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西藏现代牧民的生活今非昔比,在完全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他们的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现在在牧区,有很多人玩起了摄像机、单反相机。他们中的不少人擅长拍野生动物和牧民自己的生存环境,堪称"野外摄影发烧友"。由于西藏自治区特别是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的藏北地区按滕国家相关政策,推动各项环保法律法规落到实处,野生动物与人和谐相处,亲密无间,这无疑也给这些摄影发烧友们提供了特别好的摄影创作条件。  相似文献   

2.
正每年5月底,伴随着返青的牧草,西藏各地陆续进入虫草采挖的季节。5月27日,当雄县第二届"相约纳木湖畔寻觅虫草之旅"活动(以下简称虫草节)在乌玛塘乡巴嘎村五组正式拉开序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齐聚在当雄县海拔约5000米的姆蓝雪山脚下,实地感受和体验此次活动的盛况和虫草采挖的过程。此次活动将持续到6月底,巴嘎村每天都有30名当地牧民为游客提供向导服  相似文献   

3.
山上     
进入农历五月底,到了采挖虫草的季节,县乡决定在几个虫草采挖点立工作组,协调在采挖期间的各项事宜,我们工作队和乡政府共同组成的工作组来到了色巴山上的夏季牧场。  相似文献   

4.
正3万年前的藏北高原,朔风凛冽,一个尼阿木底人正在熟练加工生存工具,他强健又聪明,懂得如何规划、设计并精准地制造理想而实用的器物。作为迄今确认的青藏高原腹地最早的人类居民,他们的智慧被5000年前昌都卡若人与3500年前拉萨曲贡人天才般承继并发展:钻孔切割、陶作纹饰甚至光润玉器……整套适应"星球最高生存地"的实物与美学器物,让地球之巅逐现文明的曙光。告别蒙昧与野蛮,人类将原本自然自由的雪域大地纳入世俗疆域,并定义划分出诸如"法域""马  相似文献   

5.
猛然地,一座庞大的石头房子,截住了我的视线。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好久,我才挪动脚步,向着这扇木头的雕花大门走去。 大门开着。院子中间的井旁,站着汲水的人们。从衣着上,我分辨出了康巴人、工布人、藏北人、还有拉萨人。他们好奇地看着我,眼里跳动着不安或者说慌恐。我已感受到了他们被贫穷所累,这儿只是他  相似文献   

6.
垫状植物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西藏地势高耸,特别是高山和藏北地区,气候酷寒、多暴风雪,可能是不毛之地。早期一些植物学家对藏北羌塘高原也曾有这样的猜测。从19世纪开始,一些外国的植物学家、探险家在西藏进行过考察后发表的报告使人们对西藏、尤其是藏南、藏东南的植物有了初步了解,但对藏北地区的了解还是很少。建国后,经过一系列的科学考察,  相似文献   

7.
牧人办起了工厂──班戈县绒毛分梳厂纪实年永文藏族青年女工正在加工生产牦牛绒毛线。唐召明摄星转斗移,岁月苍桑。藏北大草原以它的富饶博大孕育了多少代勤劳而勇敢的班戈人,草原成了他们生存的环境,放牧是他们唯一的生活方式。然而今天的班戈草原不再沉寂,今天的班...  相似文献   

8.
正初夏,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西藏大学新校区,三位来自不同国家学习藏语文的留学生。莲达:我是藏北女孩白玛梅朵在留学生宿舍楼下,微笑着疾步向我们走来的是来自亚洲岛国印度尼西亚的莲达(Leanta)。走进留学生教室,黑板上藏语词汇密密麻麻,应该是上午的课刚刚结束。莲达的班上共8名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藏文名字。她调皮地用藏语说:"我是白玛梅朵,藏北女孩。这名字是  相似文献   

9.
民间习俗本身,并非门户森严的学科,风俗习尚包罗万象,人们都在一定的民俗中衣食住行,喜怒哀乐。 对于藏北高原这片充满着许多不解之谜的未知土地,除了那里为何出现“无人区”以及恶劣的生存环境等真实情况人们普遍关心以外,对那里的民俗文化如何,想必也是人们迫切要了解的东西。 在藏北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中,我真正体会到了“没到过藏北就等于没到过西藏”的说法.在藏北,这个  相似文献   

10.
格勒 《中国西藏》2005,(2):48-50
从昂仁一直到狮泉河,一路上大部分都是沙漠草原,即万里藏北。它与东部昌都的西北部,青海的玉树、果洛,四川甘孜州的石渠、色达、阿坝州的红原连成一片,形成青藏高原上最大的游牧化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早在1000多年前就将野牦牛驯养为家牛。他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有的技术如今只有他们才会,如将牛奶加热制成酥油、酸奶;  相似文献   

11.
冬宰──藏北草原的黄金季节苗凡卒每当秋天结束,冬季来临,藏北牧民就迎来了他们收获的黄金季节──冬宰。和农业文明的收获季节不同,藏北牧区的收获不是在秋季,而是在初冬。这是一年中牛羊最肥的时候,牛羊经过水草丰美的夏季秋季的滋养,为越冬积蓄了足够的肉脂。同...  相似文献   

12.
"老三届"专指文化大革命开始时1966年、1967年、1968年三届初中、高中在校生,他们大多出生于新中国建立前后的1947年到1952年间.1966年"文革"爆发时,他们的年龄都在14~19岁左右.当时全国城乡的在校中学生约有1250万人,其中高中生137万人,初中生1113万人.到1969年初,"老三届"学生已经基本离校.他们的分配方向是,家在农村的全部回乡,家在城镇的除少数进入工矿企业或参军以外,大多数人上山下乡,在"文革"以来下乡的1500余万知识青年中,"老三届"学生约占400万人.  相似文献   

13.
遥远的双湖     
我们对藏北高原双湖无人区的向往,终于在这天成行。三台越野车,共计11人,直奔藏北方向。  相似文献   

14.
正西藏拥有与大自然相融合的文化景观,在世界范围内都称得上独特而突出。索县属那曲地区,位于藏北高原和藏东高山峡谷结合部。针对索县自身的情况,我们从宏观的文化线路、中观的上水格局与文化资源、微观的产业容器设计三个层面对这个藏北小城予以研究和探索,构建为一个全面立体的城市设计体系,希望从空间上助推其早日实现"藏北小拉萨"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15.
在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山脉怀抱之中,有一片45万平方公里的高原大牧场,整整占了西藏1 20万平方公里面积的三分之一。粗犷独特的藏北风貌和无垠的高原牧场,以及众多的野生动物,组成了这片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神奇迷人的羌塘。每年一度的赛马节已成为这里最隆重的民族传统节庆。青藏、黑昌、黑阿公路在此相汇,使这里成为藏北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西藏实施首个高海拔地区生态搬迁项目。那曲市尼玛县荣玛乡的牧民,跨越1000多公里,从平均海拔5000米的藏北高原,搬迁到海拔3800米的拉萨近郊,在雪域高原上演了一场"藏北牧民南迁"大戏,书写了一段新的人类迁徙传奇。迁出地:生命的禁区,动物的乐园  相似文献   

17.
把布达拉金顶擦得闪闪亮次仁平措布达拉宫的金顶,一层接一层,一直铺到天上,她装点了拉萨古城,也装点了整个西藏。我们藏族人相信,看到布达拉宫的金顶有福气!好多好多朝佛的人,他们从山南藏北昌都阿里来,从千里之外的安多(青海、甘肃藏区)、康地来,甚至从大洋大...  相似文献   

18.
和王冰他们的骑行队伍偶遇是在去当惹雍错的路上,当时天色已黑,我们的车队在往当惹雍错的南村赶,突然在搓衣板路的前方看见四位骑行者。在藏北遇到骑行者不是稀奇的事情,每年的5月到10月,是驴友们骑行进藏的高峰期,拉萨往往是这些骑行者的起点或者是终点,分布在八廓街以及其周边的大大小小的客栈,就是这些骑行者的据点,他们会在这里结伴,或者互通路线信息。  相似文献   

19.
羌塘(藏北草原)是一片真正意义上的高天阔土。藏北的男人们每年都要进行两次长达几十天甚至数月的充满乐趣而又艰辛、危险的长途跋涉。这就是令外人感到神秘的藏北牧民传统的运输方式——驮盐及由此引发出来的农牧盐粮交换。驮盐是藏北男人每年必须要完成的劳作之一。依循古人的说法,一个男人一生能参加九次驮盐,就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驮盐对男人而言,已经超出了对物质利益的索取。因此,他们不会为这种劳作而苦恼。  相似文献   

20.
罗布泊     
在卫星影像图中,罗布泊的形状酷似一只巨大的人耳。科学家们通过解读这个"大耳朵"发现,它实际上是罗布泊这个曾经的湖泊逐渐干涸过程的"记录者"。当干涸的罗布泊无法再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提供生存资源,他们不得不离开。部分罗布人迁移到了绿洲地带,不同的环境让他们选择了与之前截然不同的劳动方式生活。罗布泊沧海桑田般的变化吸引了全世界的探险者,即使面临着难以预料的艰险,他们也要深入其中。中国学者陈宗器曾于19世纪30年代进入罗布泊考察,结果就遇到了各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