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提问是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引导学生探究的重要方法,是教师最常运用的教学手段.但是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提问似乎是教师的“专利”,课堂上只有教师的问学生的答,而学生问题意识缺失,并不能自主地提出问题.这是教学的失败之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力和想象力.”  相似文献   

2.
孩子对周围世界的一切都感到好奇新鲜而有趣,随时随地会向父母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这是孩子智慧的萌芽,是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的表现,也是家长向孩子传授知识的好时机。如果家长有渊博的知识,孩子提的每一个问题家长都能以生动的语言给予满意的回答,这不但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而且孩子的智力也会得到很快的提高。比如周海婴小时候问鲁迅:“爸爸,我是哪里来的?”你是爸爸妈妈生的。”“爸爸妈妈是哪里来的?”“是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生的!”“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一直以前的人又是哪里来的?”鲁迅就因势利导,从生物学遗传学讲到人类从猿到人的进化,使周海婴很小就懂得了许多人类学的知识。在生活中像周海婴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比如孩子问“水为什么会冒气”时,你就可以借机向孩子介绍水与温度的关系,水由液体变成气体或  相似文献   

3.
王焕平 《神州》2013,(23):201-201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提问是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引导学生探究的重要方法,是教师最常运用的教学手段。但是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提问似乎是教师的“专利”,课堂上只有教师的问学生的答,而学生问题意识缺失,并不能自主地提出问题。这是教学的失败之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疑问是思维的开端、智慧的窗口、进步的向导,一切发明与创造始于疑问,源于思考。  相似文献   

4.
“你对思想史提出的一个最大问题是什么?”有一次,一个记者向学者朱学勤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朱学勤的回答是:“一开始是想回答从少年时期就萌芽的问题,‘文化大革命’是怎么一回事?现在逐渐扩展成这一百年来中国人遭的罪,罪根在哪里?”  相似文献   

5.
史学社会功能漫谈编者按:本期议题可谓是“很久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老题目了。正固其“老”,我们认为今天还有必要咀嚼一下,或许会别有体味!人们尽可争论,我们不便发表评论。这里,仅提出几个相关的问题,向学界讨答:1、能否分别提出“历史科学社会功能”、“历史知...  相似文献   

6.
课堂提问的问题往往带有约束性,比较趋向于逻辑推理、精确判断、分析归纳,其思维方式比较明确,问题的提出比较简单,问题的解决也往往只是从既有的知识中选取或归纳一个大家能认可的答案即可。开放式的问题是被发现和创造出来的,这种问题不强调惟一的标准答案,提出的问题要求合理或有创意。针对提问的方式,笔者认为,应有以下几种:1.关于“假设”性提问。用“假设”这个关键词引出对事物的发问。例如:《曼谷的小象》一课,结束教学时,可以这样问:“假如你是司机会说什么?假如你是车上的乘客又会说些什么?”2.关于“比较”的问题。用“有什么相…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与和平解放西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1983年夏天,我携带着雪域高原的风尘,来到风景秀丽的疗养胜地北戴河。一天上午,我来到了小平同志下榻的海滨寓所,正碰上小平同志要下海游泳,作为一个30多年前在他的麾下战斗过的老兵,我毫不拘谨,用最短的时间和最直率的语言,向他汇报西藏的情况。 早在1958年8、9月,小平同志就两次提出修筑拉萨至黑河(那曲)的铁路路基。1979年还批示了西藏修筑铁路的路线。这次他又提出了修路的问题。开始我还以为是指青藏公路铺沥青路面的情况,后经他提示,才意识到他说的是铁路,并问走哪里。我回答说:“还是走青藏线。”他又问:“盐湖怎么办?”我说:“盐…  相似文献   

8.
周建人说:“这是一个谜”前几年,周建人同志生前曾在北京鲁迅博物馆的一次座谈会上提出一个问题:“鲁迅逝世前为什么要急于搬房子?”他说:“鲁迅逝世前的确是非常着急地想搬房子,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也觉得是个谜。鲁迅临死前两天,我去看他,他说叫我给他找房予,并说我订下来就可以了,不要问他。他为什么要急于搬,我没问他。第二天刚好是星期日,鲁迅很急,拿起笔就写了‘周裕斋印’四个字,让我去刻一个图章,因为当时租房子要订合同,要一个印章,‘周裕斋’是‘周豫才’的谐音。别的地方没用过这名,后来房子也没租,图章也没刻。”(《鲁迅研究资料》第一辑48页)  相似文献   

9.
《坎特伯雷故事集》里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武士犯了重罪,国王把他交给王后处置。王后问:“什么是女人最大的心愿?回答得不好就砍掉你的脑袋。”据说武士最后给出的答案经全体贵妇讨论,一致认为正确:“女人最大的心愿就是有人爱她。”  相似文献   

10.
在印度经常被问起的一个问题就是:“你有信仰吗?”我的回答往往是:“我是一个无神论者,”其实我更应该回答自己是不可知论者,这样他们就不会把我与共产主义联系到一块。他们接着又问我崇拜(worship)什么。  相似文献   

11.
l动尚沙城里有个人.自称想问题比水井深奥.提问题象风云一样变化莫浏,所以得名“艾晓嘎”(聪明人)2丈晓吸逢人就讲:“我是从无国投胎来的,佛祖给了我无所不通的智慧囊.你敢和我比,匕吗?”3一位过路的割马草老人告诉他:“朱腊波提是大家公认有智慧的人,你去找他比比看”4艾晓吸洛街才释去,乘对一个小油锅摊前,劈头就问:,’哪一个是朱腊波提?,,5只见一个人站起来回答:“我就是”艾晓嘎傲慢地说:“听说你很聪明、敢和佛祖给我的智慧比一比吗?”6不等朱暗波提回答.他就拉住他问:“快说,马和骡慢步走着,为什么不停地甩尾巴而又不会甩脱掉呢了” 7…  相似文献   

12.
贾桂英 《神州》2012,(31):194-194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由此可见,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新的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以及要培养学生解决柚题的能力有明确的说明。所以教师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人生的意义     
下课时,亚文走过来问我:“老师,请教一个问题。”他用小得只有我可以听到的声音问:“什么是人生的意义?” 我第一感觉这个问题不是亚文想出来的,因此刻意把嗓门拉大,反问他:“你为什么突然问起人生意义这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邹声云 《神州》2011,(8S):48-48
近年来,我发现农村小学数学课中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几乎都是教师问学生答,整堂课学生跟着教师预先设计的问题转,很少见到学生自己提出疑难问题。可见,教师主宰课堂提问,学生被动应答的现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带有普遍性。另有少部分教师,从开始到结束整堂课都是学生自己在活动中交流、质疑,教师深怕说一句话,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我想:“这是由于‘农村学校’的原故吧!”当前,许多农村小学,教学设施极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方志》近年来就钟英等同志提出的“区域发展”论展开讨论,这是非常必要的。虽然“区域发展”论是从方志学研究对象的设定这个角度提出来的,但却涉及构建当代方志学的一系列理论问题。本文仅就其中几个问题,谈点不成熟的意见。“区域发展”论的理论价值提出“区域发展”论的理论意义,我认为不在于方志工作者是否承担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而在于为方志学理论建设确立方志学的本体论,以此来构建方志学的学科体系。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恰恰又是提出“区域发展”论的同志所忽略而没有展开讨论的问题。论者强调从理论上重新定义方…  相似文献   

16.
郝丽辉 《神州》2012,(16):289-289
陶行知在《每事问》一诗中写道:“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他把发明创造的起点,归结于“问”。在当前大力提倡“创新”的时候,鼓励学生培养与锻炼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显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7.
文革“大民主” “大民主”一词,据李慎之先生的叙述,最早是由他与王飞在1956年秋提出来的。1956年爆发“波匈事件”。毛泽东派其秘书林克到新华社国际部征求意见。在这次征求意见的会上,李慎之、王飞认为“苏联东欧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在革命胜利后建立起一个民主的制度”,  相似文献   

18.
不管是鲜鱼、干鱼,都是傣家人待客的好菜。傣家人经常用篾笼到江河里捕鱼,鱼急得没有办法,就跑到龙宫里向龙王告状。龙王问:“你来告哪个?”鱼答:“我来告人!”龙王进一步问:“人咋个得罪了你?”鱼申诉说:“我们和人无冤无仇,可他们天天来捕杀我们去做下酒菜。”龙王捻捻胡须,乐呵呵地高声说:“人  相似文献   

19.
古代酒价,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有趣话题。《学斋占哗》记载,宋真宗问宰相丁渭:“唐朝时酒价多少?”丁渭说:“每升三十文钱。”真宗问根据何在?丁渭引杜甫诗句的“速来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为证。  相似文献   

20.
古代酒价,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有趣话题。《学斋占哗》记载,宋真宗问宰相丁渭:“唐朝时酒价多少?”丁渭说:“每升三十文钱。”真宗问根据何在?丁渭引杜甫诗句的“速来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