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书香世家崭露头角1933年初夏,我出生在汉阳县(现为蔡甸区)的一个书香世家。我的出生给全家老少带来无限的欢喜,我的上面有两个姐姐,尤其是我祖父、祖母,盼孙子心切的情景可想而知,他们视我为掌上明珠。我的祖母是汉阳县出了名的新型人物,奓山地区大事小事都由她调解。祖父常年在外经商,祖母持家,邻里关系人缘  相似文献   

2.
正18年18岁,这里是我人生之初的成长摇篮,是我走向生活的启蒙之地。河西路23号的生活烙印,已经深深地嵌入了我的记忆,魂牵梦萦,无数次在梦中回到这个家。家的印象之一刚搬到这儿,我们全家三代6口人:老太爷、老太太、在贵阳医学院读书的父亲、已是小学教师的母亲、在中学读书的姑妈、不满一岁的我。两年后添了弟弟高元,再两年半后又添了妹妹高晴。这一年,姑  相似文献   

3.
分别的滋味     
翻开已经有些陈旧的相册,上面已经有些灰尘了,但依旧掩盖不了相册里所存放的离别悲欢。翻开第一页,便是我和祖母在一起的灿烂微笑。看着看着,我的眼泪便流了下来。祖母已经去世很多年了。这张照片是祖母生前所照的最后一张了。看着重病中仍然笑得那样灿烂的祖母,我的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悲伤。  相似文献   

4.
我的前半生 1976年,我出生在湖北黄冈的一个小山村.我的父亲是工人,母亲是农民,家里还有一个弟弟.我8岁时,父亲所在煤矿大爆炸,他有幸躲过了一劫,煤矿关停后被安置去了湖北沙市,我们全家也从农村搬到了城市.由于母亲没有城市户口,在城里我们被称作"半边户",所以我是生在农村,长在城市.我的母亲是一个文盲,没想到若干年后,...  相似文献   

5.
1990年12月,我意外地收到台湾二姑丈的来信,并得知他近期来武汉会亲的消息,我顿时有了说不出的喜悦.我父亲是台湾台南县人,1943年他22岁时离家赴日本谋生.1953年他和我母亲带着我们4个儿女,从日本回到了祖国大陆,定居武汉.听父亲讲,我祖父36岁时就因病去世,祖母身体很好.父亲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三个妹妹,一个弟弟.父亲离开台湾时,他的哥哥、姐姐和两个妹妹都已结婚.1974年父亲在武汉病逝.  相似文献   

6.
郭明进 《文史天地》2014,(10):75-79
正我生于1936年,祖籍中国福建省同安县,童年随父母侨居越南太原市谋生。1947年2月,由于战事紧张,全家从太原逃难到高平。1947年10月我11岁时,在越南高平省安平镇逃难中遇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又称两广部队,代号越北部队)。当时我二叔、三叔、大哥都在这个部队,我和祖母、母亲、婶婶、二哥、三姐6个人也参加这个部队并随部队回到祖国广西。1948年我随部队到云南,以后一直在  相似文献   

7.
我家住在印江县板溪区凉水乡宁家坪。全家七口人:祖父、祖母、父亲、母亲、我和两个妹妹。原有三亩水田两亩旱地,一家人起早贪黑,勉强能够糊口。庚午、辛未两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只好吃糠咽菜,逼得父亲狠着心肠把田地卖给了邻村旧寨坝的大地主吴德兴,得到一百一十块大洋。当时大米卖五块大洋一升,全家人赖以活命的田地只能换两百斤大米,维持不了多少日子。父亲便把这笔钱留给祖父祖母养命,到思南塘头给人家当长工去了。母亲带着两个妹妹,  相似文献   

8.
祖母与水     
我回头看着祖母。正午的太阳很毒。我想,此刻祖母一定在为不识水性的我担心。四周白茫茫一片,到处是水,多得烦人。祖母就这样一直孤伶伶地站在危堤之上,目送我们一点一点把船划向水天之际……祖母在时,极少去看她。反正大家都活得不错,谁会正儿八经要看看对方呢。况且当时尚小。惟有过年或红白大事,才随父母回徐彭屋场,见一见祖母。祖母儿孙众多,枝繁叶茂。她最大的重孙,仅小我几岁。祖母见我们来了,总十分高兴。那次她抱着大伯的一个孙子,教他认人。到了我面前,小家伙茫然地看着我,随口叫了声哥哥。这时祖母就笑起来,仿佛料定他会犯错,然后一五一十地开始纠正。从世应昌明,到惠承庆泽,孝友同尊。她唠叨着族谱上的字句,如数家珍,不厌其烦。  相似文献   

9.
正祖母我有两位祖母。一位是父亲的生母,姓李,已过世多年。我能见到的是父亲的继母,与我们并无任何血缘关系。继祖母姓陈,出生于南京一个书香门第,据说祖上曾任过翰林。她的兄弟很多,我们只见过她的三哥,称三舅爷,清末曾中过举。民国以后一直在南京政府财政部担任秘书,  相似文献   

10.
说的全是道理,可也不看看,我过的是什么日子1962年9月6日,开了家庭会议,父亲决定送我到河南省西华县黄泛区农场锻炼。他这么一说,当即遭到了全家人反对。奶奶哭,妈妈拿不定主意,弟弟妹妹们也舍不得我走。送我走的原因除了我没考上大学,还有就是我刚加入了共青团,必须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下乡上山去参加生产。所以,即使不下放,我也要进工厂劳动,那会儿当工人阶级很光荣,更要支援农业第一线。  相似文献   

11.
正我生于1936年,祖籍中国福建省同安县,童年随父母侨居越南太原市谋生。1947年2月,由于战事紧张,11岁的我随全家从太原逃难到高平。10月,遇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又称两广部队,代号"越北部队")。因为当时我的二叔郭汉(又名郭星汉、郭良采)、三叔郭天世、大哥郭明华都在这个部队,于是,我和祖母、母亲、婶婶、二哥、三姐6人便也参加了这个部队,并随部队回到祖国广西。1948年我随部队到云  相似文献   

12.
我的祖父刘兴沛,字云章,1892年生于辽宁开原古城堡村,前辈是从山东登州府蓬莱县逃荒过来的,时间已无从考证。祖父在兄弟五人中排行最小,同大祖母成婚后生有我大伯、大姑。1910年他赴日本留学,后毕业于明治大学法学院,在留学期间结识了我的日本祖母,待祖父、祖母和不足周岁的姑姑回国时已是三口之家了。光宗耀祖,荣归故里,在老家的大祖母和大伯、大姑见到我这位日本祖母的复杂心境是可想而知的,多年后祖父才将我那在老家寡居了多年的大祖母接到身边,她不识字也不多话,但对凄苦冷落的过去既愤恨又无争,无奈的诅咒过后依然如旧。我不想、更不愿…  相似文献   

13.
每次回老家,我都要在祖母遗像前站好久。看着祖母那白发、那笑容、那掉得只剩下两三颗牙齿的嘴,我仿佛昕见祖母正在对我喃喃细语。  相似文献   

14.
我十七岁下放到湖南永州的罗溪。在这里有我的一个好朋友叫其秀,因她婶婶跟我父亲是同事,隔壁邻居,我们在下放之前就认识。所以,我一到罗溪便受到她家的热情欢迎。  相似文献   

15.
1969年我们全家下放至本县(湖南邵阳隆回县)横板桥公社,1979年落实政策恢复城镇户口。当时的下放人员都盼早日返城,唯有家父却领着我们在农村又继续呆了五年。这张全家福即是1984年重返县城时所拍,父亲并有题辞曰:板桥悠悠十五载。  相似文献   

16.
拂晓 《南京史志》2013,(12):6-7
她遭遇的苦难同龄人罕见:父亲因车祸失去劳动能力,母亲患有间歇性精神病,弟弟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她的坚韧、乐观也是同龄人中少有的:5岁时在村里花炮厂打零工挣钱贴补家用;17岁时多方筹钱救治重病的父亲和弟弟,20岁时带着全家人上大学,最多时做7份兼职,一天只睡4个多小时。让人钦佩的是,这么多的苦难她却能保持一颗向上的心,学业优秀,担任学生会干部,主持、演讲样样出色,多次荣获国家奖学金,还顺利考上了研究生。  相似文献   

17.
世人都知道贺龙元帅的原配夫人蹇先任,与肖克夫人赛先佛是同胞姊妹。但极少人知道,蹇家四姊妹都是红军战士,其中3位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他们是怎样参加茶命。又是怎么死望逃生的?我家的苦难身世人们都知道我们是慈利人,父生叫霆承宴,家住县城临烧水河岸的东街。其实我们老家是安乡。小时听父亲讲,他还只有8岁的那一年,安乡涨大水,全家遭难落水,他和祖母贺氏,被人救起。由祖母带着他四处流浪,讨米度gZ,逃到慈利县的杉木桥,在一个贫困人家寄住下来,两人相依为命。当他将要成年之时,祖母病亡,先是帮人家挑脚度日,后发现…  相似文献   

18.
1969年我们全家下放至本县(湖南邵阳隆回县)横板桥公社,1979年落实政策恢复城镇户口。当时的下放人员都盼早日返城,唯有家父却领着我们在农村又继续呆了五年。这张全家福即是1984年重返县城时所拍,父亲并有题辞曰:板桥悠悠十五载。难合之情,溢于字间。  相似文献   

19.
少年时,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大部分时间都在诺福克庄园度过。由于缺少大人管教,他养成了乱花钱的坏毛病。为此,祖母维多利亚女王非常担心。于是下令不许别人再给他零用钱。一天,小乔治对一匹小木马爱不释手,可又没钱买,无奈之下写信给祖母:"亲爱的祖母,我喜欢上了一匹小木马,您能不能给我寄点钱来?请您务必答应我的请求,爱您的孙子乔治。"  相似文献   

20.
我十七岁下放到湖南永州的罗溪。在这里有我的一个好朋友叫其秀,因她婶婶跟我父亲是同事,隔壁邻居,我们在下放之前就认识。所以,我一到罗溪便受到她家的热情欢迎。她父母喜欢我嘴甜亲热,即便所有知青都在的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