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青海卡约文化出土的金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约文化是分布在青海地区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除发现陶、石、骨、角、牙、料器等类文物外,还发现了一批主要用于装饰的金器。这批金器从制作到用途,反映了青藏高原东北部古羌民族的重要文化特色。作为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黄金制品之一,卡约文化金器代表的是这一时段金属冶炼和制作技术的水平,也为我们探讨黄金的原始功用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2.
白金宝文化遗址是松嫩平原上面积最大、堆集最厚、出土最丰富1处典型青铜时代文化遣存。对研究松嫩平原以及整个东北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卡约文化是青海境内的一支土著青铜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周边同时代的其他文化有着广泛交流和联系,影响并吸收了其他青铜文化因素,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陶器特点.卡约文化陶器风格主要承袭甘青地区新石器文化的陶器风格,延续了新石器时代以来中原地区形成的以盛食器为主的礼制系统.由于卡约文化地处北方草原文化圈、中原文化圈及西南文化圈的交汇区,所以卡约文化在当时的文化交流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郑祎 《宁夏史志》2009,(5):29-31
从20世纪70年代虱奉世纪初,以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工具、青铜兵器、车马饰件、动物纹装饰品等为主要特征的北方系青铜器,陆续在彭阳境内被发现,分布相对稠密,且独具特色。从而使这一小区域成为研究“北方青铜器”的有机组成部分。截至目前,彭阳县境内共发现、发掘和清理的各型青铜文化墓葬50座,文化分布点30处,出土文物2500件。  相似文献   

5.
柳湾访古     
当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应青海省考古所之邀,我有幸参观了青海省柳湾博物馆。9月上旬,我们一行三人乘着绿色的吉普车.披着朝日的彩霞,离开了高原小镇乐都县,西行约17公里到达了久慕的柳湾村。  相似文献   

6.
青海互助丰台卡约文化遗址浮选结果分析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丰台遗址位于青海省东部互助县的丰台村.在县城西北约3公里处(图一)。遗址坐落在湟水支流沙塘川河谷的西坡上.海拔高度约为2500米,是一处卡约文化的居住址.面积达数万平方米。2001年夏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德国考古研究院欧亚考古研究所的协助下。对遗址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  相似文献   

7.
和奇 《南方文物》2022,(3):164-178
近20年来,缅甸揭露了一批公元前一千纪的青铜时代文化遗存,为深入讨论缅甸青铜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可能。文章梳理了缅甸钦敦江、穆河、萨蒙河流域及掸邦高原已发现的青铜文化遗存,并尝试对中国云南与缅甸青铜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展开讨论。研究表明,上述缅甸地区的青铜文化受到云南青铜文化的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越南青铜文化艺术的起源、发展,青铜艺术品的类别、铸造技术、造型、纹饰纹样、风格、民俗文化等方面研究入手,以其出土实物资料为依据,论证越南青铜文化深受中国古代青铜文化和外来文化之影响,并相互渗透、相互交融。越南的青铜文化至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出土的遗存较为丰富,类别也较齐全,而且,所铸造的青铜艺术品璀璨绚烂,并且,许多器物蕴藏着浓厚的越南文化而独具特色,令人喜爱!更为重要的是,一些器物之造型、纹饰、技术工致殊绝、独树一帜,特征鲜明而成为越南青铜文化艺术的瑰宝。自古以来,中越两国一衣带水,其文化交流源远流长,绵延2000多年,这是中国、越南经济交通和文化艺术交流水乳交融的结果,是中越人民世代友谊的见证。  相似文献   

9.
冀北周代青铜文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北北部是中国北方文化带的一个重要地区,其中属于周代的青铜文化遗存非常丰富。根据出土的青铜器可以将其分为五群,分别以昌平白浮墓、延庆西拨子窖藏、平泉东南沟遗存、延庆军都山东周墓地和张家口白庙四、五类遗存为代表。前四群属北方文化,最后一群属中原燕文化。第四群最为复杂,它应属狄人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10.
依据历史文献记载,在今西南地区,两汉时期已明确的西南诸夷有夜郎、滇、邛都、徙、筰都、冉(胧)、白马、嶲、昆明、劳浸、靡莫、滇越、哀牢、钩(勾)町、漏卧、白狼、(貘)薄、盘木、唐藏等.依据文献记载的西南夷分布位置、地理标志、年代等,探讨了考古发现的青铜文化遗存与西南诸夷的相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
范男 《四川文物》2007,(2):64-73
云南青铜文化是一个具有独特特性的地域文化,它是构成中华灿烂青铜文明的一部份。其依区域而呈现各具特色的文化面貌:以环滇池地区的青铜文化构成滇类型;以洱海周遭地区的青铜文化构成洱海类型;以滇西边地的青铜文化构成滇边类型;以滇南红河流域的青铜文化构成的红河类型。云南青铜文化的区系类型表明,其青铜文明渊源有自,是在本地独立发展起来的,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周邻四川、广西等地青铜文化的强烈影响,并对越南北部青铜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两周时期,江淮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徐舒蔡楚吴越邗等南方各国流行鼎形繹、缶形繹、鬲形繹、飌形繹、提梁?繹、方繹、双耳兽流繹等,既受中原影响,又承袭土著文化,既具时代特征、又有地域风格。特别是源于江淮地区北部,流行于楚吴徐等国的?繹,代表了东周时期南方系统青铜文化特色,并对中原及百越地区的青铜文化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范勇 《四川文物》2007,(4):60-69
云南青铜文化时代,从商末周初以迄西汉,历时约千年。由于边疆地理位置的限制,云南青铜文化的发展较之中原青铜文化,相对滞后。其间,也经历了初创期、繁荣期、鼎盛期,形成了年代早晚渊源有序,区系类型自成一体的体系。其多姿多彩的青铜器类,独特的青铜文化面貌,既充分展现了其青铜文化的地域性,又折射出其文化来源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14.
越文化青铜乐器有铙、甬钟、纽钟、镈钟、句鑃、铎、鼓等,除铙、部分甬钟的年代可拟定为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外,其他皆集中在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可分属于越建国前、越国两大时期。越建国前的乐器中,南方风格的铙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而在越国时期的乐器中,出现了成组的中原风格的编甬钟、纽钟等,说明越国的上层贵族已华夏化。  相似文献   

15.
青铜是铜和锡、铅等金属的合金,青铜器是用青铜合金制成的容器、武器、工具、乐器,以及装饰品等。以殷墟文化为代表的晚商时期,是我国青铜器铸造的一个高峰期。殷墟出土的青铜器,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精美程度上,都是举世瞩目的。它对中国同时代其他地区的青铜器造型、器物组合、纹饰,直至丧葬习俗、礼制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国青铜文化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16.
徐基 《中原文物》2007,(5):42-46
海岱地区岳石文化出土的种类繁多的铜质小工具,尤其是合范冶铸的青铜镞和新出现的一些东夷式青铜礼器如鼎、鬲、甗、戈等,不仅体现了岳石文化较高的青铜冶铸水平,也反映了夏、商、夷三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相似文献   

17.
滇青铜文化是在本地新石器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吸收中原青铜文化的因素而发展起来的青铜文化,特别是在汉赐滇王王印,设置益州郡后,滇青铜文化大量接受汉文化,并最后融于汉文化中。  相似文献   

18.
<正>牛是古人肉食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牛也是工具和用具,能拉车载货,驮运物品,它的皮毛制成衣服,骨头被做成了工具,与人的关系极为密切。牛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之一。从已发掘的考古资料获知,  相似文献   

19.
西江流域是岭南东周时期青铜文化遗存较集中的地区,青铜器的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兵器和工具的组合及摆放位置、本地化的铸造技术、器物群的多种文化因素组合三个方面.当地的土著居民应该是这些文化的主体创造者,他们就是战国秦汉时期的"南越"等土著民族.  相似文献   

20.
目前,随着更多测年数据的公布及考古资料的积累,考古界倾向于将齐家文化作为与夏王朝共存的周边文化来认识,这就打破了以往把它作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认识的局限性,所以在新的国家文明背景下,重新研究齐家文化玉器就有了新的意义。考察各地玉器出土情况发现,笔者将齐家文化玉器划分成东、中、西三大区域,且认为玉器传统在整个甘青地区是极具差异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