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代中华民族危险重重,不少仁人志士投身于救国图强的事业之中,希望改变中国政局动荡、国势衰弱的局面。面对西方强大而有效的政治、经济、军事、化力量,他们对自身的化传统更多地持批评态度,并极力倡导向西方国家学习。于是,在近代中国的社会现实中,志士们在宣扬西方技术、制度、思想、化时,也树立了西方各国在近代中国精英分子心目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2.
董小川 《世界历史》2007,(6):150-151
由东北师范大学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联合主办的“近代西方文明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理事会”于2007年7月25日至27日在长春召开。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理事们除了就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决定外,与会人员主要就一些有关近代西方文明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申报>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报刊传媒之一,素有"近代中国百科全书"之称,内容丰富,包含大量的西方法治新闻,创刊十年里对西方诉讼文化作了介绍和传播,以西法为参照,驳斥刑讯逼供制度,主张公开、限时审判,建议学习西方律师制度,推动了西方先进法治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刘小林 《史学月刊》2001,3(5):58-61
20世纪初的社会思潮突出反映了近代中国在学习西方进程中的不断进步。首先,将学习西方物质明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挽救民族危亡,做了逻辑的联系。其次,开始了对西方制度化的学习,并伴以选择、改造、批判的理性态度。第三,在对自己民族与化反省的基础上,将对西方化的学习推进到观念意识层面,提出了人的近代化问题。  相似文献   

5.
太原近代学校建筑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英 《文物世界》2003,(4):50-53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人侵和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东西方化碰撞日益频繁,中国建筑发生了急剧变化,教育也经历了一个从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变的过程。近代学校建筑的发展变革,同样也是中国建筑在近代社会的一个小小缩影。太原自古有着重视教育的传统,近代太原的历史变革,无不影响着近代教育,乃至近代学校建筑。  相似文献   

6.
《现代性与"她"字的认同》一文,对《"她"字的文化史》一书内容和观点有所误解。该书并没有将"现代性"与"西方性"加以割裂,只是不予等同看待、视为一物;也并无强调中国传统"内在动力"的特别动机,只是意欲凸显近代国人在语言文化问题上的"主体性"。此书重在揭示"男女平等"观念与"她"字创生和认同之间的历史关系,并无全面评价近代中国男女平等观念的任务,它从"男女平等"思想内在矛盾的角度,对那种绝对平等观念的不足有所指陈,并不意味着就要否认其在近代中国的积极作用和客观历史地位;"现代性"问题异常复杂,该书调和新旧认知的努力有理论探索性,它将"她"字问题置于近代国人的"现代性诉求"与西方语言、汉语传统和现实社会文化运动的多方互动关系中去把握的研究实践,也绝非通常所谓的"目的论"所能拘囿。  相似文献   

7.
自由主义是西方社会的主要思潮之一,在发展过程中虽流派众多,却有着一以贯之的基本特征。梁启超作为近代中国引进自由主义思潮的先驱人物,其自由思想主要源于西方,在引进的过程中结合晚清社会语境做了一定的修正,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自由主义思想。本文旨在通过对近代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基本特征的把握,在比较视野下探究梁启超的自由主义思想,认识其在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代初期,由于异族的统治,阿拉伯文学发展缓慢。1798年法军入侵埃及带来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拉开了近代阿拉伯文学复兴的序幕。近代阿拉伯世界与西方通过战争的暴力方式和留学、翻译等和平方式在文学上进行互动交流。阿拉伯文学在吸收借鉴了西方文化的成果的同时也丰富了西方文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西方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中国农村的影响。近代中国农民对西学的接收与否是根据自身需求而定,既有满足其解脱苦难的心理一面,又有维护传统化对西学强烈抵制的一面。在西学深入农村的过程中,农业生产力和农村社会生活也逐渐向近代化转变。  相似文献   

10.
于洋 《神州》2014,(12):220-220
西方古典园林作为世界园林的一个重要的园林体系,在世界园林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景观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西式风格景观之所以容易被我国居民所接受的原因有:首先西式景观在当代中国的产生、流行并非偶然,隐藏在背后的是深刻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和美学思潮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近代“欧陆风”建筑为当代西式景观盛行奠定了历史铺垫,作为遗存的城市文脉被人们逐渐熟悉并接受。西式风格居住环境与我国社会的融合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还有必要对特定阶段的西式风格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康有为的"大同"思想是中国近代最详尽的论述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在《大同书》中,康有为向人们描述了人类社会如何过渡到"乌托邦"以及"大同"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等。与以往的"乌托邦"思想不同的是,康有为将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与西方近代理论相结合,创立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大同"的蓝图(即我们今天所说的世界化)。  相似文献   

12.
近代西方在中国东半部的地理探险及主要游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晓伦 《人文地理》2001,16(1):45-50
地理探险和游记是西方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近代西方在中国主要地区开展了许多探险和考察活动,并留下了不少游记报道。但我国学术界对这一题目及有关游记的研究仍属空白。尤其是关于西方近代在我国东半部的探险活动和游记报道,国内外均缺乏系统的介绍。本文对十九世纪后期英国等国在我国东半部地理探险的路线、主要游记作品及其特点进行概括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近代来华的基督教医疗传教士的记述中较多地记载了他们初到一地,虽曾遇到当地士绅和官府的排斥,却也得到一些普通民众的热心帮助;随着熟悉和了解程度的加深,他们与中国地方社会、普通民众多能成为和睦相处乃至相扶相助的邻里和街坊。此外,由于基督教医疗传教士在华的社会生活条件优于西方,医疗工作得到当地社会和普通民众的高度尊敬和慷慨捐助,致使他们很多人“心系中国”。在这个意义上,基督教医疗传教士在中国社会取得成功,并非仅由于西方近代医学在治疗方面的优越及其个人的奉献精神,还在于中国作为一个高度世俗化的社会,普通民众的质朴、良善和地方社会的慈善传统。更重要的是,中国地方社会和普通民众对基督教医疗传教士的接纳和善待,深刻影响到这些随不平等条约而强行闯入的西方人对中国社会的重新认识和文化反省。  相似文献   

14.
西方文化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林 《史学月刊》2007,(6):111-116
当代国外的西方文化史研究具有实用性、多元化、国际化的特点,研究内容从单纯的政治文化、军事文化、宗教文化扩展到经济文化、社会文化、比较文化、心理发展文化以及影视文化等领域,研究视角大体包括概览性研究、分类性研究、阶段性研究、国别性研究、比较性研究、理论性研究。中国的西方文化史研究是随着西方文化在近代中国的扩张和传播而兴起的,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关的著述大体可分为综述性、专门性、比较性和理论性四类。无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西方文化史研究,许多涉及“西方文化史”本体的问题迄今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15.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作为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境内创办、发行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期刊,反映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这些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使长期处于封建君主专制桎梏下的中国人耳目一新,为近代中国民主观念的形成打开了大门。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国史学中的诸种"社会史",多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探究其演变特点,这反映了中国史学的政治史书写传统的社会化、世俗化转向。"社会史"书写的演变,既反映了西方社会科学理论在近代中国史学界从进化论一家独大到日趋多元的演变特点;也反映了近代中国史家的历史书写理念,从以中国历史为西方理论作注脚,到回归历史学本位的趋向。与之相关的史学社会科学化,同样经历了从辅助"史料考订"到进行"历史解释"的演变。  相似文献   

17.
秦英君 《史学月刊》2007,3(1):49-55
近代以来,中国从传统的科学和技术向近代的科学和技术转变,是在西方科学文化影响下完成的。这一过程亦是近代中国人对西方科学文化的认知过程。这一认知过程中,不同人物对接纳西方科学文化有或深或浅的解读,其中,“道器”与“体用”的文化认知模式是近代中国人解读西方科学文化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8.
光荣革命以来,英国日益迈入现代社会,消费活动在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逐渐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过去数十年来,以英国学者为代表的西方学界对近代英国消费社会兴起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学者们主要从英国消费革命的具体表现形式、消费社会特征以及消费社会争论、奢侈推动资本主义和消费社会兴起、消费社会主体中产阶级崛起等方面,全面考察了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以来,英国在思想文化、经济、社会等领域所发生的急剧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19.
浅议近代中外经济关系的评价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外经济关系的评价,即对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经济产生作用的估量,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是近几年来国内论坛中的一个热点。在西方论坛上,这是一个老问题。压  相似文献   

20.
《福建旅游》2005,(8):50-50
1866年,中国洋务运动领袖之一左宗棠为了“富国强兵”.在马尾创办了船政,通过引进先进的西方科学技术.以建造舰船和培养人才为主体,拉开了中国近代工业和科技发展的序幕,在近代中国科技、外交、新式教育、工业制造、西方经典文化翻译传播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史学家们称之为中国近代史上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