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物》1978,(1)
根据历史记载,我国栽培荔支树始于汉代,盛于唐宋。福建沿海的福、兴、泉、漳四郡,是我国荔支的主要产地之一。莆田县古属兴化,因盛产荔支,所以有"荔城"之称。"荔城无处不荔支",在一片片的荔支园间,存活着一棵大约在公元八世纪时种植的古荔支树——"宋家香"母树。在世界植物  相似文献   

2.
漳州市博物馆依托"漳台族谱对接成果展",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涉台文化宣传。从中可以看出,博物馆在涉台文化宣传中具有文物资源优势、文化窗口优势和文化软传输优势,在涉台文化宣传中可以扮演重要角色。博物馆涉台文化宣传的主要途径有:展览展示、社教活动、对台交流活动(项目)及文化文创产品。  相似文献   

3.
南京梧桐     
我老觉得,一个城市没有树,便如丢失了灵魂般,再没有了活力,吸引不了人。和水一样,树也是城市里不可少的活物。曾经去过深圳。车行驶在深南大道上,我的眼光一直被行道树吸引着。那时正值夏日,路两边尽是密密满满的树木,你可以想象得到那是怎样的浓郁和阴凉啊。我认得的树不多,不过可以猜测,诸如榕树、木棉、  相似文献   

4.
朱开定 《江淮文史》2016,(5):99-110
正同室相处"文革"中,身为北大副校长的周培源先生目睹政治暴发户聂元梓大树特树个人绝对权威,在北大按照"反聂即反动"的逻辑,把持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和群众组织打成"反革命",大批干部和教师打成"牛鬼蛇神",关进"牛棚",实施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暴政,出于正义感和老知识分子的良知,周先生公开贴出一张万言大字报,忠言谠论,无所偏颇,对聂元梓提出了善意和中肯的批评,触怒了聂元梓,从此对周先生视若寇仇。1967年,围绕聂元梓的是非争论持续发酵,北大形成了保聂与批  相似文献   

5.
<正>问:2014年北京APEC会议上各国领导人及配偶的"新中装"集体亮相后,引起了世界瞩目,"华而不炫,贵而不显"的服装特色,彰显了中国文化元素,其中便有一款女领导人、女配偶的服装用到了"漳缎"面料。你作为苏州漳缎织造技艺的传承人有怎样的感受?答:非常欣喜。我是在APEC欢迎晚宴的前2天由吴江鼎盛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建华电话告知的,并要我归纳几点漳缎的技艺特点,以便接受媒体采访,因为是他同时提供了宋锦和漳缎两种面料。11月10日晚  相似文献   

6.
榕树俗称松树 福州人称榕树为“松”树。民谚说:“千年松柏万年松”其中第二个“松”字指的是“榕树”。福州人称“榕树”为“松树”,称“松树”为“松柏”。这是众约俗成的。松树和榕树都有万年长青的含义,要混为一起说也不是什么很奇怪的事。另据《康熙字典》载:“松”字,古作“寮”字写。“寮”字通”榕”。  相似文献   

7.
正对于清华大学历任校长,曾有人评价:"没有周诒春,就没有梅贻琦;没有梅贻琦,就没有蒋南翔"。周诒春倡导"造就完全人格",梅贻琦强调"通才教育",蒋南翔要求"又红又专",总之是须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翻开清华百年校史,此三人对清华影响至大至深,而奠定清华之基础,在清华校史上独享"老校长"这一尊称者,唯有徽州人周诒春,一位被誉为"清华种子"的教育家。  相似文献   

8.
福建人迁台历史始于闽越时期。宋元时,有不少中国大陆的汉人入台,明末至清中叶,更是数量大增。移民台湾的以漳泉人为主,他们先在台湾西部沿海平原地带登陆,再由南至北,遍及全岛,落地生根。台湾有千余姓氏,由福建移民入台带去的有500多个。台湾很多地方都以闽南语发音的"厝""仑""坑""寮"来命名。闽台两地同宗同祖者,共编族谱、齐修祠堂,或台湾人来闽寻根,往来十分密切,闽台同胞的宗亲观念成为促进闽台交流和联系的纽带之一。  相似文献   

9.
一本《苏州杂志》,一座"老苏州茶酒楼",是陆文夫传播美食文化的两个阵地。前面一章,我们介绍了杂志,这里再说说"老苏州"。1993年2月,陆文夫创办"老苏州弘文有限公司",亲任董事长。公司名下,又开一家饭店,名曰"老苏州茶酒楼",坐落在苏州的十全街上。女儿陆锦,担任第一任总经理。有了自己的饭店,再到新聚丰吃饭时,陆文夫对朱龙祥(新聚丰大厨)说:"小朱啊,我今年要给女儿捧捧场,就不到你这边来吃年夜饭了。"当时的陆文夫,身份显赫: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作协主席。这样的文化名人,下海办公司,又开了饭店,要爆破人的眼球。陆文夫从此,再一次成为"新闻人物"。  相似文献   

10.
<正>从20世纪50年代起到21世纪初,经过几代考古人的努力,终于揭开了距今4000多年的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的神秘面纱:这里就是中国夏王朝的起始之地——大禹之都"阳城"!大禹治水是个不老的传说,在中国史上是否果有其事?夏王朝到是谁筹建的?是鲧?是禹?还启?都说"夏鲧作城",那么能否找出作城一二?鲧城找不出,能否找出史籍有载的"都阳城"或"启居黄台"?这些都是历史学  相似文献   

11.
1999年12月,<漳州市志>出版发行.阅读<漳州市志>,令笔者印象最深的要属<漳台关系>卷,它使这部鸿篇巨著更能体现自己独特而又鲜明的个性.<漳台关系>卷位于全书5册中的第4册卷47,该卷分6章26节,计8.85万字,除了用一章记述对台工作的情况外,全卷用大量篇幅反映漳州与台湾之间在地理、历史、经济、文化、风俗、语言之间的渊源关系,展示了漳台之间地缘相近、血缘相关、文化相同、习俗相近、经济相关的密切关系,它不仅是漳台关系的历史记录,而且是一部台湾早期开发史.  相似文献   

12.
正老诗人苗得雨说,民谣中有一种"颠倒歌",叫"小孩子语",也就是童谣。譬如,"蚂蚁过河踩塌了桥,葫芦沉底碌碡漂,花椒树上结樱桃"。"颠倒歌"相当有意思,宛如用一段炊烟抹黑了脸,让人哭笑不得。"颠倒歌",是一种将事物倒转过来的游戏,是一种思维穿越而来的幽默态度,是一种无所不能的另类情趣。  相似文献   

13.
漳县因盐而立,先有漳盐,后有漳县。漳县手工制盐始于商周,战国已成规模,秦在盐井镇设盐川寨,此为漳县建置之始。漳县因盐而兴,东汉章帝元年初置"障县",治所设在盐井镇;漳县因盐而盛,元明之时,漳盐远销陕、川、甘等地,清代仍销及天水、陇南、甘南等地。千百年来漳县商贾云集,百业兴旺,为当时西北最大的井盐场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正一千年开漳古郡,一千平方公里隽秀山川,镶嵌着近千个村落。这些村落,散布在云霄县的山区、平原及沿海地区,或为万人聚落的巨村大社,或为不足百口的袖珍小村,历经风云变幻、沧海桑田,形成和留下了颇具特色的村名。正如福建不少地方一样,云霄的村名大致有如下几种类型。一是与陈政、陈元光"开漳"或其他历史事件、人物有关的村  相似文献   

15.
正"老克勒"中的"克勒",由英文词"Carat"(克拉,钻石的重量单位)音译而来(亦有说由"Clerk"音译而来,即白领之意)。在旧上海,珠宝店里师傅见到大颗宝石,常称赞"这个老克勒",后来上海民间将"老克勒"用于戏称那些受西方文化影响、有海派气质、讲究精致生活的白领、绅士。在《寻找上海"老克  相似文献   

16.
正在墨脱,有一种植物叫小果紫薇,当地门巴人称之为"沙那给不信",汉语译为"猴子哭树"。我第一次听到这个称谓,心里非常好奇,一种植物怎么会用动物名字来命名呢?带着心中的疑问,我找到了米日村的一个村民,询问为什么称这种植物为"猴子哭树"?村民含笑告诉我,"这种植物"树干光滑,猴子若想爬到树上去,特别困难,所以面对"这种植物"时,猴子是哭笑不得,想爬又爬不上去,气的似乎要哭了,所以称之为"猴子哭树"。听完之后,我恍然大悟。十分钦佩当地的群众对小果紫薇这形象而生动的认知和命名,这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7.
西班牙人开发南洋,主要利用中国劳动力。徐继畬在《瀛寰志略》中说,吕宋"地近闽疆,漳、泉两郡之民,流寓其地者,不下数万"。这些人,每年要向西班牙"输丁票银五、六两",交了人头税,才有居住权。马尼拉是金银集散地,华人不知金银来路,以为吕宋产金。便纷纷涌来采金,朝廷也派人来勘察,引起了一场大纷争。对于这场纷争的起因,《薄海番域录》记载道:  相似文献   

18.
平乐古镇位于四川省邛崃市西南19公里处,早在汉景帝时期(前150)就已形成集镇,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古镇青山层叠,竹树繁茂,白沫江自西向北流经古镇,碧水萦绕,四季风景如画。两岸古木参天,众多树龄上千年的榕树,远远望去如云盖地。老榕树、白沫江、沿江而建的吊脚楼、青石铺成的街道,千百年来共同培育了古镇人田园诗般的山水情怀,涵养着古镇天然清新的乡土文化。  相似文献   

19.
张琴 《华夏地理》2002,(11):70-83
蒲城,在浙江省苍南县的最南端,是一座保存完整的抗倭名城,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北面靠山,三面城墙下各有瓮城,辖下的寨、堡、墩、台、堠至今仍有25处. 蒲城保留了许多古老的历史遗存,有自成一体的"城里话",有相传是戚(继光)家军粮的"戚光饼",还有每年秋收至翌年元宵的"打更"人,最典型的莫过于春社"拨五更".  相似文献   

20.
祖远 《文史月刊》2010,(4):72-73
<正>总布胡同坐落在北京东单北大街,是一条老胡同,有着600多年的历史。之所以叫它"总布胡同",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因为总捕衙署(相当于现在的市公安局)曾设在这条胡同,后来可能是"总捕"这名儿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