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黄庭坚(公元一○四五~一一○五年),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世称"黄山谷",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苏门四学士"之一,又有"一祖三宗""苏黄""宋代四大家"之誉。他为宋英宗治平四年(公元一○六七年)进士,历任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著作佐郎等职。绍圣元年  相似文献   

2.
大庆市发现宋《蚕织图》等两卷古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1984,(10)
宋人绢本淡彩《蚕织图》卷(彩色插页;图版贰一肆),是大庆市文物管理站于1983年文物普查时,在大庆市发现的。卷长513、高27.5厘米,尚称完好。包首是宋代鸟兽繁花图案缂丝(图一)。内容是宋代江浙一带养蚕织帛的全过程。养蚕自"浴蚕"开始,纺织至"下机入箱"为止,共分二十四段。全卷共绘七十四人:妇女四十一人,中老年男子二十三人,少年三人,少女五人,婴儿二人。服饰都是宋装。翁媪长幼,皆趋跄执事。农圃室家之情,忧勤俭素之意,无  相似文献   

3.
<正>曾巩(1019—1083年),宋代江西南丰县人,号"南丰先生",与韩愈、欧阳修、苏轼等并称为"唐宋八大家"。北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曾巩以龙图阁直学士知福州,"兼福建路兵马都钤辖(赐五品服)",元丰元年(1078年)"召判太常寺,未至,改知明州(浙江宁波)。"曾巩在福州任太守(行政兼军事长官)一年多,手握军政重权,政绩颇著,在福州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相似文献   

4.
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在宋代士大夫政治理念下,士人秉持儒家政治理念,不管身处何处,总能以君王、生民为重。南宋末期宰相王爚(yuè),在地方任职期间,因敢于任事而政绩斐然;入朝为官后,体现出高洁的情操与品德,踽踽特立。一、地方治理,敢于任事王爚,字伯晦,绍兴新昌(今浙江新昌)人,南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生,为东晋宰相王导之后。嘉定十三年(1220  相似文献   

5.
<正>近代学者、启蒙思想家严复认为:"若研究人心政俗之变,则赵宋一代历史,最宜究心。"(王栻主编《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第668页)国学大师钱穆也有"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的说法(《理学与艺术》,《宋史研究集》,第7辑,台北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74年)。日本学者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论"更是广为人知。正因为此,学界对于宋史尤其宋代政治史的研究可谓用力甚勤且成果  相似文献   

6.
宋代在贡举中设置神童举(又叫童子举),经考试得官或赐出身者,称神童。这一科制的设立,为宋代士子提供了一条入仕的捷径。于是人们“苦其子弟”,“次教之五经”,争作神童之风大兴,它对宋朝一代的教育,尤其小学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神童举是宋代贡举中非常选科之一。它规定;凡十五岁以下儿童(唐朝规定,凡十岁以下能通一经及《孝经》、《论语》每卷诵十通者予官,通七者与出身),能通经  相似文献   

7.
衷鑫恣 《福建史志》2020,(2):37-42,72
武夷之名始于汉武帝时期,"武夷山"之所指历代都在福建崇安县(今武夷山市),乃九曲溪贯穿而过的一片秀美峰岩。因境内名山之故,崇安县自宋代建县,已有"武夷乡"政区名。近代地理学发展,上世纪30年代始有武夷山脉命名,武夷山所指范围扩大,也导致名称的多义甚至歧义。1956年江西铅山诞生第一个武夷山地名"武夷山垦殖场",1998年改为武夷山镇。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武夷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成为跨省地名,但地块分割,各有所属。  相似文献   

8.
淮安宋墓出土的漆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9年11月,南京博物院在江苏淮安西南六里的杨庙镇,清理了五座宋代墓葬。其中两座有纪年,并有壁画,一座为嘉祐五年(1060年),一座为绍圣元年(1094年)。这五座宋墓的排列、结构、随葬遗物都有相似之  相似文献   

9.
<正> 漆侠先生著《宋代经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在论述宋代蔬菜业的发展时,依据宋人范质《玉堂闲话》(案漆侠先生引文讹作《玉堂佳话》),认为广州番禺一带海上多有利用葑田种植蔬菜者。这一说法,涉及到宋代葑田的地域分布和岭南的土地利用程度问题,因此有必要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10.
史学精粹     
<正>王晴佳、胡萧白:《中国史学的元叙述:以"文化中国"说考察正统论之意涵》(《江海学刊》2017年第1期)杜维明教授在1991年提出"文化中国说"。这一学说和其他当代新儒家的理论,与宋代士人的"中国"观有不少可比之处。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在汉朝灭亡之后,如何定义"中国"及其延续和变化。魏晋时期中国史学开始出现  相似文献   

11.
<正>宋代立國之後,稽古右文,優待士人,文士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文人學士也有較多的餘暇從事學術研究與文學創作。宋代的士大夫大多同時在政事、學術和文學等領域都有所成就,筆記是他們從政、治學、爲文之餘,寫作的"非文藝散文"("Nonliterary"prose)~②,也是宋代士大夫對宋代文化的貢獻之一。雖然筆記在創製之初,仍带有"隨意性,非正式,能包容单纯的消遣和娱樂"~③的一面,但隨着宋代學術的演進,宋代筆記越來越呈現出專業化、學術化的特  相似文献   

12.
李子君 《文献》2005,(4):83-97
《礼部韵略》(以下简称《韵略》)是宋代一部专门为科举而设,作为考官、士子共同遵守的审音定韵标准的韵书.丁度等奉敕编纂,仁宗景祐四年(1037)六月丙申旨准颁行.从景祐四年至南宋灭亡(除去庆历新政、熙宁变法、绍圣时期、崇宁废科举的数十年),《韵略》一直是宋代场屋必备的权威工具书,熊忠《古今韵会举要·自序》称:"宋省监申明,儒绅论卞,《韵略》集注,殆且五十余家."增修、增订之频,刊布流传之广,远非宋初其他官修韵书如《广韵》、《集韵》所可匹敌.  相似文献   

13.
《炎黄春秋》2011,(12):88-89
拜读贵刊2011年第5期彭国翔先生的文章——《如何理解"尊孔读经":与杨继绳先生商榷》,文中似有一处瑕疵。第41页倒数9行中的"《灵鸟赋》"当作"《灵乌赋》"。据宋代叶梦得的《石林燕语》:"范文正(按:即范仲淹)始以献‘百官图’讥切吕相(按:指吕夷简),坐贬饶州。梅圣俞(按:即梅尧臣)时官旁郡,作《灵乌赋》以寄,公以作赋报之。"梅尧臣赋以乌鸦为喻,劝范仲淹不必直言以取祸;范仲淹作赋答之,借乌鸦之言以言志。"宁鸣  相似文献   

14.
<正>《淳化阁帖》,简称《阁帖》,汇刻丛帖,十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著名的大型法帖,可称集书法之大成。北宋淳化三年(922年),宋太宗出内府秘阁(帝王藏图书之所)所藏历代名人法书,命侍书学士王著编次为十卷,标明为"法帖",摹刻在枣木板上,拓赐大臣。王著采择未精,夹杂部分伪迹,或把作者标误,但古人法书赖此以传,自此刻帖盛行。宋代重辑翻摹者甚多,著名的有《绛帖》《潭帖》《二王府帖》及"泉州本"、"贾似道本"。因王  相似文献   

15.
正兴国军富民监又称大冶监,为宋代铸币机构,设立于北宋,兴盛和最终被兼并于南宋。关于其在南宋的经历,《宋史·食货志·钱币》明确记载:乾道六年(1170)"以发运司通领四监:江之广宁监,兴国之大冶监,临江之丰余监,抚之裕国监……其大小铁钱,令两淮通行。"又载"嘉定五年(1212),……京西、湖北之铁钱,则取给于汉阳监及兴国富民监,后并富民监于汉阳监,以二十万为额。"所以当下但凡涉及南宋时期该钱监的文章,  相似文献   

16.
正继《宋代宗族和宗族制度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人民出版社,2018年)和《世家大族与辽代社会》(人民出版社,2008年)之后,王善军教授推出了这部《宋代世家个案研究》(人民出版社,2019年)。该书共计296页、27万字。除"绪论"外,以10章的篇幅,个案研究的方式,再次深入研究宋代的士人家族(作  相似文献   

17.
<春秋>是中国传统史学的一大源头,其褒贬书法通过一定的义例蕴含大义,开后世史书褒贬先河.宋代史书褒贬深受<春秋>书法影响.一方面,宋代史书在褒贬形式上多效仿<春秋>义例,主要包括纪年"冠王于正"、一字寓褒贬、常事不书、讳书和书义理之实等;另一方面,宋代史书在褒贬思想上也继承和发展了<春秋>大义,主要包括"正名"、"尊王"、"攘夷"和"正统"等.  相似文献   

18.
宋代《禹迹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地图之一,"是宋代制图学家的一项最大成就","在当时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地图"。据了解,《禹迹图》我国至今尚存两块:一块立于渭水之滨的西安碑林,是齐阜昌七年(1136年)刻石,已作过介绍;另一块藏于长江岸边的镇江博物馆内,是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立石,由于图首文字中明确表示是"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依长安本刊",这就将《禹迹图》的成图年代至少推前了三十六年。因此,镇江《禹迹图》  相似文献   

19.
<正>据《国语辞典》(1947年版)讲:包子,为有馅之馒首。"包子"一词出现在五代。据《清异录》卷下记载,开封有一个叫"张手美家"的食肆,专卖节令食品,其伏日所卖的是"绿荷包子",但无具体制法。包子的迅速发展,是宋代开始的,宋代曾有人认为""为一种包子,南朝梁、陈之间顾野王《玉篇》:"……饼属,用面为之,中有馅。"但没有提出什么有力的证据,存疑。明时《宋氏养生部》卷二中对包子的制法记录比较详细,曰:"用面、水和为小剂,轴甚薄。置之以馅。细蹙其缘,束其腰而仰露其颠。底下少沃以油,甑中蒸熟。常以水润其缘,不使面生。馅同馄饨,制宜姜醋。"所谓:  相似文献   

20.
正方术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就出现了,那些术士不仅有自称能访仙炼丹、求得长生不老的,还有号称能从天文中推算地上诸多人事变动等,他们常以"神仙"自诩。我国专制时期方术流行,而在宋明两代,很多"神仙"大师与权贵乃至帝王的关系之深,在历史上极其罕见。一、宋代方士的"神功"宋代作为"在不堪言状的分裂与堕落之后"(钱穆《国史大纲》),又建立起来的统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