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素园(1879-1958),名培艺, 别字树元、澍元,贵州省毕节县(今毕节市)人。他的一生,横跨两个世纪,经历三个时代,他是从辛亥革命开始近现代贵州乃至中 国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参加者,是一个朴实的、自觉的爱国者。毛泽东称他是“我们的一个十分亲切而又可尊敬的朋友与革命同志。”更难能可贵的是,周素园以 57岁的高龄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 团的长征,成为唯一参加过长征的爱国民主人士,周素园的这一段传奇经历,也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则佳话。 1936年2月上旬,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六 军团自东向西,横扫黔境…  相似文献   

2.
清政府曾将他列为秘密诛杀的革命党要人。袁世凯曾把他当作“双重罪人”下令通辑。北洋军阀和西南军阀的头目曾延揽他为“入幕之宾”。国民党特务曾企图将他杀掉或劫持出逃。毛泽东称他“是我们的一个十分亲切而又可尊敬的朋友与革命同志”、“是一个奋斗的人”!邓小平请他出任贵州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时说:“素老负责意义主要是联系群众。干脆说,只要有你名字摆在那里好了!”他说他是“桥”,群众也说他是“桥”,沟通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他,就是周素园。贵州民主革命的先驱周素园,字培艺,1879年诞生于贵州省毕节县城。他幼…  相似文献   

3.
周素园的一生,经历了清王朝、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时期,这是一个战争和革命不断爆发的动荡时代。是什么原因促使周素园从自幼学习经史,“读书做官,显亲扬名”的封建传统思想束缚下挣脱出来,最初接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继而转变为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最终转变到马克思列宁主义呢?这就因为他是一个真诚的执着的爱国主义者。爱国主义思想使他不断探索救国救民之路,使他坚持不渝地投身于救国救民的实践斗争中,经历了种种艰难和挫折,最终找到了真理──马列主义。爱国主义思想使他从清末的秀才转变为贵州辛亥革命的鼓…  相似文献   

4.
商豫 《文史月刊》2012,(1):72-75
周素园,名培艺,贵州毕节人,清末秀才。1910年,周素园加入同盟会,参与领导贵州辛亥革命,11月3日,陆军学生起义,贵州宣布独立,成立军政府,周素园被推定为七位枢密员之一,后又被军政府推为行政总理(主办全省民事)、云贵川总司令部秘书长、政务厅长和省政府秘书长等要职。不久,由于贵州军政府被滇黔军阀勾结推翻,周素园便流亡京、汉、沪、渝等地。这期间,他先后任北京参政院秘书,西北边防军司令部秘书、定黔军总司令部秘书长等职。经过十余年的奔波,周素园并没有找到救国救民之路。他所看到的,是旧军阀的混战,新军阀的独裁。他为此思想苦闷,一气之下,脱离了政界,1925年回家乡毕节闲住。他闭门读书,遍读历史和中外资产阶级先驱思想家的名著,认真研究马列主义,探索人生道路。  相似文献   

5.
唐霞 《贵阳文史》2006,(6):10-13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纪念日。在这难忘的日子里,我们不由得想起了红军长征队伍中的一员贵州老兵——周素园。周素园,字培艺,1879年诞生于贵州省毕节县城的一个封建书香家庭。1894年的中日战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使他成为贵州“睁眼看世界的先知先觉者,黔省第一报人和新思想的播火者。”辛亥革命中他是贵州革命党人的智囊文胆,他的姓名曾被列入贵州巡抚秘密诛杀的黑名单。他曾参与领导辛亥革命贵州起义,担任了大汉贵州军政府的行政总理,手写了许多革命施政措施。滇军入黔后,封建顽固势力曾险些将他枪杀。…  相似文献   

6.
萨镇冰(1859—1952年),字鼎铭.闽县(今福州市)人,原籍雁门(今山西代县).世居福州城内朱紫坊,幼时,曾住黄巷三年。他一生经历了晚清、民国与解放初期三个历史时期。清末.历任“威远”、“康济”、“通济”、“海圻”舰长.广东水师提督、总理南北洋海军、筹办海军大臣、海军总制等职;  相似文献   

7.
“蜀地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日一肠断,三春三月忆三巴。”“三春”——充满诗意的名字,祈盼你在另一个世界里一切安好。 1936年农历闰三月二十七日,黄浩出生,乳名三春。黄浩以为父亲是贵州桐梓人,但他又说父亲是王家烈(贵州军阀)夫人万氏带出来的,而万氏乃贵州铜仁人,以此推测其应为铜仁人。出生后有算命者说他“八字大”,于是家人决定将他过继给大舅,因此他管大舅叫“伯伯”,也就有了一个严姓的名字。黄丹华的名字是他参军时给自己取的。至于为什么取这个名字,他说自己是“单”(独自)的。  相似文献   

8.
6月16日,经中共贵州省委批准,由中共贵州省委统战部、贵州省文史研究馆主持召开的周素园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大会在贵州省人民政府会议厅隆重举行。周素园先生是贵州毕节人,早年参加贵州辛亥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后来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从事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贵州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第一任馆长。出席纪念大会的有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王三运,贵州省政协副主席王惠业,贵州省委统战部部长伍席源及老同志苗春亭、龙志毅、…  相似文献   

9.
1936年早春,北上抗日的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突破国民党当局的围追阻截,到达崇山环绕的黔西北重镇——毕节县城。初来乍到,有的红军基层干部,不明情况。当看见这里一座古雅、端庄的宅院,便断定是“富豪之家”。于是带着战士们进去“打土豪”,不料却在书架上搜出不少马列主义的书,书中密圈细点,红军干部和战士们不禁惊异起来:“地主还读马列”?他们很快将情况向军团政治委员王震报告,王震立即派人将这家主人请来详谈。这人便是贵州有名的‘才子”、贵州辛亥革命元老,一生饱经忧患,孜孜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周素园老人,他时年…  相似文献   

10.
一王阳明因得罪宦官头子刘瑾被贬到贵州龙场,这是他生平中的一件大事,作为一个大思想家,他那影响深远的“心学’就是萌发于此,即所谓‘龙场悟道”。因而他在贵州的这段时间便常被人们所提及,成为王学传人和王学研究者们那里出现频率极高的话题。提到这段时间,从王阳明在世到我们今天,措辞不一,或说是在贵州,或说是在贵阳,或说是在龙场,或说是“居夷”,指的都是同一内容c凡具明时间的,众口一辞都说是:“三年。B二然而我们在王阳明的学生们给他编的(年谱)中,看到的却只有正德三年和正德四年两个年份,即:“三年(指正德三…  相似文献   

11.
汤涛 《文史天地》2021,(1):10-13
1940年,王伯群以编撰贵州陆军史和胞弟王文华遗著之名,把著名民主人士周素园从贵州毕节接到贵阳的家中. 彼时的周素园,作为从延安归来的民主人士,正处在国民党特务的严密监视中.王伯群把他接到身边,实际上是对外宣告,周先生是我王伯群请来的人,你们谁也别来找他的麻烦. 王伯群为何要庇护一位从延安归来的人?原来,他们之间有着2...  相似文献   

12.
钟昌祚(1870—1912),一名元黄,初字锡周,后改字山玉,贵州开阳县人。开阳县今为贵阳市辖县。清同治九年(1870年)农历十月初八生于开州两流泉(今开阳双流镇)。他是贵州自治学社社长、贵州辛亥革命主要领导人之一,贵州辛亥革命烈士,为贵州辛亥革命立下了不朽功勋。立志追求革命钟昌柞幼年家境贫寒,由父亲钟鸿渐亲自课读,初通经籍,15岁入开州书院学习,为禀贡生。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入严修改革的学古书院学习。博览群书,开始接受西方新学,在当时维新变法思想的影响下,立志拯救国家危亡。曾大胆预言:“中国不出十年,必有大革命,而革命非使用武…  相似文献   

13.
战斗到最后一滴血的太平军将领李文彩文朝汉李文彩是广西横州(今横县)出生的。他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最后一位将领,是一个坚持战斗到最后一滴血的杰出人物,然而史书末见到有关他这方面的翔实记载。为此,笔者将在编史修志过程中发现的李文彩在贵州活动的资料,整理成...  相似文献   

14.
“杨状元替主充军”的故事在云南、贵州和四川百年流传,家喻户晓。历史上的这位杨状元,名棋、字用修,号升庵(公元1488~1559年),四川省新都县人;明武宗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进土第一,累官至翰林修撰。世宗即位,充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公元1521年),以“议礼”得罪,充军云南永昌卫(今保山县),对岁客死异乡。半生滴戍生涯中,去来行役,“往复滇云十四”。多次奔波在川滇黔古道上。明代,从升庵原籍成都平原通去云南的道路,主要有三条:建昌道(亦称零官道)——从建昌(今四川省西昌市)入,渡金沙江以达云南姚州(今姚安县…  相似文献   

15.
鄂豫皖时期,“一把辛酸泪” 1913年2月.韩先楚出生在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当过放牛娃,学过篾匠.在武汉做过短工。少年时代的艰辛经历。使他很快接受了“官逼民反”的革命思想。1927年11月.黄麻起义爆发时,他加入了家乡的农民协会,参加过反帝大同盟,还当过乡苏维埃土地委员。  相似文献   

16.
张报原名莫国史,1903年出生于广西扶南城厢镇(今扶绥县新宁镇)。我与之乃同乡,我的父亲是张报的同辈老表,有总角之交,十分亲密,故此我称之为表叔。张报叔离休以后,不幸于1996年元月逝世,享年93岁。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他追求真理,历尽坎坷,可是对党的丹心始终不变,他既是国际共产主义的老战士,又是著名的翻译家、老诗翁。正如原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韦纯东同志称赞他的那样—一“一个革命、两袖清风”,他是优秀的共产党员。张叔曾肄业于北京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及天津南开大学本科。因主张“教育救…  相似文献   

17.
古代贵州省有两个罗殿国:一是诸葛亮征南中.牍蛮帅济火为蜀军积粮通道、助擒益获有功.受封为“罗殿王”,统治水西一带地方;另一个是在唐朝中后期,彝族的另一支“于失部”首领阿佩‘被唐武宗封为“罗殿王”.统治南、北盘江两岸一带地区。公元548年(南朝梁太清三年),东魏降梁将领侯景叛乱,宁州(今云南曲靖一带)梁朝刺史徐文盛以“勤工”之名调至湖北江陵,彝族结踱乘机占据宁州,出兵进取夜郎郡地,即夜郎山以南地区,管辖夜郎县(今贞丰、册亭一带)、谈指县(今晴隆一带)、漏江县(今普安一带)等地,归顺西魏反梁。迫使梁朝…  相似文献   

18.
“甲秀楼两者”,为李独清先生生前所著《甲秀楼建修考》与《甲秀楼建修续考》。两者认为,甲秀楼不是建于万历十五年,而是建于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朱夔元重建阁无其事,复毁亦无其事,来凤阁非甲秀楼,而是其旁观音寺(今翠微园)中的阁楼;疑甲秀楼非江东之命名。以上三点,涉及甲秀楼及贵阳市的历史,作为后学的笔者,本着求实的精神,提出不同看法如下:一、甲秀楼创修于何年?便于讨论,将明万历《贵州通志》所记“贵阳十景”列下:“东山胜概”(按即今东山);“藏甲遗踪”(按在今六洞街原有山,山岩传说藏甲。今建海关大…  相似文献   

19.
阳明洞     
《文史天地》2010,(9):F0004-F0004
阳明洞 明正德元年(1506),兵部主事王阳明因得罪当权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贬为贵州龙场(今贵阳市修文县)驿丞。正德三年,忍辱莅任。先居城北一山洞,后迁城东一山洞(后世称阳明洞),并在此修养悟道、开坛讲学,西南学风兴盛,“知行合一”思想在此大成,“阳明洞”因此享誉中外。  相似文献   

20.
贵州宣慰使是明正统七年赐姓安氏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贵州宣慰使雷翠,系三国蜀汉后主建兴三年(公元225年)封受罗殿国君、宋代自封罗施鬼国鬼主、元代任八番顺元沿边宣慰使之后裔。其俗是“父名子姓”,姓名叫“陇赞震翠”,通常名不带姓,只称“精翠”。元灭明兴,任贵州宣慰使,准予世袭其职。继后,世人皆言贵州宣慰使姓“安”,是明王朝赐姓的,敌史(含志)上出现有“水西安氏”语句。但究竟贵州宣慰使是何帝何时踢姓“安”的,清史(含志)的说法不一,归纳起来大致有三说。一说是明洪武帝赐姓“安”的。譬如1986年由贵州新华印刷厂印刷、贵州新华书店发行的《贵州省专题考·贵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