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勃 《考古》2012,(3):85-96
中国唐代中晚期至五代之际的遗址或墓葬中出土有西亚伊斯兰孔雀蓝釉陶器,迄今已知有福州、扬州、广州、宁波、广西等地的考古资料。这种孔雀蓝釉陶器在非洲东海岸、西亚至中国的一些海港乃至日本都有出土,相关简报多附有研究,顾风、马文宽等曾对这类器物进行综合研究,三上次男就南亚、东南亚地区出土的这种釉陶器也做过综  相似文献   

2.
肖锦秀 《南方文物》2001,(3):127-128
孔雀蓝亦称“法蓝”或叫“法华”。它是一种以铜为着色元素,以硝酸钾为助熔剂的蓝绿色釉。宋元时期的民窑创烧,最早见于宋代的磁州窑,元代的法华器上已广泛使用。明正德、清康熙时,景德镇窑曾大量烧制。1980年11月,高安市博物馆在清理出土的数百件元代青花釉里红等瓷器窖藏中还伴随出土了一件孔雀蓝釉梅瓶。此瓶高35.8、口径4.5、颈高1.7、最大腹径21.5、底径13.4厘米。小口,短颈,肩宽平,上腹丰满,下腹斜收,近底足部稍向外撇,缸胎,胎质粗松较厚,呈土黄色胎骨,施孔雀蓝铅釉,但不均匀,口沿描以红色,…  相似文献   

3.
<正>福州是东南沿海重要的贸易港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留下了不少关于福州海神信仰文物史迹。一、福州"海上丝绸之路"主要脉络汉代,福州港始称东冶港,《后汉书》记载:"旧交趾七郡贡献转运,皆以东冶泛海而至。"1隋唐时期,福州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福州怀安窑所产瓷器远销日本、东南亚各地。唐大和年间(827—835年),福州继广州后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  相似文献   

4.
渤海境内的瓷器,均发现于城市遗址,时代集中于9世纪初前后-10世纪初,窑口以越窑、邢窑、长沙窑为主,器形有碗、注壶、罐等.出土瓷器虽然数量不多,但其窑口组合特征鲜明,与同时段新罗、日本出土唐代瓷器相同,代表着东北亚地区贸易陶瓷初兴阶段的基本样貌.唐代南北窑场的产品,似应主要通过朝贡道,以登州为起点,越过渤海海峡输至渤海国境内.由于渤海国与日本存在密切的商业往来,亦不排除唐代瓷器横跨日本海由日本输入渤海国的可能.9-10世纪初环黄、渤海以及环日本海的东北亚区域的陶瓷贸易,是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的重要一环.考古出土的瓷器,是将有着"海东盛国"之誉的渤海国与海上丝绸之路连接起来的直接物证.  相似文献   

5.
位于东南沿海的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香料是"海上丝绸之路"大宗贸易商品之一,是研究香料贸易的珍贵实物资料。福建气候湿润,早期香料难以保存,而在考古发现中出土了不少香具。本文通过研究隋以前福建地区各遗址中出土的香具,探寻福建的早期香料贸易。  相似文献   

6.
<正>福州一直是中国海外交通的重要港口,有着悠久的港口历史和发达的造船工业。历代福州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不畏艰险,跨越海洋,从事瓷器、丝绸、茶叶、香料等商品的贸易和文化的交流传播,留下诸多文献资料和文物资料。本文通过对明代以前文献、考古发掘资料和文物史迹的整理研究,旨在揭示福州"海上丝绸之路"的丰富内涵,论证福州在"海上丝绸之路"史上的重要地位。一、悠久的港口历史  相似文献   

7.
正一、航线开通海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国家通商贸易之路,亦是和平交往和文化交流之路。正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Henry Kissnger)在其巨著《论中国》(On China)一书指出:"中印两大文明是通过丝绸之路交易商品、传播佛教思想"[1]。同样道理,18-19世纪,中美两个大国也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交易商品和交流文化的。据史料记载:自从葡萄牙人于1553年(明嘉靖三十二年)进入和租居澳门之后,就陆  相似文献   

8.
2014年,故宫博物院与印度喀拉拉邦历史研究委员会合作,在印度帕特南遗址、奎隆港口遗址进行联合考古发掘工作,相继发现有孔雀蓝釉陶器标本出土。本文对这两处遗址中孔雀蓝釉陶器标本的出土情况作简要报告,结合国内同类标本出土情况及相关文献资料,判断这些标本是9至10世纪自古阿拉伯帝国远航中国途中的遗物,同类器物在进入中国之后,其性质发生了转变。  相似文献   

9.
冯冕 《中原文物》2020,(1):124-130
孔雀蓝釉是中国陶瓷低温釉体系中重要的环节,正是由于孔雀蓝釉的配制,我国低温釉出现了以氧化钾作为熔剂的技术手段,为后来景德镇釉上彩的彩料配制奠定了技术基础。孔雀蓝釉的技术来源尚没有清楚的认识,学者大多推测中国孔雀蓝釉的生产受到了伊斯兰陶孔雀蓝釉的影响。但现有对金元时期我国孔雀蓝釉的检测表明有多种配方共存的情况,这一现象说明当时孔雀蓝釉的生产并没有统一技术。笔者通过对孔雀蓝釉出土文物的时间与产地特征,以及对琉璃瓦生产工艺演变的考察,认为我国孔雀蓝釉是在低温铅釉琉璃的助熔剂"黄丹"的制作工艺演变过程中增加硝形成的,到元代中期以后配方探索才逐渐完成,形成了以硝为主要助熔剂的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10.
正福清地处福建沿海中部,海外贸易历史较为久远,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旅居东南亚及日本的融籍(福清简称"融")侨民,更是闻名于世。一早在汉代福州就有直通越南的航道,且有人已到达菲律宾。福清长期隶属福州,早在汉至唐代前,其海上贸易线路已逐步形成,从海口镇可窥一斑。五代时海口镇是戍边守卫的"军镇"。"军镇"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中马两国的陶瓷贸易也不断加深。以马来西亚出土的中国唐宋时期陶瓷为着眼点,来探讨唐宋时期中国与马来西亚关系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家口市博物馆自1958年创建以来,收藏了一批具有一定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的瓷器精品,本文介绍了其中的12件,包括唐黄釉席纹双系执壶、辽绿釉团龙纹马蹬壶、万历款孔雀蓝釉堆花葫芦瓶和雍正款黄釉青花双象耳瓶等。  相似文献   

13.
刘祖陛 《福建史志》2020,(2):1-6,71
福州是福建省会,帆船时代福州国际贸易是"海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色是以朝贡贸易为主。福州官方主导的朝贡贸易始于后汉,发展于唐五代,明清时期福州作为郑和下西洋重要基地和中琉朝贡贸易唯一官定港口而鼎盛。郑和船队驻泊长乐和中琉贸易定点福州,奠定了福州在海外贸易史上的历史地位。国际贸易兴盛带动港口建设,贸易港从福州内河向滨江滨海发展,先后出现东冶港、甘棠港、河口港、太平港、马尾港等名港,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港和出发地之一。福州人有精湛的帆船制造技术,熟知天文地理,并掌握高超的航海技术。他们从事海外贸易,穿洋过海、贸迁四方,形成代代相传的海洋文化传统,这是福州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人文因素。  相似文献   

14.
孔雀蓝釉在中国唐代已能够自己生产,并使用于建筑之上;孔雀蓝釉器物在中国出现于宋代,金代中期即12世纪晚期开始连续生产,目前发现山西地区是主要产地之一,而且直接影响到后来山西出现的法花釉,它与中亚、西亚的孔雀蓝釉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它的发展与道教有某种程度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正>福州之所以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与其福州母亲河——闽江及其流域范围息息相关。闽江是中国东南沿海最大的河流水系,发源于闽赣边境的武夷山脉,上游水系发达,建溪、富屯溪、沙溪为三大支流,在南平附近汇合,南平以下称闽江干流,沿途接纳安仁溪、梅溪、大目溪、大樟溪等支流穿过福州城再注入东海。闽江流域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明代"磁州窑类型"瓷器是对明代北方地区生产和流行的白地黑花、白地黑花褐彩、孔雀蓝釉黑花、白釉、黑釉、酱釉等器物的概括。本文以明代纪年墓葬出土瓷器为主要对象,对"磁州窑类型"瓷器进行了分期研究。  相似文献   

17.
《收藏家》2017,(7)
<正>一、北京出土的几件邢窑长颈瓶2012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通州区次渠的考古发掘中,清理了一座墓室为长方形的砖室墓。根据墓葬的形制和出土的"开元通宝"铜钱,可以判定其为唐代早期墓葬。该墓葬已遭受严重破坏,但是仅存的三件长颈瓷瓶(编号分别为1号、2号、3号)基本完整,是邢窑生产的典型器物,在北京地区并不多见。这三件长颈瓶均为喇叭状侈口,方唇,细长颈,深腹外鼓,饼状假圈足略内凹。造型匀称、美观。素面,无纹饰。外表施釉不及底,有明显的流釉、积釉  相似文献   

18.
《文物》1973,(5)
1972年4月,常州市南门外某厂基建工地的工人们在掘土时挖得唐三彩瓶一只(图一),工人群众与市基建部门对此出土物非常重视,精心加以保护,并随即报告市博物馆。据实地调查,该工地原有一个大土墩,基建施工时把土墩挖平,曾发现过汉墓。出土的三彩瓶在汉墓附近5米处,同出土的还有"开元通宝"铜钱六十余枚,绕瓶半周成串放置,离瓶约15厘米。没有葬具和其他遗物发现。三彩瓶撇口、细颈、圆腹、山形底足。高23.8、腹径10.3、足径8.2厘米。绿釉地,间有白斑,贴花上施黄褐釉。贴花集中于圆腹表面:腹之中部有龙头纹三个作等距排列;腹上、下部各有三个树状纹相对,与龙头纹相间隔,布局对称,釉色鲜艳,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5月30日至3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和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考古系组织召开了"海上丝绸之路系列遗产国际专家工作会"。受主办方邀请,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执委陆琼、清华大学教授吕舟、中山大学副教授朱铁权等专家学者参会。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副研究员燕海鸣代表柴晓明院长及海上丝绸之路项目组参加了会议。会上,参会专家就海上丝绸之路的定义、时空框架、线路、贸易与文化交流模式、沉船遗迹、港口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广西防城港市陆续发现了一些越南瓷器,它们与中国陶瓷器一起出土,以仿中国龙泉窑、耀州窑为主,同时有着鲜明的特性。从出土情况来看,这些越南瓷器几乎没有使用过的痕迹,应是因为损坏或事故而被遗弃。结合周边的古代运河、贸易场等遗址以及出土的其他文物,越南瓷器在防城港的出现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促进技术传播的典型案例,也说明了中国主导的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中的多元参与和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