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古发掘常常是在不经意处有出人意料的发现。可能没有人想到,在三峡库区竟发现了长达5000年之久的连续不断的文化堆积层。 稍有考古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并不是任何一个地方,都能找到人类居住过的文化遗迹;而在有文化层堆积的地方,也并非一直有人居住。比如,安特生20年代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现了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遗存,稍后在甘肃地区又发现了马家窑文化,但是由于没有地层关系  相似文献   

2.
为文明证言     
《中华遗产》2009,(10):I0004-I0004,27-31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这是《史记》留给中国人的关于中国古代史的认知体系。但是当考古学进入中国后,这个体系受到强烈冲击,既有被证实的,也有被质疑的,还是被刷新的。这就是考古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刘邦歌诗     
刘隆有 《文史天地》2012,(12):49-52
一、击筑慷慨歌《大风》,泣血深情悲《鸿鹄》清代学者赵翼在《二十二史割记》中批评司马迁写《史记》不大重视文献记载,对“经术之文、干济之策,多不收入”。较之班固《汉书》,这的确是《史记》一个缺憾。但司马迁自有收文标准,对于自认为特别美好特别关键的文献,记载得就特别详细。比如刘邦的两次唱歌,既录其歌词,又记其背景,细节生动.氛围感人,千载之后读之,犹闻其声,可见其在司马迁心中的分量。  相似文献   

4.
1949年以来的《新青年》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1915年问世至1926年终刊的《新青年》杂志,因其在新旧交替的五四时期对中国政治、思想和化的转型所做出的卓越历史性贡献,被誉为“时代的号角”、“启蒙的火炬”和“新化元典”。它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鲜有其匹。对于《新青年》的评价与研究,早在其创办和发行期间即已开始,但将其作为一个重要学术课题来研究,则是从50年代开始的。数十年来,经过海内外学的不懈努力和探索,《新青年》研究已初具规模,并取得了一批令人瞩目的成果。本拟就1949年以来国内学术界这方面的研究状况作一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