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孔子思想中的“仁”与“礼”历来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然而,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还是礼?它们的涵义是什么?孔子“仁”与“礼”的关系怎样?学者们却是众说纷纭。本文力图对此问题阐发一孔之见,并兼论孔子“仁”“礼”思想对后世的作用和影响,籍以抛砖引玉。 (一) 孔子生当春秋战国时代,正值中国奴隶制趋于解体,封建制兴起的时期。周天子已失势,“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陪臣执国命”。社会陷入“礼崩乐坏”的混乱境地。从社会变  相似文献   

2.
正臧武仲,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姬姓,臧氏,名纥,谥号为武,故史称臧武仲或臧孙纥。臧氏是鲁国的世袭贵族,臧武仲的祖父臧文仲和父亲臧宣叔在鲁国都是很有影响的人物,他们功勋卓著,深受历代鲁君和卿大夫的敬重。臧武仲在成公、襄公时期任鲁国司寇,主掌刑狱,他为人足智多谋,能言善辩,所以孔子论"成人"时首推"臧武仲之知"(《论语·宪问》)。他曾多次代表鲁国出使诸侯各国,面对危急复杂的局面常常能急中生  相似文献   

3.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断代编年史,相传是孔子依据春秋时期鲁国的历史史料(即所谓“鲁春秋”)编写而成的.它以鲁国的十二国君(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的世系为序,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提纲挈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中一百四十二年间的历史史实.由于它语言简要而又字含褒贬,所以自从它问世之后,陆续出现了一批解释它、补充它的  相似文献   

4.
2005年8月齐鲁书社出版的齐秀生同志的新著《社会环境与人才》,是一部探索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环境与人才关系的力作。春秋战国(前770—前221年)近五个世纪的悠长岁月,是中国古代社会变动最剧烈的时期之一。五强争霸,“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七国竞雄,数以百计的中小诸侯国消失在刀光剑影中。贵族沦落,降在皂隶,陪臣执国命,高贵与卑贱易位。一个社会大变革的大舞台任人弛骋。各类政治、军事、思想文化上的精英人物不断涌现,连引车卖浆者流,鸡鸣狗盗之徒也加入其中,一展身手。由此构筑了一个人才辈出,群星璀…  相似文献   

5.
人事站     
《文史天地》2008,(6):72-72
公仪休拒鱼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有个宰相叫公孙仪,他原是鲁国的博士。当时,七国称雄,天下纷纷,鲁国衰落。公孙仪竭力"奉法循理",企图维持鲁国的政治地位。在经济方面,他  相似文献   

6.
孟母三迁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典故,在孟母的教育与敦促下孟子成长为儒家宗师,地位仅次于孔子,孟母也成为"四大贤母"之一。而早在春秋时期的鲁国也有一位教子有方的贤母——敬姜,她是鲁国官吏公父文伯之母,曾受到孔子的褒扬。本文主要探讨同为贤母,敬姜和孟母各有什么过人之处,为何敬姜的知名度远远低于孟母。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来.为恢复孔子本来面貌及孔子思想应有的历史地位,学术界对孔子进行了再研究、再认识和再评价.认真总结近年来关于孔子研究方面的情况,对进一步深化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深化中西文化比较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本文拟对学术争论的几个主要问题作扼要的介述.以推动其研究的进展.一、孔子的时代和政治立场这是涉及春秋末期的时代性质,孔子属于哪个阶段、维护什么制度,他的思想是落后保守还是进步革新的问题.对此至今仍有五种不同的看法.(一)、孔子生活在奴隶制度没落时代,是没落奴隶主阶级的代表.他维护奴隶制等级统治,要恢复周礼,认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论语·季氏》)他坚决反对新兴势力的篡逆行为.鲁国臧文仲当政时,废除六个关卡,实行通商惠工政策.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孔子骂他“不  相似文献   

8.
先秦诸子讨论天下责任的视角不同,体现出诸子学说的内在差异。儒家论天下责任在于圣王、圣人,提出圣王确立政统,圣人确定道统。墨家论天下责任在贤,提倡以"义"为基本原则,建立贤人政府。法家则采用选官的方式,以君治国、以官理政,以此作为实现社会责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正1938年三、四月份发生的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战,使台儿庄这个弹丸小城成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一举名闻天下。然而在台儿庄这块英雄的土地上,历史上还发生过一场鲜为人知同样惨烈的大战,孔子之父叔梁纥曾参加了这场战争,这就是春秋时期的偪阳大战。叔梁纥曾是公元前11世纪周代诸侯国——宋国(今河南商丘一带)君主的后代。后来,流亡到鲁国的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邹城一带)。70岁时生孔子。他人品出众,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灯究竟起源于何时,这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考古发掘所见或传世的殷代、西周乃至春秋时期的遗物中,都还没有可以确认为灯、烛的实物。殷代的甲骨文中也未见灯、烛之类字样。在记述周代礼仪的"三礼"中出现"烛"字,但它还不是后世灯烛的概念。《仪礼·燕礼》云:"宵则庶子执烛于阼阶上,司宫执烛于西阶上,甸人执大烛于庭,阍人为大烛于门外。"郑注:"烛,燋  相似文献   

11.
《文史博览》2010,(9):9-9
<正>春秋时期,我国就陆续出现了"元帅""将军""校尉"等武职官名,三国时期武官开始实行秩品制度。唐朝实行了武阶和品级,上自骠骑大将军(正一品),下至归德执戟长士(从九品下),  相似文献   

12.
雪峰 《文史月刊》2010,(8):50-50
<正>春秋时期,卫国大夫蘧伯玉颇有贤名。孔子称赞他是真正的君子:"遇见明君,则辅政治国;君王无道,则心怀正气、归隐山林。"西晋的大名士王戎,以蘧伯玉为榜样。  相似文献   

13.
里耶秦简8—461简秦始皇更名方中有"王室曰县官""公室曰县官"的规定,它表明以"县官"称天子、国家的制度始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县官"一词源于《礼记·王制》天子居县内(王畿)、官天下的王制理论。"王制"理论下的世界由"四海、流(荒)、九州、县内"组成,狭义的天下=国家=九州,广义的天下=四海之内=海内。这一理论约在春秋时期黄河中下游流域形成,是分封制下王畿制度与县制结合的产物。战国时期随着人口的增加、交通的发达,人们对世界的认识逐渐扩展,天下观也发生重大变化,遂产生邹衍"大九州"说,中国仅为广义天下的八十一分之一。但由于王制理论深入人心,故秦始皇仍依照这一理论,将新王朝和帝室取名为"县官",意为从诸侯国君升格为天子,成为居住在县内(王畿)统治天下的官。  相似文献   

14.
政策与人性     
正这是春秋时期的一则故事,属于孔门往事。子贡是孔子的学生,他出生在卫国,比孔子小三十一岁。子贡经商成功,所到之处与王侯分庭抗礼,是孔子弟子中最有钱的人。《孔子家语》里记载了一件子贡和孔子的故事:鲁国鉴于很多国人成为各诸侯国的奴婢(当时称作"臣妾"),所以制定了一条法律,凡是有人  相似文献   

15.
正孔子周游列国历来被大家认为是一次孔子主动向列国宣传自己治国主张,实现政治理想的游说活动。也有人认为孔子是因为不满鲁国国君荒淫朝政,不思进取而愤然离开鲁国的。但仔细考究孔子离开鲁国之时鲁国政坛的各种状况,以及孔子在周游列国时的种种遭遇,不难发现,孔子的这次周游其实并不是一次普通的游学问政,而是一次被迫离开鲁国,逃避政敌打击与报复的政治流亡。  相似文献   

16.
古平 《文史月刊》2011,(12):36-36
春秋时期,诸侯割据,战争频繁。 齐国是个大国,齐简公做国君的时候,拜陈恒为宰相。陈恒生怕国书和高无丕这两个大臣同他争夺权位,便怂恿齐简公派他们出去打仗,进攻鲁国。  相似文献   

17.
夏、商、周三代时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均在黄河流域。由地缘关系而导致的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吴、越、楚等,在中原史官掌握着话语权的文献记载中均被记为“蛮夷”。对东周时期地处中原的诸侯国与地处长江流域的“蛮夷”国之间的文化交融乃至冲突的研究,实际上是对中国地域文化产生早期时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互动情况的研究,同时也是对华夏本体文化交融过程的深层次研究。本文分析夏、商时的“五服”和周代时的“九服”,并以春秋时期中原文化的代表性诸侯国——鲁国与“蛮夷”国家的吴国之间的军事、文化冲突为例,论述春秋时期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与长江流域“蛮夷”文化冲突的形式与渊源。  相似文献   

18.
正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道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襄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为了叙事方便,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  相似文献   

19.
正提起元上都的营建,刘秉忠是无法绕开的人物。刘秉忠,字仲晦,1216年生于河北邢州(今邢台市),元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也是杰出的建筑设计师。他曾被忽必烈倚为重臣,为忽必烈取得汗位立下不朽功勋;在忽必烈建立元朝及统一全国的过程中,他谏言忽必烈"采汉法,以儒治国",提出"马上取天下,不可马上治"的治国理念,对于元朝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化在个人品行方面,历来讲"修身"。"修身"的目的,是为了健全自己的人格,为治国、平天下的伟业准备条件。逻辑上讲,如果"身"不"修",便不足堪当治国、平天下的大任。所以《大学》里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一由己到家,再到国,到天下的递进阶次,是传统士人无不趋之若鹜的"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而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