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和技术,除了要探讨科学和技术共性的规律、理论和方法外,主要是综合和专门的将一切现代科学技术,施用于一切遗产保护,包括从认知到合理利用的全过程。它的发展应考虑分析迫切需要科技支撑的战略性问题和重大瓶颈问题,研究提出跨越式发展的优先主题,凝练重点项目,创新体制机制,优化科研力量布局,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引入招投标机制,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积极推动和保证项目开展并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2.
文物保存微环境空气氮氧化物集成净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研究文物保存微环境中的集成净化技术,联合采用光催化预处理和竹炭吸附技术净化低浓度的氮氧化物.研究了组合方式在不同光源下的净化效果,同时探讨了湿度对低浓度氮氧化物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采用恰当的组合情况下,紫外线照射和可见光照射下,净化结果相差不大,最佳组合为光催化+竹炭+4A分子筛+竹炭的组合,NO和NO2的出口浓度分别可降至1.98μg/m3和1.80μg/m3;而相对湿度增加,处理效果降低,但在相对湿度为60%情况下,仍可较长时间内稳定运行,保持出口NOx在4ng/g以下.综合实验结果,光催化联合竹炭吸附集成技术净化低浓度的氮氧化物效果良好,为今后文物保存微环境中的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论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保护科学是一门理科交叉的技术科学,其基本内容包括物保存环境研究、物材料性质研究和物修复技术研究。中重点论述了物保护科学的研究方法,即在进行物保护时首先对物保存环境和物材料性质进行研究,了解物发生“病变”的原因与过程,才可能做到“对症下药”,产生正确、合理、有效的保护方法。对环境研究在物保护中的重要性以及物保存环境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讨论。同时也对环境、材料、修复技术三的关系以及物保护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讲行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如果物是由复合材料组成的,那么其对环境的变化和空气污染就相对比较敏感,其保存条件也难于处理,现在比较流行的保存方法就是通过无氧保存,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充氮。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 本文就考古发掘出土的西汉中前期铁质文物作为科学检测对象,进行文物专项保护修复研究。由于大部分铁器年代久远,已经锈结,质地较为脆弱,处理操作具有一定难度。为此,首先需要对铁质文物保存现状进行评估(表1),其次侧重对铁质文物做科学分析研究,再次拟定技术路线,确定保护处理方案,选择保存环境条件等。  相似文献   

6.
基于“洁净”概念的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博物馆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研究人员一般均会思考这些问题:什么是文物保存的"理想"环境?博物馆环境应当监控哪些指标,为什么长期以来,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的研究和管理几乎都是围绕这两个主题而开展工作,这些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实施,对博物馆环境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目前尚未能在所有的博物馆真正实施.近几年,文物保护研究人员关注于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和控制技术的研究,目标在于解决文物保存和展示环境中的污染物如何表征、监测、净化和控制等关键技术问题.本文通过比较研究,提出基于"洁净"概念的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的主要研究内容、监测技术和评估体系,以进一步推动馆藏文物保存环境领域相关应用技术研究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7.
陈庚龄 《丝绸之路》2011,(12):100-103
武山县博物馆藏品丰富,由于保存环境不佳,致使藏品腐蚀、受损情况严重。本文通过对馆藏青铜器、纸质、石器、陶器、画像砖及木器文物保存现状调查,为下一步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修复方案提供技术支撑与信息资料。其中,着重对博物馆所在地区域及局部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特别是对藏品因自然环境腐蚀导致文物严重受损的典型案例进行了调查;对目前藏品病害存在类型进行了分析,对藏品腐蚀受损原因进行了科学剖析。  相似文献   

8.
为了建立比较完善的内蒙古博物院文物保存环境监测系统,全面提升文物预防性保护能力,对内蒙古博物院文物保存环境现状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监测点的文物保存环境基本满足文物保存的要求。建议对文物保存环境实施实时监控,实现不同文物对于温湿度的差异化要求,并采取措施降低库房内有害气体污染以及部分展柜中的光照度。  相似文献   

9.
NOx是文物保存环境的一类重要的污染物,近期采用资源丰富、价格便宜的竹材及竹炭作为吸附剂去除污染物成为热点.本工作采用低温竹炭净化低氮氧化物,并对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使用扫描电镜对低温竹炭表面形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低温竹炭处理浓度在133~457 μg/m3NO时,处理效率可以达到84%~94%,处理浓度在82~453 μg/m3NO2时,处理效率可以达到93.3%~97.7%.当NO和NO2同时存在时,NOx在500 μg/m3时(NO:NO2=2:1),NO的处理效果下降,仅能达到44.7%,但是NO2的处理效果变化不大,仍可以达到98%.  相似文献   

10.
任芳 《丝绸之路》2021,(1):153-156,166
甘肃省是文物大省,随着考古事业的不断发展,出土文物增多,库藏文物的管理难度也增加了.库藏文物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而文物库房是存放和保护这些重要遗产的关键场所.文物库房管理越来越被关注,库藏文物的保存环境、保护措施也越来越被重视.本文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库房管理现状、保存环境以及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  相似文献   

11.
2007年2月1日,上海博物馆组织召开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应用技术研究》工作会议”,对该课题的实施作了动员和部署。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社会发展处马兴发处长、上海博物馆陈克伦副馆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还邀请了黄克忠、王维达、陈元生、金鑫荣等文物保护科技专家、高校环境科学专家和相关经费管理负责人与会。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世界上存在不多的文明古国大国。我国的文化和历史都有着深厚的积淀。不管是人文方面还是哲学方面古中国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随着时间长河的推移,这些成果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被保存了下来。毫无疑问,这些历史的积淀最多的还是变成了馆藏文物,而博物馆也就成了一个对各方面的保存环境都有很高要求的场所。本研究就文物在博物馆中的保存环境出发,探讨现今我国博物馆的环境现状,为我国馆藏文物的保存环境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3.
孟庆卓 《黑龙江史志》2013,(19):237-237
影响我国博物馆文物保存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空气的湿度、温度、污染空气以及光线,而且不同材质的文物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因此,研究文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对于有效的保护文物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研究这些化学、物理的反应机理以及反应速度,是研究制定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质量标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临淄东周墓"殉马坑"是齐国故城内的重要文物遗存,出土的106匹马十分脆弱。为了能把齐国战马更好地展示给大家,更完好地保存下来,必须寻找合适的方法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为此,根据对典型马骨的SEM、EDS、XRF、IR和XRD微观表征及采集其含水率、重量密度等基础数据,以确定其保存现状,从而推断其病害机理。采用胶原基复合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应用于骨质文物保护中,保护效果良好。此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我国纸质文物数量众多而保护难度较大。纸质文物因其特殊的本体材料、性能,病害原因多样、易于损毁,特别是民国纸质文物损坏现象严重。纸质文物保护需要建立完善的文物数据库和检测体系,以现代科学方法展开劣化机理研究,结合不同地区气候条件,以本国传统产纸技术、修复体系为根基,引入国际先进技术,达到长期、稳定保存纸质文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故宫建福宫遗存了大量石质构件,其风化现象比较严重。为评价其保存状况,对建福宫石质构件的划痕宽度、回弹性能、自由渗水率、表层波速与透射波速进行取点测试,与新鲜石材数据对比后,证实其风化程度比较严重,需要进行后续的保护处理。同时还对影响建福宫石质构件风化的环境因素进行测试分析,研究了环境因素与石质构件保存状况的关系,为病害分析乃至保护操作提供了数据及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竹炭在文物保存环境领域的应用特征,研究了不同粒径竹炭对于SO2净化的影响并测定了竹炭的吸附量,研究了竹炭净化二元混合污染物耦合的效果。结果表明:相比果壳、柳壳、椰壳3种生物质炭,竹炭净化SO2的效果最佳,当粒径小于1.7mm时,净化效率达到 (99.6±0.2)%;单位质量的竹炭对SO2的吸附容量为8.46mg/g;此外,低浓度NO和NO2对SO2没有抑制作用,但高浓度NOx对SO2净化有较大的抑制作用,当NO浓度为536μg/m3时SO2的净化效果较NO浓度为268μg/m3时降低了2.9%;当NO2的浓度从411μg/m3上升至821μg/m3时,SO2的净化效果降低了5.7%,而SO2对于甲酸、乙酸的净化效果抑制作用在-1%以内,且在实验浓度范围内的SO2受甲酸、乙酸影响较低,平均净化效率分别为90.4%和90.5%。  相似文献   

18.
通过测量氧气消耗量可以完全无损地检查考古文物的稳定性,氧气的快速消耗说明样品状态不稳定。本工作综述了光学传感器辅助氧气消耗法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应用范围和适用对象。利用氧气的荧光猝灭性实现光学传感法监测氧气浓度。依靠光学传感的氧气消耗法可以快速、有效、准确地测量出文物样品的氧气消耗速率,对评估文物保存状态有重要意义。其监测系统会受相对湿度、温度、压力、光照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该方法根据文物样品的大小和形貌选择合适的监测体系,可以实现对所有氧气消耗反应的监测,具备更好的便携性和普适性。因此光学传感器辅助氧气消耗法可用于评估保护材料和保护手段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文物在贮存、展示过程中面临着环境温度、湿度、污染物对它的影响.其中,湿度是关键的一种因素.采用调湿材料控制文物保存微环境的湿度是最经济实用的方法.为了科学选用调湿材料,本工作选择了Art-Sorb(R)调湿产品与纤维调湿板,通过试验,评价了它们的湿容量、吸放湿性能、响应速度、调控时效等调湿性能.检测结果显示,Art-Sorb(R)调湿产品与纤维调湿板均有较好的调湿功能,但两者比较,纤维调湿板具有湿容量大、用量少的优点;而对Art-Sorb(R)产品,则其平衡湿度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20.
文物保存环境中温湿度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文物在贮存、展示过程中面临着环境温度、湿度、污染物对它的影响.其中,湿度是关键的一种因素.采用调湿材料控制文物保存微环境的湿度是最经济实用的方法.为了科学选用调湿材料,本工作选择了Art-Sorb(R)调湿产品与纤维调湿板,通过试验,评价了它们的湿容量、吸放湿性能、响应速度、调控时效等调湿性能.检测结果显示,Art-Sorb(R)调湿产品与纤维调湿板均有较好的调湿功能,但两者比较,纤维调湿板具有湿容量大、用量少的优点;而对Art-Sorb(R)产品,则其平衡湿度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