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迪吉录》是明季漳州籍思想家颜茂猷的代表性著作,书中提出了以"果报"观念为基础的劝善思想,认为人的福祸是可以根据善恶相报的因果规律决定,宣扬"为善由己,报应在天"的劝善思想。书中可洞察其思想倾向,既试图折衷朱王而求得圆融发展,又以儒学宗教化的手段,糅合儒释道三教,以达成治国平天下的儒士"外王"之目标,构建儒家万物一体的理想社会。在重视弘扬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今天,颜茂猷的劝善思想及其《迪吉录》中的积极理念,依然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一曲哀婉的爱情颂歌《静静的顿河》中的阿克西妮亚形象何茂正,王冰冰获诺尔尔文学奖的苏联作家肖洛堆夫,其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所创造的世界声誉,超过了苏联时期其它文学大师的任何一部作品。这部作品的中心主人公葛利高里,长期吸引着俄罗斯和各国文学研究者和批评...  相似文献   

3.
《中藏经》是一部兼有医学理论与治疗方剂的早期医学著作。《中藏经》因伪托之名蒙尘千载而流传于世,学术思想渊源于《内经》、《难经》,而又以脉证气诀生死,以脏腑辩证为中心独树一帜,实乃自《内经》、《难经》以降,理法方药兼备之最完整之医经,指导临床医理用药,对现今临床医学及教学都是经典之作,点化及入门之径。因此,了解版本及其流传就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粤剧又称广东大戏、广府戏,用广州话对白和演唱。1956年广东粤剧团晋京演出《搜书院》,周恩来总理观后,赞誉粤剧是“南国红豆”。从此,粤剧进入了全新的时期,创作了一大批优秀剧目,红色经典粤剧《山乡风云》堪称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剧目之一,被喻为粤剧现代戏创作的“里程碑”、“戏曲化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5.
徐若仪 《神州》2011,(3):6-6,8
契诃夫是十九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在他构筑的戏剧世界中他创造了一种新的戏剧风格.他在平凡的现实生活中发现了存在于人类精神中的戏剧性.将舞台上的戏剧事件生活化。在他的剧本中我们看不到曲折离奇的情节,而是感受到丰富的潜台词和浓郁的抒情意味。  相似文献   

6.
柯昌勋 《神州》2012,(21):10-11,13
《三国志通俗演义》其书的主题意识和思想倾向是众说纷纭,在学术界,至今也没有一个公认的定论。而要深刻理解一部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和主题意识,仅单单从文本一个角度入手,是不够全面和立体的。理解作家在文学创作的作用和地位也是理解文学作品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受到客观环境的刺激而产生心理活动的这一过程,在传播学中称为"人内传播"。本文将从传播学中自我传播的视角出发,对《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思想倾向提出新的认识和解读。  相似文献   

7.
从《左传》的史学思想看其作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传》是记载春秋及其以前历史的重要古籍,其作者是谁?众说纷坛,历来争议颇大。学术界大致有如下几种意见:1、左丘明作,又有人认为与左丘明无关;2、子夏的门人作;3、吴起等人作,又有人认为吴起作而与左丘明无关;4、刘歆伪作。拙著《吴起传》①曾就《左传》的成书过程论述过其作者。②我认为,从总体上看,即从《左传》成书过程与作者的关系看:《左传》的作者不只一人,也非一世之作,而是有一个相当的过程。当是草创于春秋后期的左丘明,经数传而至战国初期的吴起。他一边传授,又一边整理而成书。在此以后的流传过程中,又…  相似文献   

8.
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出版,26万字,48元近代中国是一个失去重心的过渡时代,思想演化、人事代谢、社会变迁及其互动关系,都呈现出新中有旧、旧中有新的错综局面。新旧之间持续的缠绕互竞,使后人对于往事和近事,皆不免生出雾里看花的困惑。本书的基本取向,就是返其旧心,给各方以平等的发言权,通过从戊戌维新到五四运动的一些重大事件和新旧标志性人物,以见之于行事的方式展现大变局下新旧中西的辩证对峙。书中所处理  相似文献   

9.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让观众感受到了纪录片的魅力。纪录片可以尝试商业电影的模式,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系列的成功让人们意识到纪录片"可视性"的重要。纪录片到底怎样才能具有"看点",成为近年来业内人士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胡蓉 《西夏研究》2020,(1):93-97
《述善集》是元代濮阳西夏遗民唐兀崇喜邀其师友为其家族所作的诗文集,作者主要是一些生活于乡村、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他们的创作展示了一个真实生动的濮阳地方文坛。"《述善集》多族士人圈"沟通了京师与地方,濮阳地方文学也因此与元末主流文坛发生了密切关系,成为元末文坛主张关注现实的一派在民间的反响。执教于国子学的张翥、危素,无论是理学思想还是文学思想,都对濮阳小人物创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英国方面把占有爱尔兰的合法性,上溯至1155年罗马教皇阿德里安四世为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写的《祝祷书》。爱尔兰方面通过文献释读,用《抗议书》否认《祝祷书》是英格兰征服爱尔兰的合法性依据。《祝祷书》与《抗议书》形成了历时性对立关系,对立的焦点是爱尔兰的宗主权,而非现代民族国家的主权。  相似文献   

13.
在苏童建构的小说世界中,苏童始终关注的命题是人,一直有着对人性的思考和叩问。对于人和人性的关注贯穿了苏童的创作。他的小说体现出一种发人深省的反思力量,其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黄雀记》似乎也不例外,它贯穿了苏童创作的一贯特色,将时代变化和个人命运联系在一起,对人如何生存、生活、人怎么存在、怎么面对过去与内心、怎么解决人性的困惑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拷问。  相似文献   

14.
<正>1945年出版的《永安》月刊第76期上,刊有《中国纪念币考》一文(计约7300字),署名李伯琦。李伯琦民初曾在位于天津的财政部造币总厂"主币政",且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因此,其所言的可信度较高。这篇文章也可视为近代机制币发展史上的重要文献之一。钱币研究者和收藏者经常引用此文内容,但经检索可知,迄今尚未发现在公开出版物中有对这篇文章进行全文披露的情形。除此之外,笔者又在《卫星》月刊1937年第4期上,发现另一篇署名李伯琦的《中国纪念币考》  相似文献   

15.
逄春媛 《神州》2012,(18):164
古今中外音乐有不少作品是对鸟声模拟的,笔者在这篇文章中,主要以比较的方法谈谈我国以唢呐曲《百鸟朝凤》改编的钢琴曲,和法国著名的作曲家梅西安所创作的系列钢琴作品《鸟类志》的民族风格比较。  相似文献   

16.
17.
在《游叙弗伦》中,"什么是虔敬"这一表层问题背后隐含着一个更重要却被普遍忽视的主题,即对苏格拉底两项罪名的回应。通过对话中所展现出来的虔敬观及其对游叙弗伦的教育,可以看出苏格拉底是否"不虔敬"和"败坏青年"。苏格拉底持有一种哲学式的虔敬观,其有反传统的一面,但并不必然导致传统的毁坏;所以苏格拉底并非不虔敬。通过与年轻人游叙弗伦讨论何为虔敬,苏格拉底使他放弃离经叛道的观点,并将其引回到传统和常识之中。可见苏格拉底并未败坏青年。与《申辩》中的哲学辩护不同,《游叙弗伦》展现了对苏格拉底的政治辩护。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考察《文集》与《三集》在万历后期的读者之争,得出了关于其版本关系及版本优劣的以下几个结论:1.二集在万历后期的读者之争中形成了互动的版本关系。2.钟氏《文集》最终压倒《三集》而成为最流行的版本,靠的不只是袁评,还有许多诸如定位得当等方面的自身优势。3.《文集》袁评是否出于伪托,目前尚无有力的证据,当以存疑为是。4.商氏《三集》忽视市场因素,定位失当,其在与《文集》的读者之争中一败再败,有其自身原因,大可不必迁怒《文集》。5.万历47年修改重印25卷本非残本,乃是商氏有意推出的两个“新”版本之一。  相似文献   

19.
日本沙门大僧都空海编撰的《篆隶万象名义》在《玉篇》系文献乃至整个汉文辞书领域都具有重要地位.传世《名义》为日本高山寺藏卷子本,通行的《名义》主要有两种版本:一是《崇文丛书》本系列,中华书局本影印的底本就是《崇文丛书》本;二是东京大学本.由于影印时代与页面处理的不同,中华书局本与东京大学本存在不少差异,而这些差异是《名义...  相似文献   

20.
高则诚剧作《琵琶记》以其南戏之祖的地位,明清数百年来一直盛演不衰。并且对其本事、其曲调、其创作意向等,进行了多方面的阐释。他对宋代南戏《赵贞女蔡二郎》人物形象、作品结局的改造,使人物、情节与原型有较大的差距。这源自于作者创作的生活源泉之不同,并反映出他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的创作观念。《琵琶记》虽是戏文,不可处处质实,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作者的世界观。本文试图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以及作者在《琵琶记》中表现的思想矛盾性的阐释,结合作者现存的诗词文,来探讨作者所表现出来的家庭伦理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