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藏杓兰     
正拉丁学名:Cypripedium tibeticum形态特征:多年生地生草本植物,植株高15-35厘米。叶片椭圆形、卵状椭圆形或宽椭圆形。花序顶生,具一花;花苞片叶状,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花大,俯垂,紫色、紫红色或暗栗色,通常有淡绿黄色的斑纹,花瓣上的纹理尤其清晰,唇瓣的囊口周围有白色或浅色的圈。生活习性:花期5-8月。分布于西藏东部和南部,  相似文献   

2.
刺续断     
正拉丁学名:Acanthocalyx nepalensis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茎单一或2—3分枝,高10—50厘米,上部疏被纵列柔毛。基生叶线状披针形;茎生叶对生,2—4对,长圆状卵形至披针形,向上渐小,边缘具刺毛。假头状花序顶生,含10朵花以上,有时达20朵花,枝下部近顶处的叶腋中间有少数花存在;总苞苞片4—6对,坚硬,长卵形至卵圆形,边缘具多数黄色硬刺,基部更多;小总苞钟形,无柄;花萼筒状,下部绿色,上部边缘紫色,  相似文献   

3.
黄杯杜鹃     
<正>中文学名:黄杯杜鹃拉丁学名:Rhododendron wardii形态特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4~7厘米,叶革质,矩圆状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顶生总状伞形花序,有花7~14朵,花冠环状,长4厘米,宽3.5~5厘米,鲜黄色。生活习性:花期7~8月。从大峡谷派镇徒步至墨脱,可以在松林口步道附近看见这种杜鹃花。黄杯杜鹃有微毒,可能会引起过敏,观赏的时候不要去触摸花朵。  相似文献   

4.
塔黄     
正(学名:Rheum nobile Hook.f.et Thoms.)是蓼科,大黄属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形态特征高大草本,高1~2米,根状茎及根长而粗壮,直径达8厘米。茎单生不分枝,粗壮挺直,直径2~3厘米,光滑无毛,具细纵棱。基生叶数片,呈莲座状,具多数茎生叶及大型叶状圆形,直径20~30厘米,近革质,顶端圆或极阔钝尖形,基部圆形或近心形,全缘或稍不规则,基出脉5~7条,和侧脉一起直伸向叶缘,于叶  相似文献   

5.
<正>中文学名:裂毛雪山杜鹃拉丁学名:Rhododendron aganniphum var. schizopeplum形态特征:常绿灌木。高1~3米。叶片卵形或阔椭圆形,背面毛被较薄,灰白色变褐色。伞形花序有花约12朵;花冠漏斗状钟形,长约3厘米,粉红色变白色,具深红色斑点。生活习性:花期6~8月。喜湿冷,喜酸性肥沃土壤。中国特有植物。产于西藏东南部和东部,多生长于海拔3500~4600  相似文献   

6.
罗氏马先蒿     
正罗氏马先蒿,多年生草本,高7~15厘米。茎黑色,纵沟中有成行的白毛。叶基出者成丛,茎生者常3~4枚轮生;叶片披针状矩圆形至卵状矩圆形。花序总状,常较紧密;花2~4朵轮生;苞片叶状;花萼钟状,外被白色柔毛,前方极微开裂,齿5,后方1枚较小,密被长柔毛;花冠紫红色;果实卵状披针形,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和西藏东部。生于海拔3700~4500米的高山湿草甸中。  相似文献   

7.
美花山蚂蝗     
正学名:美花山蚂蝗(Desmodium callianthum Franch.)豆科山蚂蝗属下的多年生草本亚灌木。产于云南、四川、西藏等地。产地生境产于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及西南部、西藏东南部.生于山坡路旁、灌丛、林中、水沟边或河谷侧坡砾石堆上,海拔1700~3300米。形态特征灌木,高达2米。多分枝,幼枝具棱角,几无毛。叶为3小叶的复叶;托叶钻形,长约5毫米,宽l毫米,脱落;叶柄长1~3厘米,纤细,疏被短柔毛或近无毛;小叶纸质,卵状菱形或卵形,顶生小叶长1.3~4厘米,宽1~3厘米,先端钝尖,有  相似文献   

8.
正拉丁学名:Arabidopsis himalaica形态特征: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全株被单毛与2叉毛。茎单一或丛生,直立,多数分枝,下部常为紫色,茎下部的茎生叶长圆状椭圆形,顶端急尖,边缘有疏齿,基部渐窄成柄;上部的长圆形,顶端尖,边缘有波状齿,基部抱茎,再向上则变为苞叶。花序伞房状,结果时伸长;花瓣淡红色,椭圆形,爪部窄。花期6月。生活习性:分布在云南、四川西南部、西藏。生长于海拔2000~3000  相似文献   

9.
西藏报春花     
《西藏人文地理》2016,(4):16-17
正学名:杂色钟报春(Primula alpicola Stapf)为报春花科报春花属下的一个植物种。产地生境产于我国西藏东南部(朗县、米林、林芝)。生长于水沟边、灌丛下和林间草甸,分布在海拔3000-4600米。不丹亦有分布。形态特征多年生粗壮草本,具粗短的根状茎和多数长根,除花序外,无粉状附属物。叶矩圆形至矩圆状椭圆形,长10-20厘米,宽3-8厘米,先端圆形,基部截形至圆形,有时微呈心形或短楔形,边缘具小牙  相似文献   

10.
正报春花科报春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短,具粗长须根。叶鳞茎状,鳞片卵形,叶披针形至倒披针形,先端锐尖,边缘具撕裂状牙齿,下面被黄绿色粉或近于无粉,柄具阔翅,花葶近顶端疏被粉;伞形花序1轮,苞片披针形,花萼钟状,花冠淡黄色或乳白色,稀白色或淡红色,冠檐扩展成钟状,裂片阔倒卵形至圆形,冠筒稍长于花萼,花药稍高出花萼,蒴果与花萼等长或略长于花萼。5-6月开花。  相似文献   

11.
国内     
<正>四川什邡:陀螺骰子9月,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什邡元石镇城西村汉代遗址一个灰坑中发现一枚骰子。这枚距今2000多年的夹砂灰陶骰子,中间粗,两端细,呈陀螺状,被命名为"陀螺骰子"。在陀螺状的腰身上刻有圆形的点,能明显辨识为一、二、三、四、五、六点。河南禹州:大吕墓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禹州市文物工作队等单位从2013年起对禹州小吕乡大吕墓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在这片以商周时期贵族墓为  相似文献   

12.
谈对“白金三品”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对“白金三品”的认识张立英1990年10月,在陕西宝鸡市所辖的眉县常兴镇出土的一批四铢半两钱中,发现几枚饼形物,即圆形龙纹饼一枚、方形马纹饼三枚、椭圆形纹饼一枚。一、实物的形状和实测数距1、圆形纹饼一枚,径为5.6厘米,通厚1.15厘米,边缘厚0....  相似文献   

13.
程红 《文物》1998,(10)
合肥市近几十年为了配合城乡建设,清理发掘了数以百计的从商周到清代的遗址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现将部分质地精良、保存完好、有研究价值的铜镜介绍如下。四山镜。圆形,三弦纽,方纽座,座外方框。羽状纹地,纽座四角向外伸出一片花瓣,其顶端连接一四瓣花朵,花心圆凹,把镜背分成四区,每区有斜粗短双线凹面山字纹,在山字中间竖笔之右均饰一片花瓣,素窄卷缘。直径13.8厘米(图一)。1977年合肥郊区桃花店墓葬出土,同时出土的有陶鼎、钫、豆等器  相似文献   

14.
藏布杜鹃     
正拉丁学名:Rhododendron charitopes subsp.tsangpoense形态特征:常绿小灌木,高25?90厘米,可达1.5米。小枝具鳞片。叶芳香,少儿疏,革质,倒卵形至倒卵状椭圆形,枝下部的叶较小,先端钝,具短尖头,基部渐狭,上面暗绿色,有时有光泽,被鳞片或无。花序顶生,伞形,(2)3?4(?6)花;花冠钟状  相似文献   

15.
1995年,浙江义乌市发现东晋六面印一枚,现为义乌市博物馆征收。该印铜质,印体呈凸字形,各面边长1.9厘米,纽高1.1厘米,通高3厘米,纽各面边长1.1厘米,纽左右侧有圆形绶带穿孔。出土时,该印表面已部分锈蚀,致印章字迹模糊(图一)。该印六面,四周印文分别为“朱赞白(片戋)”、“朱少韦”、“臣贇”、“朱贇白  相似文献   

16.
最近,省文物研究所在平舆县射桥乡发掘时,从群众手里征集到元代铜权一枚。(图一)。铜权为方形圜鼻,腹呈宝瓶状,上大下小,底为圆形,鼻高2.1、腹径5、底径5.6、通高10.9厘米(见图一)。实重951.1838克。此权系黄铜所铸,铸缝清晰可辨。铜权腹部正面阴刻“至元八年”四字,背面阴刻“南  相似文献   

17.
《文物》1982,(2)
1378年监利县福田公社在挖河工程中,发现了一座长方形券顶土洞小型砖室墓。经清理,出土了一批珍贵的漆器,还有几枚开元通宝钱和几件已残的三彩陶罐。据初步鉴定,这批漆器,均系木胎,外表髹褐黑色漆,内表髹朱漆,无彩绘纹饰,造型精致,保存完整,其中有漆碗、漆盂、漆盘、漆勺、漆盒等。现分别简介如下: 大漆碗一件。椭圆形,花瓣状口沿,口径37.5、高12、底径21厘米(图版捌:1)。小漆碗二件。口沿似花瓣形,口径  相似文献   

18.
1975年,山东临淄齐国故城城南出土一套比较完整的"数字铜钱",共21枚。钱圆形,方孔,有廓。正面铸数字,从"第一"至"第廿三",中缺第十六、第二十二两枚(见图)。钱背面平素无字。钱径3.4—3.5厘米,正面内廓多为1.2×1.2厘米,背面方孔极不规整,大小与正面相差较大,一般为0.7×0.8厘米。重量多为11—13克,第四枚最轻为8.1克,第二十一、二十三两枚最重为13克。此类"数字铜钱",只标数字顺序,不标重量,没有国家制发标志,各枚形制重量  相似文献   

19.
这件色泽淡雅、品相俱佳的青铜爵,尾、流总长14.1厘米,宽8.5厘米,通高16.7厘米.侈口近圆,流长而窄,尾短而宽,流、尾上翘.流与口相接处置两扁方柱,柱帽呈蘑菇状,上无纹饰.深圆腹、卵形底,腹出三条掏状扉棱,一侧为简体兽首鋬,三棱足外撇,棱侧各有两凹槽.  相似文献   

20.
1983年6月,沁阳县崇义乡金塚村电工,在挖电线杆拉线坑时发现一窖藏铜钱。沁阳县文管会闻讯后,即派人前往调查,并将这批铜钱运回沁阳县博物馆内收藏。据调查,该窖位于金塚村东北约百米处。窖口距地表约0.6米,平面近圆形,径约1、深1米。窖底铺5厘米厚的黄沙。窖内铜钱已锈结成块,总重量约300余公斤。该窖内的铜钱上迄西汉,晚至金代,包括两汉、新莽、隋唐、五代、两宋、辽金等十多个朝代的170多种钱币。现分述于下。一、两汉钱币“半两”钱:10枚。可分为八铢半两和四铢半两。八铢半两共2枚。其中一枚径2.6厘米(图一,1)。为汉文帝五年(公元前175年)所铸。四铢半两共8枚。形制不一,重量不等,径在2.3—2.5厘米之间。书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