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滇西大血战     
叶晖南 《百年潮》2005,(9):10-15
1943年10月,中国驻印军在装备整训一新之后,拔营东进,开始向缅甸大举反攻.复仇之师锐不可当,他们一路闯关夺隘,打得号称"丛林之王"的日军第十八师团节节败退.为了挽回败局,日军驻缅方面军策划了个一箭双雕的阴谋,突然向印度的英帕尔发动了攻势.他们的如意算盘是一举攻占这个盟国反攻缅甸的基地,同时切断中国驻印军的后路.战端初起,日军连连得手,英军防线岌岌可危.为挽颓势,盟国要求中国军队提前在云南向日军发起攻击,以策应印度和缅甸的战局,尽管当时驻云南的中国远征军还没有准备好,但出于整个反法西斯战略格局的考虑,蒋介石同盟国首脑几经商榷,最终决定提前出兵.  相似文献   

2.
1943年.第二次远征军配合驻印英军反攻缅甸日军。为填补滇康缅边境三角地区的军事真空,在当时的中缅未定界建立了一个特别游击区,策应此次反攻作战。远征军“滇康缅边境特别游击区总指挥部”的建立1943年初,美军在太平洋转入攻势,日军攻势渐被击破,转入守势。2月,中、美、英在加尔各答召开三国会议,中国由何应钦出席,商讨反攻缅甸的具体计划.会议决定南北两面同时反攻,计划以中国远征军从江西反攻密支那,中国驻印军取道列多出动,从两面包抄夹击,会师于曼德勒。中国第二次远征军组成以陈诚(后为卫立煌)、黄演翔为正副司令长…  相似文献   

3.
亚闻 《湖南文史》2012,(11):1-1
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史迪威曾说:“如果我能够向世界证明,中国士兵可以与任何盟国军队士兵相媲美,我将含笑离开人世。”1944年,卫立煌将军统领中国远征军与美军顾问团并肩作战,渡过怒江,将日本军队驱逐出滇西,最终与缅甸的中国驻印军会师,重新开通了中国后勤补给运输线——滇缅公路。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滇缅反攻的战役中,中国将士们的非凡表现印证了史迪威将军对他们的信心。这场胜利确实值得天书一笔。  相似文献   

4.
缅北战役的战略目标1942年,还在史迪威带着他那支东倒西歪的队伍撤离缅甸的路上,他就在酝酿打回缅甸的战略。现在是1943年10月,距那次屈辱的溃败16个月之后,他的队伍终于要打回缅甸了。早在1942年秋,他就想出兵把缅甸夺回来,但当时盟国仍未能在战略上形成共识。首先,蒋介石坚持英国必须参战,否则中国决不出兵。而英国既要兼顾欧亚两个战场,又没有从几个月前遭受沉重打击的阴霾中走出来,在一次新的前途未卜的行动之前犹豫不决,也是预料之中的事。1943年5月的华盛顿三国会议和8月的魁北克四方会议上,盟国达成了有限的战略共识:暂不实施(史迪威…  相似文献   

5.
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史迪威曾说:“如果我能够向世界证明,中国士兵可以与任何盟国军队士兵相媲美,我将含笑离开人世。”1944年,卫立煌将军统领中国远征军与美军顾问团并肩作战,渡过怒江,将日本军队驱逐出滇西,最终与缅甸的中国驻印军会师,重新开通了中国后勤补给运输线——滇缅公路。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滇缅反攻的战役中,中国将士们的非凡表现印证了史迪威将军对他们的信心。这场胜利确实值得天书一笔。  相似文献   

6.
肖晓飞 《民国档案》2016,(4):119-128
抗战时期,蒋介石任命陈诚为中国远征军司令,为反攻缅甸做准备。但是陈诚对远征军有不同看法,极不情愿地就任后又多次请辞,一度激怒了蒋介石,令蒋陈二人心生不快。后来陈诚因胃疾辞去远征军司令职务,结束了不到一年的远征军生涯。即便如此,陈诚在任内仍竭尽所能地为反攻缅甸作了大量准备,为日后反攻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出任远征军司令的陈诚,将与蒋介石的主仆关系处理得十分得当,对其为远征军所做的反攻努力亦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后期,为彻底打破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的全面封锁,把日军赶出缅甸,确保中缅国际交通线通畅无阻,时任中国战区参谋长的史迪威将军,拟定了一个代号为“人猿泰山”的战役计划。该计划备受国共两党最高层的关注。1943年2月11日(《新华日报》的社论就指出:“缅甸战场是东方战场的枢纽,反攻缅甸,收复缅甸,解放缅甸的战略要求,不仅是东方战略的要求,而且是世界战略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反攻》半月刊介绍戴茂林《反攻》半月刊是东北救亡总会的会刊。于1938年2月1日在武汉创刊,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停刊。《反攻》共出版了19卷94期,可分为武汉、重庆和东总被取缔后这三个阶段。一武汉时期的《反攻》半月刊《反攻》由东北救亡总会宣传...  相似文献   

9.
本组史料选自蒋介石在1942年2月出访印度前后与国内外各方往来文电,反映了美英对华贷款问题、中英美缅甸联合作战问题以及盟国对亚欧战场战略问题的讨论经过,尤其是蒋介石通讨访印所得,告诫英政府要从速解决其对印殖民统治弊端,以免影响盟国抗日作战的建议,被邱吉尔首相采纳.对研究该阶段中英关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特选刊于后,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在远东战区开始对日寇宣战时,战局进展不太顺利,当时中国单独对日抗战已进行了数年,由于制空及制海权皆被日寇占尽优势,中国所仰赖的进口物资运输路线,无论是空运或海运,皆艰困无比。基于此因,盟国决议经由印度陆路开凿一条公路,通过缅甸直达中国的云南省。于是“中印公路”于民国卅一年(1942年)十一月  相似文献   

11.
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号召八路军、新四军和所有抗日军队“密切而有效地配合苏联及其他盟国作战”。随后,朱德总司令代表八路军延安总部连续发出七号大反攻命令.在第二号命令中,明确要求冀热辽军区部队进军东北。  相似文献   

12.
困兽犹斗——大反攻中的大溃败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1944年是胜利大反攻的一年.苏联红军在年内发动10次大反攻,基本把纳粹德军逐出苏联国土;盟军于6月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至年底法国全境得到解放;美军在莱特湾海战中歼灭了日本远洋舰队,攻入日本绝对防卫圈;中国远征军大败缅甸日军,打通了滇缅公路交通;敌后战场也形势大好,抗日军民早已唱起“一九四三年,环境大改变”的观歌.可是,一片胜利中唯一的例外——中国正面战场则是另一番景象.  相似文献   

13.
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中、美、英成为共同抗击日本侵略的三个主要盟国。美、英对于太平洋战争有着不同考虑,美国对日作战的战略前后也有变化,这就使盟国之间在政治、军事各方面出现了复杂的关系,这种关系在缅甸战役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1942年底,艰苦的缅北反攻战开始了。1944年5月17日,盟军攻占密支那机场后,大军逼近占领中国滇西的日本守军。同年5月,为配合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渡江反攻,美国第833、849航空工程营派出工程技术人员与中国民工一道,在腾冲县城周边的茶花塘、海坝、卧龙、良盈和绮罗,修建了五个临时军用机场,供从祥云、云南驿以及缅甸密支那机场起飞的观察机、.战斗机和部分轰炸机的停靠、加油和维修,并救护和转运伤员。  相似文献   

15.
第八军被看作贵州部队倒不仅是这个军的师团主官多由贵州籍的人士担当,而是82师、103师确实是抗战初期从贵州走出去的部队,在淞沪会战、武汉保卫战、长沙会战中这支部队都曾有过英勇的战绩。龙陵战役是抗战后期中国远征军在滇西大反攻中的一次重大战役,松山与腾冲战役同为龙陵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1942年,日本军队侵占了中国所有的沿海城市,相继又攻陷新加坡、越南、菲利宾、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妄图掐断中国接受国际援助的重要生命线。为了保住这条生命线,同时配合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国民政府组建了中国远征军出征缅甸,与当时驻守缅甸的英军一起抗击入侵缅甸的日军。  相似文献   

16.
1942年8月,中国驻印军在印度北部蓝姆伽训练营建立。这支部队是1942年中国远征军第一次进入缅甸作战失利后,在进入印度的新三十八师和新二十二师的基础上建立的,是当时中国最为精锐的作战部队,为反攻缅北、协同中国远征军打通中印公路、歼灭日军第十八师团立下了赫赫战功。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 ,我怀着洗雪国耻 ,收复河山的壮志投笔从戎 ,所在部队是国民党第五军机械化骑兵团。 1 942年 ,为配合英、美盟国军队反击日军在南太平洋的进攻 ,国民党从各战区抽调部队组成了“中国第一路远征军” ,开赴缅甸作战。第五军机械化骑兵团被编入远征军 ,我也就参加了入缅作战的全过程。机械化骑兵团是中国当时装备精良、战斗力很强的部队。入缅作战虽然前后只有短促的几个月 ,却横跨了云贵高原 ,席卷了缅甸境内大部分辖区 ,纵横几千里 ,经历了大小上十次战斗。铁骑所至 ,无不披靡。入编作战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三件事 :一是中国军队的团结…  相似文献   

18.
王伯惠 《炎黄春秋》2005,(10):56-63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政府派远征军十余万人入缅协防失利,部队退入印度后又在印度补送兵员,组成驻印军新一新六两个军5个师,在英、美盟军配合下反攻缅甸,节节胜利,解放缅甸北疆土14万平方公里,并在新组建的滇西远征军协同作战下新建并打通中印公路1736公里,新建中印油管2960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中国远征军出师缅甸抗击日本侵略50周年。50年前,中国政府根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总体需要,组织了“中国远征军”入缅与英美盟军并肩作战,为争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的牺牲和贡献。但是,由于盟国各自间战略目标、政治目的和军事手段不尽一致,在中印缅战场的合作过程中亦产生了诸多的分歧与矛盾。本文试图对此问题加以初步的探索,说明中英美盟国间合作与矛盾起因结果及其对中印缅战局的影响,敬请史学界专家学者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20.
关于抗日战争的战略层次与阶段划分李继华1938年5月,中国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还不到一年。毛泽东就发表了《论持久战》,预见抗日战争将要经历三个阶段:(1)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2)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战略相持;(3)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