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次对广西古代和民国时期方志理论要点进行较全面归纳和梳理。全文分明代、清代和民国三部分。认为,宋元是广西方志理论研究的滥觞时期,明代是广西方志理论研究的发展时期,清代是广西方志理论研究走向纵深和成熟时期,民国则是广西方志理论研究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变革时期。  相似文献   

2.
当今方志界将戴震与章学诚作为方志地理学派与历史学派的代表,其重要的标志就是《记与戴东原论修志》中关于章学诚与戴震乾隆癸巳夏宁波道署的论争,部分方志工具书将其作为方志性质之争的标志性事件。从论争观点、双方编纂的代表性志书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笔者认为,戴震与章学诚唯一的论争只是修志方法的辩论,属方法论的范畴,将其当成方志性质的论争是没有丝毫根据的。双方编纂的代表性志书更无法体现地理性或历史性;并认为两者的争论是文化转型期的清中期,经世致用的非主流文化向仍然如日中天的经学主流文化的挑战在修志领域的反映。方志从宋代定型后,吸收了正史、地记、图经、家谱、杂记等多种文献的体裁与方法,属于多元、宽泛、独立的边缘学科。把方志性质窄化与其他学科趋同,对方志的发展是不利的。由此,由宁波道署争论引出的方志地理属性与方志地理学派、方志历史属性与历史学派,乃至方志性质本身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对当今和未来的地方志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清代,特别是康乾间是我国封建时代地方志事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对于方志学理论的研究也有很大突破。那时的方志论坛上思想活跃,争论迭起,其中章学诚与戴震间的论争颇具代表性,且对后世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在编修第一代社会主义新方志的今天,再回顾和研究章学诚与戴震间的那一场  相似文献   

4.
一、地方志是记述和反映一地发展变化的资料性文献。方志结构随着区域社会发展而逐渐演变,我国方志结构导源于先秦图籍,孕育于两汉地志,成型于《越绝书》和《华阳国志》,隋唐方志直追先秦两汉,宋元方志体例结构趋于完备,明清是旧志高峰期,民国方志可视为从旧志到当代新志的过渡。二、当代方志结构的基本走向是,方志主题受到重视,方志框架内网络化发展,定量记述加强,动态记述手法逐渐推广。三、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应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坚持区域主体性、资料真实性、编纂科学性、记述动态性语言表达的美学要求以及书写规范性原则,认真研究区域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能益多师,因创并举。 我们在《方志学与区域发展研究》一文中,提出力志学的新概念,即方志学应以区域经济和杜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为研究对象;在这种研究中;要以占有一地区全面资料为前提,因而必须依托地方志,以编侈地方志为已任;地方志是记速和反映区域发展的资料性文献,方志学是研究区域发展的基础科学.根掘这种新概念的方志学观点,进而阐明方志功能决定结构,结构产生功能的原理①.这就是,社会需要(即反映与研究区域发展的需要),规定方志功能,方志功能影响方志结构;方志不断完善自身结构,提高其功能,以满足社会需  相似文献   

5.
新方志相对清代以前的方志,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个变化当中,民国方志发挥了重要的过渡作用,具体表现为记述内容的大幅度调整、记述形式的探索创新和思想方法的重要变化。这种过渡是方志变革的实践和探索,是方志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反映了民国方志在方志发展中的应有地位。  相似文献   

6.
方志学是既古老又年轻的一门学科、我国方志之学萌发于唐宋,集大成于清,民国时期又有重大发展,产生了一批名的方志学家。到了当代,随着社会主义新方志编修高潮的兴起,原有的理论己不能适应需要,客观形势提出了构建新的方志学理论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一大批专家学投入探索,理论工作蓬勃开展,论有如雨后春笋,竞相问世。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当今之世,不但是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盛世,同时也是新方志学理论探讨、研究和构建的盛世。  相似文献   

7.
《新方志“概述”点评》(以下简称《概述点评》)一书,就新方志概述的理论内涵与编撰实践展开综合研究。这部专著从理论研究到实践运用以及专题选择和研究深度上,都显示出当代方志学经过30年的创新与发展开始走向更为成熟的阶段,是当代方志学理论的重要发展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8.
方志的性质如何定义?这是方志界历有争议的焦点问题之一。至清代,形成了以戴震为代表的旧派与以章学诚为代表的新派,即方志地理说和历史说两派之间的激烈论争。本届修志以来,关于方志性质的讨论不断加深,1991年安徽省岳西县王晖同志发表《论方志性质》一文之后,对这一问题的争论又激起了新的波澜。方志性质的正确论定,对于新方志编纂的指导,对于新方志学的创建具有重要的意义。有人以为:“方志性质,是方志学理论基石,是修志者职业活动的指针。”有人论定:“对方志性质的论断,是新方志学理论的基础。因为,对方志性质的认识,是对方志这一事物的本质属性的认识。这一认识是研究方志学理论的一个基础,从根本上指导和决定着对其他理论问题的认识与研究。”对于方志性质的正确认识和论定是如此重要,因此,本文对有关方志性质诸说予以梳理,以期大家对这一至关重要的方志学基础理论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从而推动新方志学的创建。  相似文献   

9.
张安东 《上海地方志》2023,(4):39-46+95
清代是中国古代方志发展的巅峰,方志编纂理论随之获得很大发展。康熙、乾隆、嘉庆三朝,三次编修《大清一统志》,各地方志的编修普遍开展,大量文人学者积极投身于方志编纂,大大提高了方志的质量,同时方志编纂理论研究也趋于深入。清代方志编修者在修志实践中,提出了许多关于方志编纂的理论问题,对于清以前的方志编纂理论,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与此同时,在方志编纂理论的影响下,清代方志编纂体例、方志的结构形式出现了较大变化,在承袭旧志体的基础上,开始综合运用多种形式,这种现象反映了志书编纂实践发展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既是福建修志的变革时期,也是福建方志理论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更新时期。彼时福建方志理论界在西学潮流、进化史观和新史学影响下,思想活跃,视野广阔,观点新颖。无论是在方志编纂实践上还是方志理论研究上,都强调有所创新和有裨实用。代表人物就是林传甲。  相似文献   

11.
当代方志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极其广泛。长期以来,我们对当代方志文化的构建关注不够。构建当代方志文化有助于促进地方志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有助于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助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文化强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构建当代方志文化必须立足于当代地方志事业,善于从传统方志文化中汲取养分,善于吸收其他文化门类之所长,借鉴国内外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2.
自80年代以来,随着新方志批评活动的蓬勃发展,方志批评学的建设问题也渐被人们所关注.早在1987年,方志学者林衍经就从当代志稿和志书评议活动的广泛开展中洞察到方志批评学的发生端倪.他说:“从方志学学科体系发展角度来看,已经透视出形成方志批评学的信息,甚至可以说方志批评学已经露出端倪.或者说,其幼芽已经在温润的泥土中萌芽了.”(《志稿评议会摭论》,《山西地方志通讯》1987年第1期)时至近年,随着方志批评实践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方志批评的研究也取得了明显进步.例如,方志出版社于1997年8月出版的刘柏修、刘斌主编《当代方志学概论》和黄山书社于1997年11月出版的梅森《方志学简论》,就都设有关于方志批评(或称方志评论)的专门篇章.这就是方志批评研究业已取得明显进步的一个佐证.为了进一步促进方志批评学建设沿着科学道路健康发展,笔者以为如下几个关于方志批评学的基础问题有必要提出来加以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方志理论与方志实践的关系是辩证的。一方面,方志理论来源于方志实践,另一方面,方志理论又必须为方志实践服务,并接受方志实践检验。方志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作为人们思想认识的方志理论也必然随着方志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如果方志理论不能随着方志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那它就会滑到固步自封、思  相似文献   

14.
<正>王卫明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该书是对当代方志编修的回顾,也是编修方志的基础教材,介绍了方志编纂基础理论及认识发展的历程,讲述方志如何编纂和两轮志书的实践案例。全书设基础篇和专业篇两大部分,基础篇包含基本理论、框架结构、内容记述、语言表达、资料著述五个方面;专业篇包含政区志、自然环境志、环境保护志、土地管理志、城乡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严希 《广西地方志》2002,(1):39-39,47
修志机构采取行政与事业并举;加强对方志理论研究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奖励真正为当代方志理论构建作出贡献者;行使奖励制,对志书进行评选活动,遴选精品作为续修参照、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方志》2014,(1):64-64
1.方志学的概念、术语研究 2.方志常用术语辨析 3.地方志与新媒体关系的研究 4.地方志的学术价值研究 5.地方志编纂机构的职能探讨 6.新方志的类型研究 7.新方志客观求实研究 8.当代地方志的功能研究 9.地方志参公管理与方志理论研究良性互动的机制化研究  相似文献   

17.
方志,乃经世致用之书。中国方志事业之所以历经千百年而不衰,其根本原因就是体现方志事业成果的志书对社会发展有着独特的功用,这种功用的大小决定于志书编纂者对当地地情的研究状况及其记述水平。一部成功的志书,最大的成功之处说到底是它有较强的资政功能。因此,评论一部志书,最基本的最  相似文献   

18.
论点摘编     
《沧桑》2012,(6):159-160
.方志理论.找不足建学科育人才段柄仁在《北京地方志》2012年第2期上发表文章指出,应在总结第一轮修志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炼、发展志书理论,创建方志学科体系。创建方志学科是近几年来方志界一直追求的目标。创建方志学科,首先要建立方志学科的理论体系。究竟什么是方志学科的理论体系?应当是在准确把握地方志产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方志评论,又叫方志批评.“明志观之是非,定志材之真伪,别志法之臧否,别志言之宏鄙,鉴志德之崇庸”.它是方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方志编纂向纵深发展,促进方志理论进步和整个方志事业繁荣昌盛的原动力和创造力.是实施“精品战略”,全面提高志书质量的重要措施.它可贵之处在于借助外力对已出版的志书编纂实践进行总结和评论,肯定成绩,指陈利弊,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一是给续修方志提供编纂经验;二是给方志理论研究提供论据.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方志评论的属性和特征,坚持正面引导,重在建设,充分发挥其“宣传、提高、总结、促进”作用,提高方志评论质量,为  相似文献   

20.
自首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编修至今,虽然广大修志工作者历经20多年的修志实践,但_方志理论研究仍是薄弱环节,方志理论建设和学科建设仍然滞后于修志实践。要改变这种局面,广大方志工作者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付出艰苦的努力,这样才能不断加强方志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