4—3.6克。各局所铸大小轻重不一(图一)。  相似文献   

20.
<正>在清代康熙年间,中央和地方共20多个局同铸康熙通宝,各局所铸钱币面文各具特色,多数钱币看面文可知背后局名。但是,也有不少不同铸局铸行的钱币面文相同或相似,泉界称为手类钱或手套钱。在此类钱币中,与浙江局和江苏局铸币面文相同的较多,但国内有关辞书及网络上对浙手与苏手类的区分较为混乱。现将笔者收藏的浙、苏手类及有关钱币选拓20枚附后,并对此类钱谈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