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攀登》2021,40(3)
党章,是凝结党的基本历史的生动教材,是衡量党的自身建设成熟度的重要标志。一部党章的发展与完善史,就是一部党的百年奋斗、百年理论探索、百年实践创新的浓缩史。中国共产党党章的发展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初步探索与基本建立、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继续发展与曲折前进、改革开放以来的全面恢复与稳步推进等多个阶段。每部党章的制定与修改,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都是当时党的建设状况的真实反映。党章的修改历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坚守的初心与使命,见证了我们党一步步走向成熟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2.
中国旅游研究30年:阶段、特征与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改革开放和旅游业的发展,中国现代旅游研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不寻常的30年。回顾发展,这一历程可概括为3个阶段——1978—1987年的探索与奠基阶段、1988—1997年的发展与深化阶段、1998~2008年的繁荣与困惑阶段;其特征与规律可以总结为5个坚持——坚持扎根实践推进旅游研究;坚持综合性、跨学科推进旅游研究;坚持科教结合推进旅游研究;坚持国际合作推进旅游研究;坚持广聚民间智慧推进旅游研究。遵循发展规律、立足现实问题、凝聚学人力量,必将创造旅游研究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中国文化体制改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1978~1991年为改革的酝酸和初步展开阶段,在这个阶段,改革的任务虽已提出,但由于思想不够解放、改革措施不配套等原因,成效不彰;1992~2001年为改革的稳步推进阶段,在这个阶段,改革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对于文化体制改革重大意义和文化建设战略地位的认识仍不够充分;2002年至今为改革实现重大突破阶段,这个阶段的改革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改革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全面提速,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4.
毛维军 《攀登》2013,(5):7-10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内基层民主是党内民主的基础性工程。科学总结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以来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基本经验,对于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增强党内生活的原则性和透明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攀登》2015,(2)
党内和谐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理想图景。新中国成立以后,周恩来在努力追求政治和谐这一社会政治建设理想境界的过程中,就如何构建和谐的党内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即: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努力营造党内的民主氛围;正视和妥善处理党内矛盾,着力加强党内团结统一;积极开展党内关怀,提升党内凝聚力和向心力。从以史资政的角度来看,建国后周恩来党内和谐建设思想对于新形势下科学推进和谐党内关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党的基本路线是人民的幸福线。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把"人民的幸福线"这一概念写入了《党内政治生活准则》,指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在新的历史阶段,把十八届六中全会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部署,以及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程中形成的最新制度成果——《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党内监督条例》落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调研时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即"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从邓小平提出实现"小康"目标到中共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思想经历了重大调整和发展。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精神建设是党的建设亟需解决的时代课题。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相统一是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在中国共产党精神建设研究过程中必须分析党在不同历史时间序列的逻辑中的演进脉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精神建设的生成和确立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精神建设的延伸和拓展阶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精神建设的开拓创新和全面推进阶段。  相似文献   

9.
1977-1978年,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包括澄清思想上的混乱,为知识分子恢复名誉,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口号;重新确认知识分子属于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恢复、建立和完善一系列有利于知识分子发展的体制机制;平反冤假错案,认真做好"摘帽"和"改正"工作;等等.这些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突破,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知识分子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也开启了新时期党的人才工作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划分 改革的渐进理论照应着改革的渐进历史。22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大体可以内在地划分为四个阶段:初始启动阶段(1978-1984年)、全面展开阶段(1984-1992年)、整体推进阶段(1992-1997年)和攻坚决胜阶段(1997-2000年)。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苏联模式息息相关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的认识直接影响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另一方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只有通过研究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的认识,才能搞清楚.在八大前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有益探索,是因为这个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苏联模式的认识比其他时期更准确.中国共产党从多方面批评了苏联模式的弊端,强调学习苏联经验要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这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12.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此前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路线,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从而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实现了中国当代史上的伟大转折。这一转折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大多数与会代表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动和支持下通过斗争取得的;但也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粉碎四人帮之后到会议召开前的两年,党内正确力量在思想上、组织上所做的大量准备工作与国内外形势发展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是或迟或早总会发生的。它既不是一般方针、政策的转变,也不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改变,而是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由不完全清楚到比较清楚的转变。从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转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与四项基本原则的有机结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三中全会以来30年的实践告诉我们,中国面对新的历史条件,不改革不开放没有出路。改革开放不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同样没有出路。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与《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重要文献 ,具有完成拨乱反正任务、开始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划时代意义。邓小平对此作出的无可替代的重大贡献主要有 :在历史转折关头 ,提出评价毛泽东、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 ,奠定了起草《历史决议》的基础 ;主持起草《历史决议》 ,“博采众议”又“力排众议” ,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对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提出科学的论断和分析方法 ,为当代人研究当代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指南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曾设立大行政区作为实现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过渡性措施。这既是借鉴历史传统、沿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大战略区格局的结果,也是限于当时的国情、党情而做出的历史抉择,并且这两个方面又互相交织、互相影响。设立大行政区的历史原因主要是:中共全面执政前所形成的大战略区格局的自然延伸与发展,中共实现从局部执政到全面执政过渡的客观需要,中共对中国近代地方统治形式和苏共中央地区局模式的继承与发展,以及全面执政之初中共所面临的国际和周边环境的制约与影响。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宋史研究若干热点问题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宋史研究取得长足进步,这不仅表现为典章制度史、财政问题与部门经济史、城市史、人口史、货币史、区域经济史、法制史、社会史、家族史、妇女婚姻、文化思想等领域都有颇见功力的专著问世,而且对诸多热点问题,如历史分期与宋代的历史地位、积贫积弱、宋代经济发展水平、南宋历史地位、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宋太祖不杀大臣、相权消长、士风、士人转型与唐宋变革以及王安石变法等都有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大大推进了对宋代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及其特点的认识。思想解放、研究方法和倾向的多样化、宋代文献的整理和出版均对宋史研究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研究中也存在不讲求学术规范、重复研究、短期速成等缺陷。  相似文献   

16.
张汉 《人文地理》2012,27(2):6-11
通过对宁波天一广场治理机制的个案研究发现,中国新城市空间的治理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进行党建工作的一项地域性工程。在市场化改革与地方间竞争的背景下,地方党政机关极为关注基于行政辖区的地域性身份认同和利益,有意识的与非公有部门的经济精英共同塑造和强化地域性身份认同和利益诉求,并结成新形式的城市治理联盟。中共及其附属的群众组织的地方组织力量,通过地域导向的组织重构,加强了对非公有部门的控制力,填补了市场转型造成的新城市空间治理的真空,也加强了自身在新城市空间中的组织网络和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恢复和极力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打开了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开拓前进的道路;这次全会开始逐步形成、中共十三大正式确立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引导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不断健康前行;这次全会形成的发展理念指引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又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推进而发展,成为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8.
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关于经济问题的论述把经济规律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历程相结合,充分体现了理论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十七大报告关于经济方面的论述有六个新提法:经济"发展"方式替代了经济"增长"方式,体现了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认识的深化;注重协调、调控和规划,体现了经济体制转轨进程中宏观调控的新特点;翻两番由"总量"到"人均",体现了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目标的新阶段;关注初次分配中的公平,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体现了收入分配领域在发展变革中的新动向;在过去提"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同时增加了"信息化",首次在党代会报告中写入"廉租房制度",体现了生产力与城市化发展的新要求;将区域经济发展与国土开发联系起来,首次提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和"主体功能区定位",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与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2011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记载了中国共产党自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段历史,该书不仅是党史研究的一项重大成果,而且对国史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为正确把握新中国前29年历史的重大问题提供了基本参照;披露了140多件文献档案,整理了一系列统计数据,为深入研究新中国前29年的历史提供了有价值的新史料;其编写方法为研究编纂新中国前29年的历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1951年7月18日,<新湖南报>发起了关于土改后农村出现的农民埋头生产不问政治及乡村干部松气退坡的"李四喜思想"的大讨论,持续达5个多月,在湖南乃至全国农村产生了巨大影响.这场讨论是建国后中共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对农民自私、狭隘思想的批评运动,也是第一次真正地对农民及乡村干部进行的思想教育活动.在这场讨论中,中共逐步积累了用民主教育、典型示范、改进领导方法、切实解决乡村干部实际困难等方式解决农民思想问题的成功经验.这些成功的历史经验构成了建国以后中共教育和改造农民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